维京莱茵河之旅(7) 德国 海德堡和吕德斯海姆

个个均安

8月22日,一夜行船,早上醒来船停在了德国的海德堡城。下船就坐上大巴,向海德堡城的海德堡进发。<div>维京河轮游就是这点最适合我们老年人。航行基本在夜间,游览景点不用早起赶路,维京大巴就等在海德堡城的码头。</div> 路边农田都是大片大片的,人少地多,叫人好生羡慕。 大巴一路爬山。著名的海德堡城堡位于高出内卡河海拔200米高的山上。 在我们游览过的欧洲城堡里,海德堡可能是体量最大的了。大巴停车场所在的钟楼之外,还只是“山门”部位。 “伊丽莎白门”。<div>进入红褐色古城,首先要跨进这座没有了围墙的城门。据说是1615年弗里德里希五世为了庆祝伊丽莎白皇后的生日,下令在一日内修成的。虽然城墙内外多有损毁,但城门依旧耸立。</div> 据说若在城门前留影,则会缔造美满姻缘。(这多半是为“制造”一个景点编出来的。哈!合个影,不要辜负了人家的 "制造"。) 令人惊叹的海德堡。<div>整片建筑反射着阳光,像正燃烧着红褐色的暗火。</div><div>每一处残垣都诉说着近千年沧桑。</div><div>每一块断壁都显示出曾经的傲岸。</div> 城堡内部结构复杂,包括军事要塞、宫殿和城堡花园等,始建于13世纪,历时400年才完工。因建筑年代长久,风格不断变化,形成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的三种风格的奇妙混合,成为德国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代表作。 海德堡几经换手,最显赫的年代是1214年,海德堡成为莱茵法尔茨选帝侯的宫邸所在地。<div>选帝侯,即德意志诸侯中有权选举神圣罗马皇帝的诸侯。</div> 满墙精美的人物雕塑。 1689年,法军因为攻占城堡伤亡惨重,占领城堡后便想炸毁它以泄恨,但未能收效。四年后又运来大量火药垒放在城堡内部,终于使城堡受到致命重创。但很多残体却仍然裂而不毁,毁而不倒,巍然屹立,堪称奇迹。 <div>遭受破坏的城堡被维克多•雨果、马克•吐温、威廉•特纳、舍菲尔等大诗人美化为浪漫主义的代表和爱国主义的象征,留下无数醉人诗篇。<br></div> <div>歌德说:“我的心遗失在了海德堡。”于是旅行社最新的广告词是“海德堡——歌德将心丢失的地方”。<br>马克·吐温说:海德堡“残破而不失王者之气,如同暴风雨中的李尔王。”<br></div> 海德堡人为了纪念海德堡城堡遭受的劫难,每年都要举行“火烧城堡”的纪念活动。当然不是真的放火,而是在晚上,借助灯光和烟火技术,再现当年法军攻打城堡的历史。远远望去,残破的古堡,冲天的火光,壮观而惨烈。 到19世纪末,部分主体建筑得以重建,恢复原貌。 什么叫“宫门重重”,这就是。穿过一个门洞,起码要过三四重门。<div>这一重最厉害。胳膊粗的铁棒做成的铁栅栏如果落下来,中招的便砸成肉泥,拦在外的还能进得去吗?!</div> 登上城堡大阳台,远眺青山,俯瞰全城,视野开阔,豪气顿生。 海德堡雄踞于内卡河畔200米高的王座山上。缓缓穿城而过的内卡河由狭窄而陡峭的 奥登山 山谷流出,绵延20公里后汇入莱茵河。<div>堡瞰河之绵长,河拥堡之高耸——优越的地理位置,烘托出虎踞龙盘之势。<br></div> 矗立在阳台旁的这面墙,照例繁花似锦,满是精致的人物与各种纹样雕饰。<div>据说这位便是莱茵法尔茨选帝侯。</div> 窗旁的这些狮子头很引人注目。仔细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威严,有的凶悍,有的憔悴,有的幽默。 <div>城堡地下有个贮存葡萄酒的大酒窖。这些大大小小的大酒桶,总共可以贮藏二十八万公升的酒。城堡开宴会时如果宾客众多,一天就能喝掉两千多升。为了建造这些大酒桶,总共砍伐了一百三十多棵巨大橡树。<br></div> 酒窖大厅里,有一个供游客休息的餐厅吧,游客可以在餐厅吧品尝到莉兹葡萄酒。 一个比一个大。 最大的在这儿呢!可容纳葡萄酒二十多万升。太大了,据说只装满过两次。 爬上大酒桶顶的楼梯,盘旋曲折。 大酒桶直径七米,长八米。酒窖墙上绘满壁画。 这个面向大酒桶站立的人物雕塑是纪念酒窖管理者的。据说他每天喝葡萄酒不止,主人怕他醉死,免去了他的职务,结果因为失去了天天畅饮的机会,他却很快死去了。 下山逛老城。<div>这座建于1869年的老桥有九个拱门的老桥,桥头有两座圆塔,护卫着入城的城门。桥上有二座雕像,分别是选帝侯卡尔 特奥多以及希腊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div> 桥旁还有一个猴子铜像,猴子手中拿着一个镜子,据说抚摸镜子可以带来健康,孩子们纷纷把头钻进猴头里搞怪。铜猴在15世纪时就也已出现,当地居民把它看成“丑陋、欲望和虚荣”的象征,讽刺当局要收“过桥费”。现在的铜猴,已是1979年的作品,尤其是中国游客大多不熟悉欧洲文化,不会在意过去,只沉浸在孩子们的嬉闹中。 海德堡大学图书馆,这是一幢日耳曼风格主义和新艺术风格相糅的建筑,红砖描金,十分美丽,收藏了很多珍贵书籍。<div>(真不好意思说:导游把我们带到这里,是让我们上厕所的。)</div> 海德堡老城在内卡河南岸傍河而建,大街小巷和主要建筑都保留了原来的风格。 满自行车装饰的都是铃铛。<div>原来这是这辆车是自行车配件小店的广告。真有创意。</div> 导游嘴里很有名的巧克力店。著名的海德堡大学使城里人口中大学生几乎占四分之一,但学习生活紧张,谈恋爱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学生们很愿意借巧克力转送情愫,便使这家小店生意兴隆。 抽象派雕塑喷泉。 一座很有规模的老建筑。 绕到入口处,发现原来这是一所古老的军事仓库,现在成了大学生公寓。 门口有一座纪念碑,是位只活了40岁(1809-1849年)的名人,没查出来是谁,好像是专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手稿的。<div>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在海德堡发源和发展,海德堡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象征地和精神圣地。有许多伟大诗人和艺术家的传记不能略过旅居海德堡的经历。<br></div> 院内宽大古朴,是个读书的好地方。<div>海德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着引以为荣的中世纪城堡,还有建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在欧洲也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div><div>1386年是我们中国的元末年间。现代教育体系的迟滞,应该是中华文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div> 哲学家泰斗黑格尔,就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和工作过。<div>粗砺的红砂石岩块沉淀着伟大的历史,合个影,以致纪念。</div> 漫步在内卡河南岸,眺望北岸,山坡上绿树掩映着各种颜色和风格的建筑,精巧雅致。 很想到北岸去,近可观小楼点缀,远可望南岸宏伟古堡雄峙王座山。可惜没有力气了,坐在河边远眺,亦心旷神怡也。 据说北岸的山丘上还有一条哲学家小路,是许多诗人、哲学家散步和思考的地方,如哲学家黑格尔、诗人歌德,荷尔德林等。<div>和歌德一样,我们的心丢在海德堡了!</div> 傍晚,游轮启航前往吕德斯海姆。 <div>这一段河道十分开阔,汊道很多。<br></div> 难得这么清澈的河水。 维京艾斯特拉号停泊在一棵大树旁,它的树龄是337年。<div>旁边的小火车将载着我们游览小镇——吕德斯海姆。</div> 吕德斯海姆建于十二世纪,是通往莱茵河中游河谷的大门,是闻名欧洲的“酒城”。<br>小城坐落在河岸森林密布的缓缓的山坡上,城外是大片大片的葡萄园,年产2700万瓶葡萄酒。 吕德斯海姆以雷司令白葡萄酒著称。 满城都是重重叠叠的童话一样的小屋和绿树掩隐的街道,鲜花点缀着房舍、泉眼和酒窖。 不要错过这里的私人酒窖,他们出售自己酿造的白葡萄酒,店员会热情地向你介绍如何品尝、鉴定葡萄酒。还有葡萄酒博物馆,你可以了解整个葡萄酒的历史和酿造过程,也能品尝到各个品种和不同品质的葡萄酒。 别看它狭窄,这可是镇中最有名的小巷,叫Drosselgasse,两边都是礼品店、餐馆和酒馆。 夕阳给小城镀上了一层玫瑰色,晚风飘送来浓郁的葡萄酒香——酒不醉人人自醉。只是我们在维京游轮上见过了世面——每顿餐饮都可随意品尝各色葡萄酒,看到店里的也就不馋了。 一切都是小巧而精致的,小酒巷、小博物馆、小火车站、小日耳曼尼娅女神像。 又见布谷鸟钟。黑森林是布谷鸟钟的诞生地,很想买一座。买大的,价格不菲;买小的,肯定像很多旅游纪念品一样,丢到了哪个角落里。 出城的小巷口,路上的图案是出城的路标。马赛克镶嵌出一对小鸟,好可爱,与这座玲珑小镇相配。 沿着莱茵河,夜色中步行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