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组第九周美篇

66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两个月的时间,不长;两个月的时间,平常;可历史上的这两个月又怎是不长和平常呢?这两个月,我们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停课不停学”,这两个月,我们改变了曾经的教研形式,“离校不停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微信交流成为我们研讨问题的主阵地,在这个阵地上,你一言我一语,剖析问题的意义,寻求解题的思路,探讨教学的方法,明晰认知的误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这个阵地上,胡斌老师源源不断的为我们补充供给,提供资源,保证了老师们每一次网络课程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学生们每一节课程的正常学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瞧,一个个挺拔的坐姿,专注的眼神,无不令人欣慰,自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但仅靠网络课堂的知识传授,就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新知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听练结合,在听中领悟,在练中升华,才能夯实基础,拓展能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为此,我们每天都会从课本、练习册,小盒作业中找出相应的练习题目,留为作业。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及时批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每一份认真批改的作业背后,都是老师们挑灯夜战,孜孜不倦的坚守和执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正是这样的坚守和执着,让我们知道了孩子们的收获和不足。肯定收获,弥补不足,又成为课堂之外,每位老师的必修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艳霞老师在做好每节课后答疑解惑的同时,还能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背诵所学知识概念,强化学生的认知记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胡斌老师,利用希沃白板实现直播课堂,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补充了网络资源的不足,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理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艳培老师,凡事认真细致,教学安排井然有序,长期以来坚持计算训练,夯实计算基础,抓反馈重实践,把所学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学以致用,明晰概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燕老师,把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点,用手机录制成小视频,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降低认知难度,巩固所学新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崔静静老师,把所学知识梳理完善,不放过任何一处易错点,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在练习册上圈、画、标注,生动直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李叮老师,借助微信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或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清晰详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刘亚伟老师,在每次作业后,以语音的形式回答家长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微信变课堂,耐心、细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假期”已从冬走到了春,不知不觉间,我们已习惯了阵营的转换,资源的分享,也是不知不觉间孩子们的课程也已学习过半,春已暖,花已开,共盼重返校园的那一天!</span></p>

老师

学生

认知

所学

作业

胡斌

我们

课堂

练习册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