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花开香满山

磬钟(李庆忠)

<p>  多年来,我一直误把素馨花当成是金银花,直到庚子岁的这个清明时节才准确地记住了它的芳名。</p> <p>  素馨花原名耶悉茗,相传原生于西域,西汉时引种于我国,如今遍布大江南北。花的背后有个流传千年依然情景动人的故事:素馨原本是个美丽、善良、贤淑的农村种花姑娘,南汉时被选入宫中,很得皇帝宠爱。她体恤人民疾苦,深受人民爱戴。只是素馨命薄,中年不幸染病早逝。皇帝很怀念她,在埋葬她的花园里种满了耶悉茗花。南汉王朝灭亡后,村民们将素馨的遗骸迎回故乡安葬。第二天,人们惊奇地发现素馨的坟头长满了洁白的耶悉茗。为了永远纪念她,人们就将耶悉茗改名叫素馨花。</p> <p>  “负得刘王侍女称,何年钟作冢魂英。月娥暗吐温柔态,海国元标悉茗名。翠髻云鬟争点缀,风香露屑斗轻盈。分明削就梅花雪,谁在瑶台醉月明。”宋朝诗人董嗣杲尽管算不上古代著名诗人,但这首《素馨花》诗读来却让人柔情顿生。</p> <p>  庚子年的春天让人有些窒息,因为一场瘟疫之霾肆意隳突于人间。口罩成了健康的盾牌,酒精、消毒液的味道飘满城市与乡村,这固然减少了瘟神的伤害,却也遮挡、搅浑了春天的芬芳气息。倾城携手、全民战疫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飘荡着焦虑阴云的现实天空下,大多数生命有惊无险,一部分生命幸运地挣脱了瘟神的死亡之手、获得新生,还有一部分生命则不幸凋落于春天。</p> <p>  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尽管这个春天有些艰难。</p> <p>  又是一年清明时,山野间扫墓祭奠的行人日渐匆匆。因为平时工作忙,我和妻只好趁周末去。暮春已至,百花渐残,再加上是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日子,一路遭遇到的残花落蕊徒添了几分颓叹心情。</p> <p>  匆匆且简单地祭奠后开始返回。途径一处乱石危立、荆棘横生的陡峭山坡时,却突然闻到风中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妻惊喜地说是素馨花香,并扯下口罩痴迷地嗅着。我也闻到了,尽管戴着厚厚的口罩。这缕香清新素雅,不可捕捉亦并不遥远。放眼四顾,果然见到灿如银星的素馨花,一枝枝、一簇簇竞相开放。或从岩隙石缝间顽强地跻身出来,把一把洁白的芬芳之花洒在石头上,让苍凉冷硬的岩石带上美丽花环。或勇敢地攀上荆棘的顶端,迎风怒放,借花朵给青绿的荆棘当绣衣,妆点春天。脱掉口罩,我们贪婪地吮吸着这满山的自然清香气息。</p> <p>  爱花是人的天性,况且是在这个艰难压抑的春天里遇到这充满芬芳之氲的素馨花,我和妻兴奋地采了一些带回家里。</p> <p>  把素馨花插进装着清水的花瓶中,整个家里立即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这香味,驱散了自入春以来经常充斥着的消毒液与酒精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