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一张难忘的乒乓球台

txb

<p> </p><p> 最近儿子家买了一张蝴蝶牌室外乒乓球台,闲暇时小两口经常挥拍上阵锻炼身体,这让我触景生情,回想起童年时令我难忘的一张乒乓球台。</p><p> 我的童年正赶上乒坛名将后来成为国家体委主任的庄则栋名噪一时,接连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震撼了全国的球迷和爱好者,在全国掀起了打乒乓球热潮,参与者众多,我所在的小县城场地很少,乒乓球台屈指可数,找个地方打球十分困难,孩子们有时放学后把学生课桌摆放到一起练习打球,由于频繁搬动,课桌损坏较快,所以经常遭到学校门卫驱赶。当时哥哥喜欢乒乓球,为了打球方便,我九岁那年,在父亲、哥哥的倡导下和爷爷一起制作了一个简易乒乓球台。当年的爷爷是个文化人,国高毕业,能讲古书,会打算盘,写一手好字,编筐窝篓、织网打鱼、木工雕刻等各种手艺活全都会干,爷爷在了解了乒乓球台的大致情况后,在父亲和哥哥的辅助下就开工制作了。制作台子的主要用料是板皮、旧木板、旧木方、木头墩子、铁钉等,这些木料都是家中多年积攒的废旧烧材,正常情况下都是用来生炉子引火的,为了省钱就当成原料用了。由于材料粗糙,台面缝隙较大,宽的地方能放进小手指。球网是一块旧木板,横在球台中间,两边用砖头固定,攻球时可能撞击在中间木板上,球坏的很快,后来爷爷用细绳编织了一个球网,用铁丝制作了一个网架,安在球台上,球坏的就慢了。球台的腿也是几个木头墩子堆成的,看着十分笨重。为了节省木料,球台的长宽高比标准球台小一圈,不太标准。台面木板用钉子固定,钉帽裸露在外,时间长了需要往回钉一钉。由于旧木料的质量不一,台面的弹性也不一样,部分区域弹性很差,落到这一区域的球起跳很低,难接难打。球台做成后放在家里院子中间,非常有吸引力,左邻右舍、前后院邻居家的小朋友经常光顾,在简陋的球台上你来我往挥汗如雨,小小的乒乓球台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在七十年代初的封闭时代,我家有了这张自制乒乓球台,虽然不符合国家标准,质量也不太好,却成了附近的一个活动中心,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时还处在童年的我,最担心的就是天气不好,因为刮风天不能打球,下雨天不能打球,下雪天也不能打球,当这样的天气来临时,心中总是启盼快点过去,等天气好了尽早上台打球。我们哥三个对这个心爱的乒乓球台更是爱护有加,下雨时要用旧塑料布盖上,以防淋雨腐烂;冬天下雪时要及时清扫,避免结冰;家人在上面放点杂物,赶紧挪走,简直视球台为心爱宝贝。</p><p> 乒乓球台刚做成的时候,主要是大哥和他的同学打,我年龄小站在边上观看,时间长了手有些发痒,也上去比划几下,由于天生是左手持拍,动作有些怪异,大家笑声不断,可是刚一上去就比别人反应快、击球准、回合多,居然把比我大的几个伙伴给赢了,即刻得到了喝彩,从此也就热爱了上乒乓球。刚打球时我用的是0.9元一块的光板拍子,其实就是一块带把的胶合板,打球时经常往下掉,打不了几个回合就失误了。练一段时间后,又花2元钱买一块只有海绵的球拍,这块球拍比原来的光板强多了,有点摩擦力,回合也多了,速度也快了。又练一段时间,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又花5块钱买了一块红双喜牌标准的正胶粒乒乓球拍,自从用上这块拍子,球技大幅度长进,附近所有的小朋友都被我打败了,我所在的小学举行乒乓球比赛还拿了冠军,后来又在全县比赛中获得少年组男子单打冠军,不久便被县里的少年业余体校录取,每天下午放学后到业余体校和小伙伴们一起训练,很快掌握了基本技术,对乒乓球运动有了更深入了解,一些基本功大多是那时候练成的,特别是在磨炼意志品质方面也是受益匪浅,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钻研、虚心学习的好习惯。这一段经历,培养了我在胜利面前不骄傲、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对我后来的读书、生活、工作十分有益。</p><p> 从小到大,打过球的乒乓球台不计其数,许多都回想不起来了,唯有童年时摆在我家院中的自制乒乓球台让我念念不忘,想起来心中就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因为那是我乒乓生涯的起点,这一运动一直与我相伴,它不仅让我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更让我充实了人生、丰富了经历、收获了友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