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精神 专业态度 专业能力提升不停步——陇县秦源幼儿园教师参加专业能力提升线上研培活动(七)

陇县恒大小学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编者语</b><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随着春天的到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各行各业已经陆续复工,各级各类学校也做了错时开学复课的安排,但对于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正式开学还有些困难。因此,老师们一边坚持对幼儿的安全卫生、科学防疫、家务劳动、运动游戏等方面做指导,让幼儿“停课不停学,居家生活有意义”;一边在家读书学习,练习专业技能,珍惜机会提升自己。近期,市教研室组织10位专家、能手、学科带头人为全市幼儿园教师开展线上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老师们心情很激动。看到熟悉的面孔,实用的内容,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讲解,她们心潮澎湃,茅塞顿开,有很多话想说。</span></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第七期专题内容:</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艺术》</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授课专家:董丽丽</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因人而异 因人用语 因材施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陇县秦源幼儿园 赵宇媛</p><p><br></p> <p>  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这样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p><p>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幼儿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促进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今天学习了董丽丽老师的课程,让我明白: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使之真正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结合董丽丽老师的学习内容我有以下几点思考。</p><p>  一、注意问题的广度,要围绕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与孩子的经验密切结合。</p><p>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会主动地探索原因,追求答案,但注意力又不会持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某些事物或某个话题感兴趣时。要积极利用,以此作为基础提问,因为幼儿之前已经表现了很强的兴趣,所以对教师的进一步提问会积极响应,从而使提问取得良好的效果。</p><p>  二、加强集体活动中的问题设计</p><p>  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教育目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p><p>  三、考虑幼儿年龄的特点,精心设计提问。</p><p>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是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即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提问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但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使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可接受性、趣味性、系统性。</p><p>  四、关注提问的开放性和语言的艺术性。</p><p>&nbsp;&nbsp;&nbsp;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提问的经历,大脑在接收到问题信息后,需要经过思考组织成语言再表达出来。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首先,教师的提问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免造成幼儿理解错误或理解困难。其次,教师要提出更少的问题,避免课堂问题过多、过滥,“为提问而提问”。再次,教师提问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亲切,谈话氛围要轻松和谐。</p><p>&nbsp;&nbsp;&nbsp;&nbsp;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提问则是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幼儿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葱而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只有从提问中寻找到问题,让每个提问都恰到好处,那么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有艺术的教学。在今后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会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真正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让有效问题教学成就有效教学活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陇县秦源幼儿园 边新茹</span></p><p><br></p> <p>  教学活动中产生有效问题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学,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内容,而且还能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懂得如何引导幼儿产生有效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幼儿的学习高效,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在集体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问题教学?通过本次学习我有以下思考:</p><p>  1、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按层次提问,适时追问&nbsp;</p><p>  教师备课时要准确把握目标的指向性,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可以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问题,有助于发展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问题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nbsp;</p><p>  2、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积极思考、充分想象&nbsp;</p><p>  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又如:在“你认为兔子吃胡萝卜吗?”和“兔子吃什么?”的两个问题当中,我们会毫无考虑的选择后者“兔子吃什么?”由于这些问题没有统一明确的答案,幼儿不但要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且要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给幼儿更多的发挥空间,给更多幼儿参与的机会,也会引导幼儿与教师之间具有交流性意义的协商。因此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nbsp;</p><p>  3、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nbsp;</p><p>  在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首先,教师的提问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免造成幼儿理解错误或理解困难。如果说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中要考虑事先预设的问题要突显目标,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提问类型,那么问题中关键词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起到引领作用。问题中关键词的运用应以环节的设计为中心,要能帮助幼儿明确问题的中心思想。&nbsp;</p><p>  4、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nbsp;</p><p>  一个有效的“好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nbsp;</p><p>  5、问题应突出重点,并给予适宜的回答时间&nbsp;</p><p>  在教学活动中,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nbsp;</p><p>  6、提高教师回应能力&nbsp;</p><p>  问题产生后,教师要对幼儿的回答作出积极的回应,也要事先预测幼儿可能的回答。当然,教师面对着的是一群多变的孩子,他们回答问题的角度也很奇特,幼儿的表现有时是无法预测的,教师提问后经常会遇到出乎意料的答案,这些答案也会生成一些新的线索和价值。首先,教师要善于接纳幼儿的各种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幼儿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是否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其在师幼互动中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不应把这些答案看作不好的“事故”,而应接纳幼儿的想法,通过幼儿的回答,把握其思维路线,并抓住其中有意义的信息调整提问,扩展幼儿的思维。&nbsp;</p><p>  有效的问题教学成就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树立“为促进幼儿思考而提问”的观念,对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从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这两个角度出发,精心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努力汲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学习现代化生成课程、支架教学等教学理论,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使教学更具弹性。并且,教师在设计问题和选取提问方式的时候,应尽量考虑幼儿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更具有效性。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如何设计有效教学问题还有待于我进一步探索总结。&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艺术》学习心得</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陇县秦源幼儿园&nbsp;&nbsp; 严玲娟</p><p><br></p> <p>  2020年的春节因为疫情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如今泥如沙暖,春山可望,我们即将开启每个人的圆梦之旅。我有幸学习了董丽丽老师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艺术》专业能力研培活动,使我受益匪浅。</p><p>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语言一定要人性化,艺术化。当我们面对3—6岁幼儿时,我们力争做到因材施教,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艺术化,巧妙的运用到教学的实际活动中。&nbsp;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教师、幼儿与活动内容三者之间互动,是决定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有效提问包括活动前的问题设计的有效,活动中发问的有效,教师回应的有效等。 &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问题设计要有选择性。一节活动可以发问的地方很多,教师应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发问,要抓住关键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重难点。</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2、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应关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为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低层次——封闭性的提问(判断性、选择性的提问)比较适合平时胆小、不够自信、不爱表现的幼儿。例如“这是什么?还有谁?这样做,好吗?对不对,是不是、等。中层次——发散性的问题,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除了这样,还有什么样的办法?比较适合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幼儿。 高层次——归纳、总结的问题,如“今天,我们用了哪些办法让小球不滚动?”就可以请理解、概括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回答。</p><p>&nbsp;&nbsp; 3、问题设计要有准确性。提问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把问题清晰、准确的表述出来。因此需要教师对问题的结构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简明扼要,幼儿能立马理解。</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4、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教师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问题,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提问不能“漫无边际”,让每个问题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成为一个组成部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提问应给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挖掘幼儿先前的储备知识,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并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分享、提升经验。</p><p>&nbsp;&nbsp;&nbsp;&nbsp;&nbsp; 6、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如“哪些朋友在帮助种子长大呢?”幼儿通常只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等,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知之甚少,这样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就富有挑战性,必须和家长、老师一起做很多的功课,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达到了家园共育。</p><p>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问题和有效的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艺术性的提问是我需要深思探索的,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赵宇媛 审核:张小英</p><p><br></p>

幼儿

提问

问题

教师

教学活动

教学

设计

学习

有效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