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的故事

苍山一飞鹰

图文原创:苍山一飞鹰 矶,意为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br> 长江一路逶迤跨山越川,浩浩荡荡奔腾万里入海,其间不知要碰到多少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但耳熟能详的只有湖南岳阳的城陵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和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并称“长江三大矶”。<br> 城陵矶位于洞庭湖的长江入口,扼水运要冲,自然成为极其重要的港口码头。燕子矶三面环江,峭壁凌空,状如飞燕,景色秀美。但若论及文化底蕴之博深、历史沧桑之厚重,非采石矶莫属。那些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早已穿越千年融进这山水画卷,把采石矶滋养得如此丰腴,如此光艳,诗意到浪漫,俊朗飘逸到仙风道骨,让人迷而忘返。<br> 采石矶所在的翠螺山,西北临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山也因此而得名。我在马鞍山居住了二十多年,无数次游览采石矶,站在制高点三台阁,南可见天门中断,西可视江水奔流,东可揽钢城全貌,北可望九华风光。拍了无数张照片,无一例外都是风景照,我迷恋于她的容貌,似乎从不曾走进她的内心。当我触摸到她的脉搏,才知道那里依然跳动着青春的生命。<br> <i>站在江心洲,远观翠螺山和采石矶</i> 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为金陵门户,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br> 南宋词人韩元吉有词云:“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可见采石之险,但更令人惊讶的是南宋朝廷的软弱,竟使深处内地的采石一度成为边塞军事重镇,让词人身居江南居然听见塞笛之声,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br> 八百多年前,这里就曾发生过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公元1161年,金国统帅海陵王完颜亮率大军入侵南宋,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同年11月抵达采石矶对面江岸,跟宋军隔江对峙。此时宋军却因“易将”而群龙无首,危急时刻,本是到采石犒师的虞允文毅然担起抗击重任。他把散落各处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br> 临江绝壁,栈道悬空,云低水阔,江涛阵阵。数百艘敌船绝江而来,身姿雄伟的虞允文站立高处,袍带飘飘,指挥若定。挥手间箭矢如雨,在空中向敌船呼啸而去,燃烧的船只火光冲天,映红了天宇。南岸两军相接,冲杀声震天动地,登岸之敌一次次被击退,终于溃散而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采石大捷”,挽救了宋室王朝,也使虞允文声名大振。<br> 作为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的虞允文,没有躺享祖荫,而是以才建功,官至宰相,成为一代名臣。因文致仕,却因武闻名,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br> <i>虞公亭</i> 采石最古老的赤乌井前,曾经有一座质朴端庄而又恢宏气派的寺院——广济寺,僧众曾达数千人。信徒们络绎不绝,从山门肃然而入,虔诚地焚香膜拜。阳光照射在大雄宝殿上泛出金色的光芒,香炉烟雾缭绕,终日不绝。它平和地接纳来者,从天子到百姓,从高雅名士到凡夫俗子,不分老幼贵贱,人人同等,因为他们共有一个上天,同时又都是上天的子民。<br> 紧依翠螺山的广济寺建于东汉兴平元年,是我国最早的佛寺名刹之一。如今圮毁的广济寺仅剩下残败的观音阁掩映在绿荫之中,抖抖索索地讲述着往日的辉煌。<br> 据说隋文帝、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高宗赵构等都来此地朝山进香凭吊,一个偏隅一角的小小寺庙竟能让历代国家最高领导频繁光顾,不由令人瞠目。除了烧香拜佛,还可避暑,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必定清凉宜人,北宋诗人梅尧臣就曾消夏于此。<br>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br> 系缆登采石,缘崖到寺门。<br> 短篱遮竹漾,危路踏松根。<br> 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br> 但清朝乾隆帝南巡时竟在寺内住了将近一年,就不是简单的烧香拜佛和避暑可以解释了,我们不知道广济寺用什么留住了盛朝天子的脚步。<br> <i>观音阁</i> 公元970年,一位年青人走进了广济寺,用虔诚感动了住持,妙理法师亲自为其落发成僧。年青人遁入空门,却并未日日诵念经文,而是常去采石矶边溜达,有时还会拿上钓鱼竿,坐上小船在江上来回漂荡,众僧不解。一日年青人忽然提出要捐资在临江处凿石为洞,洞中建造石塔,供奉佛像,以保佑过往船只平安,得到妙理法师的赞许后,年青人又毛遂自荐亲自督工建造。众僧也恍然大悟,不由得对这个新来不久的年轻和尚刮目相看。<br> 然而数月后的一天,年轻和尚突然消失了。此时他正站在宋太祖赵匡胤的面前,呈上亲手绘制的《横江图说》,并献上平南策——请造浮梁以济师,在采石矶架设浮桥以渡军,目标当然是摇摇欲坠的南唐。这份见面礼让宋太祖大喜,立即采纳其建议,挥师南下。宋军架桥渡河,南唐后主李煜问及手下,却得到这样的回答:“遍览古今,未曾见浮桥横跨大江,必是军中误传。”结果只派出一万人迎敌,无法抵挡,宋军如履平地跨过长江天堑。南唐灭,宋室天下终归一统。<br> 这个年轻和尚就是樊若水,南唐池州人,其自幼聪明好学,能思善算,自负才高想通过科举入仕,却屡试屡败进取无望,于是便起了归宋之念。假借和尚,实测采石江面,并建石洞石塔以作浮桥固定物,架起了万里长江第一座桥。据《诗经》记载,周文王娶妻曾在渭水上架起过一座浮桥,但有详细记载的这是第一座。<br> 人们熟知赵匡胤,因为他是开辟一个王朝的雄主,也熟知李煜,因为他是千古词帝,但很少有人知道樊若水,这个用一座浮桥毁灭南唐、结束分裂和战乱的书生,竟如一缕轻烟飘散在历史的长河中,未留下任何可以寻觅的踪迹。在采石矶三台阁,仅从文天祥“不上峨眉二十岁,重来为坐山河泪。今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的碑刻中,依稀可见其名字。是因为不值一提还是因为对故国的背叛而刻意遗忘,我们不得而知。<br> <i>采石之春</i> <div> 采石矶因佛教而兴盛繁荣,因李白而闻名天下。<br> 诗仙一生曾多次登临采石矶,与采石矶结下不解之缘。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豪情满怀仗剑出蜀,夏游洞庭后即东下金陵经过采石矶,遥见东西梁山夹江而过,一片孤帆漂荡在宽阔的江面自天际悠悠而来,不禁诗兴大发,写下千古名篇《望天门山》。后东涉溟海,回舟西上洞庭再经采石矶,留下《夜泊牛渚怀古》,清代王士祯评此诗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br>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br>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br>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br>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br> 时值秋凉,诗人睹景怀古伤已,走遍天涯却难觅知己,虽具才情却无人赏识,只留下落寞离去的背影。</div><div> 《横江词》组诗共计六首,写作时间颇有争议,但比较可信的时间是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4年,为安史之乱的前一年,诗人预感到国势危急,又不能为国出力,心情焦虑。那一年诗人携妻避难当涂,一次由采石渡江到历阳遇风浪有感而作。<br> 李白晚年多居当涂,写下《姑孰十咏》,其中有《牛渚矶》一首:“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可见,诗人对景色壮美的采石矶始终情有独钟。<br> 诗人一生漂泊,穷困潦倒,依人为生,晚年更因生活窘迫而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加之受永王案牵连入狱,流放夜郎,后虽遇赦,却打击很大,于公元762年病重去逝。诗人终老于此,却永远活在采石矶,诗仙身披宫锦袍、泛舟饮酒、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故事代代流传,至今采石仍留有李白的衣冠冢。<br></div> <i>太白楼</i> 没有人不喜欢李白,没有人不喜欢读李白的诗。<br> 他身负绝世之才,其诗歌与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御封为唐代“三绝”,杜甫形容其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贺知章叹为“谪仙人”,在余光中笔下成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br> 他任侠好剑,裴旻之剑可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而白之剑可在裴旻之后列第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一首《侠客行》让多少人心驰神荡。<br> 他执念理想,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之念,达到“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之境地,然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始终格格不入。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乘唐玄宗狩猎献上《大猎赋》,为博得赏识不惜投其所好宣扬道家玄理。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召见,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也只是让其写写诗文娱乐而已。由于日感厌倦,开始纵酒,甚至“玄宗呼之不朝”。有一次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招至忌恨谗谤,玄宗终疏之。<br> 理想主义成就了千古诗仙,也注定其坎坷一生。他放荡不羁洒脱自由的天性不为世俗所容,隐世是对情感的践踏,科举是对才华的蔑视,报国无门而又不愿隐居,只能寄情山水天马行空纵酒狂歌,把所有的飘逸、豪放和浪漫都融进诗篇。<br> 他郁郁不得志,却从不悲天悯人,顾影自怜,而是把所有的激情和才华倾注在字里行间,那随性流淌而出的诗句成了让后人景仰的高山。他埋藏所有的伤痛,留给世界一个微笑。在流放夜郎遇赦的归途,60岁的他沿着长江疾驶而下,仍能写出《早发白帝城》那样年轻的诗句。中国是一个谦虚内敛的民族,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国民顺忍成习,但内心深处仍然埋藏着豪放不羁的冲动和对冲破桎梏的渴求,并借助他人完成这种意想。人们之所以称其为诗仙,“仙”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份英雄情结,所以他的豪侠浪漫和诗一样光芒四射,成为中国人文历史最壮美最动人的景观。<br> 采石矶没有忘记诗仙。唐元和年间建造谪仙楼以纪念李白,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太白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采石矶内有李白祠、太白楼、怀谢亭、联壁台、峨眉亭、衣冠冢等,随处可见诗仙足迹。<br> 采石矶留下了诗仙的喜哀,诗仙的世界永远鼓荡着采石矶的情怀。<br> <i>李白衣冠冢原在采石第一小学内,1972年移至山腰,林散之题字。</i> 在李白的众多仰慕者中,林散之先生无疑是幸运的,在太白楼东侧建有林散之艺术馆,后又将其墓由采石矶的小九华山移至馆内,实现了归宿之期与李白为邻的遗愿。散之先生诗书画三绝,并有“当代草圣”之称,一生酷爱诗文,自认为诗超过书画。李白生在盛唐,也是诗之鼎盛期,而林散之生于清末半生乱世,又逢白话文和现代诗之崛起,古诗词已渐趋衰微,但对情感的寄托和美的追求是不变的。在林散之心中:诗,性情而已。诗言志,志即性情之所寄托。无性情不足以言诗,无志不足以言性情。要使天分既高,才气远举,涵养深,读书富,吐属数言,流于万汇,元气浑成,合为一体,斯为上乘不凡之品矣。我对诗书画都不甚精通,无从评价,但古诗词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当永恒记之。散之先生的传记里未明确记述与诗仙为邻的真实想法,只能猜测一个爱诗之人在天堂里遇到诗仙该是怎样的一种欣喜。 <i>林散之——江上草堂</i> 自甘淡泊乐风尘,笑把浮名让世人,散之先生的人品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当为我辈楷模。先生在南京林业大学度过了人生最后三年,1989年12月病逝,临终留下“生天成佛”字。我于1987年秋入校学习,可惜未能与之谋面,引以为憾。每次去采石矶都要看看林散之艺术馆,除了缅怀,也可感受现代与历史的交融,两代诗人虽时空远隔,但丝毫不影响情感和艺术的交流。我相信这种交流还将持续下去,是传承也是发扬。 <i>林散之墓,碑后字为:雄笔映千古,巨川非一源</i> 凭阁远眺,山葱水碧,双桥飞架两岸,一洲独卧江中;漫步幽径,浓荫翠绿,楼阁飞檐隐隐,晨钟暮鼓悠悠。大自然赋予采石矶瑰丽奇绝的景致,在佛文化的沐浴下,经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又注入了豪迈和浪漫之气。如今迎着现代文明的曙光,更加恬淡从容成熟端庄,周身散发着迷人的魅力。<br> <i>马鞍山长江大桥</i> 不知道采石矶还有多少故事和秘密,隐藏在山水楼阁甚或古木苍竹间。在我眼里,她永远敞开胸怀,却又披着神秘的面纱。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4月完稿于诗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