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红色记忆(46)红色阵地的守护者 ———痛悼原中共灵石县委党校副校长张玉海

任峰毅

<p>  这是他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微信,八天之后即2020年4月2日晚19时24分,一颗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年仅59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p><p> 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上苍的安排,他短暂的生命居然永久的定格在了央视新闻联播稍纵即逝的30分钟里………</p><p> 这便是原中共灵石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我们挚爱的好友———张玉海同志。</p><p> 张玉海 祖籍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1962年8月出生于灵石县段纯镇上庆和村并成长于此。1982年考入山西大学省委党校大学班科学社会主义专业。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任中共灵石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2018年卸职离岗。</p><p> 张玉海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是民办教师,他兄妹7人排行老大,连同外祖母,外祖父一家十几口人,仅靠父母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其困难可想而知。从十几岁开始他便自觉帮助大人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中学时期,正赶上“开门办学”,上课少,劳动多,而年少的他个子小,身体弱,但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扛过了艰苦的初中生活。恢复高考以后,他又依靠自己的勤奋好学,弥补了原来荒废的学业,终于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军中,一枝独秀,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西大学省委党校大学班,一时传为佳话。</p><p> 1986年参加工作后,张玉海一直在县委党校工作,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普通教师,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晋升为讲师、高级讲师、副校长。这期间他刻苦钻研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纸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是全校公认的骨干。他还先后参与编写了灵石县干部教育教材,为全县干部素质的提高倾注大量的心血。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应邀赴全县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县干部群众深受启发和教育。除了党校工作外,他还踊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在担任县政协委员的10年时间里,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为政协撰写调研报告数篇,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履行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他还十分关心家乡建设,在扶贫工作中他负责联系故乡段纯上庆和村,为村里接水、造地、修路、种养等公益事业奔走疾呼,深得父老乡亲的喜爱和赞许。</p><p> 玉海很憨厚。虽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专职于人文科学,但他城府不深,功底不厚,不精于算计,更不会巧令辞色,甜言蜜语。对社会的复杂性还认识不足,有时也会被别有用心之徒诓骗,令本人叹息,同事扼腕。套用一句流行俗语讲叫:优点是实在,缺点是过于实在。</p><p> 玉海很好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在县委党校这个所谓的清水衙门,他一屁股就坐了34年,潜心研究党的理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得下内心。在市场经济如潮涌,挖空心思把钱挣的当下,如此安贫乐道的学者可谓廖廖无几。然而玉海做到了,并且做的很好。由于他理论功底扎实,资料积累厚重,在台上他可以随心所欲,既不拿讲稿,也不用课键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宣讲长达数个小时,听众无不侧目,这的确是他多年练就的真本领,硬功夫。</p><p> 玉海很随和。他总是乐呵呵的,一笑便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用同事的话讲叫“识耍”,哥们几个坐在一起,总爱和他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场景放在有些人身上可能受不了,有的甚至会拂袖而去,叫人无法下台。可我们的玉海从来不这样,对于人们善意的戏言,他总是哈哈一笑,泰然处之,从不扫大伙的兴趣,但众人绝不会将他做为笑料,而视他为好友。</p><p> 玉海很专心。这既是职业习惯,更是性格特征。患病期间尽管他身染恶疾,卧床不起,骨瘦如柴仍时时关注新闻热点,几乎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大量的正面消息。不知内情的人那里晓得,这是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理论工作者,在用尽自己最后吃奶的气力,在向黑暗宣战,在为光明呐喊啊!</p><p> 玉海很负责。退出领导岗位后,他承接了撰写《灵石党校志》的任务。为了完善相关资料,他拖着病体多次登门拜访知情人并深入县档案馆调阅相关内容。直到弥留之际,仍念兹,在兹,牵挂于心,无法释怀。遗憾的是,他没有等到该书完成,便匆匆离开了我们,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p><p> 玉海很乐观。几乎很少在人们面前看到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即使是卧病在床,亲友故交去探视只要他清醒仍旧和人们说说笑笑,并时不时说几句帶把子玩笑话。玉海,你那里知道,我们是在强作欢彦,眼眶里泪水打转,内脏中心在泣血啊!为了你多一份快乐,多一点欢笑,我们只好随着你、陪着你、惯着你、由着你………人生苦短,何必忧烦,你说呢,玉海!</p><p> 玉海走了。他急匆匆的来,急匆匆的去,尽管档案年龄由于笔误虚长了一岁,但还是没有等到那一份姗姗来迟属于他的那份干干净净的退休工资。无奈天不假年,阎魔脸黑!无奈好人不长寿,月儿总难圆!无奈落花易凋谢,流水总绝情!带不走的岁月,返不回的青春!黄土垄下葬白骨,撕心裂肺欲断魂!</p><p> 玉海走了。他那一双深邃的眼神,他那两排洁白的牙齿,他那数声爽朗的笑语,他那几句风趣幽默的语言………相信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p><p> 玉海,天堂里不再会有痛苦和烦恼,黄泉路上穿梭熙熙攘攘的男女老少,你可千万站稳走好!</p><p> 玉海,你带走了欢声,你带走了笑语,你带走了我们深深的惦念,却把无尽的哀思铭刻在了我们受伤的心底!</p><p> 三尺讲台仿佛还活跃着你瘦小的身影,空旷的党校礼堂还回荡着你催人奋进的吼声,厚厚的学案还等你批注啊,深奥的理论还需你探寻,鲜活的党课还需你去宣讲啊,嗷嗷待哺的孙儿还等你去关心…………</p><p> 然而,黑色相框却嵌入了你的遗容,纷飞的挽幛写着那个熟悉的姓名,厚厚的棺木包裹着娇小的身躯啊,捶足顿胸再呼玉海啊,却永远没有了回音………</p><p> 玉海,我们曾情同手足的兄弟,走好!</p><p> 玉海,我们曾朝夕相处的朋友,安息!</p><p> 2020年4月6日凌晨0点55分</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