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中国好人

霞光照九洲

<p><br></p><p> 中国好人网,是中国第一家专门宣传好人、帮助好人的民间公益网站。中国的好人,是中国的脊梁,是道德模范,是先进人物,是社会道德表率。大力宣扬先进人物事迹,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是时代的需要。至今光在中国好人网上宣传的好人好事成千上万;中国好人网推出了中国民间第一个好人榜,每年评选100位年度中国好人和若干专题好人,传播正能量,人人称赞。今推出40多位安徽池州“中国好人”的事迹给大家,其目的是让我们感受好人力量,把学习宣传好道德模范活动长期开展下去。</p> <p>  何宗文,男,1962年10月生,安徽省政协委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尽管我身体有些残疾,但我的精神是强健的,我时刻想着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何宗文是一名地道的“草根委员”,自身的经历让他特别同情弱势群体,关心公益事业。27年来,他向政协提交提案310件,社情民意98件,向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报送建议、意见、调查报告、视察报告119件。他还是中国首个信访评议团的团长,池州市信访疑难案件交由评议团调解、听证。近11年来,何宗文协调、处理、听证各种大、小信访案件450多件。有人形容他是“一正一斜,看到人间大爱;一跛一瘸,走出人生正道”。</p><p> &nbsp;&nbsp; 1962年,何宗文出生于池州一个小村庄,3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落下右腿残疾、左眼斜视的病。因家庭困难,他小时候放过牛、插过秧,年轻时开过饭馆、办过超市。1990年,何宗文被推选为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政协委员,此后又当选安徽省政协委员,一转眼已27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事情找何委员”,这是池州人经常说的一句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龚建平是一名普通工人,因工作意外事故造成高位截瘫,妻子辞掉工作24小时照料,根本没有时间去“打官司”。何宗文知道后,就像一个陀螺,在龚家、企业、医院、法院、政府部门之间转个不停。龚建平家在六楼,124级台阶,何宗文拖拉着双腿,一跑好几年。最终,何宗文帮助龚建平打赢了官司。</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汪炳高的妻子和儿子先后被诊断出患有渐冻人病,何宗文送来轮椅和500元人民币,帮助联系去上海医院检查、治疗。汪炳高和84岁的老母亲没钱过年,何宗文又送来1000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何宗文经常这样为了他人,从城市跑到县城,从县城跑到乡村。每到深夜,老伴徐晓艾总会打来一盆热水,帮他烫烫脚。“一长、一短,相差近3厘米;一粗、一细,细的右腿自上而下与好腿不成比例;脚上都是血泡、老茧。”何宗文就是拖着这样的躯体,调查研究、访贫问苦20多年,跑过的路程加起来超过50万公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何宗文帮人需要钱,“有的是自己及全家省吃俭用留下来的,更多的是硬着头皮‘化缘’来的。”何宗文说,他找过民政部门、残联组织,也找过慈善机构、民营企业,还到九华山一些寺庙去“化缘”筹钱,然后再挨家挨户送到急需用钱的老百姓手里。“安徽省每9万人才有一位省政协委员。”27年来,他向政协提交提案310件,社情民意98件,向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报送建议、意见、调查报告、视察报告119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何宗文建言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此后他又关注特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护理补贴问题。何宗文说,提案被采纳,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并成为安徽省级民生工程,超过10万名特困重度残疾人将得到护理补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何宗文还是中国首个信访评议团的团长,池州市信访疑难案件交由评议团调解、听证。近11年来,何宗文协调、处理、听证各种大、小信访案件450多件。2016年3月12日下午4时40分许,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何宗文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他走上发言席向与会代表作了题为“做一个有温度的政协委员”的深情发言。发言结束,全场第4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直到何宗文离开讲台,掌声依然没有停息。这是当天15位发言人中的最后一位,也是获得掌声最多的一位。</p> <p>  吴恩泽:三年资助38名残疾学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吴恩泽是石台县人,现在河南洛阳栾川某部服役。入伍3年,他一直不间断地资助家乡的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子女,先后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挤出近万元,资助了38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他的义举感动了部队和家乡父老,事迹先后被新华网、安徽新闻网、池州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吴恩泽的家乡石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群众生活普遍不宽裕,一些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许多残疾人和残疾家庭子女因家境贫困面临失学的威胁。吴恩泽家在当地也并不富裕,但从小心地善良的他经常帮助附近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2005年高中毕业后,吴恩泽怀着满腔报国之志参军入伍,分到河南洛阳栾川某部服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走进军营的第一天起,吴恩泽就决定将自己每月不多的一百多元津贴省下来,尽自己所能资助家乡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读书。两年的时间里,吴恩泽省吃俭用,攒下了所有的津贴,陆续寄回了石台县残联,委托县残联代为资助。由于在部队表现突出,吴恩泽2007年年末由优秀士兵转为一级士官,津贴由每月一百多元增加到一千多元。吴恩泽兴奋之余立即与石台县残联约定: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800元,委托县残联代为资助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子女。三年他一共给县残联寄来了近万元,共资助了38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p> <p>  吴多敬照顾病妻23载。</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吴多敬,男,1955年4月出生,石台县人武部职工(驾驶员)。自1986年以来,吴多敬的妻子查丽娟先后患子宫肌瘤、乳腺癌等多种疾病,住院治疗十余次,六次动手术,花费医疗费近30万元。吴多敬对妻子不离不弃,鼓励和配合着妻子勇战病魔,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生命奇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86年12月,查丽娟因子宫肌瘤手术后刚出院不到2个月,又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病情严重,查丽娟手术后吃喝拉撒全部都在床上。在住院的2个多月里,吴多敬天天守护在床前,为妻子喂药喂饭,擦洗身体,端屎端尿,服侍在左右。由于输血管因冬天气温低凝固不滴,吴多敬就坚持站着用手捂着输血瓶,用自己的体温确保输血畅通,不管白天黑夜,一站就是几个小时。1998年2月,查丽娟患乳腺癌。查丽娟接受化疗后频繁地出现头晕、呕吐、高烧、四肢无力、大便干燥、头发脱落等多种症状。面对妻子失望烦躁的心情,吴多敬小心翼翼地护理着妻子。有一次,查丽娟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出不来,见此情景,吴多敬毫不犹豫地伏下身子,嘴对嘴帮助妻子吸出了卡在喉咙里的痰。化疗后,查丽娟经常大便干燥,排不出来,疼痛难忍,吴多敬就用手指帮她一点一点往外抠。三个月里的护理,吴多敬瘦了10多斤。11年来,查丽娟每年都要在医院接受4—5次化疗,每次花费七、八千元,每天还要坚持定期吃药。为了给妻子筹钱治病,吴多敬节衣缩食,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多年来,除保持必需的生活开支外,他把家庭的所有经济收入都全部投入到为妻子治病之中,目前已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吴多敬关爱亲人、爱岗敬业的事迹感动了池州人民。</p> <p>  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蒋席君在回家途中,路遇民警抓捕两名飞车抢劫犯。当时只有一名民警势单力薄,而两名歹徒却手持长约60厘米、直径约4厘米的棍棒准备进行对抗。情况非常危急,蒋席君毫不犹豫冲上去协助抓捕。只见他死死扭住其中一个歹徒不放,歹徒心中慌乱顿时凶相毕露,用木棍猛击蒋席君的头部,致使蒋席君颅内大量出血,当场昏倒在血泊之中。后被赶到的群众迅速送往县人民医院,经医院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随后,增援民警在当地群众协助下,穷追不舍,警民协作,成功将两名涡阳籍驾飞车抢劫犯罪嫌疑人抓获,并一举带破发生在江西和东至县境内4起飞车抢夺案件。蒋席君同学面对歹徒,毫不畏惧,勇敢搏斗的英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感动了很多当地群众。10月份他当选为全省见义勇为第五届“安徽移动弘扬正气奖”候选人。</p><p>  蒋席君,1992年12月出生在石台县横渡镇,现石台二中高二学生,团员,2005-2006学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p><p>   事情发生在2008年8月17日下午一点多钟,石台二中初三毕业班学生蒋席君在横渡镇古栈道漂流景点帮爷爷奶奶卖完山货后准备回家吃午饭,经过香口大桥发生了以上惊心动魄的一幕。蒋席君在县人民医院抢救时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抓住没有?”,当听到家人说两名犯罪嫌疑人都已落网,他脸上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由于失血太多,身体虚弱,当时又昏睡了过去。蒋席君面对恶势力,正义勇敢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整个县城。当天夜里县领导就在公安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看望慰问了蒋席君及家人,并对院方作出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伤的小英雄。</p><p>  蒋席君同学的英勇出手,并非出自偶然。</p><p>  2005年,刚读初一的蒋席君组织了一次募捐活动。同班同学汪涛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家庭困难。在蒋席君的倡议下,全班同学纷纷向汪涛伸去了援助之手。这一举动使汪涛同学深受感动,全班同学都在这件事中,懂得了相互关爱。</p><p>  2006年,沈亮亮同学不慎被一辆汽车刮倒,受伤严重。蒋席君看到,连忙将其送往医院。并忙前忙后的挂号、交费,让沈亮亮得到及时的救治。次日,沈亮亮父母特地到学校对蒋席君表示感谢。从这些事迹中不难发现,蒋席君是一个热心帮助他人,遇事处理冷静的人。</p><p>  蒋席君为人正直。前年他的表弟曾有偷窃自行车的想法,被他知道后,严肃的制止了表弟。但表弟不听劝告,依然损坏了他人的自行车。蒋席君没有包庇,把实情告知了其父母,并督促他对损失做出了赔偿。</p><p>  蒋席君受伤住院后,他爷爷“后悔不迭” ,如果不是回家吃午饭,孙儿也不会遭此一劫。原来,当天中午,奶奶叫蒋席君别回家吃饭,一起吃早上带去的馒头。但蒋文君心里知道,馒头不够。自己饭量大,爷爷奶奶会因此挨饿。正值夏季,回家的路途遥远,烈日炎炎。孝顺的他顶着酷热回家吃饭的路上,正好看到那危机的一幕,正义挺身而出。爷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心疼的看着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孙子。老泪纵横的说:“我为有这么一个孙子,而感到骄傲。”</p> <p>  八年前,高文兵妈妈不幸患了脑萎缩病,从此全身瘫痪。高文兵一人挑起生活重担,一边就近务工贴补家用,一边把终日躺在病榻上年逾花甲的母亲护理得无微不至,不仅起早摸黑地忙里忙外连轴转个不停,还坚持做到早中晚三餐不断调换着口味,经常为母亲按摩,冬天有太阳时把母亲抱到户外晒太阳,夏天每天都为母亲擦洗。母亲烦躁发火时,他就笑着安慰;晚上母亲失眠时,他就陪着聊天。邻居们夸他是一个方圆几里出名的大孝子,但都说其性格特“倔”,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时总是先要问问女孩会不会嫌弃他妈妈。高文兵今年33岁,至今未谈对象、孑然一身,却从不言悔,决意用“孝”字书写人生。</p> <p>  吴清河,石台县大演乡青联六组教学点的老师。19岁那年走进课堂成为一名教师,守着寂寞和孤独,在艰苦的山村学校一待就是20多年。如今这个学校只有吴清河1名老师,和3个年级共12个学生。条件太艰苦,吴清河也曾想过离开,但一想到山村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的内心就平静下来了,“只要这个教学点还在,我会一直坚守下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石台县大演乡青联村是皖南大山里的偏僻山村。5月18日下午,记者从石台县城出发,辗转半个多小时才到达村里的学校。两间平房就是这所学校的全部建筑,其中一间是教室,另一间是教师办公室兼休息室。</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到20平方米的教室内,12名孩子坐成四排。其中三人是一年级,七人读二年级,还有两人上学前班。此时吴清河老师正在给一年级孩子上数学课,三名一年级学生坐在前排聚精会神地听着,其他年级同学则在低头看书。吴清河告诉记者,相互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1984年开始就一个人在这儿教书。”吴清河告诉记者,2000年时他曾被调到2007年又主动回到这里,前后加起来有21年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虽然只有他一个老师,吴清河依然按教学要求开设了语文、数学、品德、美术、体育、生活等诸多课程。美术课自己刚开始不行,他就边自学边教,“能教一点是一点,不能让孩子落下同龄人太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教师,他有慈母般的心,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他长期坚守农村教学岗位,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为农村适龄儿童、留守儿童一片蓝蓝的天。不仅仅是园丁,更是拓荒者和建设者。</p> <p>  许多贵有这样一个家庭,十几口人,本应天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但家族遗传的“软骨病”摧毁了全家的幸福;有这样一个老人,83岁的高龄,本应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但风烛残年的她却用爱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这是一个真实的家庭,这也是一个真实的老人,她就是石台县城南社区许多贵。“只要我能活动一天,就绝不会让自己患病的儿子、孙子受苦,但是我也想自己走后能够有人照顾他们。”许多贵向记者说出了她的心里话。</p><p> 许多贵:耄耋老人独自照顾儿孙二十载。</p><p> 这是一个真实的家庭,这也是一个真实的老人,她就是石台县城南社区许多贵。“只要我能活动一天,就绝不会让自己患病的儿子、孙子受苦,但是我也想自己走后能够有人照顾他们。”许多贵向记者说出了她的心里话。走进许多贵的“家”——花200元租的低矮的瓦房,小厅里摆着一张床和一些桌椅,墙上挂着几条咸鱼,屋内弥漫着咸菜的味道,一个老钟仿佛在诉说着老人的苦难。走进里屋,摆着两张床,简单的几件旧家具里放的满满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46岁患有“软骨病”的二儿子许小和正在床上坐着。“妈妈,给我倒杯水喝。”许小和向母亲求助。像翻身、坐起、倒水这样的小事,许小和都无法完成,因此许多贵老人尤其辛苦。</p><p> 二十多年前,老人一家虽然艰苦但也算平安。为了能让彼时病情较轻的子女过得好一些,她千方百计让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营生。先是借钱买了个锅炉,让大儿子许小林烧开水谋生,又将许小和送去学理发,并借钱为他租了个门面,让三儿子学驾驶,送最小的儿子去做油漆工,女儿则在外打工。虽然子女们工作比较辛苦,但都能自食其力。尤其是添了孙子、孙女后,使老人倍感家的温馨。</p><p> 噩梦从20年前开始。许小林30岁时,先是手脚无力,后又出现肌肉萎缩,许多贵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四处奔波,但诊断结果是软骨病,而且至今难以医治。老人心如刀绞,天天以泪洗面,整夜睡不着觉。就在全家都在为老大的病劳神费力的时候,许小和的身体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强忍着泪水,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四处求医。没多久,老大、老二渐渐地都无法独立行走,几年后,学油漆的小儿子又出现了和两个哥哥一样的症状,且日夜咳嗽。说到儿子们的身体每况愈下,许多贵不时哽咽:“连替他们死的心都有啊。”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就在儿子患病后,两个儿媳同一年丢下两个未满三岁的孙子离家出走,接着年逾古稀的老伴离开了人世。这世界只剩下躺在床上的儿子和幼小的孙子,许多贵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p><p> 面对一连串的灾难,许多贵对自己许下承诺:“不能被压垮,儿子我来照顾,孙子们一定要抚养成人。”老伴离开近20年来,她一边照顾着生病的儿子,一边抚养着2个孙子。看着孙子健康地成长,老人打心眼里高兴。但命运似乎又同她开了个玩笑,20多岁的大孙子手指骨节出现了异样,似乎还伴有智力障碍,在医院又诊断出患有胆结石,老人四处筹钱给孙子治病,2011年一场车祸又导致大孙子昏迷了8天。</p><p> 小女儿去世,小儿子在日夜咳嗽中离开了人世,打击接踵而至,而83岁的老人在擦干了眼泪后,仍然要洗衣、烧饭……那一年,一连串的意外让她欲哭无泪,却依旧要来回奔波在家与医院间,要照顾着卧在病床的孙子,还有那躺在家里的两个儿子。</p><p>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耳朵逐渐失聪,长年的操劳使得她的血压一直居高不下。老人叹口气说:“几个孩子我一手带大,他们习性我熟悉,我还能操劳的时候我来照顾,就怕我走了他们几个无依无靠啊。”</p><p> 这就是许多贵,一位83岁的老人,满头银丝、步履蹒跚,却还要给比自己高大许多的儿子翻身、做饭、洗衣。母爱支撑着她,她支撑着这个家,不能不说是爱的奇迹支撑了这一家人的生存。</p> <p>  王新桃,女,1927年5月生,石台县丁香镇石泉村村民。其丈夫英年早逝,儿子又高位瘫痪,面对接二连三的苦难,耄耋之年的她依然乐观坚强。24年来,为了给儿子看病,她可以倾尽所有;为了照顾儿子,她可以衣不解带日夜操劳,为了节省家用,她可以强撑身体开辟菜园。她用永不老去的母爱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她就是池州市“十大优秀母亲”王新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石台县丁香镇石泉村皂角组,一间上世纪60年代遗留下来的土坯房里,住着一位88岁的母亲和一个高位瘫痪的儿子。母亲名叫王新桃,23年来,她拖着老弱的身体精心照顾残疾的儿子戴声桥。</p><p> 王新桃育有一双儿女,曾几何时,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丈夫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张田水库时不幸遇难,王新桃从此一个人扛起了这个家,直到子女长大成人。而就在王新桃感到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的时候,又一场灾难向她袭来。1991年,戴声桥的双腿行动开始不听使,诊断为脊柱肿瘤,后来发展为高位瘫痪。突如其来的灾难让王新桃悲痛欲绝、欲哭无泪。随后,王新桃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终无力回天。除了身体上部和双手能活动外,戴声桥腰部以下完全不听使唤,只能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p><p> 家中少了一个劳力,却多了一个病人,王新桃只能选择坚强面对。几年后女儿出嫁,王新桃成了儿子唯一的依靠。每天早晨,王新桃起床后便给儿子洗脸、漱口、倒尿壶。忙完这些之后,她又走进四面透风的厨房,点上柴灶,准备早饭。接着,将儿子换下了的脏衣服洗净、晾干,然后推着儿子在屋里转悠,缓解儿子内心的苦闷。此外,因为儿子长年卧床,臀部肌肉已经严重腐烂,王新桃就想办法给儿子擦拭、上药。这些活,王新桃从年过花甲一直干到耄耋之年。</p><p> 尽管儿子的病情让王新桃不堪重负,但这位坚强的母亲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勤劳的王新桃在自家的屋后开辟了一块菜园子,种些蔬菜以减少家中开支。“现在,他的屁股上还有一个核桃大窟窿,深到能看见里面的骨头。去年到大医院治疗过一次,把历年来扎花的6000元积蓄花完了,病依然断不了根。”王新桃说。</p><p> 即便生活如此艰难,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却很庆幸自己虽然也是一身的病,却还有力气下地干活,还能够照顾苦命的儿子。“只要我活着,就要一直照顾他”,老人的目光中透着坚毅。</p> <p>  李朝阳,男,汉族,198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p><p> 自2012年被单位选派至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镇村任职第一书记,李朝阳便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他敢闯敢做,开创秸秆食用菌种植、富硒茶种植与加工、中药材种植、生态黄牛养殖等特色产业群,注重为村民谋实事、解难题,在他的带领下,“找出路、谋发展、早脱贫”成为全村的“主流民意”。2012-2016年,他连续在驻村工作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并在民主测评环节中满意率均为100%;2014年、2016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标兵”,荣立三等功一次。今年9月,李朝阳同志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并受邀参加9月16日国务院扶贫办获奖者代表座谈会。</p><p> 2012年5月,刚刚30岁出头的李朝阳被单位选派至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镇村任职第一书记。2014年10月服务期满后,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参加第六批选派干部工作,继续服务基层群众。他连续5年在驻村工作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在年度考核无记名民主测评环节满意率率连续5年均为100%。在2014年、2016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标兵”,荣立三等功一次。今年9月,李朝阳同志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并受邀参加9月16日国务院扶贫办获奖者代表座谈会。</p><p> 从2014年下基层以来,从皖北到皖南,李朝阳始终扎根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心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下“绣花”功夫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6年底,河口村1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5.87%下降到1.74%,经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验收,顺利实现了重点贫困村出列的目标。</p><p> 深入调查走访 熟悉村情谋发展。</p><p> 河口村位于石台县东部的七都镇。全村辖17个村民组,总人口1608人,其中贫困110户,304人,无村集体经济,是石台县重点贫困村之一。</p><p> 刚到任不久,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为了村里的发展事宜争论不休,村组之间发展不平衡是矛盾的焦点;更令李朝阳意外的是,部分群众认为他是来贫困地区镀金的,“肯定不会真心为我们百姓干事”。面对这样的局面,有过两年选派工作经验的李朝阳迎难而上,决定先从摸清村情、了解群众的需求开始,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改变群众的印象。</p><p> 驻村不到半个月时间,李朝阳就跑遍了全村17个村民组,在田间地头陪农户干农活、在农户家中话家常,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河口村由原三个村合并而成,大多数村民组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村民组发展水平不一,群众对村里工作意见很大。但此次走访中收集到的80多条建议,绝大多数都是群众对致富增收的建议,这让李朝阳感受到到群众对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渴望。如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份沉重的担子顿时压在了身上。</p><p> 在进一步走访的基础上,李朝阳基本摸清了村情,通过深入分析制约该村发展的各种因素,他撰写了“河口村村情报告”。并多次带领村两委和发展大户、致富能手外出学习考察,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思路。</p><p> 厘清发展思路 带领村民闯市场。</p><p> 要想脱贫致富,没有产业支撑是不行的。河口村人多地不多,靠发展传统种植业致富难度大。另外,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劳动能力低下,人力资源很是匮乏,他开始思考适合该村发展的可行项目。</p><p> 李朝阳想到之前在皖北农村工作时看到许多农民利用秸秆种植平菇投资小、收益快,秸秆的回收利用更有利于环保。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考察、市场调研,李朝阳萌生了引导群众平菇种植的念头。他将这一想向自己的单位和七都镇党委政府做了详细汇报,得到了单位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p><p> 说干就干,李朝阳带领几户村民发起成立了“河口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省民委的资金支持下,完成了基地建设和原材料采购等投资。为了使得这项扶贫发展项目顺利进行,从设备采购、基地建设、菌种管理到上市销售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参与,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李朝阳在基地忙碌的身影。为保证平菇质量,他还托朋友从外地请来一位食用菌专家,来村里进行现场做技术指导。</p><p> 2014年,河口村第一季平菇实现丰收,但却出现了一时滞销的情况。当时,周边市场平菇整体滞销。平菇既不耐储存又不耐长途运输,如不及时销售会或将损失严重。为保证社员的收益,李朝阳试着打开周边城市的市场,那一阵子,在铜陵、芜湖等城市的菜市场内,经常在凌晨两三点钟能看到李朝阳和村两委成员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第一季平菇最终产销两旺,并与周边城市的经销商建立长期供销合同关系,成功打开了平菇的销售市场。</p><p> 2015年底,合作社基地达到10亩,全年秸秆综合利用65吨,产平菇5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万元,纯利润30多万元,户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平菇迎来丰收,平菇产销呈现两旺的良好态势,增加了农户的生产信心,也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由成立之初的9户发展到19户,利用农户种植过的废弃木耳棒、农作物秸秆、锯末等作为平菇食用菌主要原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p><p> 李朝阳同志从河口村的自然资源状况、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现有产业基础出发,坚持市场导向,带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一方面引进了秸秆食用菌种植等新的特色产业;同时在做好茶叶种植等当地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全村形成了秸秆食用菌种植、富硒茶种植与加工、中药材种植、生态黄牛养殖、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等特色产业群。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动员贫困户根据自身情况加入适合的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打造成“发展载体”和“共富平台”。他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在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2017年4月,安徽省民委决定在全省贫困民族村推广产业扶贫的“河口模式”。</p><p> 关心困难群众 真心实意解难题。</p><p> 李朝阳同志注重“扶智”和“扶志”,&nbsp;在全村形成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的浓厚氛围;出现了贫困户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坐等“政策兜底”的可喜现象。“找出路、谋发展、早脱贫”成为全村的“主流民意”。</p><p> 开办“河口大讲堂”,邀请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来村开展实用技术讲座,提高贫困户的技术水平;邀请创业成功人士特别是农民企业家来村讲述创业历程、分享创业故事,激发全村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斗志。多次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户代表外出学习考察,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提振发展信心。</p><p> 李朝阳对村里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摸底造册,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活动,及时帮助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p><p> 村民吴多平上有80岁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下有16岁孩子需上学,家里经济条件差,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去年16岁的儿子初中毕业后,一直想学一门技术,可是面对技校高额的学费又望而却步,眼看着孩子的前程因为经济原因耽误,作为父亲的吴多平心里很不是滋味。</p><p> 在得知他家情况后,李朝阳经多方努力把孩子送到了安徽汽车工业学校学习汽车维修技术,学校为其免除了全部学杂费,免除了住宿费,此外他还帮助孩子在学校申请到助学金及生活补助。学校方面听说到李朝阳的扶贫事迹后,深受感动,组织教职工来河口村学习李朝阳同志事迹,并公开承诺对河口村所有来该校就读学生免除全部学杂费,并提供助学金,优先推荐就业。目前,在李朝阳的帮助下,河口村共有4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就读安徽汽车工业学校,此举为这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点燃了希望之灯,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p><p> 勤于思考激活力 探索创新在路上。</p><p> 李朝阳同志在工作中还勤思勤做,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先后开展了“河口好人”、“河口村为民服务之星”、“河口十大最美女性”等评选表彰活动,留出专门名额用来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2017年3月至4月,开展了首届“河口村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帮扶单位在“双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职工;为河口村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在本村脱贫攻坚工作中认真履职尽责并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党员、干部;带动本村贫困户脱贫的“大户能人”;通过自力更生实现光荣脱贫的贫困户等5类人员中的10名同志荣获了首届“河口村脱贫攻坚奖”,安徽古井集团还设立了河口村脱贫攻坚奖基金。</p><p> “李朝阳同志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以及他为民服务的态度,羸得了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认可。”七都镇党委副书记储中庆介绍,在选派干部年度考核时候,李朝阳得到了群众满分的评价。这既是对他辛勤工作无私付出的感谢,也是对他深入群众关心百姓的极大褒扬。他在河口村驻村帮扶工作的事迹入选了全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的会议交流材料汇编《驻村工作队长谈扶贫》。</p><p> 2017年5月,新华社刊发了《养在山上的生态“脱贫牛”怎么睡觉》、《皖南茶山飘菌香—一个合作社扶贫的发展样本》、《贫困村首笔“集体收入”创造记》、《少年吴家洛的未来计划》等系列文章对河口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人民政府网、北京日报等千余家媒体进行了转载。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同志在新华社相关报道上专门做出批示:当前,我们需要在推动产业扶贫上下更大功夫,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各地在产业扶贫方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走示范引领之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坤晟同志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中,对我省石台县河口村的脱贫之路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将其总结为“一个合作社的扶贫发展样本”。建议可复制、可推广。请省扶贫办研处。2017年6月,李朝阳同志应邀作为访谈嘉宾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介绍了河口村的产业扶贫工作经验。</p><p> “让河口村广大贫困户脱贫,让更多百姓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李朝阳表示,在扶贫这条路上,他会坚定的走下去。“把人生最青春的岁月献给祖国的扶贫事业,我认为值,也必然是难忘的!</p> <p>  左泽旗、唐玲夫妻从2008年起先后回乡创业。他们乐于公益,多次参与或组织对敬老院、困难家庭、贫困学子的走访和慰问。虽然,经营的小养殖场效益并不好,但是他们每年依然为助学救病、敬老抉贫捐款捐物达数千元。</p><p> 2016年底,唐玲被查出患上癌症,左泽旗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同时抽出宝贵时间走访慰问贫困学子、困难家庭。2017年初,夫妻俩共同签订了角膜捐献协议书。同年8月,唐玲又主动申请去世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2017年10月21日,唐玲与世长辞。</p><p> 妻子离世后,左泽旗继续在公益路上坚定前行。2019年6月初,青阳县60多位热心公益的人走在一起,计划筹建青阳县蓝天救援队,左泽旗是发起人之一。</p> <p>  徐晓霞:最美女护士。 </p><p> 2012年3月23日下午3点左右,家住安徽省池州市墩上街道步岭村64岁周友如老人骑电瓶车上街去买稻种,在骑行过程中因避让行人摔倒在地,当场昏厥。此时,正在休产假的池州市第二人医院院的儿科护士徐晓霞恰巧途径此地,她二话不说,将手推车中三个多月大的宝宝放在一边,快步上前,招呼周围围观群众将老人抬到平地。随后,徐晓霞跪在地上,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术。经过十多分钟的努力,奇迹终于发生了!老人发出了呻吟声,手脚也有了感觉。徐晓霞马上叫人找车把老人送到了茅坦卫生院,经卫生院治疗一个小时后,老人完全清醒。</p><p>&nbsp;&nbsp;&nbsp;  3月29日上午,被救老人周友如给徐晓霞所在单位池州市二院送来一面锦旗“起死回生,终身感恩”。经过媒体报道后,徐晓霞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被誉为“最美女护士”,并光荣当选4月份“中国好人”。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由于医院儿科人手紧缺,徐晓霞同志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提前结束了产假回到工作岗位。体现出一名护理人员一贯训练有素、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徐晓霞说,做护士工作的确很辛苦,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时刻以最饱满的热情、最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对待工作,继续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徐晓霞的先进事迹得之于瞬间,但这瞬间本能的举动,体现出的却是良好职业道德与崇高精神品质的素养。在这个追求经济价值、追求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时代,徐晓霞是一股清新的风,她吹醒的是世人的道德良知,是人性中的真善美。</p> <p>市委书记看望徐晓霞</p> <p>  “要不是他,我早就死了,哪还能在这里跟你们说笑,还能吃上这粉丝啊!”40多岁的许志雄,是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双湖村人,虽然已瘫痪在床7年,但她仍不停地告诉记者:“我很幸福,真的!”许志雄口中的“他”,就是她的丈夫包金树。</p><p> 20年前,一表人才的包金树倒插门,娶了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许志雄。可几年前的一场灾难,让原本就孱弱的妻子彻底瘫痪在床。“也许是我命不好吧,但娶了她,就要对她负责到底!”包金树说。</p><p> 丈夫成了 “一丈内的亲人”。</p><p> 2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许志雄的家,房屋是村里现在已经很少有的土屋。“谢谢你们能陪我说话,我都在这床上困了7年了,除了电视机,基本上就是他陪我了。丈夫丈夫,真像电视上演的那样,被我拖累成了一丈之内的亲人。”记者眼前的许志雄,虽然因瘫痪长期卧床,但精神状态依然不错。</p><p> 在他们的床头,记者看到一个水杯,杯子里放着一根吸管。“她现在下半身没有一点知觉,上半身也使不上力气,放根吸管方便她躺着喝水。”包金树在一旁端着杯子让妻子喝水。这样的动作,他已经持续了7年。而这还只是最简单的照顾。包金树说,每隔一个小时他就要给妻子翻一次身,就算是夜里,他也会像定了闹钟一样,定时醒来好几次给她翻身。由于妻子下身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只好常年插着导尿管,身下铺着厚厚的草纸,再用干净的褥子裹起来。为了让妻子觉得舒服,包金树每天要给妻子擦洗三四遍。</p><p> 许志雄的母亲,也就是包金树的岳母今年已经70多岁了,根本无力照顾瘫痪的女儿。而作为家庭的主心骨,为了照顾妻子,包金树已经没法出门挣钱了。“之前附近有工地让我去干活,但一两个小时我就要跑回来一趟,这样即使老板不说,我也过意不去。”包金树说,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出去打工了。</p><p> “饭好了,吃饭吧。”正说着,母亲把晚饭做好了,一碗粉丝、一小碟豆腐、半碗豆角就是许志雄的晚餐。包金树先在妻子背后垫好褥子,把她抱起来侧着身子躺好,再用毛巾给她擦干净手。</p><p> 既娶了她 就要对她负责到底。</p><p> 包金树的老家,在贵池区观前乡池塘村,家中有弟兄5人,他排行老三。“那时候家里穷,弟兄又多,等到20多岁的时候,有媒人给我和她牵线搭桥,两家父母同意了,我们也没什么意见。他们家就一个女儿,要求我做上门女婿,就这样我们走在了一起。”说起年轻时的事情,包金树脸上有了笑意。“当时是我爸做的主,说金树人好,心眼好。”当时的许志雄对这个“好”字的理解相当懵懂。不过,20年的患难生活,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男人的好。</p><p> 1991年,包金树来到了许家。结婚第二年,岳父就生病了。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好,拖了好久才确诊是胃癌,这在当时的农村就是绝症。“有病就得治,不管是什么病。”虽然入赘没有2年,包金树就已经跟岳父处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医生说吃甲鱼可以减缓病痛,包金树就四处给岳父买甲鱼。“当时甲鱼非常贵,一斤能卖到500元,家里没钱,我就借钱买。”包金树说。为了减缓岳父的病痛,有一次,包金树到邻村一次性买了1500块钱的甲鱼。尽管如此,没两年岳父还是去世了。</p><p> 1999年,包金树和村里许多男人一样,开始外出打工挣钱,后来,妻子和儿女也都到了宁波。“如果不是2006年的那场意外,我们一家可能现在还在宁波生活呢。”包金树说。</p><p> 那一年,妻子回老家给房子大扫除,从夹层的木板上跌了下来,脊椎骨全部断了,动手术要五六万。从宁波赶回来的包金树在家里借了三天的钱,还去找村里担保去银行贷款。最终,手术做了,妻子却没有站起来。“娶了她,我就要对她负责,只要有一点希望,我都不能放弃她。”包金树说。</p><p> 女儿辍学 是这辈子最大遗憾。</p><p> 夫妻俩简陋的房间里,有一张干净的旧式梳妆台,上面摆放着一张小女孩的照片。“是我女儿,念书时成绩非常优秀,学校全年级有573名学生,她排名第16。”包金树看着女儿的照片露出了笑容。女儿打小成绩就好,当初包金树带着孩子去宁波上学,就是想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后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p><p> 许志雄瘫痪那年,女儿小睿才13岁,她离开宁波前,跟班主任说“请几天假就回来上课”,最后却食言了。看着瘫痪在床的妈妈,年幼的小睿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课堂了。她拉着小婶的手不断地央求着,“小婶,你带我出去打工吧,我要挣钱,挣好多钱给妈妈看病!”“宁波学校的班主任和校长,都给我们打电话了,让小睿回去上学,可以免除她的学费。但家里实在是穷啊,对不住这孩子!”许志雄和包金树夫妇愧疚地说,女儿辍学成了他们一辈子最大的遗憾。</p><p> 小睿非常懂事、孝顺,在外打工时省吃俭用,把钱攒着带回家。许志雄右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戒指,是女儿给她买的,“不是金的,也不是银的,不值钱,因为女儿给我买的,我就天天戴着。想女儿了,就看看这枚戒指。”今年刚刚20岁的小睿,现在已经成为家里经济上的“顶梁柱”,每个月挣一千多元,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年底都会带八千多元回家。今年春节刚过,小睿就带着弟弟小鹏一起去浙江一家袜厂打工。</p><p> 虽然家徒四壁,妻子瘫痪在床,但包金树从没有想过放弃这个家。“我要是放弃,这个家就散了。”包金树感慨地说,他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好妻子,希望儿子、女儿能好好工作,闯出一番天地。</p> <p>  陈昕,长航公安局安庆分局90后青年民警陈昕返乡休假途中赤手空拳只身擒贼事迹,荣登2017年7月“中国好人榜”。</p><p> 年初,在单位忙碌了一年的陈昕返乡与家人相聚,在老家银行门口取钱时突遇一对母女被抢劫。陈昕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歹徒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成功截下被抢的拎包,为被抢母女挽回16400元现金损失。</p><p> 民警陈昕勇擒劫匪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这则消息也被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播放。民警陈昕也相继被评为“池州好人”、“安徽好人”。尔后,经安徽省文明办向中央文明办推荐,陈昕获得“中国好人”提名,顺利荣登2017年7月“中国好人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昕谦虚地说:“这是一种职业本能,下次遇见这种事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我相信我身边的每一名警察同志都会这么做。”</p> <p>  储木阳现为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30多年来,他始终托着一颗赤诚之心,扎根基层,推广农业技术,让原本闭塞的南部山区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先后成功主持了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转基因抗虫棉中试示范、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数十个推广项目,使当地农民增收超过8000万元。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全国中华农业科教奖”,今年又拟定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的农技推广先进事迹已载入“东至县志”。他被当地农民、同行和县乡领导尊称为“东至的袁隆平”。</p><p> 昭潭地区俗称东至“南部粮仓”,虽然地处南部山区,却是良顷万亩,粮食生产是农业重中之重。1977年,储木阳成为该地区建国以来第一位农民农技员,从事水稻杂交制种技术,工作中他处处留心钻研农业技术,下田间记载、观察、摸索,纯朴的村民看见他真心传授农业技术,说得在理,行之有效,对他流露出了恭敬的眼神,他也从村民的眼神中读懂了村民对农业技术匮乏需求的强烈渴望。当年他蹲点的村民组水稻就由低产变为了高产。</p><p> 1994年,他由于业务工作水平相当突出,被东至县农牧局破格任命为昭潭镇农技站站长。新官上任三把火,95年他便在全县第一个争取到了水稻旱育稀植抛秧这个全国“丰收计划”项目。然而,万事开头难,昭潭地处山区,农民观念陈旧闭塞,人们并不相信他能改变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稻谷种植模式。“稻田减产谁负责?”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忍辱负重,没有气馁,在全镇培训大会上当众承诺,如果失败他本人承担一切经济损失。在河东村75公顷的示范片里,他与村民同吃同住,从育秧到栽插,80天的驻点,整个肥水运筹,技术实施,现场指导,一身泥一身汗,与群众风雨同舟,这一年,示范片不仅大幅度降低了种田成本,而且亩均增收50公斤。在事实面前,群众信服了,也为农技推广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他趁热打铁,运用组织参观、举办技术讲座、播放录像等手段,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把水稻旱育稀植的科技之种撒遍了全镇的每一个角落,到2007年底全镇累计推广旱育稀植抛秧面积达到6267公顷,增收节支500万元。1998年-2001年,他相继又承担了抗虫棉新品种——国抗一号中试和良繁,棉花“丰收计划”项目,他坚持驻点示范田,亲自细心观察,详细纪录,把这一点始终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从记录的上万个数据中去粗取精,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翔实的总结报告。因而皮棉单产由1998年的64.3公斤提高到2007年底的120公斤,为推动全镇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总增皮棉4300吨,仅此一项,农民直接增收5590万元,同时,近几年推广水稻良种200多万公斤,应用面积1.5万公顷,增收稻谷1.5万吨。</p><p> 新品种,新技术在当地的不断是使用、更新让昭潭人民受益匪浅。然而,农民日益突出的盲目施肥情况又摆在其面前。这是制约农业增收的一大“盲区”,也是多年来他心中悬着的一块巨石。2006年,他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这项工作野外作业范围广,难度大,他禀承对工作的刻苦钻研、严谨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率先垂范,带领全体技干跋山涉水,踏遍全镇140个村民小组,调查记载的数据汇集成长达6000页的测土配方施肥资料,因而在短短的不到三年中,测土配方施肥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昔日辛勤的汗水,如今已是春华秋实,三年累计推广配方施肥面积达3万余亩,平均亩增水稻30公斤,皮棉12公斤,农民增收节支321万元。</p><p> 在储木阳同志辛勤工作的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2006年3月的一天,他在朦朦春雨的陪伴下骑着摩托车到官营村讲课,殊料途中被一追尾摩托车撞击,霎时,几个跟头后人仰车翻,在赶来的群众的挽扶下,才勉强站起来。此时此刻,他并没有想到去医院,而是毅然赶往培训地点讲课,待中午赶往医院时,鲜血已沾满了衣裤。同年10月12日,在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工作中,车行至永丰村杨坂组的小径上时,被一杂草丛生的暗沟拌倒,摩托车重重地摔轧在其身上,然而,他不顾双腿的疼痛,忍着剧痛完成了随后4天的田间取土工作。此时再到医院检查诊断出腿部肌肉严重轧伤了,经过半年治疗后才痊愈。</p><p> 他曾有过多次从政的机遇、经商的便利、进城的机会,也有人劝他有这么好的技术,何不学习别人,开个农资商店,早就可以“发”了,但是他深深的知道质朴的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期盼,农技推广使农民受益的喜悦紧紧牵住了他的心,因而一次次放弃。30多年来,他对于上门求教的农户,无论路途远近,都能做到随叫随到,并能百问不烦地解答。自1983年被聘农民技术员以来,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午觉更不知是什么滋味,清晨常常被急促的咨询电话铃声催醒,晚上在夜幕中疲惫到家。30多年中,他累计接待咨询人数达3万人次,为农民免费修理小型农机具2000多台套,用脚板踏遍了当地的每一块田地,成了这一片土地上的“名人”、“明星”,在当地农村,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老远就能认出他就是“储站长”。储木阳用行动实践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用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用行动释放着自己的工作热情。</p> <p>  查毓明是安徽省东至县葛公镇中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31年,细心侍奉患病双亲,爱心抚慰绝症妻子,精心抚育弟弟和儿女成。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从未因要尽孝、照顾家庭而聘误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被评为“东至县优秀教师”。</p><p> 查毓明的一生充满坎坷,从没有喘息一刻。1978年母亲因支气管大出血而长期卧病在床,加上父亲体弱、弟弟妹妹年幼的家境,使他主动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留在家乡边工作边照顾家庭。这往后的31年里,苦难不断降临,父亲和妻子先后罹患癌症,他强忍悲痛,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一边服侍患病的母亲、绝症的父亲、妻子,一边悉心照顾着年幼的弟弟和自己的一双儿女。</p><p> 1986年父亲去逝,留下患病的母亲、读小学的弟弟和一贫如洗的家,当时查毓明的儿子3岁,小女孩尚在襁褓。为照顾好母亲,他每天5点钟起床,帮助妻子做好家务,喂好母亲后急匆匆赶到学校上班,下班回来便给老人揉肩捶背、换尿洗屎。2005年不幸再次降临,妻子被诊断为胆囊癌,他欲哭无泪,为减轻妻子痛苦,服侍好母亲后,他整夜整夜地为妻子按摩直至妻子含笑离世。2008年7月,80岁老母在查毓明精心服侍了31年后,平静而幸福地离世。母亲去世前几天,拉着查毓明的手说:“毓明,妈让你受苦了,妈对不住你呀。”查毓明安慰母亲道:“妈有什么对不住儿子的,儿子的身体是你给的,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p><p> 在经受磨难期间,他先后供养弟弟上大学直至留学日本,两个儿女也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在一双儿女的心目中,父亲虽然平凡,但却伟大。他们虽然工作在外地,但每隔两天就会给父亲打来问候电话,逢年过节雷打不动回家看望父亲。查毓明的小弟视兄长为父亲,他曾用一则信息表达了对兄长的敬重与爱:“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的父亲我的兄长!”</p> <p>  曹晓英原是东至县百货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过着按时上下班、衣食无忧的生活。1992 年供销社实行企业改制,要求职工承包柜组分营,大家一下子都感到很徘徊,很担忧。特别是化妆品柜组更是没人愿意承包。曹晓英想,企业改制是给国家减轻负担,不能因一个柜组承包影响整个的改制,再说任何生意还在于人做。曹晓英于是主动找到领导,承包化妆品柜组。经过一年的打拼,当年不起眼的化妆品柜组被曹晓英经营得红红火火。1993 年,供销社调整承包方案,金银首饰柜因生意清淡又成为承包的老大难,领导找曹晓英做工作,要好同伴劝曹晓英不要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一种不服输的奋斗理念占了上风,曹晓英接下了金店,从零开始,摸索着经营,功夫不负有心人,柜组的生意一天天地好了起来。</p><p> 1998 年,供销社实行全员下岗,她下岗了。曹晓英和昔日一起上班的姐妹顿感生活的压力是如此沉重。曹晓英没有怨天尤人,她体谅政府和企业的困难,不等不靠,自强自立。毅然自谋职业和出路,租用店面,干起了个体工商户。凭着多年从事供销的经验,经过反复斟酌,曹晓英和丈夫商量后,冒着巨大的风险,将娘、婆二家全部财产作抵押,经多方筹集资金,创办了池州地区首家百货金店,曹晓英将 8 名下岗姐妹请到店中帮忙一起创业,曹晓英和姐妹们一起站柜台,一起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素质。曹晓英总是告诫姐妹们,做金子生意,首先自己要有金子般的心,要把顾客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接待,想她们之所想,急她们之所急,把她们的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尺子。在经营中曹晓英始终坚持同样的商品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比服务,同样的服务比诚信。“打造百年名店,铸就诚信名牌”是曹晓英的理想和经营准则。所有在曹晓英店中经营的金银首饰均经国家质检部门质量认证。除了常规的服务,曹晓英店还免费为顾客清洗维修首饰。并尽力满足顾客需要的各种服务。</p><p> 2005 年底,曹晓英又投资 500 万元,在县城另一条街买了面积为 140 平米的门面,创办了上海老庙黄金店,又安排了 7 名下岗女工就业。</p><p> 她积极带动身边的姐妹创业。她经常将姐妹们请到店中,和她们交心,向她们介绍自己创业的经历,鼓励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激励她们树立创业的信心。同时拿出了一定资金借给身边的姐妹经商或办企业周转,在她的帮助下,有一名下岗女工办起了一个冷饮及学生文具店,还有一名办起了粉笔厂,她们经营状况都很好。逢年过节,她们都会收到她的一份心意。每年分批组织她们到黄山、香港、海南等地去观光旅游,让她们的身心得到放松。</p><p> 随着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逐年上升。曹晓英在搞好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倡导和谐社会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下岗姐妹肖冬霞的婆婆因患中风,长期卧床,曹晓英经常四处为老人家求医买药。为帮助孤儿王太安和何青,曹晓英卖掉了自己心爱的 2 4K金坠为他们凑学费,并拿出玉佩作为奖励品,激励他们好好学习。2004 年 6 月份,曹晓英很荣幸地成为市女企业家协会一员。 2005 年 3 月,曹晓英又当选为东至县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她经常拿出资金和实物慰问军烈属;经常拿出资金帮助失学儿童和资助贫困大学生;她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和特困户;她经常资助受灾群众;她经常资助社会团体和公益事业,累计资助金额达 20 多万元。只要是县城内举办有益于社会的大型活动,曹晓英必定会到场赞助奉献,她的扶贫帮困事迹家喻户晓,她是东至县出了名的慈善家,深得群众的好评和爱戴,也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的表彰。</p> <p>  丁常青回报社会 温暖家乡。</p><p> 2015年6月,池州市3人候选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丁常青就是其中之一。丁常青是东至县大渡口镇八都湖村人,现任北京贝盟国际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20年来,丁常青凭借勤劳和智慧,在北京这片沃土上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说:“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回报社会。”丁常青时刻不忘家乡父老,心系家乡的慈善事业。在9年的捐资历程里,他向社会及家乡公益事业捐赠500多万元,近200名学子由此走上了大学之路。</p><p> 由于家庭贫困,丁常青只念到初中就被迫辍学。刚满19岁的丁常青怀揣一百元钱只身来到北京打工,起初他尝尽辛酸,在倒卖蔬菜这个利润微薄的行当里,一干就是4年。之后卧薪尝胆的丁常青开始了创业之路,从高档海鲜配送商到奥运装饰,再到加盟贝盟公司任项目总经理,这位在北京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就这样将自己的创业梦想一次又一次完美地照进现实。</p><p> “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安徽人,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老乡。”丁常青时常对身边的同事说,立足北京、服务首都、回报家乡是他永远不变的宗旨。从2007年至今,丁常青多次为家乡捐款捐物,捐资修路、募款助灾、爱心帮学、关爱孤寡,在家乡的电视报纸上,丁常青这个名字时常出现。2007年7月,池州发生特大山洪,池州驻京办发动在京老乡募捐,他不仅自己捐款捐物,还动员身边的老乡捐款。2008年,当得知家乡群众出行不便,需要出资修路时,他以个人名义出资27万元为乡亲们修了一条两公里的柏油路。此外,他还积极捐款出资帮助孤寡老人,捐助15万元改善家乡敬老院,坚持个人每年拿出2万元捐献家乡养老院并对家乡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生活补贴。每年春节,无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丁常青都会从北京回到八都湖村过年。年初一,别人都忙着走亲戚拜新年,丁常青却出现在非亲非故的老人家中,给他们拜年、送红包。</p><p> 丁常青一直不能忘怀自己因为家贫而辍学的经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帮助那些家贫的学生,绝不能让他们因为贫穷而辍学。他先后出资80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捐助250万元修缮各类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参与爱心助学活动。先后捐赠35万元给予家乡公安政法系统,成立见义勇为基金。2011年12月,他在参加安徽省青联大会的时候得知团省委正在发起“关爱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公益活动”,当即捐资50万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2年5月,他又个人发起并首批出资50万元与池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共同成立常青青少年成长基金,该基金主要帮扶资助农村留守青少年、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等,先后资助了患白血病的学生和身患尿毒症的儿童治疗。同时他还长期帮助特困青少年家庭,先后为该基金捐款达80万元。2012年他还积极响应安徽团省委号召参与百企业助百镇活动,计划为石台县连续3年每年出资15万元进行帮扶。2013年9月他本人又出资18万元资助池州籍考入北京地区高校的困难大学生。</p><p> “永远做个好人,把慈善公益事业坚持到底。”这是丁常青微信的“个性签名”。他说,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爱心活动延续下去,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尽早走出困境。</p><p><br></p> <p>  金一亮,男,1976年2月生,安徽省东至县花园乡源口村人,安徽跑马冈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东至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p><p> 他坚守诚信之道,把产品当人品,把信誉当生命。二十一年诚信经营,坚持创品牌、做口碑、守信用,精心打造了“跑马冈”绿色无公害茶叶品牌。公司荣获池州市“十佳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池州市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单位称号,2014年“跑马冈”被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他公司所生产的茶叶绿色、无公害,保质保量,畅销全国各大省市,深受顾客好评;他吸纳组织村里50多个农户成立了东至县大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户均增收5000元;他积极参与成立东至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筹备工作,并筹款30余万元、资助300多人;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关爱弱势群体、捐钱捐物,参与脱贫攻坚、抗洪抢险、文明创建等公益事业,组织参与千余次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体捐献爱心款10余万元,为东至县2016年7·3特大洪灾中58户困难家庭送去3.4万元的爱心物资捐助,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传递着正能量。</p><p> 四十年前的池州市东至县花园乡源口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然当地却盛产茶叶,由于群众缺乏品牌意识,茶叶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导致质量良莠不齐。金一亮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兄弟四人,加上父母和奶奶,一家人靠着山上的茶叶和木材生活。迫于生计,小学三年级的他,就辍学了。那一年的他才十岁出头,这一段充满磨难的人生从那一刻开启了。小小年纪,他就上山砍树、河边抬石头,为家里盖房子找寻材料。房子盖好之后,他又学做起了木匠、砖匠。十几岁的他,将生活的各种苦尝了个遍,锻炼出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p><p> 从诚信经营到小有成就。1996年,他借钱办起了东至县马坑跑马冈一亮茶厂。由于没有找准经营路子,生意清淡。期间又开过三轮车、卖服装,摆早点摊、经营熟食店……经商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诚信是立身之本。茶叶是用开水冲泡直接饮用,所以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我读的书不多,大道理不太会说,但做人做事一定要重承诺守信用”,这是他与员工说得最多的话。他翻阅资料、钻研技术,初步形成一套种、采、摘、制的标准。要求茶农“一要三不”:要挖茶棵以松其土;不施打除草剂、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规范采摘流程,做到“两不一保证”:不准吸烟、不准用化妆品,保证茶叶原生态清香味。他还利用并保护茶园周边的100多棵上百年野生板栗树,让板栗花香飘漫茶园,形成茶叶特有的香味。茶季他每天爬上海拔800多米茶园,亲力亲为,深入茶园和车间,从茶叶的采摘到生产,再到包装,他都在其左右,指导做好生产、分拣、包装标准,为的只是确保茶叶的高品质。一个茶季跑5000多公里山路,从销售店面到茶园车间,全过程监督,只为保证鲜叶的规格、加工的工序、包装的斤两,真正做到信誉第一。公司经营秉承顾客至上、以诚取信、以质取胜、宁缺勿滥,争创名茶的理念。在品牌开发过程中,金一亮还多次聘请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茶叶专家开展制茶培训。他坚持透明销售,一款包装一个价格,线上线下统一标价,从不缺斤少两。</p><p> 金一亮申请注册了“跑马冈”绿茶商标,一贯以诚信之道做品质、守品牌,换得硕果累累,德者有得。他经营的品牌顺利通过国家质量安全QS认证,公司荣获池州市“十佳文明诚信民营企业”称号、池州市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单位,中国安徽第四届茶产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安徽第五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中国市场畅销品牌荣誉称号、2013年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名茶”金奖、2014年“跑马冈”商标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p><p> 从事业有成到反哺社会。金一亮诚信经营打开了市场之门,但他心中始终装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吸纳组织村里50多个农户成立了东至县大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户均增收5000元。</p><p> 他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担任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他经常说:“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协会相信我,让我担任副会长,我就要全心全意做好我的工作,不能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多年来,他借助公益协会的平台,关爱弱势群体、捐钱捐物,参与脱贫攻坚、抗洪抢险、文明创建等公益事业,为困难群体捐献爱心款十余万元。金一亮积极参与成立安徽省第四家、池州市首家——东至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筹备工作,由于做人讲究诚信,他被推选为东至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在他的积极鼓励、引导下,东至县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帮助青少年公益事业中来。截至目前,该中心共筹款30余万元、资助300多人,并为东至县2016年7·3特大洪灾中58户困难家庭送去3.4万元的爱心捐助;申报“希望厨房”项目让21所学校4000多师生吃上营养午餐;争取项目20多万元资金资助困难学生,有力地推动希望工程事业在东至社会化进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金一亮担任东至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后经常需要坐班,但他认为“自己上班就是在做公益”,不拿一分钱的工资。</p><p> 这就是金一亮,他用诚信赢得客户的信任,他用爱心帮扶乡邻,反哺社会。他不仅担任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理事、池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还是东至县工商业联合会执委。德者有得,他先后当选全国第九届“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正式候选人、安徽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池州好人”、东至县第二届“青年创业之星”、东至县第十届政协委员。</p> <p> 黄国强: “爱心的哥”情暖市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黄国强坚持助人为乐近20年,事迹在池州市青阳县广为人知。</p><p> 52岁的黄国强,曾在二炮某部服役13年,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优秀红旗车驾驶员”等表彰。退伍返乡后,他当起了出租车司机。日常辛劳之余,他热心服务乘客。黄国强奔波600多公里,护送该县农民项炳根就医的义举,更是在当地传为美谈。</p><p> 2007年11月25日下午,青阳县陵阳镇村民项炳根使用电锯时,右手不慎被锯断。青阳中医院的接诊医生建议,6小时内送到大医院,否则断掌就可能“接不活”。项家人联系上黄国强后,他立即赶赴青阳中医院接到项炳根,疾驰到池州市人民医院,不料该院无法开展手术。事不宜迟,黄国强又赶往马钢医院。然而,该院候诊病人太多,来不及安排手术,此时已近晚上10点。疲惫不堪的黄国强二话不说,带着项家人驶往南京,终于让项炳根入院手术。此时,连续奔波6个多小时辗转多地、粒米未进的黄国强身心俱疲,但毫无怨言。</p><p> 次日凌晨5点,项炳根手术成功。医生说,多亏黄国强及时送来,否则后果难料。黄国强简单地吃完早饭,再把项家人带回青阳筹措医药费。他知道项家生活困难后没有收取这一路600多公里的往返车费。事后,有人问黄国强图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了四个字:救人要紧。</p><p> 2004年,“爱心车队”成立,黄国强第一个报名,队里逢节开展爱心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参加。 2006年3月,青阳县妇联实施“关爱女孩”行动,黄国强听说陵阳镇南阳村有个女孩家庭特别贫困,就与她结上对子,长期资助她上学。谈起黄国强,青阳县“爱心车队”队员陆代琴由衷地敬佩:“2013年大家冒大雨爱心送考,之后我才听说黄师傅那两天正发烧,但他还是坚持为考生义务服务,让我们非常感动。 ”近年来,黄国强先后当选“中国好人”“安徽好人”以及“池州市道德模范”。</p> <p>  钟辣椒:孤寡老人的贴心女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钟辣椒,女,194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青阳县新河敬老院院长。她在敬老院一干就是整整19个春秋,为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倾尽心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孤寡老人的贴心女儿”。</p><p>  19年,6900多天,她从一个精力充沛的中年妇女变成鬓白如霜的老太太。这19年里,她无暇照顾年逾九旬的婆婆、身患残疾的妹妹、年幼的孙子孙女,一心扑在敬老院里,既是院长又是工作人员,既是保姆又是女儿。19年来,她像建设自己家庭一样,硬是一双手、一副肩膀,一把镰刀、一担畚箕,独自苦干改变了敬老院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房舍破旧不堪的面貌。为改善老人们生活条件,她压缩办公用房,保证每位老人住上单间,并亲自动手将19间宿舍窗户全部钉上了纱窗,四处“化缘”为每间宿舍讨来了电扇,又通过养猪、建沼气池、种菜、种黄花梨,发展循环庭院经济,努力提高老人们的饮食起居水平;19年来,她又像保姆一样操劳,亲手全“包”了院里两个半身瘫痪、一个盲人、一个聋哑人、一个智残人的全部起居生活,忍受老人们有些怪僻、乖戾的脾性,每天为老人们洗脸穿衣、送水喂饭、端屎端尿,侍候老人,日复一日,从无怨言;19年来,她更像女儿一样贴心,19个除夕夜都在院里陪伴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们,没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为让老人们在敬老院有“家”的感觉,她在院值班室墙上贴着每位入院老人的生辰日期,小生日安排吃“生日饭”,送去蛋糕和鸡蛋,大生日,则请来老人所在村组的干部,办上几桌寿酒,全院为其庆贺。19年里,她先后以女儿的身份为38位老人尽过孝,为21位老人送过终。</p><p> 她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在当地已蔚然成风。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二届“十大好心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p><p><br></p><p>  </p> <p>  安徽池州汪涛:英勇少年用生命谱写赞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汪涛,1998年3月出生,青阳县木镇中学学生,共青团员。2011年5月15日,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同学,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p><p>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上午10点左右,汪涛、徐刚、李伟和顾云飞四位同学相约到镇上买东西,途中要经过一道拦水坝,由于近期下过大雨,水流较急,而且坝上很滑,顾云飞不小心从坝上滑到下面的水流中,很快被冲到坝下的深潭中,顾云飞在水中不停地挣扎,大喊救命。见到不懂水性的同学在水里挣扎,稍通水性的汪涛迅速跳入河中,奋力把顾云飞托出水面,推到岸边。顾云飞在汪涛的帮助下,拽到了岸边的一棵水草爬上了岸。由于当时河水很深,并且有漩涡,汪涛却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水底,等到李伟、徐刚把附近村里的人喊来将汪涛从河中捞上时,因在水中溺水时间过长,他已停止了呼吸,永远闭上了眼睛,给家人、同学、老师留下了无比的痛苦和遗憾。</p><p> 汪涛勇敢救人的事迹,更是感动了学校的全体师生、无数的父老乡亲。认识汪涛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善良、乐观,热心助人的好少年。他的班主任说,汪涛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父亲和母亲一直在外打工,汪涛从小就是和奶奶一起生活。他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父母在外,奶奶年纪大了,他平时总乐意帮奶奶做家务,特别孝顺懂事。在学校里,他学习也特别认真,品行端正,热心帮助同学,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在为玉树地震捐款时,他是第一个带头捐款的学生,他把自己的零用钱全部捐了出来,虽然不多。</p><p> 汪涛同学青春年少就早早离去,让人惋惜;而他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的救人行为,诠释了一名普通人“爱别人”的大爱境界,让我们再次目睹了平凡人的壮举。</p> <p>  家住青阳县的张扬勇终于见到了全家的大恩人——三名青阳县第四中学的学生。虽然目前父亲张兴发还躺在医院,不能开口说话,意识也很模糊,但张扬勇明白父亲的心思,“他肯定希望我们早日当面跟恩人道谢,说心里话,要不是这几个孩子,我都不敢去想父亲现在会怎么样了。”</p><p> 老人摔倒后,三学生送医院。</p><p> 2012年2月13日下午,67岁的张兴发给家里交完电费后路过青阳四中时,突发脑溢血摔倒在地。当时正值学校放学时间,三五成群的孩子们走出校门准备回家。</p><p> 904班的何璐一眼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张兴发老人,“老人全身抽搐,似乎想站起来却办不到。”这时906班的王杰和907班的王天华恰巧路过,何璐见状,赶紧把他们叫过来一起帮忙。</p><p> “老人已经说不出话了,情况很危急,当时没多想,就一个念头,救人。”王天华告诉记者,他们连忙向街上的三轮车招手示意,准备将老人送医院。但由于张兴发体型偏胖,加上三轮车主看到他有生命危险,怕担责任,均不愿意停下。</p><p> 无奈,王天华跑到路边,强行拦下一辆三轮车,随后,三位初中生合力将老人抬上车。从青阳四中到青阳县中医院有6分钟路程,老人在车上躺着,学生们就跟在后面一路小跑到医院。</p><p> 联系到家人,他们悄然离开。</p><p> 王天华说,他从老人口袋里掏出手机,逐个拨打通信录上的电话,同时找医生和护士进行救治。看到老人家里亲戚朋友到医院后,三位同学才悄然离开。</p><p> 张老的女儿张扬玲告诉记者,当她到达时,几位学生已不见踪影。“我也是听三轮车师傅讲,才知道是青阳四中的学生送过来的,不过当时没时间找人,就忙着救人了。</p><p> 2月13日下午,张兴发被送到青阳县中医院后,又连夜转往青阳县人民医院救治。2月14日中午,他进行了第一次手术,术后不久再次发生脑血管出血现象,2月19日晚进行第二次手术。据青阳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江礼宾介绍,张兴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下一步主要是进行康复治疗。“这种病变化特别快,如果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这几个孩子还真是不错。”</p><p> 看到表扬信,市民交口称赞。</p><p> 得知父亲生病住院的消息,2月15日,在温州工作的张扬勇回到了青阳,将父亲在医院安顿好后,他们一家便拜托亲戚朋友分头行动,“说啥都要把孩子们找到,我父亲心里一定也是这么想的。”</p><p> “当时我们一位老师听说了张家找人的事情,就反映到了学校。为此,学校特地开了一个会。”青阳四中政教处主任丁劲松告诉记者,会后,各班班主任在班上打听做好事的同学,但三位同学都没有站出来表明自己做了好事,直到其他班的学生告诉老师,才知道是王天华等三人,“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当人们还在热议这个问题时,我们的学生已经给了一个肯定而响亮的回复。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向他们学习。”</p><p>  一天上午,张扬勇和妹妹张扬琴带着表扬信,来到青阳四中当面向三位学生致谢。这封表扬信就贴在青阳四中门口,吸引了不少市民交口称赞,“都说摔倒的老人,无人敢扶。瞧瞧我们青阳的孩子,不仅将老人扶起来,还送到医院去,我为他们感到骄傲。”</p> <p>  陈群川 男,1975年5月生,现任池州长江汽车轮渡管理所轮机长。</p><p>  2010年3月22日上午10时50分,池州长江汽车轮渡所码头渡运秩序一片井然,船员们正在安徽公路119#渡船上有序地指挥着车辆。就在这时,一位老人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突然失控,连人带车冲入长江,湍急的江流卷着老人迅速下沉。当班轮机长陈群川见状,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江中,紧紧抓住老人,拼命往上拉,但由于码头边坡水深流急,激流中的陈群川用尽力气拉住老人,眼看着他连同落水的老人在急速下沉,水瞬间淹没到了陈群川的颈部,危急时刻,章登学、李钊、当班副所长周俊等一个抓一个,一个拉一个,码头上立即形成了一个承载生死的人链,在整个班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人终于被平安救出。</p><p>  陈群川等同志勇救落水老人的先进事迹在池城市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0年3月份被评为安徽省“精神文明月评十佳”事迹,并荣登“中国好人榜”5月份“见义勇为好人”。</p> <p>  陈伟:三次河中救人。</p><p> 陈伟,男,汉族,1979年12月出生,群众,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九华社区居民。</p><p>他的家住在池州市青阳县青通河畔,家中经营着一个小小的面馆。他三次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河中救人,在当地成了广为传颂的佳话。</p><p> 2016年9月23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滚动播出了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面馆老板陈伟救人的英勇事迹。</p><p> 2016年9月21日上午九点左右,五十多岁的叶大妈在青阳县城青通河洗衣时,不慎摔倒落入水中,情况十分危急,在附近经营面馆的陈伟听到呼救声,扔下正在忙碌的生意,衣服都没来得及脱就跳下水,救起已经严重受伤的叶大妈。面对赞誉,现年38岁的陈伟有些腼腆地说:我这样做了,别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p><p> 撇开这次救人不说,陈伟还有两次在青通河中鲜为人知的救人经历。</p><p> 201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陈伟结束了一天生意上的劳顿,拿起自己心爱的钓竿,坐在青通河橡皮坝旁垂钓。这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提着一桶衣服,要在又滑又陡且又水深的橡皮坝边洗衣。陈伟见此,便善意地劝说那位老太太:“这里太滑太陡,洗衣不合适啊,请到上边去洗吧!”不知道是这位老太太耳背没有听到,还是性格有点执拗,抑或还是留恋这里水质好,仍然停留在那处老地方。陈伟一边垂钓,一边就留意起这位老太太来,心想要是这位老太太掉进河中,这处河床起码有3米之深,那老太太危险就大了。陈伟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那位老太太不声不响地滑进水中。陈伟抛了钓竿,跳入水中,紧紧抓住那位老太太漂浮的一只脚,终于将那位老太拽上岸。河边正在垂钓的人,见证了这有惊无险的一幕,都为陈伟的有心与勇敢喝彩。</p><p> 2015年8月份,时令已经接近秋天,但还是溽热难熬,下午一点多钟时,大街上却很难看到走动的人。此时的陈伟也忙过了中午最忙的那阵,正想伏在桌子上打个盹。此时,面馆对面小外滩上传来了“有人洗衣掉进河里去了”的紧急呼喊声。从小就在青通河畔长大的陈伟,立马感到有人落水了,他从面馆里冲出来,只见一个女子正在河中挣扎,河面中只能看到那泼散的长发。当时青通河已经蓄水,河深将近有2米。如果绕道从十多米外的河边台阶下去,那河中溺水的女子,就有沉没的可能。陈伟想也没有想,就从青通河的护河坡呈垂直的90度的高坡上敏捷地滑了下去,衣服末脱就跳到河中,将那位正处在危险关头的女子救上岸来。当时,斜坡粗糙的砂石,划破了陈伟的裤子和大腿,鲜血直流。</p><p> 那位女子是青阳县蓉城镇姚圩村人,在县城一家单位工作。第二天当她和家人一起带着礼品上门感谢陈伟的救命之恩时,让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陈伟坚决否认自己救过人,搞的被救女子一头雾水。时至今天,陈伟说起救人的事,仍然是很淡然地说:“不就是举手之劳嘛,换成谁在当场,谁都会这样做。这次救人,要不是旁观者拍了视频发在网上,我无法否认,不然,我也不会承认的。小事情闹得动静这么大,我感到很惭愧。”这件事情发生后,他手机只开通与他熟识的亲友的电话,外人电话特意设置打不进来。他想,这件救人的事情,也像过去那样静悄悄地做了,再静悄悄地让其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p><p> 初中毕业的陈伟,家中仅兄弟俩,他又是老小,但不娇生惯养。过去的面馆由奶奶经营,后来又由父母经营。他就在周边等地辗转从事电器维修与安装,工资从当初150元一个月,直到最后的1500元一个月。在这期间,他虽然是为别人打工,但他却任劳任怨,与同伴一起上门安装,他总是抢最危险与最累的活儿去做。青阳有家规模很大的家电老板,看到陈伟很敬业,就想高薪聘请他到自己的企业,陈伟为不失诚信就婉拒了。后来由于母亲烫伤,从事面馆已力不从心,2010年陈伟才子承母业,当上了面馆的老板。小吃生意繁杂辛劳,每天清晨4点多钟就要起床,晚上还要准备好第二天的原料,一年365天,没有一天是休息日,挣的钱都是汗水换来的,但陈伟却不吝啬。面馆时常有一时经济捉襟见肘的人来就餐,陈伟总是很委婉地免了这些人的餐费,并让其很体面地接受这样的礼遇。街上有位老年乞者,隔三差五地就来陈伟的店里,陈伟从不给别人吃剩下的食物给老人,而是用一性饭盒,为其下好面,还为其浇上喷香的浇头。知道老人抽烟,每次陈伟都在这位老人餐后,掏出自己抽的烟,敬给老人,并为其点上火。有人感到不理解,陈伟却说:“谁没有难处的时候?帮人一把,也许他就过了这个坎!”</p><p> 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陈伟没有时间出现在各类慈善捐赠活动的现场,他就在青阳热线与青阳网注册了“钓鱼无极限”的网名,对网上披露的一些重大疾病募捐及其它公益性的捐赠活动,他都悄无声息地委托网站代为捐赠。这些捐赠,少则50元,多则200元,几乎场场不落。</p><p> 说起青通河中救人,其实,陈伟并非那样精通水性,只是从小长在青通河畔,略懂水性而已。陈伟多次河中救人,家里爱人当然是默默支持的。35岁的爱人方玲这样说:“不管做什么,我都知道我家阿伟,心里都是清楚明白的。”这位青阳人熟悉并喜欢称他为阿伟的人,心里像明镜那样明白:做好事,做好人,本分且又崇高地活着!</p> <p>  方秀春:大爱农妇十三年如一日照料残疾小叔子全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方秀春,女,1966年8月出生,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清溪社区前进组村民。</p><p> 方秀春,一个普通的农村女性,她善良聪慧、勤劳朴实,在灼灼其华之时,用善心爱心接纳严重智障生活无法自理的小叔子,与丈夫一同接过照料其终身的重担。长嫂如母,她四处张罗帮助小叔成家生女,但不幸的侄女遗传了父母的智力残疾,她更是二话不说地照顾起这一家三口。十三年来,她一边下地干活张罗一大家人的生计,为丈夫抚育儿女;一边日复一日地为小叔子一家洗衣浆衫、伺候吃穿,从不厌烦、从未嫌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她用厚实的肩膀与丈夫一起为这个特殊家庭撑起一片天,也用孝老爱亲的人间大爱诠释着温暖,在人心间传递。</p><p> “他们家是很困难,如果我们亲人都不帮一把,谁来帮一把?”方秀春,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是个泥瓦匠,一双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勤劳的丈夫,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儿女,一家人的生活原本可以过的简单而幸福。但方秀春自愿担负起照顾小叔一家智障三人的重任,十三年如一日的付出,换来智障家庭的平安康健,孝老爱亲的美名在田间地头有口皆碑。</p><p>  家有贤妻 患难与共。</p><p>  十几年前,平天湖风景区清溪社区前进组村民徐金有与聪慧善良的方秀春相识,在筹备着是否要结为夫妻共同生活时,徐金有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原来,徐金有还有一个弟弟,名叫徐金来,是一位残疾人,患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从小便失去了记忆,生活不能够自理,性格更是喜怒无常,时常无法交流。</p><p>  徐金有一方面觉得方秀春温柔善良,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是一位非常好的人生伴侣;另一方面又因为弟弟的情况,担心这样的家庭条件会让方秀春感到压力太大,避之不及。正在这种情况下,方秀春通过其他人知道了徐金有家里的情况,主动找到徐金有告诉他,她经过认真考虑,还是愿意和他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共同承担照顾智障弟弟徐金来。</p><p>  这不是一时的爱情冲晕了头脑,更不是为了面子的豪言壮语,这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姑娘,经过再三思考,而做出的对爱,对家庭,对亲人,郑重的承诺。这一诺,就是一生的照顾与陪伴,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担当与付出。</p><p>  长嫂如母 帮扶成家。</p><p>  方秀春与徐金有结婚之后,由于徐金有是个泥瓦匠,所以经常需要外出揽活,照顾一双儿女和智障小叔的重担都落到了方秀春肩上。</p><p>  方秀春既要忙地里的农活,又要操持家务,还要分出大半心神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好在一双儿女都比较懂事,在学习之余,帮母亲分担了不少家务。在方秀春的悉心照料下,小叔徐金来的情况慢慢有所好转,能够逐渐与人交流。</p><p>  年复一年,小叔徐金来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但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几乎没有姑娘愿意与他一起组建家庭,方秀春到处拜托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与徐金来条件相符的祖牡丹。在方秀春夫妇的操持下,徐金来与祖牡丹两位患有智力障碍的残疾人走到了一起,并结为夫妻。为了方便照顾,方秀春与丈夫一起,将徐金来的家安置在了他们房子附近。</p><p>  怜惜幼子 视如己出。</p><p>  2005年6月17日,祖牡丹在里山卫生院产下一名女婴,小女婴一出生不仅不哭,还全身冰凉,卫生院的医生建议马上转院,方秀春夫妻火速将祖牡丹母女转到贵池区医院,由于抢救的及时,母女二人转危为安。方秀春又在医院尽心尽力的照顾了20多天才出院。出院之后,为了方便照顾,小侄女便一直住在方秀春家里,这一住便是十几年。</p><p>  令人遗憾的是,徐金来与祖牡丹生的女儿徐丽军长到一岁后,发现她与母亲一样,智力也有问题。方秀春却从未嫌弃,一直视小丽军为亲女儿,百般疼爱,照顾有加。</p><p>  2013年9月的一天,9岁的小丽军在村庄邻居家门口道路上玩耍的时候,被另一村民急速行驶的电瓶车给撞倒了,当场昏迷,头部肿了一个大包。在家做家务的方秀春听说后随即拨打了120,并随同救护车一起将小丽军送到了仁和医院,当时医院不敢接收,方秀春当即决定转到了池州市立医院,经检测发现小丽军脑内有淤血。方秀春便恳请医生做手术,经过头部手术,及时导出淤血,小丽军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方秀春又是忙前忙后地照顾了近一个月才出院。</p><p>  2015年清溪社区给了低保的徐金来家危房改造项目,可是毕竟项目资金只有2万元,如果全部依靠政府的资金难以建成。但方秀春还是坚持与丈夫一起为小叔新建房子。9月开始拆危房,方秀春又劳心劳力地帮忙做小工,丈夫做砖工。为了减少支出,方秀春就给工人们提供中餐。经过3个月的施工,终于使这个特殊的家庭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安全住所。</p><p>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方秀春,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最本真的善良,最无私的大爱,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撑起了一个残疾家庭的天空,而正是这样本真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们,影响了我们,带动了我们,夫妻间的相濡以沫,亲友间的相互扶持,这个社会便会更加的温暖有爱。</p> <p>  丁德芬:做一名有担当的政协委员。</p><p>  “作为一个热衷志愿服务的人,一直以来,我坚持把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倾心公益作为履职之本。只有对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才是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这是市政协常委丁德芬对自己的定位,她积极履行职责,为成为合格的政协委员而不断努力。</p><p> 池州好人、池州市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最美池州人、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候选人……这些身份和荣誉的背后是责任也是担当。丁德芬是东至县地方公路管理局财务股股长、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她从小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谈起钟情社会公益活动的初衷,丁德芬说家庭影响是主要原因。奶奶瘫痪在床6年,全靠母亲照顾。后来父亲患有脑溢血5年,家庭重担也都是母亲全部承担。面对生活困境,家人不仅坚强面对,还主动帮助别的需要帮助的村邻,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丁德芬从小也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p><p> 多年来,丁德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了影响和带动更多有共同志向的人,2015年3月,丁德芬组建了东至公益团队,吸纳了100多名志愿者加入其中。2016年9月,她发起的公益团队在东至县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为“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两年多的时间,丁德芬爱心团队的志愿服务身影出现在各个角落,促进了东至县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13年来她参加志愿服务5000余小时,组织近2000次集体公益活动,汇聚爱心款50余万元。</p><p> 在从事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丁德芬始终做个有心人,她不遗余力地通过提案、发言等方式,反应基层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多年的志愿者经历,让她认识了不少农村的困难家庭,她发现农村低保政策的推行,对部分处于困境的家庭维持基本生活起到了帮助作用,但是在农村低保户的申报、管理等方面,还有一些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她提出了《健全农村低保管理机制》的提案。她还提出了关于推进全民志愿服务的提案,希望让志愿服务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p><p> 丁德芬常说,看到受助人的笑脸,就会更加肯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如今作为市政协委员,她更多了一份坚持的责任,她愿意继续走在践行、奉献的成长之路上,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勇于为百姓发声,并为促进社会更和谐发展做贡献的政协委员。</p> <p>  章秀禧为了能够多看几眼她的学生、她的孩子、日夜陪伴的丈夫;为了能够报答曾经向她伸出援手的好心人;为了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再看看世界”,身患癌症的章秀禧老师在病床上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对她来说这是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p><p> 年仅35岁的章秀禧老师是梅村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作为年轻的主力教师,她在校执教的几年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总是听起她的学生说章老师是他们心中的好老师。对待同事也是热情友好,她的同事江老师每次说起她,都会说到两个字“好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7月章老师被查出胃癌,经过多次的化疗、放疗,本来羸弱的身体就更显得憔悴和瘦小,而丈夫也因为需要全身心的照料她而辞去了工作,这样一来刚刚抬步往上走的生活又陷入泥淖中。不过让人感到温暖的是,她的学生和同事自发组织捐款,她的朋友经常耐心地开导、鼓励她。章老师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在生病过程中,她多次表示自己要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帮助她的人。在经过长时间思考该如何回报社会后,她义无反顾地签署了眼角膜捐献的协议。“让重获光明的人代我看看这个温暖的世界,就像我看着一样。”当章老师说完这句话后,一大滴眼泪从眼角滑落。</p><p> 2017年9月26日晚7点20分,角膜捐献者、贵池区梅村初级中学老师章秀禧去世,当晚11点20分,在池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章老师完成了她生前的遗愿,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在生命的尽头,她还用自己的余热去温暖需要帮助的人,毫无保留地奉献了生命最后的温暖与光辉。</p><p> 大爱无疆,临终前自捐眼角膜,为他人点亮生活希望的贵池区梅村镇中学教师章秀禧。</p><p> 2017年9月28日9点,市红十字会在池州市殡仪馆为章秀禧老师捐献遗体告别仪式,市红十字会、贵池区梅村初级中学、市三献志愿者协会的领导与工作人员以及章老师的亲属、同事、朋友参加告别仪式,市红十字专职副会长张衍出席告别仪式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对章秀禧老师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表示深深的敬意,并代表市红十字会、市三献志愿者协会向章秀禧老师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他指出,目前,我国有2000万角膜盲患者,但每年仅有5000人能够得到角膜供体而接受角膜移植手术,还有很多患者深陷黑暗之中。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像章老师一样加入到捐献队伍中来,用生命的余辉点亮他人本已灰暗的人生,这个世界将充满希望、充满阳光。章老师捐献出的眼角膜,让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圆了他们留住光明的梦想,角膜虽小,却充满着巨大的正能量。章老师虽然走了,但她的眼睛仍然在看着这个充满爱的世界。这种让生命延续、遗爱人间的大爱之举,让大家感动、社会铭记。</p><p><br></p><p><br></p><p> </p> <p>  王金贵,男,汉族,1952年4月出生,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九华镇闵园社区居民,一名环卫工人。</p><p> 有一种执着叫坚守,王金贵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挥洒汗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用一把扫帚“书写”自己的人生;有一种精神叫奉献,王金贵不畏环境艰苦,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冒雨冲风去,披星戴月归,用一次次的弯腰俯拾擦亮景区的“窗口”。</p><p> 从1997年起,王金贵的工作路段就一直固定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区域的天台景点,位于游客量最集中的天台索道上站沿线,沿线数千级台阶,地势险峻,更有壁立千仞的悬崖和峭壁,清扫保洁工作量非常大,责任重,环境苦。每天清晨4点,他就得离开家门,打着手电,步行约5公里山路赶到工作地点。清扫中,他细致入微,无论是嵌入石缝的烟头、瓜子壳,还是隐藏在草丛里的果皮、纸屑,都要一一捡起,放入手中的编织袋;保洁中,他在工作路段上仔细搜寻,不放过目视所及范围内的一丁点儿垃圾,哪怕悬崖边的一缕塑料片。近一公里长的路线,每天要清扫保洁各两次,一次就得两三个小时。随着游客高峰的到来,路上的垃圾也成倍增加,不一会儿,一个大编织袋就装满了,而这样的编织袋他每天至少都要捡满4袋。地处高山,垃圾无法用车拉走,下午4点,他还得将这七、八十斤重的垃圾一步步挑下山。山上雨多雪频,每当雨雪天时,山路格外湿滑,正常行走都十分困难,而这样肩挑重物下山,其中的艰辛和危险可想而知,王金贵一挑就是整整20年。</p><p> 工作中,王金贵不仅“行”的苦,吃的也“苦”。天台景区山高路远,用餐条件十分艰苦,他每天早上匆忙吃一点就要奔赴工作岗位,中午要到天台正顶才能烧饭,为节省时间他几乎都是自带干粮,一般中午难以吃上热腾的饭菜。记得有一年冬天,天台上的雾凇美景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其中有一位游客无意中注意到坐在石板道上吃饭的王金贵,惊讶地发现他的饭菜竟然已经冻住了,王金贵不以为然,笑着说:“没关系,我胃好,这样还能节省时间咧。”听完他的话,游客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件事后来被索道上站的工作人员所知,他们被王金贵的精神所折服,之后经常照顾他,才使得他在山上能吃上一口热饭。</p><p> 九华山作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来山旅游人数越来越多,而生态厕所往往因客流量太大,时常出现堵塞现象。都说厕所是一个景区的文明尺度,王金贵并不懂得这样的大道理,他就觉得:“九华山是我家,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才能招待客人”。厕所粪便太脏,异味太重,有的同事实在受不了这刺鼻子味,纷纷避而远之,而忠厚老实的王金贵没有二话,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清理。回到家看到餐桌上的饭菜,他却再也没有胃口吃了,心想下次还是让别人来吧,可每当看见他人躲闪的眼神,他又会选择自己默默地承担着。</p><p> 在小长假和黄金周,九华山垃圾翻了好几倍,王金贵经常加班加点,忙不停歇,可总有些游客将垃圾随手一扔了事,有时还扔到悬崖边,王金贵看见,每次都婉言相劝,有听劝的,有不理睬的,甚至有游客用不屑的眼光看他,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我们不制造垃圾,你们环卫工人不就失业了。”环卫工作常常被人瞧不起,种种心酸和委屈让人难受,妻子经常劝他:脏了你就多扫几下,少说几句免得受气。可他还是一如既往。就这样,他用人格的魅力、敬业的精神感化游客,同样感染身边的同事和沿线的商户。</p><p> 王金贵有时还得与调皮的猴子周旋。景区的猴群长期与客人嬉闹,有些调皮的猴子还“抢”客人食品,把形形色色的包装丢在树梢沟壑,编织袋里的垃圾如果不及时挑走,猴子们总是趁人不注意打开袋子,把垃圾扔得满山都是,观光的游客纷纷开怀大笑,可这对王金贵来说却又要冒着危险,花上好几个小时,一次次下崖,将垃圾一件一件拾掇干净,下崖收拾完之后,汗水早已浸湿了他的后背!</p><p> 二十年来,王金贵风雨无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汗水湿透的衣裳是他工作认真的写照;黝黑粗糙的皮肤是他工作勤劳的证明;瘦骨嶙峋的身板是他工作艰辛的印记。辛勤的汗水最终没有白流,他所保洁的路段成为样板路段、示范清洁路段,经常得到游客的赞许和领导的好评。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也十分乐于助人,无数次为游客提供帮助,特别是他那拾金不昧的精神,让来山游客见识了九华山风景区环卫工人的高尚品德。他先后于2002年9月荣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2012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2“最美池州人” 提名奖;池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安徽省第四届道德模范。</p><p> 因为天台奇特的风景,所以九华山自古流传了一句古话:不上天台,等于白来。因而天台景区客流量非常大,但不乏粗心的游客把各种行李和贵重物品“遗忘”在路上。诱惑面前,王金贵的选择是拾金不昧、物归原主。2008年5月的一天,他在保洁的路段上捡到一只钱包,里面有银行卡、身份证及数千元现金等物品,几经周折终于归还失主。2012年4月,他捡到一只价值四千余元的摄像机,花了半天时间,终于等到失主,失主感动的拿出500元现金酬谢,被他婉言谢绝了。</p><p> 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在王金贵身上,充分体现了景区环卫工人高尚的品格,也折射了所有环卫工人的高尚。是他们,用一把把扫帚扫出了景区的美丽;是他们,用一颗颗汗水换来了景区的整洁;是他们,每一天清晨奏响了劳动乐章的第一个音符。</p> <p>  张海香,2007年底,原籍宿松的张海香因为爱情嫁到了青阳县朱备镇江村村,和爱人开始了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3月丈夫突发心肌梗塞离世,留下了怀有身孕的张海香和年迈体弱的公婆。悲痛万分的张海香毅然决定留在这个家,替亡夫诞下孩子延续血脉、照顾公婆。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也为了更好地照顾日益年迈的公婆和幼女,她决定再婚招个上门女婿一起照顾这个家庭。就这样方东兴走进了伍家,与张海香、公婆、幼女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转年夫妻二人生下一子,他们主动提出让这个儿子姓伍,年迈的公婆被感动地潸然泪下。不久厄运再次袭来,公公被确诊患有肠癌,夫妻俩四处筹钱、联系医院安排公公手术,治疗期间更是不眠不休、忙前忙后,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张海香先后当选“池州好人”、“安徽好人”、“2017·最美池州人”、“池州市第四届道德模范”。</p><p>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家庭,虽是三代同堂,却没有血缘关系,当厄运降临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相互支撑,用人间的真情演绎着世间的大爱。</p><p> 远嫁他乡,遭遇变故不离不弃。</p><p> 张海香和伍建华两人在外打工相识,因为相同的志向,他们于2007年底走向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他们开了一家网店,生意很好,小夫妻相敬相爱,对父母孝敬有加,日子过得很幸福,没过多久妻子张海香就怀孕了。在这期间,他们筹划着把家门口的道路修好,以便方便大家出行;把家乡有特色的农产品利用网店销售出去;给未出生的孩子起一个动听响亮的名字……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爱的真谛,但天有不测风云,灾难突然降临到了这个幸福的家庭,2008年3月份,伍建华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留下了怀有身孕的妻子,沉重的打击让张海香一度陷入了崩溃,使她根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p><p> 张海香娘家远在安庆市宿松县,因为爱情,她悄然离开家乡来到丈夫身边。如今,丈夫突然离世,加剧了她对远方娘家的思念,但看着自己日渐凸起的肚子,再看看白发人送黑发人因失去儿子而悲恸的公婆,她想了很久,也挣扎了好久。最终她毅然决定留下来,完成心爱的丈夫的夙愿,生下腹中的宝宝,替丈夫照顾好他的父母。2008年7月,张海香生下了一个可爱女儿,女儿的出生,给这个一度悲戚的家庭带来了喜悦。在随后的两年里,她跟公公两人在外打工,维持着家中的生活,婆婆一人在家带孩子,日子还算过的去。</p><p>孝敬老人,不是亲生胜似亲生。</p><p> 亲戚介绍张海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方东兴,张海香在谈婚论嫁时,出人意料之外地提出了一个条件,男方必须入赘到他们家,并且和她一起照顾伍建华的父母。方东兴答应了,并一直履行着承诺。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张海香就是这样一个把孝、爱和善,完美结合起来的善良孝顺的好媳妇。张海香与方东兴结婚后,他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生活过的很幸福,第二年,又给家里添了一个男孩,张海香与方东兴私下协商,孩子还是跟公公姓伍。就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公公感觉身体不适,小夫妻俩二话没说,就带他到医院检查,经过确诊是肠癌,夫妻俩赶紧联系医生尽快给公公进行了手术,在医院期间,夫妻俩忙前忙后,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就连同病房的病友都羡慕,经常跟她的公公讲,这是你的女儿和儿子吗?对你这么好,真是羡煞旁人。可是谁都不知道,他们却是和这个老人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却依然这样无私的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p><p> 张海香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群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地党委及政府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后,也给予了他们家应有帮助和救助,张海香的公公婆婆被列为村里计划生育特扶家庭对象,村里干部经常上门问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一个平凡的家庭里,演绎着一个并不平凡的故事,作为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张海香,她用她那难得的善良铸就了高尚的品德,她用她那颗孝心,拯救了一个濒临解散的家庭。现在她公公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老夫妻俩在家带着孙子、孙女,张海香夫妇俩在外打工,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p><p> 也许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同船而行的人,如果拥有了一种同舟共济的高尚情怀,从狭隘的小爱中走出来,纵然遭遇再大的风浪,那也是大海无疆,大爱无疆!</p> <p>  王玉,女,1988年6月出生,共青团员,是池州学院中文系2007级新闻采编班学生。她冒着生命危险勇救落水儿童,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p><p> 2008年2月9日下午,王玉在回家乡山东省莱州市农村进行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突遇三名儿童掉进深坑的冰窟中,万分危急之下,她直冲过去,不顾自身安危冒着隆冬刺骨的冰水,跳入冰窟,奋力营救落水儿童。她本身水性不好,再加上冰水寒冷刺骨,使她全身僵硬麻木,露在外面的手和脸部皮肤也被冰渣子划破多道血口,然而她顾不得这些,一面让两个离冰面很近的孩子抓紧浮冰,不要惊慌,一面扑向开始下沉的孩子,将他托出水面,使尽全身的力气,拼命地将他拖到离岸边2米远的地方,扒在冰面上等待救援。在随后赶到的村民帮助下,3个孩子被拉了上来。</p><p> 王玉勇跳冰窟救孩童的先进事迹先后被《烟台晚报》、腾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安徽教育网、《安徽日报》宣传报道,她本人也被共青团安徽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和众人的赞扬,王玉显得很平静,她说:“面对这几个不懂事的娃娃,谁也不忍心看着他们沉到水里。遇到这种情况,谁见了都会去救的。我也只是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做了一件任何人遇见都会做的事情。”</p> <p>  施德鹏,男,汉族,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九华社区居民,青阳县林业局驻新河镇向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p><p> 他到村扶贫后,全年无休、全日无休,全身心地投入扶贫工作,积劳成疾不幸罹患口腔癌;他一边坚持积极治疗,一边仍挂心村里的扶贫重任,拖着病体到村安排工作,一个月后永远地倒在了扶贫路上……。</p><p> 2018年是青阳县新河镇向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施德鹏最忙碌的一年。穿梭的脚步留在向阳村的田间地头、房屋前后、山林小道;高大的背影深深地烙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心头……因无情的病魔,铁打的汉子施德鹏倒在了扶贫路上,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9年3月10日,年仅40岁。他的先进事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先后被新华网安徽频道、人民网安徽频道、凤凰网安徽、安徽日报、新安晚报、中安在线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施德鹏先后被评为 池州好人、安徽好人。</p><p>一心扑在扶贫上。2018 年4月10日,施德鹏来到新河镇向阳村驻村帮扶,在就职发言中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山再高,往上攀,总会登顶;路再远,一直走,总能到达。”由此可见,他对驻村工作的意志之坚、决心之大。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他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里。一个月内调研了全村12个村民组37户贫困户,详细记录了各户具体情况及需求,并制定精准扶贫方案。此后,他办公室的白墙贴满了表格,这些表格是他心中的一面面“扶贫明镜”。他经常在山间小路上奔跑,走访贫困户;不到两个月向阳村村民都把他当作 “知心人”和“人生支柱”。</p><p> 村民沈春兰已70高龄,且是孤寡老人,患有癫痫病,发病三天三夜人事不省。施德鹏经常上门看望老人,还特别叮嘱村民组长卢东生每天去看望老人。养殖户吴秀富告诉我们:“去年我听施书记的话,养了240只鸡、150只鸭,我家的收入比往年足足翻了一番。”五保户唐义平双腿残疾,精神有时失常。施德鹏一有空就跑到唐义平家做他的思想工作。如今唐义平家焕然一新,他说:“县宣传部吴部长每个月都来我家,还自己花钱买东西给我,我十分感谢他。还有我们的施书记真是好人,说话亲亲热热、暖人心。”</p><p> 脱贫攻坚有妙招。“人心齐,泰山移。”施德鹏对村委班子成员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向阳村一举获得了五项荣誉。施德鹏还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改造了村部的两个会议室,还添置了空调、办公室桌椅、投影仪、LED显示屏等。他多方为村集体发展和村民脱贫增收找路子、找资金、找项目……得知某驻军部队有几万元扶贫款准备落实到向阳村,他邀请部队多次深入向阳村,签订脱贫帮扶协议和产业扶贫项目,使部队在向阳村的扶贫投入翻了数倍,并安排军医来村巡诊、送戏下乡、捐赠图书,促进了“精神扶贫”。</p><p> 施德鹏积极引导村民租下邻村村部,创办农特产品加工厂,约定加工厂利润的70%返还给贫困户;他还联系九华山公益基金会到向阳村举办公益活动。2018年,向阳村新建和修缮危房21户;申报产业到户项目补助32.02万元,帮助申报产业到户补助 4户;20户贫困户联建54千瓦户用光伏电站1座,每户年增收2000元;帮助符合条件的30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138万元,年底户均分红3000元;与加工厂签订协议收购农特产品,还帮助村民就业脱贫。</p><p> 身患绝症志更坚。施德鹏进驻向阳村之后,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每天穿梭在向阳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山林小道,忙村里大小事务,忙扶贫工作,顾不上家,更顾不上治病。他村部宿室内只有架子床、小课桌、破写字台和旧茶几;就在这间宿舍里他度过了近三百个夜晚,且每晚工作到半夜,身体出现不适仍坚持工作;就算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啊。</p><p> 2017年10月,施德鹏下巴上鼓了一个包,他不以为然仍忘我地工作。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到县医院检查,再转芜湖医院又转上海第七人民医院,确认为口腔癌。可他并不畏惧,医生建议他请4个月假,他只请了2个月,他想尽快回到扶贫工作中去。在上海接受化疗时,拉肚子很严重,后转到池州人民医院,第二天医生通知家人放弃治疗。这位铁打的汉子便倒下在了3月10日中午,永远离开了他的同事和亲人,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热爱的扶贫事业。</p><p>施德鹏的妻子吴青霞失业在家,为上小学的女儿陪读并照顾患高血压的婆婆,她悲痛地说:“他总是把村里的事放在第一位,年前我父母遭遇车祸,他只在家里呆了两天就回村了。他什么事都一个人扛着,工作再累也不在家人面前说。我做梦也想不到,他这快就走了,丢下我和年幼的女儿,还有他体弱的老母亲……”</p><p> 人生无常,青山常在,精神永存。当我们徜徉在春光明媚的向阳村村头,沐浴着鸟语花香;或站在村部阳台上,放眼桃红柳绿和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田;陶醉在向阳村的美景之中,或静静品尝生活的美好时,却再看不到那个忙碌的身影,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施德鹏,永远定格在年富力强的40岁,定格在人生的华年;他以大鹏展翅的形象,永远屹立在扶贫的道路上。</p> <p> 中央文明办发布2019年12月“中国好人榜”,池州市同签角膜捐献书、妻子因病离世捐献遗体的“公益夫妻”左泽旗、唐玲当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左泽旗,中共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党支部委员、池州三献协会青阳工作站志愿者、青阳县蓝天救援队队员。唐玲,生前系池州三献协会青阳工作站志愿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2008年起,左泽旗、唐玲先后回乡创业。他们乐于公益,多次参与或组织对敬老院、困难家庭、贫困学子的走访和慰问。虽然,经营的小养殖场效益并不好,但是他们每年依然为助学救病、敬老抉贫捐款捐物达数千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6年底,唐玲被查出患上癌症,左泽旗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同时抽出宝贵时间走访慰问贫困学子、困难家庭。2017年初,夫妻俩共同签订了角膜捐献协议书。同年8月,唐玲又主动申请去世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2017年10月21日,唐玲与世长辞。</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妻子离世后,左泽旗继续在公益路上坚定前行。2019年6月初,青阳县60多位热心公益的人走在一起,计划筹建青阳县蓝天救援队,左泽旗是发起人之一。</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池州市黄山岭中学张书婷同学在面对杀人凶犯时,沉着冷静、机智灵活,为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6年4月4日上午10时许,贵池区棠溪乡桐木坑磁铁矿发生重大凶杀案,云南籍矿工骆朝普用木棍击打同乡,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案发后,凶手畏罪潜逃到矿区后山森林中。警方一边设卡追捕,一边带着凶犯照片向附近村民宣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提供破案线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月5日早上7时许,池州市黄山岭中学的张书婷同学乘车前往贵池城区上学,途中发现一人上车后四处观望、神情紧张、形迹可疑,这立刻引起了她的注意。仔细一观察,发现此人与警方提供的疑犯照片相似,但考虑到凶犯十分凶残,车上人多,张书婷灵机一动,于中途下车,打电话将发现的情况告诉了父亲,让父亲打电话报警。警方根据举报,一举将犯罪嫌疑人抓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6年4月26日,池州市贵池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作出表彰决定,授予池州市黄山岭中学张书婷同学“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并颁发奖金1000元。近日,张书婷又被中宣部、中央综治委、公安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第十届“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所有获得这一荣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很细小、很简单的事,尽管只需举手之劳,但并非每个人都想去做、都愿去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以说是这些人的座右铭。如果中学生张书婷认出犯罪嫌疑人而无动于衷,我们就不难想象出另外的结果。所以,千万别小看她就只打了一个电话,打与不打确是两个样。</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苏道友(池州市),男,1944年12月生,池州市港务管理局退休职工。</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苏道友作为退休老党员,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快乐自己,感染别人。69岁高龄仍纵身跳河救下轻生女,网友称赞他是“池州最美老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2年4月18日晚,苏道友在池州市区南门大转盘清溪河畔散步时,突然听到一声:“有人跳河啦!”循着声音,他转身向出事点跑去,边跑边脱外套、鞋子。在离岸5米远的地方,一个女子在水中时浮时沉。他来不及多想,纵身跳进水里,用力托起女子,奋力划水游向岸边。春夜的河水冰冷刺骨,69岁的苏道友体力逐渐不支,但仍拼尽全身气力将女子向岸边推近、再推近……,闻声赶来的群众合力拽女子上岸,筋疲力尽的苏道友也被拉上来。因救助及时,落水女子并无生命危险,冻得浑身发抖的苏道友拿起衣服悄悄离开了。爱人张玉芳说:“那天老伴的样子把我吓坏了,他平时晚上回来不是看电视就是听黄梅戏,那晚他呆呆坐在那一句话不说,问了多遍他才小声说:“救了个人,太累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他这次救生义举并非偶然,而是他一辈子坚持做好事的一个缩影。1974年11月,他在池州港务管理局做治保工作,一天深夜,一盗窃团伙到木材堆放场作案。他毫不畏惧冲上去,迅速抓住其中一人,在值班民警和附近治保人员的配合下,一举打掉了这个盗窃团伙。1978年7月,苏道友在长途汽车站追击盗贼时,被穷凶极恶的歹徒用三角刀刺穿腹部,肠子都漏了出来,但他强忍剧痛,继续与歹徒搏斗,在车站民警的帮助下,最终将歹徒制伏。他被送往医院连续做了三次手术,才捡回一条命,却切除整个脾、小半个胃。一名企业家在网络上看到苏道友救人报道后,专门给他送去2万元慰问金,苏道友婉拒好意,他说:“见死不救我做不到,我相信他人看到了也会这样去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苏道友先后7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2012年当选“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p> <p>  邱早霞秉持良好家风 演绎动人故事</p><p>每天天刚蒙蒙亮,邱早霞就早早起来洗好衣服做好饭,然后到苗木园打理一番,再去厂里上班……自结婚以来,邱早霞就一直过着忙忙碌碌,为家庭操心的日子,尽管如此,她却十分乐观,她总说,“自小父母就告诉我们,‘忠孝相传千载,勤俭教诲子孙’,过日子就应该这样,不能贪图享受快活,要给儿子做个好样子。”</p><p>  邱早霞的父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里,略识点字的父亲在她心中的印象是一生勤勤恳恳、忍辱负重,认真践行着家庭的责任,做任何事都力求完美。父亲崇尚读书识字,对于敬天敬地、上坟祭祖,迎来送往和村里的红白喜事、婚嫁丧娶等,都有一套规矩和原则,对儿女们,更是从不娇惯,一直严格要求。</p><p> 从邱早霞懂事的时候起,她就知道家里有严格的家规,父母亲有严格的家风意识。自己和弟弟妹妹但凡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有不对的地方,都会受到父母亲严厉的训责。祖辈的家规教育就这样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再次传递到她和弟弟妹妹身上。父亲经常教导她说:“长大后要尊敬父母,敬老爱幼;要勤俭持家,遵纪守法;要知道礼义廉耻,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要与人为善,于己方便。”这些言行对她和弟弟妹妹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p><p> 2006年,邱早霞与丈夫结婚。婚后,由于她和丈夫都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婆婆身体也不好,日子过得很紧凑。当时,许多少时伙伴叫她一起出去打工,一能多挣钱,还能见见世面。邱早霞也曾动心过,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考虑到婆婆身体不好,儿子还小,自己就要承担起家庭的担子。邱早霞除了料理家务,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和年幼的儿子。由于受到娘家良好的家风影响,邱早霞总是待人和气,邻居纷纷夸她是个好媳妇。</p><p>  不幸的是,2011年6月,丈夫被查出患有尿毒症,看着长期透析日渐消瘦的丈夫,邱早霞内心十分煎熬,她决心要为丈夫捐肾。面对丈夫和家人的反对,邱早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丈夫,丈夫爱我,我也爱他,孩子也不能没有爸爸,哪怕是最后一线希望,我也要赌一把,只有他活着,才能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再说自古都有夫妻同呼吸共患难的典范,夫妻如果还分你我,那还有什么人情可言。”邱早霞的真爱感动了上苍。她和丈夫最终配型成功,邱早霞的肾源成功移植进了丈夫的身体。</p><p>  现在,邱早霞和丈夫承包了家附近的100多亩荒山,专门种植苗木花卉,并在苗木林里饲养土鸡。她还在家门口的纺织厂打零工,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开支。另外,照顾丈夫和儿子,抽时间看望照顾公婆等事情也都落在了她的肩上。采访中,邱早霞特意告诉记者,“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我们通过努力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现在也很注重对儿子的教育,要让他从小懂得礼义廉耻和人情世故,让他从小树立起基本的做人理念,长大后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生活考验。”</p><p> 面对苦难,邱早霞秉持良好家风,演绎了一段“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携手飞”的动人故事,邱早霞也光荣获评中国好人、安徽省乡村好青年、市道德模范、最美池州人、市十大杰出母亲等光荣称号。</p> <p>  安徽池州王冬霞:生命因守望而更加美丽。</p><p> 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八一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头上,有一排简陋整洁的房子,这就是八一村山头教学点,王冬霞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也是镇上唯一回乡工作的大学毕业生。</p><p> 她自小在这里长大,深知孩子们上学的艰难。也是从那时起,她暗暗发誓: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当个老师,就在这里教孩子!</p><p> 大学毕业后,她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大山和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拖着先天残疾的身体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为孩子们洗衣做饭。为了学生,她与丈夫分居两地,不慎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学生,她甘守清贫,把有限的收入悉数贴补到了学生身上;为了学生,她克服残疾障碍,忍着病痛为学生上课,接送每一个学生回家……</p><p> 八一村是一个有3000多人口的大村,这里山连着山,村民居住十分分散,山头教学点虽然只有7个孩子,却跨三个年级,而且全部是留守儿童。为了教好孩子,王冬霞不断地摸索适合山里孩子的教学方法,她把自己结婚时买的VCD带到山里为孩子们进行音像教学,纠正孩子的发音。一有机会她就利用在大学学的微生物专业知识,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孩子们在全镇的教学成绩测验中每次都名列前茅。</p><p> 她心疼孩子们每天要走那么多山路,中午便将孩子们留在学校,免费提供午餐……每天放学,不管刮风下雨,她都要拖着残疾的身体一瘸一拐地逐一送孩子回家。</p><p> 2005年的一天,她冒着蒙蒙细雨送最远的小孩回家,在往返近2公里的山路上不慎摔倒,新婚才几个月后的她流产了。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擦干眼泪后又走上了讲台。直到现在已经30多岁的她,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没有任何怨言。</p><p> 在清苦和寂寞面前,通常有两种选择——守望或者逃离。面对只有7个学生的八一村小学,王冬霞可以选择“体面地离开”,可以回到丈夫的身边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也可以到大城市闯荡世界一显身手,但是,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守望,既是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更是为了改变和自己一样的孩子的人生。王冬霞的守望是一种无私的关爱。她不是母亲,却每天为七个学生准备午餐;她行动不便,却每天在崎岖的山路上送学生回家。为了学生,她与丈夫分居两地,为了学生,她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对王冬霞来说,生命因守望而更美丽!生命因守望而更辉煌!</p><p><br></p><p>  </p> <p> 安徽王伟:胸怀大爱的慈善企业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王伟是池州市黎虎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且极具社会责任感,把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看作是自己的第二事业,长期通过捐资助学、修桥铺路回报社会,先后捐出数百万元的钱物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而他本人生活非常节俭,常是一包方便面打发一顿饭,一件衣服穿几年。熟悉的人提及他都是竖起大拇指,两个字:好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2年王伟从上海来到位于池州市郊的马衙街道办事处,投资筹建了池州市黎虎水泥制造有限公司,从此他把这儿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扎根于此。</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伟无意中得知附近林芝村茶亭村民组有个叫赵是蒙的孩子不幸患了白血病,却因家贫无法送医,生命危在旦夕。他立即拿出10000元钱捐给了赵是蒙并发动职工捐款,小是蒙因此获得了治疗机会。还有一次王伟外出办事,路遇一名满面愁容的陌生农妇,心地善良的王伟撇下要办的事专门找到她家,了解到这位叫曹玉珍的农妇不久前患了尿毒症,想到医院治疗又拿不出医疗费。王伟当即拿出4000元钱让她立即去医院治病,曹玉珍感动得当场落泪。</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6年,黎虎水泥厂附近的灵芝村小学建校资金紧张,孩子们新学期上新校的愿望又要落空。王伟闻迅后立即送去了价值80万元的水泥,并连续两年包下了该校200多名学生书本费,2008年又斥资3.5万元,更换了6个班级的课桌椅,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台饮水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7年底,王伟发现公司附近的林芝村河西、河东、刘村和茶亭村民组还是泥巴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王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后筹措106万元,为四个村民组修建水泥路,受惠人口达千余人。同年“7.10”洪灾后,他又捐出价值近10万元的水泥帮助灾后重建。在贵池区村村通工程中,他以比市场价每吨低30元的价格供应水泥62800吨,实际支持资金近200万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王伟看来,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他常说:“我给人一点点帮助就可能让别人体会到度过难关的快乐,看到帮助过的人有了快乐,自己能不快乐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也是帮自己。”</p> <p>  吴启羊,家住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办事处,今年刚满18岁,池州市职教中心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2009年8月9日上午,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跳下河,奋力救起轻生跳河的年轻女子唐某。面对媒体的采访和学校的表扬,90后的他只是淡然一笑,“救人的事情谁都不会袖手旁观,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p><p>  夏日的清溪河波光粼粼,杨柳依依,清风阵阵,一切是那么地恬静、自然。然而,8月9日上午,这儿的平静被打破了。11点40分左右,池州市职教中心的吴启羊和汪涛两同学从市区购物回来,在走到市委党校旁边时,突然听到清溪河中传来扑打水的声音,两人寻声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一惊,只见水面上有一双手在挣扎个不停,一名年轻女子的身体在水里时沉时浮。</p><p>  意识到有人落水,两人飞跑到岸边,想呼救,但四周没有一个人。汪涛赶紧从不远处找来一根木棍,试着用木棍接触落水者,但落水者离岸边约有2米远,用木棍很难实施有效救助。此时,落水者已没入河水之中,如不赶快将其救起,河水将吞噬这个年轻的生命。危急时刻,吴启羊同学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袜,就往河中跳了下去。他艰难地靠近将近失去知觉、不再挣扎的落水女子,用力抱起她,一边踩水一边迅速向岸边游去,然后双手托起女子,在同学汪涛和周围群众的帮助下,落水者被拉上了岸。由于呛水,该女子被救出水后发生闭气、昏迷现象。此时,接到报警和呼救电话的110和120也迅速赶到现场,落水女子被送往医院抢救。在接受了现场民警的简单询问之后,两位同学没有声张,就悄悄地回到了学校。</p><p>  池州日报社记者闻讯赶来,当他看到救人者竟是一个90后的毛头小伙子时,很是吃惊。外表瘦弱斯文的他不善表达。回想当时的情景,吴启羊腼腆地告诉记者:“当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那个人救起来。”想了一会儿他又说:“救人的事情谁都不会袖手旁观,我相信下河救人的事,很多人也能做到。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p><p></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安徽唐璇:母爱创造奇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唐璇是池州市贵池区人,一位无比坚强的母亲。凭着执着的母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信念,为了从小就因药失聪的女儿,历尽磨难,甚至想去卖肾求医……,在女儿艰难的康复之路上,以一位母亲特有的坚强和毅力创造着奇迹,最终让失聪的女儿开口说话,并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无忧的生活、快乐的学习。</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96年11月,女儿降生了,唐璇给她起了个饱含期望的名字:吴瑕。可爱聪明的孩子在11个月时就能清楚地喊“爸爸”、“妈妈”。那时唐璇在街上开了一家服装店,丈夫开农用车给别人拉货,虽然日子很辛苦,但过得很温馨。然而,不幸却降临到这个家庭。1998年5月,小吴暇因病注射庆大霉素,致使听力完全丧失。唐璇卖掉房子和农用车,把所有能借到的钱凑在一起共八九万元,带着女儿全国各地跑医院,祈盼能治好失聪的女儿。可是泪流干、钱用尽,治疗却没见效果。拖着疲惫绝望的身心,唐璇背着女儿回到家。她让丈夫出去打工,自己则租了一间房子带女儿开始了漫长的语言康复路。她希望女儿能够聋而不哑,铁树开花的奇迹在女儿身上出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唐璇从最基本的单音开始,由于女儿听不见,不懂得嘴形与声带并用,老是模仿口形而不发音,当时光“a”就教了上千遍。对于难度较大的声母,还有翘舌音,如“g、k、h、zh、ch、sh”,为了让女儿感受到声带里的音,她让女儿把手指伸进自己的喉咙,时常不小心碰破咽喉,但只要让女儿掌握发音的要领,流血了她都觉得幸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唐璇也想走一条捷径,那就是给女儿做人工耳蜗,但30多万的手术费对这个家庭来说如同“天价”,唐璇瞒着家人联系了天津一家医院,准备把自己的肾卖掉。临行前她给在外务工的丈夫打了电话,说明自己的做法,并发誓治不好女儿不回家。接到电话的丈夫立即从合肥到南京,最后在南京警方的帮助下,在火车站把她“逮”了个正着。一家人抱头痛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了锻炼女儿的意志,开阔眼界,唐璇送她到幼儿园学绘画、舞蹈。5岁时,小吴暇在省少儿绘画大赛中拿了二等奖,连她的指导老师也惊讶不已。不仅成绩好,小吴暇还尊敬师友,和小朋友相处融洽,经常关心爱护比自己弱小的孩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转眼吴暇上小学的年龄到了,唐璇想把女儿送到全日制学校去,在多次碰壁后,她找到了池口小学的管荣舟校长。管校长同意接收吴暇入学。学校特意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当小吴暇的班主任,小吴暇也没有辜负母亲的努力,她进步很快,不仅能自如地与人交谈,还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各门功课成绩也经常给老师惊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女儿可以离开妈妈这根“拐杖”了,唐璇却一直没闲过。好多家长纷纷找上门来,求她教自己的聋儿。唐璇没有推却,她太了解聋儿父母的心情了,她的母爱从女儿身上延伸到了这群聋儿身上。在很多热心人士的协助下,唐璇办了一所“璇玑开语幼儿园”,潜心教授那些与她女儿同样遭遇的可怜孩子,先后陆续收下了多个失聪儿。她说:“对这些聋儿,我最想做的就是,让他们走出无声的世界,改写他们的人生。”</p> <p>  安徽池州王珺:用爱体现生命的“长度和温度”。</p><p> 王珺是池州市贵池区人,2010年考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年级学生。20岁的王珺在校就加入了一个以大学生为主、关爱麻风病康复者的志愿者协会。2011年6月4日,她随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到天等县东平乡麻风病康复村陪老人过端午,他们乘坐当地一名热心人士的面包车,来到麻风病康复村所在的山脚下,徒步上山。再做完志愿活动后,快回到营地的时候,王珺一脚踏空,滑到下面两米多的地方,山上石头太多了,她的头撞上一块大石头,随同人员立即将她送到医院,当天下午6时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她的爱心和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被广为传颂。鉴于她的事迹,广西大学追授王珺同学为“优秀共青团员”。</p><p> 一个在校就读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一个年纪刚满二十岁的青春女孩,她的去世竟然牵动了南宁——池州两地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的心。千千万万的陌生爱心人士,为之黯然泪下。众多的网友亲切的称她是“天使女孩”。她的生命长度不过二十载,十分的短暂;但她生命温度,却像地底的熔浆,奔腾而炽热!她的爱心事迹,正在激励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伟大的爱心事业!</p><p> 少女的生命之光猝然熄灭。</p><p> 王珺,原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1991年2月6日出生,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在政府机关工作,母亲是幼儿园老师。2010年她以568分的高考成绩被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走进大学,王珺就以愉快的心情加入了名为“家工作营”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行列,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爱心服务活动。2010年的国庆、寒假、2011年的元旦和五一假期,王珺都是和志愿者到龙州县、大新县陪老人一起过的。2010年寒假,一直到腊月二十八她才赶回家过年。期间,她在大新岜关的康复村住了6天,还在那里(到了2011年2月)度过了自己20岁的生日。学校“家工作营”志愿者协会为王珺的父母整理的活动相册里,王珺被拍下最多的,是她与老人的合影。与她一起工作的志愿者说,王珺经常和老人赤膝聊天,把阿婆、阿公的手放到自己的手里按摩,形如老人们的孙女。</p><p>&nbsp;&nbsp; 2011年6月4日,王珺已经是第4次看望麻风病康复村老人。她与12名志愿者利用端午节假,前往广西天等县东平乡大山深处的三合麻风病康复村,去看望服务那里的老人。三合麻风病康复村条件十分艰苦,进村道路崎岖,只能步行上山;缺水缺电,只能接雨水生活;老人生活孤独,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外来人。2010年村里一位老人过世后,剩下的老人感到很孤独,志愿者小组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定利用传统的节假日去陪陪老人。当晚,王珺和同学们看望老人返回营地途中,夜行山路时不慎踩空,从约2米高的石坡摔落,头部遭到撞击,导致短暂昏迷。同行的志愿者立刻拨打120,并用睡袋及树枝做成简易担架,争分夺秒将王珺送往当地县医院。6月5日下午,王珺伤情恶化,因抢救无效,于18时45分离开人世。</p><p> 一颗珍藏的爱心被回味被感动着。</p><p> &nbsp;王珺高中班主任,贵池中学的黄凌平老师回忆说,高一时同班的刘辉同学因在校运动会上受伤缺课,王珺主动利用国庆长假邀同学帮刘辉补课。王珺后来因病休学一年,高二年级转入文科班学习。她的文科班主任谢长贵老师说:王珺是我们班“班花”,身高一米七三,不仅长得漂亮,性格也热情开朗,对人谦恭有礼,充满爱心。她平时对同学非常好,无论谁有困难,她都热情地予以帮助。她细心,总能替别人着想,乐于奉献。谢老师回忆说,她高中时与来自石台的闻甜甜同学同桌。闻甜甜考试前心理波动较大,一旦没考好总是情绪低落。王珺总是细心、耐心地安慰她,并把闻甜甜的状况告诉老师,请老师鼓励她,缓解她的心理压力。老师们回忆起王珺在高中生活的许多细节,她为班级和同学们忙前忙后的身影,一幕幕闪现在人们眼前,仿佛就在昨天:运动会上、班级晚会上、汶川大地震捐款活动中、学校英语话剧表演比赛中……,她虽不是班长,却是最积极地组织者。</p><p>&nbsp;&nbsp; &nbsp; 贵中的谢老师在手机上找出去年教师节王珺从南宁发的祝福短信:“在这个感恩老师特殊的日子,王珺同学在南宁,恭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老师,您辛苦了!”谢老师说,今年春节她回家过年,还专门到母校看望了老师,并给老师们写了贺卡。她在班主任老师的贺卡上写道:“祝长贵班主任身体健康,精神棒棒。没事少抽烟,多乐呵乐呵。工作顺心,多出几个畅哥样的人才哈!学生不才,在这里有礼啦。另有越南特产放在李南杰老师那里啦,有兴趣欢迎去瓜分哟。高三(15)班学生:王珺。”李南杰是王珺的地理老师,李老师回忆说,“她来看望老师的那天是正月十六,正赶上学校新学期开学,我正在班上给学生开班会,她一直在教室外等了我近三个钟头。她给我带了特别的礼物,一张南宁新版地图,她知道我有收藏各地地图的爱好,就记在心上了。多好的女孩啊,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李老师说着眼圈就红了。</p><p>&nbsp;&nbsp;&nbsp; 王珺的初中班主任是杏花村中学(市十六中)英语老师陈玲玲。陈老师回忆说,“王珺这孩子太乖了,比别的孩子显得懂事。她性格开朗,性情温和,关心别人,懂得感恩,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她学习认真,各科成绩都比较好,考取了贵中教改班。王珺太令人心痛了!”</p><p>&nbsp;&nbsp;&nbsp; 王珺初中的同班同学吴君,现在南京大学就读,他通过QQ回忆王珺说:“我和王珺是初中同班同学,那时候我们关系就很好,她非常开朗活泼。快中考的时候我生病做了个手术,住院了一段时间。那时大家备战中考,学习压力也都比较大,住院心情也比较焦躁。那段时间王珺来医院看过我好几次,还是蛮感动的。王珺身材比较高挑漂亮,性格也比较外向,结交的朋友比较多,是个爱笑的女生,非常受大家的喜欢。她性格很随和,和大家相处都很愉快大家都对她有比较深的印象。前几日我们得知她出事了,好多同学都觉得非常难过。我们闲的时候都经常买书看,喜欢的类型也比较相似,所以经常交换书看,来大学的时候还带了一本过来,这几天又翻到那本书,真是觉得物是人非了……”</p><p>&nbsp;&nbsp;&nbsp; 王珺的爱心、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真诚从人们回忆的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显现了出来。她三次义务献血,生活中随时随地关心帮助别人,大一的几乎所有假期都奉献给了志愿者活动。就连6月4日去天等上车前,她还想到山区无信号,无法给家里打电话,委托爸爸端午节替自己问候爷爷奶奶外婆。</p><p> 天使女孩的爱心永续人间。</p><p> 王珺,灿烂甜蜜,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体贴他人,深受身边人的喜爱。这个天使一般的女孩,从小到大一路真诚地播撒爱心。她经过的地方是美,是散发着人性之美的香艾之味。天使的生命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这弧线连着她灿烂甜蜜的笑容和博大纯洁的爱心永远留在熟悉和不熟悉人的记忆中,更激励和洗刷着世人的心胸!</p><p>&nbsp;&nbsp;&nbsp; 王珺以她20岁的人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她短暂的生命历程却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精神财富。广西民族大学追授王珺同学为“优秀共青团员”,并号召全校师生学习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池州市委书记童怀伟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王珺的先进事迹。共青团池州市委向全市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发出通知,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向王珺同学学习。6月15日下午,获悉王珺骨灰送回家乡安葬,池州市委领导、贵池区委领导以及王珺母校同学,更有几百群众自发来到车站,迎接小王珺“回家”。迎接的列队中打出了标语: “王珺你是贵池人民的骄傲!”、“母校以你为荣!”、 “大爱永存人间!”。迎接王珺的车队足有一公里多长,二十多辆出走车自发加入送行车队,排成长龙。经过西街口王珺同学的家门口时,市民燃放鞭炮迎接王珺。人们感动着的是一种精神,这就是王珺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真诚感恩、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王珺不愧为池州的好儿女,青年人的楷模,她的爱心将永续人间。</p><p> 人生如花,花开花谢,不灭的是执着坚守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真情。</p> <p>  罗腊英,女,汉族,1976年11月生,生前系安徽省青阳县杜村乡上峰村村民。</p><p> 2014年4月5日凌晨1点左右,在浙江金华市浦江县打工的罗腊英,所租住的民房意外失火,她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后,立即楼上楼下逐户敲门呼喊,邻居全部安全逃生,而她自己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被授予第十三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是获此殊荣七人中唯一的女英雄。</p><p> 2014年初,罗腊英赴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打工。4月5日凌晨1点,她所居住的仙华街道戴宅村的出租房意外失火。罗腊英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她没有第一时间从楼梯跑下去逃生,而是,大声呼喊“快起来!着火了!”,一边喊一边跑向隔壁,挨个拍门,叫醒毫不知情的人。邻居肖康荣一家被叫醒,急忙向外跑。看到罗腊英向三楼爬,肖康荣说:“小罗,你赶快走,太危险了!”罗腊英说:“你们快走,我去喊房东。”时间一分一秒飞逝,火情越来越猛。罗腊英在与时间赛跑,与狰狞的死神赛跑。她冒着浓烟与火焰,扶着被火烤得发烫的墙壁,艰难地摸索着爬向三楼。火势凶猛,过道已被大火封锁。</p><p> 肖康荣一家5口得救了,房东也从四楼阳台安全撤离,而罗腊英却因救人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被无情的大火烧伤,最后因体力不支倒下了……当闻讯赶来的群众找到罗腊英时,她已奄奄一息。罗腊英因全身烧伤面积达97%,于当天凌晨转到金华医院,5日下午又转到浙医二院重症监护室。虽经医生全力施救,但因伤势太重,罗腊英同志于4月9日下午与世长辞,年仅38岁。</p><p> 罗腊英幼年丧父,育有两女,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盖个新房子,勤劳朴实的她,她只身赴浙江打工。在打工期间,她每天起得最早,把租住民房的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一起打工的兄弟姐妹遇到困难,都会全力相帮。</p><p> 罗腊英去世后,皖浙两地党和政府十分牵挂,多次上门看望慰问,帮助她的亲人从悲痛中走出来。社会上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帮助她家盖起了新房子。</p><p> 2016年11月,荣获第十三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是获此殊荣七人中唯一的女英雄;2014年先后入选“安徽好人”、“浙江好人”、“中国好人”,当选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三八”红旗手。2016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记一等功,并追授“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称号。</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