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红梅妆,竟是招惹武媚娘的“禁脔”酿的祸

一帆在汕头

<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观赏唐朝历史的影视剧时,大家都会注意到,剧中的美人儿特喜欢在额间点上一朵好看的梅花,这就是唐朝风靡的红梅妆。这种红梅妆不仅流行于唐朝宫廷中,还是大唐王朝的一种时尚潮流。说起这种红梅妆,就不得不提起上官婉儿与武媚娘的“禁脔”调情的一场风流韵事。</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禁脔”中这个“脔”字与“峦”和“銮”同音,就是“肉”的意思。原先指的就是猪颈后那块肉,也就是猪颈肉。不过,当“脔”与“禁”字组成一个词字,词义就非同一般了。表示的,是禁止染指的肉,也就是最美的肉,比喻某种珍美的,皇家独自享有不容别人染指的东西。其中涉及到源自晋元帝时的一个典故。《世说新语·排调》上就有记载,东晋初期,物质匮乏,猪肉被人们为珍品,达官贵人也很难吃到。他们每得到一头猪,便会割下猪颈上的一块肉送给晋元帝,认为猪颈肉是珍膳中的极品,只有晋元帝才配品尝。因此,猪颈肉便被时人称为“禁脔”。随着时间的推移,“禁脔”这两个字的字义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晋的第九个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替自己的女儿求婿谢混。孝武帝死后,东晋名士袁山松想让谢混作自己女婿,人家便戏说道:“卿莫近禁脔。”来到了《武媚娘传奇》那个唐朝武周时期,“禁脔”这两个字从武媚娘口中听到的,却是“男宠”的意思了。</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高宗在世时一直体弱多病,武则天难以尽兴床笫之欢。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便在后宫广纳面首,据说有三千之多。武则天有一个心腹丫头叫上官婉儿,她长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尤其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就这样,武则天将上官婉儿招为身边的女官,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讳她。上官婉儿情窦初开,免不得被引动,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心如鹿撞。一天,婉儿与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撞见。武则天醋意大发,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从东晋的孝武帝至武周时期的武则天,近300年的时间里,有谁曾经将面首称之为“禁脔”,无从可知。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要享受同男性帝王一样的利益,把蓄养的男宠视为不容别人染指的东西,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亏得武媚娘的“禁脔”张昌宗替婉儿跪求,上官婉儿才得以赦免。</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上官婉儿因为受了黥刑,为了遮挡印记便将错就错,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愈发妩媚妖娆。宫女们皆以为美,争相效仿。就这样,宫廷中的红梅妆成了大唐王朝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长安城的女子也纷纷效仿。据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