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姐和姐夫

布医大虾

<h3><font color="#010101">  希望外甥们看到、读了此文,对父母亲有更深刻的认识。</font></h3> <b>事业篇</b><br> 大姐比我大8岁,她特别疼我,我读书时她给很多照顾。<br> 因为姐弟两年龄差距较大,我小时候大姐是什么样已经不记得了,在我的记忆里姐姐是乡村医生。 那时时候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女孩子小学没有毕业就在家里干农活。大姐小学五年级时不想上学,在家呆了一年,上山砍柴、干农活。大姐不想这样干一辈子,就要求爸爸妈妈送她上学。再次回到学校后大姐开始认真学习,初中毕业大姐考试上一个职业中专。大姐到了学校后不久才知道是学服装制作设计,就退学回家要求学医。于是爸爸送她去了赣州一个卫生培训学校学了三年。上世纪80年代重男轻女思想比较重,在农村男孩子也没有几个去外面读书,而且当时家里穷,爸爸能送大姐去赣州读书,当时确实需要很多的决心和魄力。<br>  大姐毕业后爸爸费了好大周折给姐姐办了一个乡村医疗诊所,很多乡亲有小病、小痛的都找她。那时妇女生孩子找接生婆,由于多数接生婆没有医学知识,碰到难产有时会导致大人、小孩两条人命死亡。大姐经过专门训练能安全接生,碰到难产处理不了也会及时送到县医院。接生很多时候是凌晨,大姐那是才十八、九岁,她敢三更半夜去陌生人家里接生,确实很佩服她的胆量。大姐家庭接生近二十年,接生一千余人,无一个事故,有几个臀位和脐带脱垂大姐都顺利接生下来。有一个大出血的孕产妇及时发现,转送县人民医院救了大人、孩子两条人命。<h3>  那时很多年轻人去外面打工,家里有老人、孩子生病没有钱,就在大姐那里看病后赊欠着,到了过年再结账。有些人几年后才结账,有些人到现在也没有结账。大姐也从来没有过问,她说:乡里乡亲会欠医药费不结账,一定是有难处。没过多久大姐就成了附近几个村的名医了。在乡里别人介绍我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一说是郭医师的弟弟,大家就会频频点头。</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世纪90年代,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受到很大冲击,大量私人诊所出现,良秀不齐。一道行政命令取消了很多的诊所。当时大姐很久沮丧,但是她没有放弃从医,一直在等待。虽然不能开诊所了,但是还是很多人找到家里来看病。那时因为体制的原因,很少人去乡镇医院看病,乡镇医院的医师也很难生存。一年后乡镇医院的院长请姐姐合作开了一个的诊所,让乡镇医院增加了很多的收入。</font></h3> <br>  乡村医生生存面临很大压力,虽然要带小孩、工作,但是大姐还是会挤出时间来看书。大姐经过不断的努力,不但成人医学大专顺利毕业,还通过了国家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主治医师职称考试。多次参加外出进修学习,2016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参加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班学习。在赣南、乃至全国乡村医生能有中级职称的估计也不多。 <b>爱情篇</b><br> 大姐刚毕业那一年夏天,那时交通不方便,六七个赣州来的同学骑自行车跑了三百多里路来找她。在我们村里四处寻找大姐,好不容易找到我们家,不巧大姐不在家,她在七八里外的另外一个镇上,于是他们又骑自行车去找。最后终于找到,却把他们累的不成样子。其中一个就是现在的姐夫,骑自行车跑这么远的路来看大姐,也是他的主意。为了追求大姐,经常从信丰大桥来。信丰大桥到安远鹤子,要转几趟车,那时车少,路也是不好走,路上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但是这些并没有阻碍他们的来往。<br> <h3><font color="#010101">  妈妈坚决反对大姐嫁到这么远的外县,希望她嫁到本地有个照应,给她介绍了很多对象有当官的、有很有钱的,大姐就是不同意。姐夫又请了他原来那几个同学,来帮忙说服我爸爸。最后爸爸还是同意了,妈妈也没有办法。出嫁那天妈妈哭的泣不成声,躺在床上好几天没有起来。</font></h3> <b>家庭篇</b><br> 有情人终成眷属。<div><h3> 大姐和她的同学结婚了,那个曾经骑自行车跑了300多里路到我家的人。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家庭幸福美满。大姐夫结婚前也是乡村医生很有名气,曾拜赣州著名老中医金仁治为师学习中医。两个人开夫妻诊所,在信丰县大桥镇及周边更是传为美谈,也很受当地人尊敬。我爸曾在哪里收药材,开始没人理他。后来说是魏医师的岳父,大家都主动拿烟给他抽,药材生意也做的很顺利。大姐夫连任三界大桥镇政协代表,还是江西省百名优秀乡村医生,曾担任大桥镇卫生院院长,多次外出进修学习,2018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乡村医生培训班学习。姐夫广交朋友,为人大方,<b></b>有好多亲戚朋友经济上有困难,只要能帮上的姐夫也一定帮忙。大姐对家里照顾很多,我读书的时妈妈生病了,在大姐夫家住了好多年。</h3><h3> </h3></div> 3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不但有诗和远方,还有那份真情、真意,值得回味,值得珍惜。不要因为生活的琐事,忘了曾经的追求。不要追求过分的完美,忽视了身边的美好。<h3>  那些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那些不屈不挠、为人处世的优秀品德更值得后辈学习和传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