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卒中患者显成效!

南石医院 心身医学科

<p>病毒无情人有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护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拯救了无数的患者。“俯卧位通气”把更多的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新冠肺炎第五版治疗方案中明确指出"对于严重ARDS患者,在人力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可以进行12小时以上俯卧位通气”。</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俯卧位通气</span>作为肺保护性策略的一种手段在ICU内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为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减少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p> <p>李院长会上重点强调“俯卧位通气”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南石医院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所突破。如果轻症患者也进行俯卧位会有什么效果?国内没有相关文献可借鉴,神经内科四病区在护理部杨主任、秦主任的指引下,开始对轻症患者进行俯卧位的临床实践,旨在让更多患者受益。“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俯卧位需要几个人?如何筛选合适的患者?操作过程需要注意什么?需要什么工具?经过一个星期的摸索,分析,观察,改进,优化,才渐渐有了眉目。</p> <p>在夏明栓主任和张艳柳护士长带领下神经内科四病区顺利开展俯卧位项目,刘医生,黄医生,张医生,李医生,赵医生等积极配合并参与患者的筛选,帮助我们翻身,与患者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的筛选,安全的核查,病情的观察,需要我们层层把关,确保患者安全第一,结合临床实践,我们制定了第二版“俯卧位安全评估表”。</p> <p>操作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家属或患者的质疑,到底有什么用?不就是翻个身吗?有这么神奇吗?经过半个月的临床实践,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下面的几个案例你可以认真的回答他们就是这么神奇,只要我们肯坚持一定能看到奇迹。</p> <p>第1例俯卧位患者,为脑梗死患者,主要症状为呃逆、吞咽困难,咳嗽,痰多。进行一周俯卧位后呃逆症状明显缓解,痰液明显减少。患者自诉仰卧位有时会出现呛咳,俯卧位时呼吸顺畅,痰液易咳出,不会因为口水过多而出现呛咳了。</p> <p>第2例为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拔除气管切开导管后三天,痰多。每日给予俯卧位一个小时,患者自诉非常舒服,痰液易咳出。患者消瘦,俯卧位减轻了对骶尾部的压力,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p> <p>第3例为脑梗死患者,双肺坠积性肺炎。患者痰液粘稠,每日俯卧位时给予机械排痰,患者痰液易咳出,血氧饱和度98%以上。</p> <p>第4例为急性脑梗死稳定期患者,俯卧位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目前已进行10天俯卧位,肺部情况良好。</p> <p>“俯卧位”为轻症患者的肺康复,开辟了新的天地,我们每个人都是实践的践行者,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每位患者的观察和记录,不断去发现新的适应症,让更多的患者受益。</p> <p>神经内科四病区下期精彩分享仍在进行,请大家继续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