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黄浦江滨江全长45公里,2017年底贯通。浦西一边历经杨浦、虹口、黄浦(包含过去的南市和卢湾)、徐汇四个区,这里原来集中了船厂、码头、水厂、机场、仓库等单位,现在还江于民,成为一条美丽并有丰富历史底蕴的景观带。</p><p> 近二三年间,多次在这条景观带上行走,感受了日新月异新上海风貌。</p> <p> 黄浦江滨江由北向南延伸,最北端是杨浦滨江,这里有一块封闭式内陆岛--复兴岛,岛内有一个极具日式风格小公园--复兴岛公园。</p> <p> 公园内清静,樟树林立,蕨草丛生。</p> <p> 复兴岛公园内最有故事的地方是这幢叫"白庐"的别墅,据记载蒋介石1949年离开大陆前的最后时刻在此住过11天。</p> <p> 共青路贯穿小岛南北,是岛内唯一的主干道,道路周围都是老工厂、老仓库、老摆渡码头,让整个复兴岛带有一种与喧嚣世俗隔绝的独特。</p> <p> 复兴岛运河将小岛同浦西分开,使复兴岛成为黄浦江上唯一岛屿。</p> <p> 走出复兴岛,转角处就是上海杨树浦发电厂,曾经是远东第一大发电厂,发电厂的105米大烟囱,还是上海最高的建筑。</p> <p> 从宁国路渡口进入杨浦滨江步道,杨浦大桥就在头顶上。</p> <p> 黄浦江上的第三座大桥--杨浦大桥,每时每刻都有着不一样风景。</p> <p> 杨浦滨江步道上栏杆、路灯、座凳多用工业材料制成,象征这里曾是上海重要工业基地。</p> <p> 工业管道元素的路灯沿着滨江地带延伸,轨道载着行吊造型的座凳沿江铺开,浓浓的"铁锈"情节。</p> <p> 利用一个下沉码头,在原有低洼地形和水文条件下,形成芦苇荡漾的水生植物湿地。</p> <p> 兰州路1号,原是上海港杨树浦路装卸站的码头,现在保留了部分吊车,做成一个小型的以杨浦大桥为背景的广场。</p> <p> 幽长的塑胶跑道,周边绿植成荫,边走边看风景,呼吸着花草之香。曾经的滨江百年传统工业区被营造成极富品质的休闲好去处。</p> <p> 曾经中国最大的海洋鱼市场,渔人码头的主体框架被保存下来,岁月在层层立柱上留下斑驳的痕迹。</p> <p> 码头上的铁雕塑,展现了过去渔人们的艰辛。</p> <p> 工业历史遗存是杨浦滨江的最大特色,原来这里的工业设备留下来变成了工业雕塑。</p> <p> 装焊广场,利用从船上拆卸的废钢板铺装地面,为船厂遗址增添了粗犷感。</p> <p> 上海杨树浦水厂是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厂之一。 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自来水科技馆。</p> <p> 水厂建筑的外形为英国传统城堡形式。</p> <p> 走过秦皇岛路渡口,时尚元素替代工业元素,这里就是有"北外滩"之称的虹口滨江。</p> <p> 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共同构成“黄金三角”,发展方向是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已建成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是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邮轮母港。</p> <p> 星外滩游艇码头,将游艇泊位引入商务大楼内,上海也有这样的富人俱乐部。</p> <p> 音乐之门,是北外滩的标志性建筑,远远望去,门洞中悬挂着三个巨大的球体,其颜色和形状都各有特色且极具艺术感。</p> <p> 彩虹桥,桥上最高处可以眺望远处的外滩景致。傍晚华灯初上,步道便变换着赤橙黄绿等七种颜色,远远望去,犹如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p> <p> 彩虹桥下,有一座名为“相对”的雕塑,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1922年11月在汇山码头抵沪访问演讲。雕像中,手拎行李的爱因斯坦慈祥地注视着手持书本的稚童,两人相互对望,象征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p> <p> 北外滩到外白渡桥止,过了桥就进入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外滩,原来意义上的黄浦江滨江,就只有这条1.5公里长的滨江大道。</p> <p> 与外滩隔江相对的浦东陆家嘴,有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p> <p>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p> <p> 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台,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有100多年历史。</p> <p> 十六铺码头,拥有150年历史。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承载着很多关于上海的历史人文记忆。随着上海外滩整体改造,这座外滩最著名的老码头也脱胎换骨,功能再造。</p> <p> 浦江游览码头。</p> <p> 走过十六铺码头后,滨江大道依然漂亮,但两岸的建筑渐渐失去了特色,兵营式的楼房多起来。黄浦江两岸的建设缺少一个百年规划。</p> <p> 南浦大桥,市区第一座斜拉式浦江大桥。南浦大桥的建成,拉开了浦东开发的大幕。</p> <p> 黄浦滨江绿带依次分布草趣园、月季园和杜鹃园等七个主题园,园内以绿为底,花叶斑斓,慢行其中,移步易景,惬意盎然。</p> <p> 绿树丛中的《清风》雕塑,一个少女双手插在口袋、身形高挑瘦削,仰头看着天空。雕塑表现了年轻人充满朝气,又有点张扬、自我和叛逆的性格特征。</p> <p> 黄浦滨江世博段似乎还在改建中,这里曾是世博企业馆的集中展地,闲置的场馆使人想起了世博会时的繁华。</p> <p> "远望1号"科学测量船停在原江南造船厂的老船坞上,已经完成科学测量使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远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原为世博演艺中心。世博会结束后,世博会文化中心与中国馆、世博轴等一轴四馆成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展馆,一直保留沿用。</p> <p> 卢浦大桥是黄浦江大桥中唯一采用以弧线的中承式拱桥呈现的大桥。</p> <p> 黄浦滨江终段,南园滨江生态绿地中央竖立盾构刀盘雕塑《源点》。这里原是打浦路隧道施工场地,工程结束后沿江部分区域作为隧道公司的所在地。雕塑《源点》象征上海隧道工程由此拉开帷幕。</p><p> </p> <p> 过了卢浦大桥往前走,视野渐渐开阔,徐汇滨江宽阔的绿色滨江大道呈现在面前。</p> <p> 徐汇滨江曾经聚集车站、码头、机场等,也是传统的封闭工业岸线。但这里居民密度低,改造施展余地大。现在结合周围房地产开发,打造成生态、景观、休闲、艺术一体的滨江大道。</p> <p> 徐汇滨江着力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将众多旧厂房、平台、油罐改建成展示馆、美术馆、演艺中心等诸多文化亮点。</p> <p> 北票码头曾是上海第一座水陆联运煤炭专用码头,原来码头上的大吊车被保留下来。</p> <p> </p> <p> 滨江大道上的攀岩设施吸引年青人游玩。</p> <p> 龙华港桥,上层桥面为机动车道,下层桥面为人行和非机动车通道。下层桥身两侧设有规则几何形开孔,模拟“龙之脊”形态,不仅方便观赏江景,更营造出桥体通透、轻盈的效果。宛如一条长龙的脊背横卧于龙华港上方,继续诉说着区域古老的传说。</p> <p> 龙华港桥畔的海事塔是徐汇滨江沿线的至高点。曾是监控码头航道安全的海事塔在保留原有瞭望功能的基础上,以白玉兰市花为设计理念,对外观进行了装饰性改造,成为徐汇滨江的地标。</p> <p> 徐汇滨江不砌水泥防汛墙,而是将沿江路基标高抬升,游人站在亲水步道上,便能从最佳视角俯瞰江水拍岸。</p> <p> 经过多年的治理,黄浦江水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p> <p> 上海油罐艺术公园,将废弃的五个机场储油罐改造为美术馆及多功能的展览厅,并以一个“超级表面 ”将五个独立的油罐“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阔的公共艺术公园。</p> <p> 从油罐艺术公园继续往下走,沿江残留的一些工业遗存又使人重拾过去的记忆。</p> <p> 这个破旧的码头栈桥不知是否故意保留,在江对岸的现代建筑背景下,过去和现在在视觉里交汇。</p> <p> 这里已是黄浦江浦西滨江的最南段,原属华泾镇的江边被建成“生态休闲区”。走在宽阔的滨江大道上,远处徐浦大桥已经清晰可见。遥望对岸,已是一片旷野风光。</p> <p> 张家塘港桥,黄浦江流到这里支流多,滨江大道遇河架桥,各具风采的桥因运而生。</p> <p> 滨江大道上的这幢小房子使人想起徐家汇公园里的百代小楼,不知是否有同样的故事。</p> <p> 走向滨江大道的终点。</p> <p>“WEST BUND上海西岸”,徐汇滨江一个诗意又具活力的全新符号。徐浦大桥站在这个龙头上。</p> <p> 黄浦江滨江大道终点收于徐浦大桥。全长45公里的黄浦江滨江从杨浦大桥到这里走完了一半。</p> <p> 云开日出,远看徐浦大桥已是霞光一片。</p> <p> 感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