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身边事:指尖往剑身轻弹 勇做春天花木兰

过山瑶

<p><br></p><p> </p><p> 曾经有一段时间,总想弄清楚魏军是谁?在学校30多年,认识的人也算不少,在东区教工宿舍住了22年,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之间基本上都认识。这个叫魏军的人还真没听说过,想认识她缘起于抗疫期间东区的第四网格群。</p><p> 东区第四网格群于2月9日由社区网格员黄雪梅建立,我便是第四网格群中的一份子。群里最初没有人发什么声音,起初大家谈的最多的是封城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有新增病例,东区几栋几楼有疑似病例没有清零,然后就是网格员黄雪梅敦促大家要注意什么什么事项。自2月10日起武汉市下发关于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文件起,网格群里叫魏军的人,日渐成了一个发声比较多的一位群员。</p><p> 2月17日,魏军在第四网格群里留言:“我已下沉社区,下午去社区报道,大家都会好好的!”我在网上随意向他呼应去言:“我要干什么呢?”他的回复是:“一起配合社区工作,不出门”。我想他可能是学校派驻到社区为社区抗疫服务的。抗疫14天过去了,疫情没有丝毫缓解,想想自己全副武装半夜里战战兢兢去倒垃圾的窘状,这个时候出门的恐慌可想而知。他让我留在家里避免感染病毒,自己却冲出了家门直面有可能的病毒。</p><p> 2月18日,从学校的文件得知我们所在网格区域有疑似病例,想到冠状病毒一个人至少传染三个,恐慌的情绪像冒烟似的从每个家庭里飙出来,有的老师说:“下楼倒垃圾我都想咳嗽”。病毒仿佛布满了各个楼道里,大家极其恐慌,网上群情激愤,抱怨为什么未能坚决执行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漏一人;有的提议实在不行让警察上门把疑似病人劝去隔离。此时,魏军又在群里推送信息:“大家不要着急,我马上向社区反映情况”。不多久的时间,他又在群里推送信息:“疑似病人已经到指定的地点隔离了,大家不要恐慌,学校清零工作一定会按照武汉市的文件精神执行的”。心想学校派的这个男老师还真不错。</p><p> 2月19日,东区的网络突然断了,这怎么办?疫情期间这网络可是娱乐一下的命根子,万万不能断。大家几番折腾还是没有连上,网上嚷嚷声一片。此时,魏军又在群里推送信息:“大家请耐心,我已经给电信打电话了,非常时期,电信会连夜抢修好,保证大家明天的网络课堂正常进行,大家不要着急,今天晚上肯定修好。”心里想着这个魏军万事通呀,糟糕的日子有人为你忙上忙下,那股温暖顿时涌上心头。</p><p> 2月20日,有通知让群里的住户去领爱心菜,关了快一个月,想着有爱心菜,怎么冒风险也得去领,也找个理由下个楼,她在群里要大家等通知。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校园的小警车一边转悠一遍又一遍喃喃自语:“东区的老师,请到东区的小树林领菜啦”。我还没有下楼,群里就传来领菜的图片,这哪是学校有疑似病人的状况,领菜的地方大家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好一个许久不见的温馨场景。网格群里老师们见此状有些人不敢去,而去了的老师没有领到爱心菜心里烦,大家空欢喜了一场。我想这个魏军去哪了?怎么没有为我们群服务呢?下午5点多的时候,魏军在群里发出声音:“老师们,对不起,我一直在东南门分菜”。这是第一次听到魏军的语音,我这才知道魏军不是一位先生,是一位女士。晚上8点多的时候,她又在群里发声:“老师们领到菜没有?”“老师们,明天我来收煤气卡,帮大家去圈存”。</p><p> 心里想着,这么晚了她还在分爱心菜,作为一个女人真是不容易。想想与疫情风暴眼直面病毒的护士们相比,也许魏军这些志愿者的工作算不了什么,但是对我们这些健康困守家中的人来说,魏军她们的存在也是非同一般的重要,因为封城之后基本的、日常的生活信息交流都来自于这里。</p><p>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无比恐慌的心理状态中,我对魏军产生了怜悯,心里一遍又一遍对自己说:“小女子一个,如此这样!如果真染上病毒,那可怎么办?然而,那久违的歌声穿过黑夜,一遍又一遍刺激着我的耳膜,那京胡拉得,声声催紧:</p><p> 时间如闪电,一闪一千年,当年的花木兰,可在人海里?铿锵不绝,刀破剑缺,白马呼啸,西风烈……</p><p> 我不由得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在黑夜里发声的女子有了一种好感,感觉她有点花木兰的味道,恐慌紧张的情绪也少了许多。</p><p> 这场抗疫阻击战旌旗卷舒,刀光剑影。因为住在校内被学校安排成了第一批应急队员,但是一直没有我的事,因为我们单位没有退休人员。学校第二批应急队成立我因过了年龄没有资格。想想在这样一个大灾大难面前自己一点力都没出,以后一定会遗憾。那怕是走出家门接触一下现实,做点眼见为实的记录也行啊。于是,我跟社区的网格员说我能不能帮社区做点事,就这样我和魏军成为了战友。</p><p> 一直以为魏军是华师的教职员工,因为群里有人夸魏军真是华师的好人。第一次志愿任务是在学校东区小树林给大家分菜,因为我是后来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与他们都不熟悉,工作中大家保持相隔一段距离没有什么交流。远远的看着忙碌的魏军,她身穿白色的防护服,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从上到下包裹的严严实实,只能看见她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这身打扮俨然像一个现实版的“防化”战士,让人肃然紧张而不敢亲近。</p><p> 有一次她突然乐滋滋说:“我家先生隔离期快结束了,要回来啦”。一听隔离两个字,我的心就咯噔一下。她马上解释是先生参加雷神山、火神山的网络建设,完工之后要隔离14天就可以回家。她那高兴的样子像个小姑娘,眼里前这个现实版的“防化”战士有点小鲜活,不再让人感到肃然紧张。由此我了解到她不是华师的老师,是江汉大学音乐学院的老师,非党员干部,普通的一线讲台副教授。看来艺术是相通的,怎么我的念想她是一个花木兰,恰好她是学音乐的。</p><p> 疫情紧张的情绪随着武汉市各种数据的下降得到很大的缓解,虽然大家在一起工作,但是还是不知道各自长什么模样,没有人敢拉下口罩。三月下旬的一天,我惊诧志愿者队伍多了一位男同志,又多了一位穿红衣的青年女子。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志愿者队伍出现鲜艳的红颜色,自己的神经顿时兴奋起来。大声叫到:“太好啦,今天又来了两位志愿者,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啊。”红衣女子说:“江汉大学的”。我惊叹红衣女子是和魏军一个单位的 。大家都大笑起来:“她就是魏军”。这防护战袍一脱,红衣服一换,脚踏一双高帮白鞋,小辫子一梳,好一个窈窕淑女。那位男同志便是魏军的先生,他是来当搬运工的,他俩站在一起,感觉就是一对神雕侠侣,大家赶紧让他俩合影。真是疫情未完,生活仍在前行。</p><p> 黄昏的阳光很好,看着穿红衣服的魏军,还有社区网格员黄雪梅,学校城环学院的朱爱琴,图书馆的巴三霞、章芳琴,社区居民王德乔,想起这群大妈级、奶奶级志愿者风里来雨里去为社区居民忙活着吃的,用的,不由得感叹她们是一群勇敢的女子。钟南山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英雄的城市也是由这样一群平凡的女子为武汉描述着英雄的影像。</p><p> 那久违的歌声拨弄着阳光,在我的耳边响亮而起:</p><p> 谁说女子不如男,指尖往剑身轻弹,谁能把我拦。唧唧复唧唧,昨日的场面,但故事在流传,就还有花木兰……</p><p> </p><p> 盘华</p><p> 2020年3月29日于武汉桂子山</p>

魏军

群里

网格

社区

大家

东区

老师

学校

疫情

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