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p><p>家乡的同学们纷纷晒出了寒食节的传统美食——寒燕,一个个生在面塑之地,耳濡目染,身怀绝技。各种飞禽走兽翉栩如生,花朵瓜果各自飞扬勾起我许多思情几多追忆,照着同学手艺也试当捏弄一番[汗][汗]了切几许心思………</p> <p>这是洁儿美兰的作品</p> <p>这是我让亦平指导下的作品😿😿</p> <p>这是亦平的手艺</p> <p>看看这胖头蛇,到是不吓人挺可爱的</p> <p>这便是传统手艺人存弟同学,抽烟喝酒开大车,貌似大汉却有一双巧手手。</p> <p>这是四十年没见的存弟同学的作品。她成了阳明堡的面塑艺人:做席、蒸食盒、捏面人……捏寒燕属小菜一碟了</p> <p>存弟有两项技能让我们大开眼界:一是用个小笔筒在一个圆片上按一下,便是瓜花。二是粘一些小动物的鼻子呀花朵的蕾呀捏好了舔点唾沫才能粘住了,她说沾水也不好使😲😲😲</p> <p>那天花店串门,看见美兰的寒燕晒图,随手让她们看了一下,又招下事了:买买买😓😓左问右探。总算联系上存弟。估计过了清明回去取。存弟说:寒燕应该是节前送给孩子们了。4月3日吃罢午饭,让宝拉上美娥,三环和我来到存弟家</p> <p>我的妈呀,三人上炕学开了手艺……</p> <p>存弟闺女媳妇齐上阵,点画寒燕了</p> <p>原来这批量生产也有序了:动物飞禽,花草瓜果,燕子小兔归类捏,分层次点画:染色的涂花的开眉眼的各自为战👐👐</p> <p>总算150个拿上了。妹妹从代县城又给买下70个。刚拿上,后排的美和三环就大呼小叫的翻开了,又说这个小好看,调换呀,心红的宝不给开车了,停车也看呀🤗🤗</p> <p>看见一寸见方的一个小东西,三人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原来厚道大气谦让的好人设瞬间崩塌🤮🤮🤮🤮🤮🤮</p> <p>拿回来,串起来了</p> <p>老公蹬梯子挂在屋顶了</p> <p>宫妹妹串的10个</p> <p>美娥的</p> <p>只给我留下19个了</p> <p>马小妹,太好玩了,给我照个像,让我玩会——三环给俩外甥女的</p> <p>大个马小妹梅还在花店等的,硬吃了阳明堡的碗托🤒🤒</p> <p>三环给外甥的</p> <p>三分地里吃了心心念念的碗托</p> <p>回娘家,绕道领她们去阳明堡飞机场接受一下红色教育</p> <p>从小巷去阳明堡街上逛逛</p> <p>尔们说:不好,不干净,又窄又乱😰😰</p> <p>妹妹领我们去看和府,看看慈禧住过的和府。这是和坤托他的一个贾姓管家在阳明堡修建的一处大宅子,和坤从未来过,也就成了贾管家的府第了。</p> <p>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皆光绪帝一行出逃西安时,曾经途经阳明堡入住和府</p> <p>这便是慈禧住过的西房,据说屋里有条小渠,传菜便从小渠漂流进去……</p> <p>从院砖依稀可见当年的大户人家</p> <p>砖雕</p> <p>抽空将喃阳明堡的底蕴好好给你们亮亮——羊舌寺、西茂河、熬鱼、碗托、麻糖、茭面、滹沱河以及我的童年少年青春年华、家乡父老……😭😭</p> <p>日月星辰,时光更迭,成也罢败也罢,荣也罢贵也罢,一切均是过眼云烟,活好当下才是硬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