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发现都是新感觉在旅行中拍出好作品的几点感悟

饽饽

<p>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创办《大众摄影》杂志第2020年第三期月刊技术技巧中刊登了我这篇文章,是一篇精致压缩版,我的完整版发给大家阅读。</p> <p>  我和影友们喜爱自驾旅行,并且偏爱到藏区行摄,那儿是能给你带来惊喜和出片的神圣天堂。近十年来,我们曾八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西藏、川藏、青藏和滇藏的神山、圣湖、天路等,都印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我们在行摄中发现美的景物,挖掘美的内涵,拍摄感人的作品,寻找共同的快乐,也历经了无数次的艰辛跋涉和甜酸苦辣。</p><p>每一个发现都是新感觉,每一次拍摄都是头一回。没有一张照片可以信手拈来,没有一幅图片可以唾手可得。我们用眼睛发现,用车轮和脚步丈量,用镜头探寻祖国大地上旖旎醉人的风光,感人心脾的雪山、圣湖和茫茫大漠,用心来感受至真至纯的民族风情,拍摄的过程亦然无时不在净化和震撼我们的心灵,驱使我拍下了不少有些特色的片子,记录了一些动人的影像。</p> <p>2019年10月下旬,我们第四次自驾来到圣湖纳木措。去西藏旅行的人,这里都是必去的打卡点。而我们这次要去探访的目标是圣湖边一处独特的美景——圣象天门。一般随旅行团从当雄县去这里不仅道路偏远,而且一路的“炮弹坑”崎岖颠簸,难度极大,一般游客难以踏足。我和同行影友们不得不绕道从阿里北线的班戈县进入,几经波折才来到神往已久的圣象天门。当大家如饥似渴不断从圣象天门正面长枪短炮一番扫射时,我却独自来到侧面的湖边,从不同的角度仰视着远处湖水环绕、雪山映衬下的圣象天门,此时一抹红日霞光正挂在天边,我即以湖面为前景,不失时机的按下了快门。</p> <p>潮湧圣像象天门</p> <p>神山呼唤</p> <p>2019年春节期间,我又一次到拉萨行摄。一天傍晚,我先来到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点——药王山观景台,准备拍摄布达拉宫夜景。我觉得这个机位虽说好也有视觉优势,却是人流如潮,众人皆拍,人手一片之地,我灵机一动:为何不换个角度,从不同侧面拍出角度不同,反映新时代现代化都市的拉萨,与众不同的布达拉宫呢?于是,我来到距药王山西侧五百米外公路的天桥上,支起脚架,调整好相机参数,以公路上来往穿梭的汽车光轨为前景,以布达拉宫后朦胧的雪山为远景,采用慢门拍下了不一样的拉萨和布达拉宫。</p><p>多年的拍摄实践告诉我:旅行拍摄中,有时创新一下视角,换个拍摄角度,往往能拍到别具一格的照片,独辟蹊径更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格外惊喜,与众不同的影像收获。</p> <p>静夜中的布达拉宫</p> <p>背水姑娘山</p> <p>DAY2:等待造就风格</p><p>&nbsp;&nbsp;&nbsp; 2019年10月下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和影友们再一次自驾途经G318国道来到怒江72拐,这段慑人魂魄的天路是摄影人不容错过的风景。我们到达观景台时已近下午6:00,此时日照投射在天路72拐处已是一片阴影,光线暗淡,光影不佳。我想,这段天路上白天拍摄的人不在少数,即使拍得再好也是千篇一律,难有风格和特色。经过一番思考,我当即决定:等待日落,静候星空,期待天路上出现夜行车辆的光轨再行拍摄,应该会有不错的夜景效果。我们架好机器,调好参数,装好快门线,在夜黑风高和饥寒交迫中足足等待了2个多小时,终于盼来了夜空下繁星点点和公路上徐徐移动的璀璨光轨,用多种参数和慢门曝光反复拍摄,在寂静的夜色和紧张的拍摄中又折腾了2个多小时,我们忘记了狂风凛冽,忘记了寒冷饥饿,甚至忘记了上厕所……当影友们心满意足的拍摄完收拾停当,却见人人都是满身尘土,鼻下流涕,头染白霜,大家相互会心一笑。再驱车赶往邦达镇食宿时,已近深夜零点啦。</p><p>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等拍摄经历,虽然在等待中历经艰辛和苦难,然而却收获了不一样的,颇具自己个性的夜空星轨下的天路夜色。我们在苦和累的磨砺中寻得了饱含成就感的无限乐趣,从不懈的行摄实践探索中造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p> <p>天路72拐</p> <p>雾漫羌寨</p> <p>祁连飞鹰</p> <p>DAY3:黄金时间出精品</p><p>拍好片子有诀窍,日出日落莫迟到。清晨、傍晚日出日落半小时前后,此时的太阳隐藏在地平线中,但余光尚在,天空的色彩偏向冷蓝色。蓝色时段的上方天空偏蓝,而天空与地平线交界处是暖黄色,有鲜明的冷暖对比效果,这都是出好片的最佳时间。</p><p>&nbsp;2018年10月中旬,我们驱车川西、滇藏行摄,一日下午来到云南德钦县,在G214国道上来回寻找拍摄梅里雪山的最佳拍摄位置,先后找的几个机位或是视线不够宽广,或是画面不够平衡,或是前景不大理想等等,当几经辗转于傍晚来到飞来寺前时,我不禁眼前一亮:前面一排整齐洁白的佛塔呈现在眼前,远处梅里雪山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我意识到;这里前景丰满,主体壮观,加上天气晴朗,次日清晨天空中还可能会有彩云飘浮,这是拍摄“日照金山”的最好时机最佳位置。选好点后,当天晚间还细致查阅了天气预报,充分做好选定器材和附件等各项准备工作。次日凌晨4:30起床,5:00即来到点位架好机器等候日出。当日出的光芒将梅里雪山泼染成金色时,我在暗暗欣喜中屏住呼吸连连掀动快门,只唯恐这稍纵即逝的美妙光影与我失之交臂。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拍摄了这慑人魂魄,欲罢不能的“祥云金山”景观。</p> <p>圣地祥云</p> <p>爱在武功山</p> <p>湖边小憩</p> <p>DAY4:弱光、极端天气拍大片</p><p>一张好的弱光片应该是质感通透,光比均衡,色彩绚丽,细节清晰。弱光拍摄往往需要不断尝试,充分运用慢门曝光,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拍摄过程所需的时间一般较长,故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必须带上三脚架、备好ND镜。拍摄日落或夜景时,都必须在日落前一小时到达现场,准备好拍摄器材和找寻合适的画面前景,入黑后虽然也可以做到,但会非常麻烦而且机会稍纵即逝。拍摄星空时,则需要找一个最不受光线影响的拍摄位置,在心中想好构图后,下一步便是准备拍摄所需的镜头,来表达出你所想要的画面。我感到:在多数情况下,一张高噪点而成像锐利的作品,相信会比一张低噪点但成像模糊的照片更为成功。</p><p>在风雨(雪)交加、电闪雷鸣等极端天气中,旅途行摄注定很艰辛,在天公不作美时无功而返也是常事。要拍到满意的照片,更需要我们做出奉献和牺牲。风雨过后必见彩虹,机会永远只垂青有准备之人。行摄实践证明:纵使遇恶劣天气也千万不要放弃,刮风下雨后容易出现奇异的天象,极端气候往往也是出大片的好时机。</p> <p>武功神光</p> <p>雷电塔尔寺</p> <p>星语星愿</p> <p>看流星雨</p> <p>DAY5:民俗风情寻底蕴</p><p>2017年10月,在藏北阿里高原冈仁波齐神山脚下,正在转山的藏族小伙格桑进入我的视线。手持护板一路磕着长头的格桑年纪不大,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额头上那块厚厚的茧痕,这是他近二十年来磕长头的深深印记,更是他虔诚崇佛向善的真实写照。出于对民俗和信仰的尊重并征得格桑的同意,我在冈仁波齐雪山脚下拍下了这幅《膜拜神山》。</p><p>人文摄影有不可复制性,是真实生活的纪实,自然形态的表达。在拍摄民俗风情时,特别要注重尊重民族风情、信仰和生活习俗,讲述故事时要使作品突出思想性、史料性,同时还应注意从影调与色调搭配上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拍摄出富有情感的故事和作品</p> <p>筑巢</p> <p>膜拜神山</p> <p>童趣</p> <p>DAY6:生态摄影勿打扰</p><p>户外拍摄野生动物时,要注重树立绿色与和谐的理念,遵循人与动物在同一地球上生存和谐共处,须保留各自的生存生活空间的自然法则。特别是要与野生动物保持适当距离,不能因为我们的拍摄而过多干扰到它们的觅食和正常生活。拍摄时,由于野生动物活性强,行动快,中央对焦点永远是合焦速度最快,最准的。当然有一台好的相机和一支品质优良的镜头,特别是600毫米左右焦距的长焦镜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拍摄效果。</p> <p>候鸟家园</p> <p>发现情况</p> <p>恋恋不舍</p> <p>相依</p> <p>DAY7:寻找对比出画意</p><p>在行摄中,对比技巧运用很重要。要善于发现事物特质,并利用对比进行构图,拍出照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无论是影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形态的对比等等,两个相互对比的元素应能够相互加强,突出各自的表现力。在主与次对比上:物体在画面位置安排时应突出主体,在构图中画面中心的事物要突出。在虚与实对比上:要通过虚托出实,如巧用虚的阴影与实的景物形成对比,让读者在图片作品上驻目停留或留连忘返。在疏与密对比上:构图时应注重在“密不透风,疏能跑马”上用功, 通过区间内数量的多少,进行两个或多个区间。在冷暖对比上:注重在不同色温上把握好,如红、粉、橙给人温暖的感觉,而紫、青、蓝则给人冰冷的感觉。在明与暗对比上:重点要在不同的色彩把握上好,让人赏心悦目的影调,既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p> <p>萨普神山</p> <p>修行之路</p> <p>角逐</p> <p>DAY8:善用后期更添彩</p><p>在数码摄影的时代,对照片进行后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摄影后期,技术是基础,思路是关键。通过对画面结构进行调整和矫正,对曝光、对比度、饱和度、色彩以及画面元素进行调整,进行更高级的艺术修饰,通过基础的美感塑造,立体感的提升、质感的强化和影调的统一,更加突出个性化的表达,并融入自己的思想、风格和想象空间,让构图更加平衡,整体更具美感,进而使摄影作品更有艺术表现力。</p> <p>网开三面</p> <p>水墨武功山</p> <p>牧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