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节思故人

风清云淡

<p class="ql-block"> 今年清明日,天气格外睛朗!</p><p class="ql-block"> 过去老人讲,清明难得睛 ,谷雨难得雨。</p><p class="ql-block"> 但天气虽好,确有五至六级大风凑热闹。</p><p class="ql-block"> 真是人有情,大自然无情,阻碍人们祭奠过逝的亲人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带着兄弟儿女们,拿着老酒和鲜花来到坟墓地,祭奠逝去父母亲和长辈亲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墓地,有我二叔和二婶,爷爷和奶奶。</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逝不复返,转眼间,老父已离开我们二十七年了,时间过的真是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爱如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对父爱,凡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一辈子也不能忘怀的。</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是一个有担当的大男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九三四出生在林甸,祖辈应是河北省原大城县。</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忘家乡,给我起名叫大城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否上学或念私塾,不太清楚。因为他从不在家人面前说往事。有些事情,是听母亲说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十七岁出外谋生,他先上齐市,那里有奶奶娘舅亲,那人在铁路上工作。</p><p class="ql-block"> 那人帮父亲在齐市机械制造厂找到了工作,在那里学习铸造技术。</p><p class="ql-block"> 在那里,干了三年,由于工资不高,便产生另寻发财之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时,国家还没有对个体实行社会 主义改造,个人做小买卖还是挣得比较多, 父亲放弃工作,回林甸做起小买卖生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的发财事业,还没有做大,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始了。他的发财梦破灭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何去何从?摆在他面前。</p><p class="ql-block"> 回齐市,无脸见师兄弟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时命运,也是照顾人!</p><p class="ql-block"> 正在这时,原张家花炉,还有几家个体,联合成铁业社。正在扩大规模,广招人才。</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这机会,进入了公私合营的铁业社。</p><p class="ql-block"> 这真是"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ql-block"> 从此,父亲的人生,又掀起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由于,父亲有技术手艺,进厂评定为四级工。挣五十八元。</p><p class="ql-block"> 祖父去逝早。祖母和二个叔叔一个姑生活负担,都压在他的肩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我记事时,应是六十年代中期,那时,老父亲,每月挣五十七元工资,在那个年代,人均收入达五元,属于小康经济收入水平。</p><p class="ql-block"> 那时,二叔,三叔,老姑,两个己上学,一个老姑小,未上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祖母,是一个不会过日子女人。对此,老父亲,每月开资,先把他们吃粮买回去,剩余再给点生活调济金。</p><p class="ql-block"> 二叔,三叔上学文化用品, 都是老父亲包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他先是一个月开五十八元工资,隔五年左右,父亲又长了一级,每月能开八十元左右,这点工资对維持两个家庭,七八口人生活费用,也是非常吃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中期以后,二叔,三叔先后参加工作,有了经济收入,才得以缓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的家庭也发生了变化,五个子女都已经长大,生活经济负担也加大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父亲,就象一头拉车老黄牛,奋力拚搏。</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二叔,三叔,都已到了成家年龄。</p><p class="ql-block"> 由于老祖母,在生活上不会节俭过日子,家里没有积累资金。</p><p class="ql-block"> 谁家有女愿嫁这个穷家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经过父亲和朋友们帮忙,总算给两个弟弟成家了。</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为他们成家借钱,理应他们来还。</p><p class="ql-block"> 由于老祖母作梗。</p><p class="ql-block"> 二叔帮还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三叔一分未还。</p><p class="ql-block"> 都是成年人,家里什么经济状况不清楚吗?</p><p class="ql-block"> 从此三叔与父亲掰生好几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期,老祖母去逝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父亲因工作发生烫伤事件,在家休养。</p><p class="ql-block"> 三叔主动来望大哥,老哥俩在一促膝长谈,解开死节,哥俩又和好如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对此,儿女们很不理解,父亲向我解释说:我和他之间矛盾,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大家都是一奶同胞弟兄,必竟水溶于血。</p><p class="ql-block"> 做人要宽宏大度,退一步海阔天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宁让人负我,我终不负他人!</p><p class="ql-block"> 两个弟弟欠债,压得我家好几年翻不过身来,后期,是妈妈去外做临时工,才把欠债还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父亲常讲:一个再能耐,力量有限,你就是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只有团结众人,你才能做起大事。</p><p> 一人难负众,众志成城。</p><p> </p><p> 由于父亲,为人讲义气,又能吃苦,肯砖研技术,深得老师付和长辈们的喜爱。</p><p> 当他三十来岁时,便被大家推选当车间主任。</p><p> </p><p> 到了七十年代,原铁业社,改名为农具厂,又成立了党支部。</p><p> 这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宝垒作用,坚持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得深入人心。</p><p> </p><p> 农具厂以生产农业机械配件为主,附带生产日常用具:铸铁民用炉,农用犁片。</p><p> 生产炉圈,生产铁铧犁都在地面上铺沙,用模具,在沙表面成一个成型形状,在形状旁开个水囗,完后,再做一个平箱,盖在成型上,再开一个圆形水口,但这种工艺费工时,占地面积,成品率不高缺陷。</p><p> </p><p> 对此, 父亲凭多年生产经验,又吸收别的单位生产先进技术,产生了做生产模型具想法,他把自己想法,与多位老师付研究并与领导构通,最后,领导同意试试。</p><p> 经过几次试验,每次都找出失败原因,多次改进后,一个生产工艺大功告成。</p><p> 从此,炉圈生产效率提高,节省了原材料。</p><p> </p><p> 七十年代中期,厂接到一份仃单,为黑龙机械厂,生产配套小四轮齿轮变速箱。</p><p> </p><p> 这个活,翻砂铸造是第一道工序,要求,铸件不能有汽泡砂眼。</p><p> 这个活,原先没有接触过,所以,大家只能在生产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原因。</p><p> 头两次生产,成品合格率不高。</p><p> 失败是成功之母。</p><p> </p><p> 那个年代是实行,老中青三代搞技术革新。</p><p> 经过几次生产,把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成品合格率高了,按时完成订单任务。</p><p> </p><p> 在荣誉面前,他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p><p> 有了困难冲上前精神,获得了人们的尊重。</p><p> </p><p> 他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弦,独木难成林。</p><p> </p><p> 每当过年时,我家柜琴上摆满了大伙送来瓶装白酒。</p><p> 亲属到我家来窜门,看我家这些酒,都夸老父亲人缘好。</p><p> </p><p> 正月初五,是我家招待车间朋友日。</p><p> </p><p> 初五正式上班,头一天,车间也沒有按排什么正式工作。</p><p> 下午,早早下了班。</p><p> 一些比较好工友聚会我家。</p><p> </p><p> 用现在话,吃一顿。</p><p> 顿时,我家屋里显得小了,将近二十来人,炕上一桌,地上一桌。</p><p> 父亲有六个徒弟,大徒弟,是个领导,但今天,在师付家,是个大厨,他厨艺好,做出菜,色味没挑的。</p><p> 那三个小师弟,负责布菜倒酒。</p><p> 还有两个女徒弟,给大师兄打下手,帮做菜,都忙得不亦乐乎。</p><p> </p><p> 菜都上齐了,大徒弟代师付说几句话:年已过完,大家该收收心了。大家口袋里钱,都花差不多啦,咱们还得干工作,不干工作是没有钱花的,今后,大家要努力工作,多挣钱,养活老婆孩,来,让我们共同举怀,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发大财,干!</p><p> </p><p> 这顿饭从下午五点半左右,吃到晚八九点钟。</p><p> 那场面热闹,划拳行酒令。</p><p> 那酒令,到现在,我还记得一部分:哥俩好啊,三星照啊,四季財呀,五愧手啊,六对六啊……。</p><p> 还有高高山上一重碑,两人喝酒喊累得儿,累得儿打,打累得儿,谁不喊累得儿罚三杯……。</p><p> 酒喝到高潮时,有心眼人,开始用白水当酒喝,当然,这得和我们打好招乎,配合演戏。</p><p> </p><p> 实际划 拳,行酒令,是考验人的大脑记忆力,应变能力。</p><p> 如果,大脑手眼反应慢,那就是喝醉那伙的。</p><p> 每年喝酒,都有几个喝倒了人。这几个人,有贪酒的,有被人调理的。</p><p> 对此,我们是见怪不怪,因为,年年如此,已习惯了。</p><p> </p><p> 不过,这可给父亲三个小徒弟找活了,得负责把人送回家里。</p><p> 还有的,当时走不了,在我家睡一觉,半夜醒酒再回去。</p><p> </p><p> 父亲从十七岁做铸造工,自然免不了得职业病(砂肺病)。</p><p> 在我记忆中,国家是在七十年代,开始重视职工健康情况。</p><p> 每年对有毒,有害工种,进行体检,并将检验结果存挡备案。</p><p> 当职工身体不适合再做此工作时,发出通知,开出诊断,建议脱离此工种。</p><p> </p><p> 一九八0年,父亲的职业病,达到中期,已不适合再干此工作。</p><p> 单位接到通知和诊断书后,将父亲调到后勤,做厂区保卫工作,四处巡查,守护厂内生产物资安全。</p><p> 而且,定期到省职业病中心疗养治病,时间为半年。</p><p><br></p><p> 在省职业疗养院,他们的生活也不错。早上,馒头,粥或鸡蛋波菜汤。</p><p>中午,两个炒菜有肉丝。主食大米饭。</p><p>晚上,两个菜,一凉一热,主食,玉米粥,大米饭。</p><p> 他们疗养人员,四个人一个房间。时间长了,都互相熟悉了,有时晚饭时不在食堂吃,上外边去吃。</p><p><br></p><p> 那时,哈尔滨江边有夜市,四个找个一张桌,要一些鸡头,鸡爪子,毛蛋,花生米,一盘凉伴菜一家一杯白酒,酒量差的喝啤酒,一边谈笑,一边喝点小酒,真是不亦乐乎。</p><p> 那是,老父亲人生最快乐时光!</p><p> </p><p> 半年结束后,他往回带点营养保健品,让我们大家尝尝。</p><p> </p><p> 从上疗养院治病,这件事上看问题,它是充分体现党的阳光温暖,是对那些,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人,最大的安慰,奖励。</p><p> 我们的干部,是能够政确执行党的方針政策,对革命事业有贡献人,是不会亏待他们的。</p><p> </p><p> 老父亲,到后勤,被分配做院心保卫工作,负责生产物资保管。</p><p> 在做厂内保卫工作时,发现老人,在工作时,走动时间长一些,就呼吸困难。因为,他那时,肺部毛细血管大部分睹死了。这是接触碳纤粉过多造成的。</p><p> </p><p> 经领导研究,让老人提前退休。让这位为革命事业奉献大半生老人,享享福,安渡晚年生活。</p><p> 父亲退休,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享受开工资百分之百的待遇,还享受保健费。</p><p> 这要比,其他同期老伙伴开资多一些,那些老伙伴开资,只享受基础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左右。</p><p> 从此,父亲不用天天去上班了,做家里,月月有钱花。</p><p> </p><p> 这正是,老树发新枝,新枝开新花。美丽的夕阳红再现,他的人生,又翻开新的一页!</p><p> </p><p> 父亲,在家闲不住,早上起来,吃完饭后,拿个扁担,拿两根绳,两个丝袋子,去挖菜,回来喂猪鸡鸭,</p><p> 把菜挑到家后,由老妈负责切菜,喂猪鸡鸭。</p><p> 喂猪鸡鸭,吃肉,吃蛋方便。</p><p> 晚上喝它二两小洒,吃点花生米,炒点鸡蛋,有时买点牛肉,来炖个大罗卜。</p><p>. 他的 生活过得有算是有芝有味,挺开心幸福的。</p><p> </p><p> 八三年上秋。</p><p> </p><p> 我们有了小姑娘,这为老人生活增加乐趣,虽然说是个姑娘,当时,不太满意,但过了一段时间,老人也接受现实。</p><p> 在八十年代,国家大力提倡一对夫妻一个孩,超生,罚款,开除公职。</p><p> 面对这种情况,老人也能理解。</p><p> </p><p> 这大孙女,就是对爷爷,奶奶亲,五个月后,就呆在爷爷奶奶身边。</p><p> 记得,孩子五个多月时,白天一整天孩子在老人身边,晚上老人想让她爸爸,妈妈睡,好联络亲情,可这孩子半夜醒来,硬是要上奶奶身边,没有办法,半夜又把孩子送回奶奶屋。</p><p> 送了二三次后,爷爷,奶奶说:别放你屋了,放我这,有奶粉奶豆,饿不着她。</p><p> </p><p> 冬去春来,孩子在奶奶,爷爷身边,一天比一天长大了,从依依呀呀到会说话,孩子越来越召人爱。</p><p> 那时,我们都有工作,白天忙,只有晚上吃完饭后,才能和孩子亲亲。</p><p> 日久天长,爷爷,奶奶屋,成了她的家,父母家成了临居,每天回来,呆一会,困了,就回爷爷,奶奶屋睡觉。</p><p> 当孩子会说话了,懂事了,爷爷奶奶更爱她了,每天,把老俩口哄得乐和和的,当老俩口伴嘴时,她就劝:都别吵了,都少说两句吧!.</p><p> 孩子说话,真当令,老俩口马上闭嘴,不吵了。</p><p> </p><p> 当孩子四五岁时,能给爷爷奶奶干点力所能及活时。</p><p> 端点水,让爷爷吃药。帮奶奶收拾一小把,一小把野菜,供奶奶剁菜喂猪,鸡鸭,有时,手拿小棍打猪,让它快吃,吃干净了。</p><p> 早上一起来,就趴鸡窝,鸭架捡蛋,给奶奶放到小篮里。.</p><p> </p><p> 每天,早晚都和爷爷出外走一会。</p><p> </p><p> 奶奶隔三差五,为这爷俩煮鸡蛋,打鸡蛋糕子,烙鸡蛋饼。</p><p> </p><p> 孩子也懂事,从不主动要这要那买东西,这就更讨爷爷奶奶喜欢。</p><p> </p><p> 过去,人常说:老人三件宝,大孙的不能少。</p><p> 就这样,孩子在奶奶爷爷身边呆了七八年,直到上学了,才跟我们住一起。</p><p> </p><p> 一九九三年清明节,老父亲患癌症去世了。</p><p> </p><p> 去逝之前,拉着我的手说:我走后,你们要善待你母亲!</p><p> 我眼含泪点头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孝敬我妈妈!</p><p> 老人这才安心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妻子儿女。</p><p> </p><p> 刚一开始几天,孩子望爷爷像,吃很少的饭。 </p><p> 必竟在一起生活十来年,一下就没有了,她怎能不想念,那亲爱的爷爷哪?</p><p> 我们都知道,孩子想爷爷。</p><p> 她奶奶和我们劝她:你看爷爷有病,活着多遭罪呀,现在,爷爷走了,他去享福了。咱们应为他高兴,他不在遭罪了。</p><p> 爷爷不能陪你一辈子,你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就是我们,谁也不能陪你一辈。</p><p> 经过这件事后,孩子好像又长大了,更懂事了。</p><p> </p><p>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二十七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脑海出现。</p><p> </p><p> 当年的大孙女,也为人母,每逢过年,过节,都忘不了去坟地祭奠爷爷奶奶。</p><p> 爷爷,我好想你,我忘不了你,拖着行走不便身体,到小卖店,为我买好吃的东西。你要活到现在,我有经济收入,我也可以孝敬你了,假如,如有来世,我还做你的大孙女!</p><p> </p><p> 听着孩子,发自肺腑之言,人人肝肠欲裂。</p><p> 这就是一个人做事准刚,知恩,感恩,报恩。</p><p> </p><p> 我这辈子,最大遗憾,就是,没有给父亲过个生日,因为,那时,我们没有经济条件,个个都过得很不容易。</p><p> </p><p> 如果,要是赶在现在好年代。</p><p> </p><p> 改革开放,人们都是经济收入提高,生活也产生翻天覆地变化,我们一定会给老人过个象样的生日!</p><p> </p><p> 看一看,在此次疫情面前,在国内外反映。</p><p> </p><p> 中国疫病患者全都免费治疗。对此疫情进行围点阻击,全民在家防疫情扩散,控制非常给力。</p><p> 再看国外患者,因负担不起沉重医疗费,而跳楼,跳海自杀,不计其数。</p><p> </p><p>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对待疫情所采取不同方式态度,一目了然,这鲜明对比。</p><p> 难道你还不清楚吗?</p><p> 难道你还有理由不爱中国共产党吗?</p><p> 难道你还有理由不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吗?</p><p><br></p><p> 二0二O年四月四日晚作。</p> <p>这是老人在齐市部队医院留影纪念照。</p> <p>这是作者与父亲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