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医道》主人公许浚的故事感人至深。从决定学医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心医,许浚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难,每每当他面对那些外界的指责和非难,我都会在心里为他深深地捏一把汗,随后又会被他的赤诚感动地潸然泪下,我相信其崇高的意志和那颗懂得怜悯病人的真心,终能使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医学之路,注定一路花开,芬芳满路。每当许浚陷入一片迷茫,总能得到贵人的帮助,并由此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几位师父,这应该就是对“德不孤,必有邻”的生动诠释吧,由此我也想到了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序里对自己学医历程的讲述:当你在无所求的心境里成就一件能够利益大众的事业时,你自身的因缘亦会悄然而至。</p><p> </p> <p> 在《医道》里,我看到了许浚的勤奋好学,从挑水工到采药夫再到药材仓库管理者,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许浚,始终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对医学如饥似渴地探求,丝毫没有初学医者昂头戴面的自许之貌;我还看到了许浚的悲悯情怀,当他亲自为病人吸取背上的脓疮时,病患也被他深深感动,就连身边的医官都对他佩服有加,因为他深知:医生为病人治病,不是医生在拯救病人,而是病人在拯救医生。这也正是孙真人在《大医精诚》里所说:“其有患疮痍、下利、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p><p><br></p><p> 心医,对许浚来说,不仅仅是对师父们的一语承诺,更是对医学的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热爱,对病人不离不弃的责任和担当。</p><p><br></p><p> 在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有朋友问我:“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医生?”</p><p><br></p><p>我说:“心医。”</p><p><br></p><p>朋友问:“身边可有榜样?”</p><p><br></p><p>我答:“孙思邈,张仲景,《医道》里的许浚,柳大夫,三积大师……是也。”</p><p><br></p><p>朋友祝我:“早日成为理想的心医!”</p><p><br></p><p>同时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心医!将中华医药发扬光大!</p> <p>等到下个清明,还听,还静……</p><p>在此祭奠所有的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