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我重温悼词祭双亲(父亲篇)

杏坛老三

<p>图片来源▲美篇截图</p><p>文本原创▲杏坛老三</p><p>悼文首创▲2001.10</p><p>网络首发▲2020年清明</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年前的秋天,家父离我们而去,以84岁的高龄走完了自己人生历程,距家母离去刚好三个年头。双亲生养我们兄弟姊妹七人的前后时间间隔也刚好是三年,从老大开始,你只要知道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年龄,往前或往后都可以顺次推出某个人的年龄。两位老人离开的间隔时间,既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定数。父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在家里是长子,因为家境贫寒过继给族内父辈当了两个父亲的儿子,一生经历千辛万苦,晚年先是患老年痴呆,后伴轻度精神分裂,最后因食道癌而终,他的晚年过得一点也不轻松,我们当子女的也时常生活在惊恐当中,他纵火烧过邻居的房屋,我们子女只能既出钱赔偿经济损失,还要向别人赔礼道歉;他曾经因为念念不忘远在绵阳随军的大姐,凭借一个路痴对绵阳道路的模糊记忆,只身一人沿着国道212线徒步远行,露宿风餐,全家人数天寻觅未果,我们兄弟等只好向沿途乡镇有线电视台求助,寻人启事贴到了县域周边各地,好在现世还是好人多,当他误入歧途,走进了国有森林所在的大山迷路的时候,善良的当地群众收留了饥寒交迫的他,并将信息通过电话告知了媒体,我们次日专程找车从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把他接回了家。找到他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出钱买礼物、在电视台点歌向别人表示感谢,虽然当时我们经济条件都非常有限,但还可以承受,心里有点耿耿于怀的是我们兄弟姊妹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都在疲于奔命,花在他老人家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再折腾过火一点,大家都有点精力上扛不住了。好在我们兄弟之间在父母的问题上都表现的比较大度,从没有因为经济等问题发生过内讧,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父亲长期居住在二兄家里,他们从情感、精力方面付出最多,好在父母对长辈无私孝敬的传统在我们下一代身上得到了较好的继承,谁都没有过多去计较付出的多与少,大家虽然都面临许多压力,但没有谁给父亲难看的脸色,我们做的可能不是很让他老人家满意,但大家没有给他老人家添堵,也算是一种朴素的孝敬吧。带着一丝歉疚,在今年的清明节,我重新找出和母亲祭文放在一起的十九年前的即兴之作,放到我的美篇,权当是对他老人家最深切的缅怀。以下是悼词正文。</span></p>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div>  此时此刻,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一起为挥洒了28000余个日夜辛勤汗水、又历经2500余个半梦半醒日子的晚年岁月、再接受了26天滴水未进的生命极限挑战而坦然撒手人寰的苦命的耄耋之年的老人作最后的告别,共同寄托我们深切的哀思!</div> 家父李开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与不治之症抗争了7年之后,于公元2001年10月22日(农历九月初五)十四时三十分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4岁。 1918年(农历戊午年)12月6日,家父出生于石灶乡牌坊村五组,系家中长子,18岁时,因家境贫寒,过继给当时家中尚无男丁的堂叔李德培老人为子,27岁时与比自己小10岁的家母沈芳宗结为连理,婚后夫妇男耕女织,靠当写田户、帮长工维持生计,先后生养五男二女,现已全部成家立业,足迹遍布川南、川北、川西等地,正为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各自奉献着自己的聪明与才智。 在家父早年时期,时值旧中国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之际,对内,他要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当写田户、帮长工勉强维持家计;对外,他凭自己强壮的体魄和超人的胆量,与官兵巧妙周旋。虽然先后两次被官兵抓了壮丁,但他都凭借个人的智慧和胆量,或经同族亲朋相助,或由自己巧施金蝉脱壳之功,两次都化险为夷、虎口脱险。为了躲避抓壮丁之苦,他白日里奔忙于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以济家人温饱;夜里,他有家难归,只得幕天席地,山蚊成坨而冰冷的石岩洞多是他临时避难之处,在与官兵的长期斗争中,生性本分的他也变得胆大了,经验也丰富了,甚至还与同龄的乡邻团结一致,以恶制恶,在官匪横行、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居然还赢得了一方小小的安宁与平静,即使是事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往日的知情者每每言及于此,大都意犹未尽,乐此不疲。 他的中年,既经历了四万万同胞齐唱《东方红》的火红岁月,也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天灾和人祸。由于年龄的原因,他是三个家庭的老大,再加上先后来到这个家庭的五男二女,其生活之艰难,任务之艰巨,是可想而知的。作为三个家庭的老大,他与先于他而去的家母一道,除了苦苦支撑这个家庭,解决全家的温饱之外,同时还为五位老者履行了生前赡养义务和承担操办了他们的一切后事。为了完成前辈未竞的事业,他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先后为多位弟妹缔结了百年好合之缘,兑现了“长兄为父”的承诺,为年青一代树立了良好榜样。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更是位卑未敢忘忧家,为了从别人手头赎回一块土地,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家,他起早贪黑,扛大料、筑土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有使不完的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大小七个孩子都到了背起书包上学堂的时候,作为学生家长的他,有时虽也会泄一番诸如“我一辈子没有读书照样在活人”的怨言,但事过之后,人们总会惊奇的发现他已出现在卖盐柴者的队伍里或是卖小件木料者的行列中。卖船板、卖自留树、卖枋料、卖棺材,家中能够卖的东西都卖了,为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娃娃多读几句书。他是一个反对读书嗓门最高的人,又是支持子女读书流血流汗最多的人。他和母亲倾心的付出使我们兄弟姊妹七人告别了文盲,还有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今天,我们能够用自己所学来诠释父母奉献的意义,这也算是对他们教育投资的一点值得欣慰的回报吧。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个一生肩扛过无数枕木和大料的人安卧在一副比较简陋的棺材里却神态安详、无怨无悔,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父爱之伟大。作为子女,我们难免愧疚,作为后辈之父辈,我们将刻骨铭心、昭示于后人。作为一名父亲,家父从不敢对自己的职责有丝毫懈怠,也许是分家时两间危破的茅屋让他切身感受到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般的凄凉,加上补漏时险些丧命的教训,他虽然未能给我们留下广厦万间,却给每一位子女都留下了安身栖息之所。从上一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他与家母一道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历经四十载艰苦创业为我们留下了不菲的家底。在我们都有了兴家立业的经历之后,我们才切身感受到,父母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更是精神人格上的不朽榜样和生存的力量之源。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神州的时候,家父已是60多岁老人了。虽然他不能像80年代的年轻人那样充满豪情壮志,但他能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力求使自己功德圆满。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永远有使不完的劲,永远有做不完的活,耕田犁地,肩挑背扛,他始终是一把好手。时间到了1994年的秋天,不知是冥冥之中的神灵念及平生太苦,想赐给他一段修生养息的光阴,还是因为他一生操劳过度,心力透支严重,家父突然患上了难以治愈的老年痴呆症,伴有轻度精神分裂。生来闲不惯的他,仍然积习难改,只是此时他的行为带给人们的已不是福祉,而是越来越多的麻烦。小至针线油盐,大至纵火焚房,给不少家庭带来了不便和烦恼,在前后近7年的时间里,这是家父人生历程中最灰暗的一段。虽然众亲友和乡邻对其所为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和谅解,作为他的子女,我们时常对此抱有深深的歉意。为了不让这种遗憾影响他老人家来世的修造,在此,我们谨对近几年来及父亲病危后给予关心、照顾、帮助、宽容和谅解的亲朋和邻里致以诚挚的谢意,并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p>  纵观父亲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辛勤与劳苦的一生。说他平凡,是因为他终身以农为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以田园为舞台,以锄头犁耙为道具,竭力弹奏着十分传统的田园交响诗,毕生扮演着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的角色;说他伟大,是因为他跨越两个世纪,历经几朝政权,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他能够沉着应对,处乱不惊,靠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多次化险为夷、虎口脱险,不为虎作伥,不落井下石,行侠仗义,不强人所难,堪称铮铮七尺男儿汉;在和平时期,他虽目不识丁,却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开拓和开明精神,对母亲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给予了大量有力的支持,在送子女读书、参加工作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让一个个孩子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他一生待人诚恳、热心助人,他的健壮有力的双肩,曾经无数次抬起过第一次上轿的新娘,也护送过众多逝去的老者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段行程;他的有力的手,曾无数次托起酒宴上的佳肴,穿梭于席桌之间,用粗壮的大嗓门为主人传递着热情,为宾客带来了欢乐;他还肩扛墙板,手舞木杵,为众多的家庭筑起了理想中的栖身之所,他的一手娴熟的解大锯手艺,可以不用墨线在木材上自由取舍,游刃有余,为添置家具或楼宇建设提供标准的材料,让人赞不绝口;我们说他辛勤,是因为他终身劳作不辍,以至于在77岁高龄的时候还能够荷锄扶犁,依然不失行家里手风范。他终身勤俭持家,节衣缩食,散落于地的一颗铁钉,一颗纽扣,都是他时常俯身收捡的对象,他收集的各种小物件种类之杂,数量之丰,堪称备用百宝箱,为家庭和他人解决了诸多燃眉之急。为了节约,他几十年上街从不进饭店,在交公粮的时候,母亲给他准备的火烧馍,常常背去又背回,往往是历经四五个往返后拿来与我们一起分享。为了买一口质量过关的铁锅,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至旺苍老城取货,由于一天两头摸黑,在嘉川附近失足跌进滚烫的石灰窑,险些丧生;在大队基建队上班的日子里,为了让全家人吃上一口油荤,他多次舍不得一人独食自己的那一份羊肉,饿着肚子拿回家里与我们一起分享。当看见有某一个读书的孩子没有回家吃饭,他一定会从自己数量有限的配饭中省出一部分,再舀上一点米汤,父子一起应付一顿。我们说他劳苦,是因为他一生与家母一道,历经艰难为五位长老尽孝,为众多弟妹打下了兴家立业的基础,为膝下五男二女积下了一份家业,把他们扶上了相对独立的人生旅途。如果不是七年前的那场大病,他的操劳可能还不会停止。不幸的是,在他刚刚有颐养天年的机会时,偏偏遇到了老年痴呆症的光顾,清闲与逍遥终身与他无缘,想起来叫人怎不感到遗憾!</p> 家父一生敦实忠厚,处事严谨,对子女要求甚严,稍有闪失即可领受皮肉之苦。但透过他严厉的外表,我们也无数次领略到了他作为性情中人挚爱和柔情的一面。60年代,他狠心将长兄送上了西南三线建设的列车,却一个人在嘉川火车站站台上以泪洗面;70年代,当懂事的长女出阁的时候,在擅长流泪的母亲没有流泪的情况下,迎亲的队伍刚走,他便在家中一隅泣不成声;80年代,因为一场肾病,他卧床月余不起,当在外求学的我回到他床前的时候,他一改往日之威严,拉住我的手恸哭不已;在病情加重、生命弥留之际,从表面看他没有对子女提过任何要求和条件,但当子孙一个个走到他的床前,却总是抑制不住悲伤的眼泪。他把对子女的思念强压在心底,咬牙忍受病痛折磨,从不言痛,尽量为子女减轻心理上的负担,用含蓄和委婉的方式表达着父爱之博大与深邃,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情感回忆空间,叫人怎不伤感! 家父离我们而去了,于我们是一件伤心的事,而对于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而言,无异于是一种超然的解脱,如果仅仅为了保全所谓的孝道名节而让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苟延残喘,那才是有违病者意愿的不敬行为。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今晚我们在此共同缅怀这位辞世于耄耋之年的老人,我们应该学习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严肃认真的办事原则,热心助人的善良品性,矢志不移的执著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以人为鉴,反观诸己,时刻从前辈身上汲取精神濡养和人格力量,促进个性的至善至美,化悲痛为力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古人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生老病死,人皆历之。让我们化留给逝者的遗憾为留给活着的人之圆满,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我们一起努力吧。 <p>  父亲大人,我们永远怀念您,敬重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2001.10.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