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每当寒露刚刚一过,原本还是郁郁葱葱的芦苇荡,就逐渐开始发黄变枯,而也恰恰是此时,芦苇顶部抽出了洁白如絮的芦花,在微寒的秋风里摇曳它婀娜的身姿。而且越是荒僻的滩涂上,越是能形成浩浩荡荡的芦苇声势。</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芦苇有着一种比较特殊、或者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的情感。无论是喜还是忧,不管是豁达还是悲伤,包括是诗情画意也好或是凄清善感的心境也好,都能从芦苇的身上找到人类赋予的寓意和想象,可以说芦苇已经是我们一个拟人化的精神寄托。</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芦苇是多情的。古人曾把芦苇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在《诗经》中《蒹葭》曾抒发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一个秋天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葭飘荡白露未干的清水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日夜思念的恋人。此时的芦苇就是等待者,那种心潮起伏而无法平静、充满无限爱恋的浪漫情境。</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芦苇是诗意的。潇潇秋色中,站在秋波荡漾江河湖畔,置身于浩瀚的芦苇丛中,仰望着天高云阔,感受着万里秋光,尤其是在暖黄的夕阳下,弯弯的芦苇在秋风悠闲地摇曳,一蓬蓬肥嘟嘟的花絮开放上芦苇的顶端,随性地舞动。此时此景,你总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升腾一种诗情画意,带你进入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芦苇是淡泊的。芦苇荡总是远离喧嚣的闹市,远离世间凡尘,临水而居,迎风而立,大有高人雅士的气质,有着一种淡泊世外的隐逸情结。当我们走在芦苇旁,真的可以把浮躁世间的一切烦恼都暂且抛开,永远保存着一份淡定的禅心。</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芦苇是悲凉的。尤其是客居他乡者,瑟瑟秋风,苇丛起伏,当一行行大雁向南从芦苇荡上飞过,苍凉的天空上,划出一道痕迹,那分明是一根根牵着内心最柔软处的缕缕思乡情丝,心底的那种酸楚的滋味怎能是一个愁字能了结。</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芦苇是忧伤的。随着夕阳的西下,晚霞绚烂耀眼,掠飞而过的鸟儿,镶着霞光的金边,正在忙着飞向芦苇荡归巢。睹景伤情,能不让你遥想起远走他乡的亲人或友人吗?而如今,也许只能在这渡口等待。望穿秋水,期盼着思念人儿的归期。</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有人曾说过:世界上最为脆弱的是芦苇膜。但芦苇又有着坚韧不拔的身躯,任凭狂风暴雨的吹打,别看它当时已是东倒西歪、左右摇摆,但风雨过后,它总能以原来的姿态,站直挺立,这种柔中带刚的性格多么令人敬佩。</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其实,芦苇身上脆弱与坚韧何尝不在我们人的身上所体现:脆弱的是我们的生命,有人还曾说过:世界上比芦苇膜更脆弱的是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世界上最为娇贵的物种,经不得一点闪失与折腾,所以,我们要格外地珍惜与珍爱生命。而坚韧的是我们的意志,人生在世,总少不了磕磕绊绊的经历、曲曲折折的路程,只要你能抱坚定向前走的意志与信念,就总能走出山重水复的泥泞之路,从而迎来柳暗花明的一片新天地。</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自由自在的芦花,活脱活像是一个个自由的精灵,把属于生命花季的灿烂和自由尽情地发挥到了极致。我多想成为他们中间的一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着一方贫瘠而清净的土地。</p></font></h3> <p><br></p><p>摄影、美文:山山黄叶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