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班玛

卡萨冈改

<p>  绿色生态成为班玛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不放大工业,以第一产业助推旅游,让第三产业盘活全局,近年来,被誉为“果洛小江南”的班玛县在强力促进生态建设的同时,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林下经济,致力绿色崛起,逐步走上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共赢”的道路,为三江源核心区县域经济发展树立了新标杆。</p><p><br></p><p> </p> <p><br></p><p><br></p><p> 班玛县拥有省内面积最大的林场,是青海省少有的黄金储量大县,林木和砂金资源开发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班玛县也曾穷过,资源过度开发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牧民生计艰难,一度成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方。在这富与穷的思辨中,班玛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对县情的科学认识,结合县域的地理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指导思想。</p><p><br></p><p> </p> <p><br></p><p><br></p><p> 这一思路首先体现在近年来班玛县强力推进生态建设上,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退牧还草工程作为全县的“头号”工程,建立县乡两级政府目标责任制,通过禁牧封育、退耕还林、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建设养畜等项目实施,使得遭受破坏地区的生态功能正在逐步得到恢复改善,昔日矿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从之前的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36.3%,城乡绿化率居全省同类县榜首,为绿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p><p><br></p><p> </p> <p><br></p><p><br></p><p> 伴随生态改善,班玛县继续推进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和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使草原畜牧业已由“靠天养畜”逐步向“建设养畜”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县草原畜牧业生产迈入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此外,独特的气候、适宜的土壤,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使班玛县具备了集中打造林下经济的基础条件,目前,全县正在亚而堂乡、灯塔乡着重打造藏茶、羊肚菌等特色产品种植基地,林下经济方兴未艾。</p><p><br></p><p> 。</p> <p><br></p><p><br></p><p> 生态持续明显改善,使得班玛县重现“人间天堂”之景,而这也是班玛县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打高端旅游牌的最大倚仗。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挖掘整合资源,全面提升旅游业配套服务功能,全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品位高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提出“三色班玛”旅游宣传品牌,即:绿色的玛可河原始森林生态旅游、红色的红军沟景点旅游(现已被命名为青海省爱国主任教育基地)和金色的藏传佛教寺院资源,全力做大做强以自然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绿色腾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