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托哀思,且惜春光

熊孩子

<p>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就要来到了。在这特殊时期,小朋友们不能与老师一起开展关于清明的主题活动,不能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踏青、放风筝,那就让我们跟随爸爸妈妈一起走进我们别样的清明节,学传统文化,缅怀先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节的由来</b></p> <p>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p><p>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p><p>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p><p>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p><p>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习俗</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踏青</b></p> <p>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墓</b></p> <p>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的节日。人们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礼,缅怀先人;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p><p>当人们在墓前点香献花时不难发现,种种怀念,在此意义上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传统节日中“知恩图报”的内涵,在不断提醒着现代人生前尽孝、薄葬厚养,学会感恩,并付诸实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戴柳插柳,植树</b></p> <p>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稿”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荡秋千</b></p> <p>秋千,意即掀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娅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斗鸡</b></p> <p>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饮食</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乌稔饭</b></p> <p>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霸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霸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畜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子推馍</b></p> <p>“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盗,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鬓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螺</b></p> <p>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刻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团</b></p> <p>清明时节,江南一带主要是江浙皖沪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每逢寒食节,人们便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品。在北方,老百姓喜欢吃枣饼、年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糯米糖藕我们都熟,今天着重说说青团。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青色的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诗词</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缅怀先烈,领悟革命精神</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邱少云烈士</b></p><p><br></p> <p>邱少云烈士于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铜梁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胡兰烈士</b></p><p><br></p> <p>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董存瑞烈士</b></p><p><br></p> <p>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继光烈士</b></p> <p>黄继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让我们一起在这个传统节日里,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感恩前行。</b></p>

清明

斗鸡

清明节

刘胡兰

烈士

乌稔

青团

董存瑞

踏青

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