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歌曲是流行于100多年前新式学堂中的歌曲,我们称这类歌曲为学堂乐歌。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这首歌是由美国人奥德威作曲,我国的李叔同填词改编,后来又由我国著名的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编配的合唱。</p> <p>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津,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主要代表作品《送别》、《西湖》等。</p> <p>歌曲背景介绍: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李叔同正在家弹琴,他的朋友许幻园来找他,告诉他:自己破产了,将要远走他乡。然后就消失在茫茫大雪中,李叔同在大雪里站了一个多小时,怀着悲伤的心情写下这首《送别》。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来朗诵这首歌曲的歌词吧!</p> <p>同学们,你们注意到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力度及调号是什么?(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C大调)。刚才“长亭外,古道边”这个乐段唱了几遍呢?(两遍)这就是反复记号的用法,D.C代表从头反复,FINE代表在此处终止。大家要特别注意哦!</p> <p>古时候道路崎岖,交通不便,隔着千山万水,朋友一别很难再相见。你们画一画旋律线是不是像大山?那么就让我们唱着旋律,划着线条沿着山路找朋友吧!</p> <p>我们跟着音乐用u这个音来为朋友送行吧!挺胸抬头,深吸气,用有气息支撑的高位置声音,轻声唱,把声音送到额头这个房子里去。然后再加上歌词演唱,注意嘴巴一定要打开,把声音送到远方去。</p> <p>现在我们来看看一群外国找朋友演唱的合唱版《送别》</p> <p>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种音乐演唱形式:阿卡贝拉。阿卡贝拉在表演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乐器进行伴奏,演唱者需要用人声去模仿乐器,以及通过多声部的叠唱创造出丰富的声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的《送别》。</p> <p>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没有学会的话再跟着音乐多唱几遍,一定能学会,相信自己。</p> <p>今天作业:1.演唱组 2.朗诵组 3.阿卡贝拉表演组 4.边唱边伴奏组 5.演奏组 </p><p>挑选你喜欢的方式录制视频吧,记得要很美美哒!老师期待你的精彩展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