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线上教学的一次家访故事</p> <p> 监利县实验小学 朱少雄</p> <p>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监利县实验小学2020年春季新学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启了。</p> <p> 这一新鲜的教学形式无疑是对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考验。为了确保每位同学都按时上课并学有所获,班主任的工作强度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每天早上八点十分,三年级五班的阳思老师就上线开始了教学任务的安排,督促孩子们早读、认真听讲。</p> <p> 不能和孩子们面对面地上课交流,也就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帮助孩子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不让每个孩子掉队。让阳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家长们也很配合学校的工作,一同督促孩子们的线上学习。只是其中有个孩子显得格格不入,在线上教学的一个多月里一直缺课,为此老师们十分着急。这个孩子便是全托生李世桥,他的日常生活是由托管老师李爷爷负责,而他的家长从未与班主任阳老师见过面。为了让小世桥在家跟上学习进度,阳老师打算和家长好好沟通一番,谁知托管老师连家长的联系方式也不给,最终阳老师通过他同村的学生要到了他邻居哥哥的微信,小世桥才开始正式进入线上学习。这样困难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决定安排一次家访,去好好做一下家长的思想工作。</p> <p> 在3月31日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根据邻居哥哥发来的定位,我陪同阳老师与数学老师吴红霞踏上了去往汪桥镇南剅村的路途。穿过油菜花田,几度迷失方向,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栋小楼前,看到外面晾晒的几件衣服,阳老师认出了这是她挂念的小世桥的家,不由得高兴地喊了出来:“这就是李世桥的衣服,我们终于到了!”</p> <p>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大门,没想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地上的水泥磨得油光发亮,墙壁上积满了灰尘。孩子看到老师们的出现一下子惊呆了,奶奶接过我们送来的牛奶和书籍,激动得嘴唇打颤,热泪盈眶。终于见到了孩子和家长,老师们立即开始履行职责,吴老师辅导起了孩子的数学作业,我和阳老师则开始向奶奶了解家庭情况。原来,小世桥三岁的时候爸爸就离世了,妈妈也离家出走,只留下他和七十九岁高龄的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而奶奶没有因为艰难的家庭条件放松对孩子学业上的要求,专门把孩子送到我们县城教学质量很高的实验小学上学。可是这次疫情蔓延,奶奶和孩子失去了了解教学信息的途径,才无奈缺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我看向小世桥,很久没有接触到老师的他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数学课的知识点,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让我想起学校里和他一样好学的孩子们,他们又是怎样在家里度过每一天的呢?真的很是期望我们齐聚的日子快点到来!</p> <p> 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像我们在学校的快乐时光一样,总是流逝的很快,一眨眼我们又要分别了,我们鼓励小世桥在家克服困难,争取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还拜托了邻居哥哥多多辅导一下他的学习。当我们踏上归途,回首看到油菜花丛中孩子那张明媚的笑脸,不由得为今天的家访感慨万千。两位老师表示今后会更加关爱小世桥,帮助他完成小学的学业,争取不掉队。我也希望能为他尽一份力,向监利县蒲公英爱心协会志愿者介绍了小世桥的家庭情况,恳请他们给予帮助。</p> <p> 真诚地期待我们的教育,有更多的麦田守望者,懂得敬畏生命,保持信念,坚守职责;真诚地期待我们的学校,创造更多适合孩子的教育,让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