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抗疫促学无止境——博才阳光中语组“云教研”

慧儿

<p>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个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时节,晨曦微露,教研启程。2020年4月1日,博才阳光实验小学中语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如期进行。</p> <p>  此次研训主题:关于网络教学的困惑是否有解决?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助力空中课堂?还有哪些名师网课需要观看学习?&nbsp;</p> <p><b>角色之一,学生自主学习的陪伴者。</b></p><p>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见面而“不停学”,教之困、学之难究竟在哪里?这无疑带给一线教师新的困惑,恰又提供了边学边干、亦教亦研的专业发展新机遇、新路径。</p><p>1. 陈沿老师:孩子在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作业质量数量参差不齐;</p><p>2. 黄蓓老师:预习作业已明确要求,但落实情况不理想,后续该以什么方式落实检查;</p><p>3. 魏俊华老师:作业虽已指出错误,但二次更正被忽视,对于三年级大部分孩子来说需要面批面改;</p><p>4. 周晨老师:大部分孩子无须操心,班上学困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低,加上家长不监督,单靠老师一己之力不太现实;</p><p>5. 曹立为老师:孩子自律能力差,加之固定模式的被动学习,效果差异日渐显著;</p><p>6. 李紫莹老师:从作业来看,网络课程听课效果不理想,孩子“贫富差距”大,极个别孩子不交作业,跟不上学习进度。</p><p>7. 董淑琳老师:听课过程中孩子没有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对于老师给孩子提出的学习要求,家长学生不够重视。</p> <p><b>角色之二,生命健康成长的守护者。</b></p><p> “停课”为了防疫,更是阻击疫情、呵护生命、守卫健康;“不停学”是在常规的开学日期后,为学生安心学业、静心学习,采用非常时期现代教育手段,传播科学知识、人文关怀与心灵抚慰。二者统一,方为共克时艰的初衷。</p><p>1. 周慧老师:自身示范预习 课堂学习模板,供学生借鉴参考,避免胡写乱写;对用心的家长表扬支持,发挥榜样的力量;</p><p>2. 潘小荔老师:对于学生的其他学科作业,也可大力表扬点评,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p><p>3. 谭芷芊老师:对于班上的学困生,因材施教,建立小群,给予帮助;</p><p>4. 黄雅澜老师:课程答疑方式多样,如:腾讯会议、钉钉、QQ、微信、手机屏幕录制皆可;</p><p>5. 匡孟里老师:对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利用出口成章朗读课文、找到文章的特殊句或特殊段落、作业打卡时上传预习作业;</p> <p><b>角色之三,优质学习资源的供给者。</b></p><p>“停课不停学”需将网络课堂的教学资源,转换为自学为主的学习资源。</p><p> 陈沿老师:推荐阿牛《作文课》、百度网盘、一米阅读上等专业课堂实录;</p><p>文汝云老师:通过王松舟《文化背景下文言文和古诗怎么上》提高自身教学质量</p><p> </p> <p>  老师们通过具体网络教学实际,从细节着手坚持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同步备课,总结授课方法,逐个破解了学生网络学习难题,确保每个学生不掉队。</p> <p>  最后刘组长和邓主任对会议进行总结,提出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小群,提高课堂效率最重要的是做笔记,预习、课堂、课后都要有笔记;接下来的目标是如何把网课和在校教学快速衔接,将重难点罗列,高效达成教学目标。</p> <p>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因时而利导,中语组各位老师在具体做法上既有共性又百花齐放。每位任课老师,践行了他们的教育理想,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着学生一直前行。感谢这些可爱可敬的老师,解学生之困,展教育之美!</p>

老师

学习

学生

作业

预习

孩子

家长

中语

教研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