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次远去的笔墨—新乡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清末民国篇)

养笺楼

<p>从古至今,乡情最亲,浓浓乡音,历久弥新,古鄘牧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乡地区的诗歌,占国风的四分之一。是版图上一方美丽的热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镶嵌在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文化新乡,厚重家园,书香不息,源远流长!关注本土艺术,弘扬中原传统文化,是我多年以来传播、倡导的主要任务和一惯宗旨。我自幼喜习书画至今,酷爱收藏名人书画和信札,尤对乡贤墨迹情有独钟。常为一件为之心动的书法精品,竟不知其作者乃籍出河南而汗颜。乡贤墨迹难觅,曾为收集不到一位知名书家的墨迹而沮丧,也为乡间传说某大家而缺记载感到遗憾。遐想,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哪位艺术家或书画收藏爱好者,为这些已故的老书法艺术家们,整理过一篇专题文章来,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发现很多老书法艺术家由于各种原因几乎被世人遗忘,他们大多都经历不凡,或进士、翰林出身、或名大学教授、校长,或为国民政要等。他们多是学养渊雅深厚,学识峨然拔群,既能著书立说于学林,又能染翰舞墨、精研国学,在牧野甚至在中原、全国颇具影响,对牧野书法的传承和复兴起到了积极的贡献。所以由心而来,于是斗胆干起了这“早想为而不敢为”的事来,特从新乡已故的清代民国书家中整理挑出极具代表性的十七位书家,来以纪念和宣传,以表我所对这些乡贤、前辈艺术家的敬重之情!尚有不尽人意之处,敬请方家斧正谅解!</p><p> 庚子清明前二日春水于牧野养笺楼</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史春筌:(1826~1898),原名史存荃,字馨吾,又字莘吾,号移村,晚号爱道人。擅长书画、篆刻。他有一方自镂的印章,上题“道光秀才,咸丰优贡,同治举人,光绪进士。”四任皇帝统治的四个时期,他在千军万马的角逐中,一步一步地艰难跨越。这方印章,不知是子矜还是无奈?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7岁入私塾。1845年,即道光二十五年,他19岁,以县试第一的成绩进入县学,同他的父亲和叔叔一样,成了民间俗称的秀才(明清时期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1852年,即咸丰二年,他26岁,在县学对诸多生员(秀才)的考试中,因成绩优异,被选送京师(北京)国子监(太学)读书。清时的贡生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例贡多种。他是优贡,食廪饩,即读书期间享受官府发给的膳食津贴。1867年,即同治六年,他41岁,乡试登第,成为举人。1883年,即光绪九年,他57岁,两鬓斑白扔靠沿途卖字,风尘仆仆地赴京会试,经殿试终成进士。从入塾启蒙到进士及第,他整整奋斗了半个世纪。半个世纪的笔墨之苦,得到的回馈仅仅是个“候补知县”的空衔。虽是空衔,但有俸禄。对此,史春荃亦是很满足了。他曾对儿孙说:“吾自21岁糊口四方,今幸博一官,廉俸所入,但能少润亲族、薄助学校,吾志已矣,孰意谒选?”</span></p><p>得中进士后,史春荃一个时期在武陟县河朔书院任教,后在辉县城内南大街经营“同义堂”药店,直到72岁病逝。他一生以书画为乐,善画山水、花鸟,尤长指竹,更擅纂刻。著有《学蘧室吟草》、《筠香杂俎拾遗》、《筱六一菴印存》等,遗墨传世很多,新乡、开封及北京博物馆均有收藏。</p><p>就在史春荃进士及第的前一年(1882),他的次子史绪任乡试中举,四年之后的1886年,即光绪十二年又进士及第,成为史氏家族中的第二个举人、第二个进士。</p> <p>卫荣光(1826年—1890年)字静澜,河南新乡人,清朝大臣。咸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九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赴军,随荆州将军多隆阿攻剿黄州各郡,转战入安徽,平贼垒百馀,克太湖、潜山。捷入,以侍讲待简。林翼督师剿贼,荣光从,常以少击众。林翼卒,乃还京供职。道经新乡,适山东窜匪入境,遂与知县丁士选集团捍卫。同治元年,入都,补翰林院侍讲。明年,擢侍讲学士,疏陈剿匪、防河事宜。是年授济东泰武临道,署山东盐运使、按察使。四年,捻首赖文光、张总愚窜山东,巡抚阎敬铭奏委荣光督办河防。荣光以贼无现粮,利速战,坚谕各军严守困贼。贼乘夜偷渡,荣光燃炮击之,诸军继进,贼大败。六年,卸运使任,仍兼署按察使。时贼势复振,巡抚丁宝桢督师出境,省城兵单饷竭。荣光募民团助守,贼屡逼城下,卒不能犯。旋以父忧归。十二年,起江安粮道,署按察使。光绪元年,授安徽按察使,迁浙江布政使,护理巡抚。母忧归,服阕,授山西巡抚。八年,调江苏。台湾道刘璈被重劾,诏刑部尚书锡珍往按,复命荣光赴台会鞫。荣光言:“璈总营务,开支浮冒,罪当死;然其治事疏节阔目,政颇便民,故台地番民至今有尸祝者。请从宽典。”其持法严而能恕皆此类。十二年,调浙江巡抚,再调山西。以疾乞休。十六年,卒於家。卫荣光先生传世作品极少!</p> <p>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其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居,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p><p>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在袁世凯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他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笔。工于山水松竹,如《石门山临图帖》等。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p><p>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先寄葬于天津桃园村原英国公墓,后同夫人一起归葬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苏门山下。</p> <p>徐世昌致二表叔亲笔书信(一)</p> <p>  徐世昌致二表叔亲笔书信(二)</p> <p>徐世昌致二表叔亲笔书信(三)</p> <p>   徐世昌致刘仲鲁札</p> <p> 徐世昌先生诗札</p> <p>王安澜,(1857-1908),字静波,新乡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曾任怀庆府知府。光绪十八年授翰林院编修,书艺精道,擅长楷书。甲午战争爆发后,曾上奏弹劾北洋大臣李鸿章等丧权辱国的罪行,后弃官返乡从教兴学,被誉为中州一代名儒,河南著名教育家;被公推为省高等学堂(河南大学堂,后改为河南省高等学堂)监督;曾与汲县李时灿、辉县史绪任创建经正书舍,诱掖后进,士风丕振; 1902年王安澜主持将著名的覃怀书院更名为覃怀中学堂,成为沁阳一中的前身,至今已历百年,是河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王安澜还曾在清光绪二十年和李敏修等人,一起在辉县太公垂钓的地方,即清乾隆时期所立的“太公钓鱼”碑处重立姜太公石像。在八国联军入侵之时,他招募兵勇抵御外寇南侵。1907年,王安澜等40余人成立“河南铁路公所(后改称洛潼铁路公司)”,联合河南商富合力集股,准备藉挽路权,自行筹办修筑洛潼铁路,断“夷人”之嚣焰,也使豫西山地的煤炭、矿产,秦陇大地的粮棉、林木最终不落人“夷人”的魔爪;1908年的国会请愿运动,河南请愿书由王安澜主稿,编修蒋艮领衔,签名5000余人。</p> <p>田芸生(1860年~1926年)新乡县小西街人,字香圃,擅书法。1882年中举人,1898年以后历任汉阳兵工厂、铜药厂采办、庶务,湖北应城、巴东、钟祥县知县及湖北安陆府知府等职。在他当官的10余年内,曾与清末洋务派重要人物陈宝箴、张之洞和民国重要历史人物黎元洪等交往甚密,并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田芸生之妻吕梦梅,孝敬公婆,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可以说是旧时代妇女的楷模,在当时的新乡颇有影响,与田芸生育有三子二女。</p><p>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曾为田芸生书写墓志铭。田芸生墓志,志石首题为《清诰授中宪大夫湖北安陆知府直隶州用应城巴东钟祥等县知县田公墓志铭》</p> <p>史绪任:(1863~1924),字小周,又字晓洲,号荷樵,晚号效迟。清末法学家、书法家。7岁入塾,13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初在刑部(司法部)任主事(科长),后在大理院(最高法院)任推事(审判治狱官),和他父亲的“大器晚成”和“仕而不官”迥异,实可谓花开春前,少年得意。不特于此,皇上的一纸敕封,他的曾祖史炳获赠通议大夫,祖父史纬经获赠中宪大夫,父亲史春荃获赠通议大夫。一显俱显,一荣俱荣,史绪任彻底改换了史家的门庭。</p><p><br></p><p>史绪任京官十年。期间,法国、英国、葡萄牙、沙俄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1895年4月,李鸿章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侵占;割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并赔日本军费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等地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地点开设工厂。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为法、德、英等国在中国设工厂、开矿山、修筑铁路开了绿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2岁的史绪任不满清廷无能,愤而“乞假回乡”,离开了京城。</p><p>史绪任返归故里后,先是任武陟县河朔书院院长,后到汲县与姻亲李敏修、王锡彤、王宴卿合力创办经正书舍,广收豫北三府(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各县学子入舍学习,并登台舌耕,将对清室的一腔热诚转移到振兴地方教育的奔波忙碌中。李敏修系汲县富绅,曾与史绪任同官刑部;汲县人王锡彤、新乡县人王宴卿富甲一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国难当头,世事飘摇,诸君子每每对学生疾呼:“</p><p>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启发大家读书救国。在他们的同心协力下,经正书舍的经、史、子集各类古籍及西方科学译著(包括天文、地理、政法等书)达到数百种,计三千余万卷,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读书学习场所,被誉为“中州文明之权舆,河南学堂之先声”。</p><p>经正书舍创办之初,适逢河南大旱,地处王屋山下的济源县遭灾尤甚。史绪任、李敏修几人不遗余力,设募钱谷前往赈之。灾荒年景,社会多有骚乱,几人又鼎力协助豫北防务官岑春荣维护地方治安。在此期间,他们发现岑春荣挪用赈灾款,遂不依不饶,连连向官府诉讼,终将赈灾款如数追回。</p><p>1908年11月,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翘了辫子,溥仪即帝位,次年改元宣统。曾与史绪任同朝为官的戴少怀、沈子敦、张邵予先后向溥仪保荐,擢补史绪任为大理院推事,出任广东省高等审判厅厅丞(长)。史绪任携眷属赴任不久,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之役)。同盟会首领黄兴带领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与大队清军激战一昼夜,牺牲一百多人,72人遗骸丛葬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300年大清江山摇摇欲坠,史绪任陷入极度的沉郁之中。他虽然切齿于晚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但毕竟是清属旧员,对清廷还抱有说不出的依恋之情。他此时的心境,正如其长子史延寿著问所说:“川鄂事起(指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四省人民强烈反对清政府出卖铁路筑路权的保路运动和推翻清政府的武昌起义),风云弥漫全国,羊城益无宁日。每当夕阳西下,凉月东升,寒光逼人,动恻心脾,风战芭蕉,雨滴梧桐,杂遝入耳,凄然欲绝。不孝寿时或侍棋一局,买酒一壶,无聊兀坐,曾不知怀中为酒为泪。海天万里,政潮澎湃,杞忧当何如也。”</p><p>1911年冬季,史绪任自粤返辉,自此家居不出,13年后故去,著有《养拙斋全集》。李敏修在为其撰写的《墓表》中说:“其事亲也孝,其莅职也勤,其临财也廉,其交友也信,其教士也诚。”称其为“洁身自好”的“笃行君子”。</p> <p>王锡彤(1865-1938)字筱汀,号悔斋。河南卫辉城关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诗词、书法家,宣统元年以前主要在河南从事教育事业,其间亦参与地方政事。此后应袁世凯邀与北方最大实业家周学熙一起在京津等地办实业,先后充任京师自来水公司协理、卫辉(华新)纱厂董事、棉业公会董事等职。1915年曾任民国参政院参政。1938年病逝。著《抑斋自述》有史料价值。王锡彤自幼勤奋好学,少时曾习盐业,19岁获县试第一,后又获府试第二,院试第三,1887年考入开封大梁学院,青年时代以教书为主,先后主讲卫辉经正书舍、禹州三峰实业学堂等。宣统元年(1909年)以前主要在河南从事教育事业,与李敏修(李时灿)等创办经正书舍。其间亦参与地方政事,曾主办禹州三峰煤矿公司,参与洛潼铁路、河南铁矿等实业的创办。</p><p>宣统元年河南人民收回矿权斗争中,被推为四代表之一赴京与英国福公司谈判。此后应袁世凯之邀,与北方最大实业家周学熙一起在京津等地办实业,充当袁氏亲信幕僚。</p><p>王先后充任京师自来水公司协理、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协理、天津华新纺织公司协理、华新公司唐山纺纱厂专务董事、卫辉纱厂董事、棉业公会董事、兴华资本团董事等职。1915年曾任民国参政院参政。直至1938年病逝为止,一直在京津豫从事工商活动。著述有《清鉴》(前编)、《抑斋诗文集》、《抑斋自述》等多种。</p><p>他能诗善文,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教育家。</p> <p> 王锡彤致静哥大人书札</p> <p>李时灿(1866—1943),字敏修,号闇斋,汲县(今卫辉市)西街人。民国时河南大儒,藏书家、教育家。16岁考中秀才,20岁考取举人,26岁中进士。入仕后,曾任刑部部曹、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学务公所议长、救灾总会会长等职。民国时期,出任河南教育司司长,与当时天津的严修、江南的张?并称“教育三杰”。清末民初,正值废科举、创新学之际,李敏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学无新旧,唯其是耳”的正确主张,大力提倡新学。1898年,李敏修与同乡王锡彤等人合力创办经正书舍,广收豫北三府各县学子人舍学习。为了解决校舍问题,李敏修曾把三仙庙改为学堂,此举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被砸了家。李敏修不退缩,发表《告汲郡父老书》,向乡亲讲明利害,继续倡行新学。为了解决办学资金,他献出家产,贡献了自己的薪水。</p><p>  李敏修治教严谨,反对浮华,提倡“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名,行一句”;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聚终日言不及义”;要求“敬以修己,乐于诲人,处世为公,视人如己,决不以身累天下。”他在各地设帐受课,育化桃李,除卫辉经正书舍外,还有淇泉书院、长垣寡过书院、武陟致用精舍、禹县颖滨书舍、开封明道书院等,可谓桃李满天下。李敏修在任河南学务公所议长和河南教育司长期间,主持制订河南教育大计,提倡普及教育、义务教育,提倡新学,要求教育合乎社会之需要,号召创办师范、法政、实业、工艺等各类专业学校等。在他创办的学校里,皆开设中、西课程。为推动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还主编《河南教育》杂志,自任社长。</p><p>  李敏修一生治学勤奋,著作甚丰,主要有《论语之政治学》、《中州人物稿》、《中州学系考》、《汲县志》稿等。</p><p>  李敏修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为收集整理河南文献呕心沥血,成绩卓著。民国以后,他被清史馆馆长赵尔巽聘为清史馆名誉协修,并被委任为河南文献总编辑,负责征辑和整理中州文献工作。1914年,他在北平创立中州文献征辑处,并在开封、洛阳设立分处,各县设立分点。他组织人才将征集到的大批文献分门别类,编辑成册,共得1500余部,计有《中州艺文录》42卷,《中州先贤传》37卷,《中州文征续编》28卷,《中州诗征》30卷等。后来时局动荡,李敏为了保护这批珍贵文献,冒生命危险,千方百计把它从北平运回卫辉。解放后,其子李季和将保存完好的700余部、1700余册、3000万字的这批中州文献献给平原省图书馆(现为新乡市图书馆)。这批文献中有许多价值很高的善本和珍本,据悉已有37种共计125册,被编入《全国古籍善本书目》。</p> <p>  前排右二为李时灿先生</p> <p>李时灿先生故居</p> <p>下图为康有为真迹精品,应是康有为游陕时所作之组诗《登南五台宿圆光寺》(四首)之第二首。“绝顶双峰峭壁悬, 翠崖丹磴万松喧。下面茅庵真面壁, 争先一觉法方圆。”赠予李敏修的,为李敏修所藏,现存平原博物院。</p> <p>邢汝霖(1869-1959),新乡人,字寄生,号抱香居士,清光绪户部主事,官至四品。邢先生为人耿直,清正爱国,毕生追求激浊扬清、关怀社稷,因而在豫北地区颇有盛名,被誉为豫北名贤。</p><p>刑先生素性耿介,从不依附权门,益为士林所重,曾借挽宋教仁,撰联怒斥袁世凯:“今日域中,谁家天下,君之死乃自取耳;靴尖帝制,舌上民权,国贼在吾光勉之。”</p><p>当康有为从坚持维新进而沦为阻挠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邢先生于当时北京出版的《国闻报》发表诗作,公开给予康不留情面的讥讽:“先生康了十余春,头角峥嵘又向人。”</p><p>“九一八”东北沦亡,先生各方奔走,多次为抗日义勇军募集救国捐,并将自己卖字所得润金一并捐献。抗日战争时期,邢先生曾被令去日军宪兵司令部写书法,被逼无奈,先生随机应变,做诗一首,顺读是诗,横读则是辱骂日寇文辞,借机宣泄激愤,一时在辉县城内传为美谈。可惜诗作散佚失传。</p><p>邢先生酷爱读书、收藏,俸银大都用来购置古籍图书、古代书画及碑刻拓片。其收藏的古书、拓片等藏品占据十数个房间,其中多为珍品。据其长子邢孝移讲:“郑板桥的书画作品均不够资格入箱收藏。”1949年,平原省成立,邢先生的收藏装了10多辆大马车,拉入平原省图书馆(现为新乡市博物馆),捐赠国家。平原省撤销后,部分藏品被河南省图书馆接收。</p><p>邢先生心地善良,但凡慈善事业,事必躬亲。先生曾在辉县城内组建朱氏胡同之“贫儿院”,为家境困苦而不得入学的幼儿给予文化教养。书画润格收入全部用以救济鳏寡孤独;有生老病死的贫苦之家,先生或给以银洋、或给以粮食;逢灾荒年月,则开锅施粥赈济乡里百姓。</p><p>邢先生闭门读书,却非对世事麻木不仁,他订有多种报刊杂志,社稷民瘼、民族兴亡常萦于怀。地方上年轻的读书人,常登门求教,先生则以道德学问相激励。</p><p>先生经史之余,嗜书法,尤善楷、行草、魏碑等,其书法博采诸家之长,成己之风格,无馆阁习气,素为同辈所推崇,为当时名家。晚年楷书,严谨沉着中,自然灵秀之气溢于毫端。临终前仍伏案作书,及逝,笔砚尚陈几案未及收,可谓尽毕生精力于此道。辉县市百泉宾馆门外半山上建有“冯泉亭”,魏体书写,极为生动,至今完好;“冯”字结体,大胆破格,神气自然飘荡,宛如先生遗风。</p><p><br></p> <p>  </p> <p>  王馨甫:(1883~1960)名汝桂,字馨甫,号百休。擅诗词,工书法。出生于新乡市原阳县北黑石村一个书香世家。父亲为前清拔贡,汝州训导。王馨甫一九一二年毕业于陆军部军官学校(保定军校),时适民国兴起,任河南骑兵营长、陕军第二师第四旅副官长、皇产清理处长、自由县县长、河南驻太原代表、河南山西两省参议、少将参军等职。</p><p>  一九六零年农历正月十七日在家中病逝,终年七十七岁。王馨甫与书法家马吉樟、教育家李敏修、文士和古文物收藏家张伯驹多年至交,常相往来,并互赠诗文。有一次,正作楷书练笔,恰被前清翰林、曾任湖北布政使的马吉樟遇见,马乘王不备,从后背猛将王手中的笔拔出。王吃了一惊,马随说:“根据你的性格特点,适宜练草书,日后必成一家,但须功夫持久。”马吉樟篆书名海内,王馨甫对马吉樟仰慕已久,随起身说:“我愿终身习之。”自此马吉樟成了王馨甫的良师益友,日事指授,王草书也因此日渐进步。后来,王馨甫退出官场,在家闭门谢客,一心专攻草书,据他自己讲“除疾病、行程、婚丧外,未尝一日间断。”后来家境日渐贫穷,常常缺衣少食,不时靠亲戚朋友周济。练字无钱买纸,就找些旧报纸或拆一些废书破本练字,有时捡到一点纸片也要写上几个字,真是练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练字再对照字帖端详,比划一番。晚上躺在被窝里,也是不停地画腹会意、磨被思情,揣摸笔体,思索字形。此外,他特别注重三伏天和三九天地练习。三伏天,不顾炎热酷暑,蚊虫叮咬,独自一人在屋里练字,累了就抽几袋烟或看一会儿书。冬天,也常常脱下棉衣不停地挥笔,每写一阵,浑身是汗。为练手腕和臂力,在土墙上涂抹一个长二米高一米左右的泥板,手握麻刷,沾上泥浆,在泥板上用力刷练,每刷完一盆浆,大汗淋漓。每日两次,天天不断。他广览群帖,专注一体,专攻草书长达四十一年,在中国书法史上所罕见。他下笔凝神,凝神象出,挥洒自如;用笔之妙,如雕鸟翔空,盘旋自得;运笔走势,如张牙擎爪,飞凤跳龙,笔锋遒劲,入木三分。</p><p> 在醉心于书法艺术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四百余首诗词。编纂了《唐宋诗精华选编》等多部作品。</p><p>   一九五四年,正值国庆五周年盛典之际,王馨甫怀着满腔热忱,以潇洒雍容的草书向毛泽东主席寄去了一首诗和用草书书写、亲手糊裱的十分精致的一幅中堂(韩愈诗《山石》)。王馨甫在自己的诗中写道:“中华威望震全球,开国共和庆岁周。万里友邦遣节使,一团民众乐天咻。阅兵音乐敲金玉,跃武精神冠斗牛。年老未能参盛典,遥遥北向颂千秋。”由衷赞颂毛泽东主席领导的新中国。不久,毛泽东主席亲笔回信:“馨甫老先生:诗、 中堂收到。谢谢你老的盛意。”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致王馨甫。</p><p> 一九五七年,王馨甫将其部分作品寄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以期出版,时值政治运动频繁,商务印书馆回信说:“老先生的作品十分珍贵,但目前不宜出版,望妥为珍藏,俟期问世。”遂将书稿退回!</p> <p> 毛泽东主席致王馨甫先生札</p> <p>郭仲隗:(1887-1959)字燕生,辛亥元老,早期同盟会员,擅书。1905年入河朔中学堂读书。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郭仲隗任总部机要。后因从事反对袁世凯活动被通缉,流落于晋豫之间。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张钫、暴式彬、韩风楼秘密聚会于天津,商议讨袁计划。他与暴式彬到上海向孙中山请示。孙当即委任张钫主持豫陕两省讨袁军事,并任命郭仲隗为豫、陕、晋、冀4省联络员。他返津向张钫传达孙中山指示,并告以南方各省反袁部署,约张钫迅即离津返豫举事,并向孙中山复命。孙又委张钫为中华革命军豫陕联军总司令,郭仲隗、暴式彬、张希圣分别为联军各旅旅长。护法运动起后,靖国军崛起于陕西,郭仲隗入陕,参赞靖国军军务。1924年,胡景翼任河南督办,郭任督署总参议。1927年,郭与晋城张壮武,滑县毛叔弼等组成豫北自治军响应北伐,他任自治军司令。因不容于冯玉祥部,不久被缴械于获嘉,入狱年余。出狱后,避居北京。1931年初,郭仲隗任河南省第一区保安指挥官。夏,任豫北剿匪司令。冬,改任焦作中原煤矿公司常任董事。1935年,郭仲隗任河南省政府委员。1942年-1944年间,河南发生大饥荒,其间日寇侵犯,汤恩伯部临战溃逃。郭仲隗搜集了大量资料,赶赴重庆参加参政会。会上他慷慨陈词:“……河南灾情如此严重,百姓饿死不计其数,青年往陕西逃生,政府竟下令堵截。老弱者在家先吃草根、吃树皮,后吃观音土,吃了拉不出来,活活憋死。难道政府的眼睛瞎了看不见,耳朵聋了听不见吗?我带来了河南老百姓吃的10种观音土,请各部长传着看一看。”郭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当时的《新华日报》、《大公报》对此事均有报道。</p><p><br></p><p>抗战胜利后,郭仲隗创办河朔中学,其侄郭文煊任校长,又创办私立中原工学院,亲任董事长。</p><p><br></p><p>1945年,郭仲隗支持其子郭海长(1940年在河南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等一批进步青年创办《中国时报》,反对内战。开封第一次解放时,郭海长率《中国时报》全体人员与河南大学教授嵇文甫、王毅斋等到达中原解放区,受到刘伯承、邓小平的接见。</p><p>多部文史资料中都记载了郭仲隗的生平,因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人称“民国海瑞”</p> <p>嵇文甫(1895~1963.10),原名嵇明,河南省汲县人。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1915~1918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回到河南,在省立开封第一师范等校任教。他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科学与民主,反对旧传统,提倡新道德。他与冯友兰、韩席卿等创办《心声》杂志,注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和一些社会主义思潮,并时常发表抨击时弊的文章。1919年"五四"运动中,嵇文甫站在爱国学生一边,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爱国行动,并在斗争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的道路。</p><p>  1922年,中共中央主办的《向导》周报在河南发行,嵇文甫很快就成为它的读者和传播者。1924年10月,他在《心声》上发表《做人问题》一文,这是他开始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研究社会问题。</p><p>  1926年底,嵇文甫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派往苏联留学。1928年3月因病回国。时值国内大革命失败,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嵇文甫和党失掉联系。同年底,他应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先秦诸子哲学》和《宋代哲学》,并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兼课。那时,学术界正在围绕中国社会史的问题开展大论战。嵇文甫发表《伟人领导群众呢?还是群众领导伟人》、《评陶希圣的中国社会著述》等文章,还出版《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一书,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问题,受到许多进步史学家的重视。</p><p>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嵇文甫因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受到反动势力的破孩。1933年8月-离开北平。回到开封后,任河南大学教授兼文史系主任。1935年12月21日,开封万余学生-,声援北平"一二·九"学生-。嵇文甫不顾个人安危,欣然应邀出席讲话,高度赞扬了学生的爱国行动。</p><p>  1937年9月,嵇文甫和王阑西(当时主持中共河南省委文委工作)、姚雪垠等创办了《风雨》周刊。不久,该周刊成为中共河南省委刊物,刊登中共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的文章,及时报道八路军在抗日前线奋战的消息。嵇文甫在《风雨》上发表《扫除一切阴霾》、《从鲁迅说起》、《恐日病的消除》等文章,抨击消极抗战行为。</p><p>  1937年12月,嵇文甫和范文澜创办"河南大学抗敌工作训练班",先后吸收二百余名青年参加学习。他亲自为训练班讲授"中国革命问题"。首期训练班结束后,嵇文甫又和范文澜从中挑选70名青年,组成"河南省抗战教育工作团",由嵇文甫任团长,组织青年沿平汉路徒步南下,深入群众,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抗日宣传。</p><p>  嵇文甫在河南知识界享有很高威望,河大的进步力量把他看作是一面旗帜。他的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1941年10月,嵇文甫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5个月。</p><p>  1948年6月,嵇文甫偕同王毅斋、赵俪生、罗绳武、苏金伞等七十余名师生,奔赴豫西解放区及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宝丰县,受到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等领导人的接见。嵇文甫任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副主任。</p><p>  嵇文甫先后在哲学、历史、政治方面著述二百余篇(本),凡二百余万言。他对先秦诸子哲学、宋明理学特别是左派王学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王船山学术思想的著名学者之一。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船山哲学》、《左派王学》、《明清思想史论》、《民族哲学杂话》、《王船山学术论丛》、《王船山史论选评》、《春秋战国思想史话》以及《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等数十种。</p><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嵇文甫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河南省副省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河南大学及郑州大学校长等职。曾兼任《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编委,并领导创办了《新史学通讯》(即《史学月刊》)。1959年7月10日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0月10日在郑州去世。擅长书法,尤以行书见长,字字看似端正,然整体看来却跳荡多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文人学者气。</p> <p>  嵇文甫致兆梓先生札(一)</p> <p>  嵇文甫致兆梓先生札(二)</p> <p>  嵇文甫致兆梓先生札(三)</p> <p>  嵇文甫致兆梓先生札(四)</p> <p>王用吉:(1895-?)字静澜,号澄斋,汲县(今卫辉)人,擅书法,大篆熔石鼓、秦篆为一炉,古雅有致,自成一格。</p> <p>杜来锡:(?)字蓉珊。河南新乡人,工书,其书法结体宽博,颜鲁公近似,格调高古不俗,传世作品甚少。咸丰三年(1871)进士,官工部员外郎。同治十年会试同考官。</p> <p>潘炳麟:即潘绍梅。生卒年不详。河南汲县人。字炳麟。潘福荫之子。其母为甘肃知县、西华县教谕梁永龄之女。曾出资助建经正书社。善书,宗北碑,遒劲浑厚。多幅作品入选1934年《河南省书画展览》。</p> <p>乔纯修:(?-1948)字懋卿,号卷楠逸人.。擅真、草、隶、篆诸体,楷书近魏碑,独具风格。原武县(今原阳县)韩董庄乡贺厂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拔贡,录为七品吏部小京官。民国改制,归里,充本邑高小校长,曾当选县议会议员,以后又在本省安阳、卫辉、沁阳、开封、洛阳、南阳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并京师、大连各总督、将军、总长公馆教读。著名的抗日将领张学良将军聆听过他的教诲;袁世凯的嫡系俯首帖耳做过他的门生。晚清的王公幕僚有与之过从甚密的艺友。据传,故宫博物院亦有他书法真迹的收藏。旅游胜地百泉有乔拔贡的三处真迹:一处是对冯玉祥将军仰慕的通碑四个苍劲大字“民族精神”和一通褒扬先人宁肯饿死,不愿苟活气节精神的碑刻,彰显出乔纯修高雅的才思和独特的书风。更生动的是振衣亭“重建子在川上石坊碑记”的联语“海面未观多大水,岳巅既跻不看山”,是乔体书艺的精纯体现。新乡市博物馆收藏有其《冯君子藩墓志铭》拓本。乔引以为豪的不仅是他的学识修养,而且还有他精湛的书法艺术。乔的书法真、草、篆、隶诸体兼备,独具风骨,引一时风骚,被称为“乔体”。乔也因此自得。乔有诗曰:我凭绝笔空前圣,立法思加逸少王。[1]</p><p>书法是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四季,每天必练。书写时屏气运神,物我皆忘,往往每写一幅都是大汗淋漓。其书法运笔匀称,蕴含诸家之妙,近魏非魏,似隶非隶,含柳非柳,自成体系,素有乔体美称。</p><p>他的另一个爱好是收藏书籍。他倾注一生心血收藏的线装书、盒装书,清廷政府、北京旧政府给他的证、匾、幛、挽等,整整一个屋子装得满满的,汗牛充栋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他临终曾反复交代其家人:“我的收藏不属于我自己,那是国家的血脉和精华。你们要保存好,适当的时候捐给国家。”可惜一个老人的夙愿文化大革命中被无知的红卫兵付之一炬,整整烧了三天三夜……[2]</p> <p>史延章:()字芋生,河南省立法政经济科毕业,历任河南高等审判厅书记官,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校文书兼事务教员、总务主任,私立百泉中学校长。擅书法,所作隶书苍劲古朴,格调高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