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策 划:冯丽萍<br>监 制:原林生<br>活动组织:王文杰<br>制 作:张丽华</h5> <h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入朝作战 70 周年。为全面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开展“致敬·2020 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的指示,根据我市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的工作部署和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教育局决定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行教育”工程在我市各大、中、小学校中联合开展“心有方向、行有传承——我是英烈故事讲述人”音频征集活动。<br> 本次活动我校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由政教处组织牵头,党支部审核推送,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国家栋梁”为主题,活动在三月份开展以来,大家纷纷用饱含激情的声音深情讲述英烈感人故事,营造了英烈事迹人人学、人人讲的氛围。这也是我校实施“党建+育人”,实现“五育融合”的有力举措!<br> 下面将与大家分享我校党员教师讲述的英烈故事作品。<br></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侦察英雄赵亨德</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烈故事讲述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泉十二中党员 刘改花</h5> <h5> 赵亨德,1922 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城里街。父母知书达理富有爱国思想。在父母的熏陶下,他从小就萌生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心和责任感。<br>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地区大举进攻,正在寿阳中学读书的赵亨德目睹日军践踏祖国蹂躏人民的暴徒后,认识到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只有拿起刀枪卫国保家,才能不当亡国奴。16 岁的赵亨德毅然离开了学校,回到故乡平定县,报名参加了牺盟会组织的平定抗日游击队。<br> 1937 年10 月26 日,日军攻陷三晋大门娘子关,战火烧到平定城下。10 月27 日,赵亨德和刘晋山、石启、贾礼峰等12 名青年,告别父母,奔赴敌后抗日。<br><p> 1938 年赵亨德所在的抗日游击队被编入秦基伟、赖际发领导的八路军独立支队,又称28 团,奉命在和顺县的石拐镇、官庄一带活动。赵亨德在<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连长刘德文、老红军指导员林银珍的教导和战友们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为</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名能吃苦、不怕死的革命战士。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在龙门战斗中从鬼</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子手里夺得一挺歪把子机枪。由于他在这次战斗中灵活机智、作战勇敢,</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战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班长。</span></p> 1939 年,赵亨德被提任副连长。在黑水河战斗中,他由于指挥得当荣获一等奖。在榆次黄彩伏击战中,赵亨德掩护受阻部队和伤员安全转移,受到团通令嘉奖。</h5> <h5> 1940 年,八路军发动了持续一个月的、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赵亨德所在部队新十旅二十八团,向平定狼峪、寿阳张净两个相邻日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凭险死守顽抗,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日军把伤兵和尸体筑成工事,企图坚守待援。在这紧要关头,赵亨德率领全连战士,果断改变攻击路线,经过激战全歼平定狼峪、寿阳张净两处守敌,为破击战打开了缺口,扫清了向纵深发展的障碍。<br> 1941 年日军残酷的大“扫荡”切断了太行第二军分区和正太路北晋察冀六分区的联系。赵亨德奉军分区首长命令执行接通“路北”联系的任务。临行前首长再三嘱咐:这次任务非同一般,不是和敌人拼杀,而要随机应变,冲过正太路这条“巨龙”封锁线,与友军首长接上头,同时要摸清正太线敌人的防御部署。赵亨德从侦察排挑选了两个侦察员,换装后,昼宿夜行,刚出和顺,就遇上敌人梳头式的“扫荡”,一连几天困在山洞里。赵亨德急中生智,化装成污头垢面的庄稼汉潜入敌人的民夫担架队里,以抬担架、扛粮食的民工身份为掩护,经寿阳到五台,巧妙地摆脱了敌人的多次盘查,顺利到达五台山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与聂荣臻司令员取得了联系,出色地完成了任务。</h5> <h5> 1942 年9 月,赵亨德被调到太行二分区司令部任敌工干事。为摸清正太线敌人部署,赵亨德带领四名侦察员摸进芹泉车站,他和一个爱憎分明的机务段中国工人换了装,手提一盏信号灯,不动声色地在车站内活动。等到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伪军,一前一后地走过时。赵亨德一跃而出将鬼子拦腰抱住,一个战士手疾眼快堵住了鬼子的嘴;同一时间,另一个战士照着赵亨德的擒敌动作将伪军也抓了回来。这次深入虎穴活抓“舌头”,没费一枪一弹,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侦察任务。<br> 百团大战后,为反击敌人的“大扫荡”,太行二分区任命赵亨德为队长,分区侦察排为骨干,组成正太武工队,又称正太侦察队。作战地区东起娘子关,西至南同蒲铁路线,专门打火车、炸桥梁,破坏敌人的大动脉,配合主力部队,挫败敌人对根据地的“扫荡”。他们勇敢机智、神出鬼没,专门惩治汉奸、瓦解敌军,捣毁维持会。据统计,八个月的时间,赵亨德和战友在敌人控制的正太铁路沿线共爆破27 次、炸毁火车头7 个、车皮16 节、桥梁1 座、歼敌40 余名,有力地配合了太行根据地人民反“扫荡”斗争。敌人闻风丧胆,称他是“正太路上的拦路虎”,在正太铁路各站张贴了“悬赏两千元,捉拿赵亨德”的布告。</h5> <h5> 1944 年3 月,根据情报得知正太线敌人换防的消息,赵亨德奉命侦察敌人的部署情况。他率五名侦察员历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活捉了一个日军士兵,又在寿阳铁路段活捉了一名工务段长,最终获取了敌情,胜利完成了侦察任务。11 月21 日,太行区召开群英大会,赵亨德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新华日报》(太行版)12 月10 日刊登了《一等英雄赵亨德》的报导,专题介绍赵亨德爆破铁路、活捉敌人的英雄事迹。</h5><h5> 1945 年1 月17 日,赵亨德根据重要情报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带领武工队,顶风冒雪、日夜兼程徒步200 余里后到达寿阳县,在平西(定)县大队和当地民兵的配合下,出奇制胜拦截了一辆从太原开往北平的日军特别列车。俘获日军少将、伪山西省教育行政顾问铃木川三郎等官员8 人,击毙敌人60 余名,缴获重要文件、军用物资等100 余驮。在激烈的战斗中,赵亨德右臂负重伤,但他仍顽强指挥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br> 1 月25 日,太行军区为赵亨德荣记大功一次!《新华日报》太行版以显著位置详细报道了赵亨德的英雄事迹。战后,他升任太行二分区侦察队副队长,接着又组织指挥了奇袭祁县火车站的战斗,全歼站内日伪军,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h5> <h5> 1945 年8 月15 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赵亨德率部在东赵、北合流车站间拦截火车,亲自缴获敌人轻机枪一挺。随后转战河北元氏,率部队夺敌战马18 匹。1946 年,赵亨德从冀西返回太行山区,在近一年的解放战斗中先后参加了榆次长宁、太谷阳邑、平定锁簧等大小战斗百余次。10 月在白羊墅车站截炸火车时,赵亨德眼部受重伤,导致一只眼睛失明。<br> 1947 年春夏之交,正太战役打响。4 月19 日,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解放平定时,为了扫清平定外围的磛石敌据点,身为副团长兼参谋长的赵亨德,亲自率领部战斗在前线,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 岁。<br> 巍巍丰碑诉不尽英雄故事,峥嵘岁月永不忘红色精神。在“中共第一城”这片热土上,象赵亨德这样的英烈还有许多许多,有的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革命故事和红色印记,将永不湮灭、永不褪色……<br><br></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缅 怀 革 命 先 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 念 战 斗 英 雄</div> <h5><br></h5><h5>(备注:文中图片源于学校活动存储资料)</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