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队的记忆之八:不能忘怀的崔连瑞书记

侯福志

<p>  到了队团委后,我就承担起团委的日常工作。崔书记对我很放心,什么事都让我做主。事都得自己想,自己拿主意,就需要各科室配合,还必须自己亲自协调一些关系,这样无形中就锻炼了我的能力。当时,地质一队办了一个简报,我经常在上面撰写一些工作简讯,油印后送到局团委。大约在1986年7月,局团委书记展民晓看到后给予肯定,他甚至提议把我借调到局团委去帮忙工作。当时崔书记是舍不得我走的,因为好容易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p><p> 我被借调局团委之后,队团委好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后来,朱广文接替了我的工作。广文是我的同乡,她本人是石各庄镇的,她爱人姓沙,是石各庄镇敖嘴村的。因为这层关系,我与她非常熟。她毕业于财经学院,工作有一种冲劲,也是干活的好手,这给崔书记腾出了不少自由时间。</p><p> 1987年1月,我的人事关系正式转移到了局团委,由一名技术干部转变为公务员。当时展民晓书记还兼任局宣传部部长,团委的日常工作就由我一人承担(一个人一间办公室),虽然没有书记的名份,但干的全都是书记的活。记得,团的工作非常复杂,除负责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外,还负责青年团员的教育、发展以及组织青年开展文娱活动等,那个时候,大环境比较好,团的工作很受重视,团干部都有很好的前途,所以在局团委的时间里,工作还是有声有色的。当时团市委书记是罗保铭,青联主席是散襄军,这些领导后来都发展的很好,他们对地矿局团委的工作都给予过肯定。地矿局团委归口团市委的青工部管理。那时,建设口的其它单位的团委也都一样归青工部管理,包括水泥院、化工设计院等享受局级待遇的单位。大部分团委干部都很熟悉,如郑云祥书记。他当时是二房建的团委书记,1987年,我与他在凤蓟县凰山营地一起参加团市委的培训会,那个时候就认识了。多年之后,我伴随着机构改革的脚步踏进了市国土房管局的大门,他那时已经是局组织部的部长了。1988年8月前后,因国家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党、工、团等政工机构需要缩编或消减,团委不再设专职干部,其工作划入了党群工作部,我于是离开了局团委。恰在此时,地质矿产部发文,要求各省地矿局成立政府法制机构,对地矿管理提供法律支撑,在这个大背景下,市地矿局决定成立政策法规研究室,机缘巧合,我便与李元、张乡等二位处长一起,成为这个新处室的创办人,开启了另外一番生活天地。</p><p> 每当回想起来这些经历,我就想起和感念崔书记。当初若不是崔书记的举荐,我可能仍然是一名普通的地质员。当然,地质员也是很光荣的职业。温家宝在甘肃地矿局的时候,也当过地质员,这在他的《地质学笔记》一书中,有明确记载。由技术干部变身为公务员,命运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崔书记除支持我工作外,平常还如兄长一样,很关心我的生活。他一直想给我介绍对象,因为我条件太差,所以总也没有成功。我调到局团委之后没有几年,他就去了队里的工会,联系就少多了。后来听说他的颈椎病越加严重了,以至于头都不能直立,后来就做了手术。我再见到他时,就是歪着头的样子,曾经风华正茂、潇洒帅气的他,竟然像一个老头。又过了几年,听别人偶尔提起他,但已经是过时的噩耗了。他去世的时候,年龄也就50多岁。这么好的人,就这样走了,实在有点可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