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邓任飞 </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学美术高级教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专美术高级讲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现居广州市番禺区市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老家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众多的古老村庄。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七年间(1384年),穿越了600多年的历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如今,老家仍然保留有不少明清时期所建的古民居。下面古民居我称为"古宅"。儿时村里的古宅也叫"地主宅”,其中古宅主厅是生产大队活动中心,其它附房分给村民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儿时的伙伴就有几个住在古宅大院。孩时的我经常到古宅大院玩耍,几个小伙伴爬木梯到墙壁顶抓小麻雀、投大银等等童趣无穷。古宅大院有几座,形成很大的建筑群。听说是我老家祖辈有人在朝庭当了官回乡建了这几座具有岭南特色民居建筑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古宅大院,院落宽敞高大,照壁上有浮雕、壁画,有气势恢宏的石柱,各式各样的屋檐,大门门楼上有各种字体的牌匾,惊叹建筑师手工艺之精湛 。 古宅空间结构特别讲究,三进四合院,通风透气、冬暖夏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追忆往昔,穿越时空,童年的趣事仿佛就在目前。不难想象到老家曾经的辉煌,感慨如今古宅只剩下残桓断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想画古宅大院很久,但一直没想到怎么样去表现,这次回乡,在堂兄雀哥和雷州四中朱四老师的陪伴下再次到古宅大院学习,触物生情 ,思绪万千,决定以"残"为主线,以残片形式表现,震慑心灵、表达心境!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如此造工精美、建筑宏大的房屋群落,不禁引发对往昔无数的遐想……当年是谁住在此处?他们的后人现在在哪?为何房屋没有被翻修………带着种种的疑问和遗憾,心隐隐作痛……唯用画笔记录一种如春天般潮湿的心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家古民居图片</span></p> <p> 即将失去的历史与文化</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赏邓任飞先生新作《岁月回声——老家古民居》有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邓亚平写于2020年4月4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欣赏着任飞叔新作《岁月回声——老家古民居》,又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春节回老家过年见到家乡古民居建筑群崩塌的惨况,又深深地触痛我的内心和感慨万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中国的民居中。人们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最希望、最喜爱的东西,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一个村庄的古民居古建筑就是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岁月无声,时光有痕。我们调和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就是我们调和村的历史和文化。调和村一座座深宅大院的明清古民居,高大的院落门庭,精美绝伦的照壁浮雕、壁画,气势恢宏的石柱,古色古香宽敞的庭院,各式各样的屋檐,高大的门楼配上各种字体的大门牌匾……世世代代在此居住,在此生活。时间久了,历史长了,故事多了,就会有文化与灵魂存在于古民居的楼阁和砖瓦里。只要古民居还在,文化与灵魂将永远附着其中。当我们走进这一座座古老的三进四合院,就会有深深的心灵感触以及对祖先辉煌历史的赞叹。它永远是铭刻我们祖先辉煌历史的丰碑和调和人文化灵魂的殿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调和村古民居建筑群,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提供认同,增强自信,这就是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没有了古民居建筑群,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只有在这些古民居建筑面前,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现在,我们调和村古民居建筑群,风吹雨打,无居无护,年久失修,一天天崩落、倒塌,一座座在崩坏、倒灭,若再不尽快抢修维护,将一荡无存。先辈的辉煌历史与恢宏的古民居建筑群将毁于一旦,境况已触目惊心,时不我待,我们再不行动,将无法挽救,并留下无尽的痛心和遗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