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充满朝气的4月的第一天,政史地组召开了第三次教研组会。在疫情防控逐渐向好的时刻,政史地组的老师们继续按照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为继续深入推进线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有效化,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学习与长远发展而不断努力奋斗。</p> <p>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组在不断的听评课活动中,深入思考、积极讨论,把每一次听评课活动落在实处,能够有的放矢,指导教学,切实提升每位老师的教学水平、拓展教学思路并更新教学理念。</p> <p> 本次教研会主要是对李阿妮老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程》进行学习和评课。该课的录课视频早在一周前已经上传至教研组钉钉群,以供各位老师参考听评课。首先由李阿妮老师说课,细致阐述了本课课题的制定、教学预设和具体实施过程,并说明了本课的不足和改进之处。</p> <p> 接下来,每一位老师都针对本课进行了评课。张捷老师用五个字评价了李老师的课:1. 教学目标突出了“明”,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讲解准确到位、清晰明了。2. 教学内容抓住了“准”,不仅抓准中考考点有的放矢,更在复习中重难点、高频考点、时政热点突出。3. 教学程序体现了“清”,过渡流畅自然,用语严谨。4. 教学方法呈现了“活”。在整堂课讲解过程中,始终注意横纵向联系、灵活有序。5. 教学特色展现了“实”,不仅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更多的是中考能力要求的落实。</p> <p> 赵林林老师从课堂细节进行评课: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使用表格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在讲解中补充信息较多,讲清了易错、易混点并做到了中外知识点关联;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与抗争分为开端、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版块,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p> <p> 肖仲妮老师则从三个方面评价:一是感受到了李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衔接自然。二是紧贴中考,体现了初三复习课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三是课件制作贴近教材,形象直观,通俗易懂,让学生印象深刻。</p> <p> 敬鹏程老师提出:这节课知识体系完整,教学思路清晰,能准确依据历史事件的时序性,推进知识的回顾。最值得一提的是课前李老师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谈,鼓励学生在家认真学习,争取开学后弯道超车。</p> <p> 柏倩老师则重点分享了对本节课讲解的感受:李老师讲解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对于很多中等生和后进生来说受益匪浅;同时目标明确,直奔中考考点,能让学生明确从哪里突破重点、怎样突破重点。</p> <p> 最后,各位老师也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课程结束的过于突然,有意犹未尽之憾。</p><p> </p> <p> 教育是面向未来、服务于未来的,“教无定法,研无止境”,经过数次教研组会议和听评课活动,老师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不断思考与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