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前甸,记忆中小镇

Sun

<p class="ql-block">不经意再看书柜隔层的那本旧相册,顷刻间让我的思绪又一次回到了军营驻地前甸,又一次回到了青春岁月那段军旅生涯文化集训的日子。此时驻地附近那些熟悉的地名,新村、靠山、二道沟、山嘴子、大柳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都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又让我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昨天……</p><p class="ql-block">昨夜梦回前甸去,</p><p class="ql-block">一番别意入心头。</p><p class="ql-block">几多往事仍还记,</p><p class="ql-block">未了深怀忆不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甸,这是我离开部队以后,常常出现在我梦里的地方。前甸是一个镇,位于抚顺市区东部,南倚浑河北岸,北靠长白余脉,西与城东新区相邻,东与东洲区章党镇接壤,202国道、沈环公路、沈吉高速公路、沈吉铁路穿越全境,抚顺关遗址就位于前甸镇关岭村附近,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重要关隘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去前甸是1986年的二月底,之前一直在铁岭银州区七里屯七营,那时的62师已经改编为高炮第一旅。我记得过完春节连队给了我10天探亲假,刚回家不到5天,就接到连队电报,要求归队去抚顺前甸一营文化集训队学习,所以这个时候知道了集训地,也记住了前甸这个地名。</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前甸还是一个乡,没有高楼,都是平房,距离市区还有一段路程。从抚顺南站通往章党的20路车从前甸经过。我们高炮旅有三个营在前甸靠山村的北山不远处,形成三角不同的位置坐落在那里。我所在的集训队就在一营部前面的连队,站在集训队门前就能看到前面的砖厂,过了砖厂就是四营,还有一条从前甸通往大柳的乡路经过一营西侧。</p> <p class="ql-block">到了文化队后就正式开始进入学习阶段。那个时候正是春天的开始,春意盎然,大地一片生机。尽管文化队领导对学员要求很严,但是学习之余还是可以到营区四外走走转转,有时还可以到附近的山嘴子村村部活动室打一会儿乒乓球。我记得农忙时,我们利用休息日还去帮村子里的农户到稻田地插秧。那时在前甸一营文化集训队的几个月,除了学习紧张一些,其它时间还是比较轻松的。到了六月份学习结束,考试通过的进入河南郑州炮校学习,没有通过的学员返回原驻地部队,开始训练准备到大连营城子靶场打靶。我记得前甸在我复员之前还去过两次,那时的部队已经从铁岭搬迁到了抚顺营盘教导营。</p> <p class="ql-block">当我再一次去前甸已经是十九年后的事情了。那是2005年秋天我休年假去抚顺,在旅部旧址南侧那个还没有搬走的军人服务社,打听到了当兵时在一个连队的战友徐法海,听售货员说他就在前甸居住,心里特别高兴,所以特意前去看望。徐法海大哥是山东莱州人,当兵时在我们教导营三连的职务是事务长,人特别实在,善良、有爱心、能吃苦,工作也认真。他转业以后分到了前甸粮库工作,后来停薪留职自己在前甸市场附近开了一个服务社,生意经营的还不错。如果没有那次去抚顺打听到徐法海的消息,还真说不上什么时间再回前甸看看。</p><p class="ql-block">再回前甸,</p><p class="ql-block">旧地新颜换。</p><p class="ql-block">昔日平房都不见,</p><p class="ql-block">已是高楼一片。</p><p class="ql-block">行走城市边缘,</p><p class="ql-block">惊叹岁月变迁。</p><p class="ql-block">放眼沈环公路,</p><p class="ql-block">小镇暖入心间。</p> <p class="ql-block">当我踏上前甸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前甸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镇已经和顺城区连在了一起。旧地重游,思潮翻滚,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在前甸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回去的次数也很少,但对小镇的记忆还是那么深刻。青春岁月那段军旅生涯至今梦绕魂牵,为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军营旧址,还有那段文化集训学习的美好时光,甚至还为那时没有考上军校留下的一点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孙英新,网名Sun,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曾在抚顺市81356部队服役过;退伍后曾在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约翰.迪尔(佳木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工作过,喜爱文学,平时喜欢音乐,看书,运动。作品散见于网络。微信号:wxid_hcaznm43zd7l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