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场疫情,延缓了我们新学期返校的步伐。它虽然阻断了教师与孩子们的“面对面”,但老师们的各种努力却拉近了师生心与心的距离。在线上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应用、提升,在线上教学这一特殊“战线”频出奇招、妙招,使十中的网络教学活动异彩纷呈。</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刘桂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疫情防控教育</span></p> <p> 我认为,特殊时期,做为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课业情况,特殊时期,还要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我在完成当日的学科教学任务之后,还要对学生进行疫情教育,在学生中间树立共抗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把一线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家长、学生分享,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生活不易,有很多人在守护着我们。与此同时,我还不遗余力地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断提醒学生注意休息和锻炼。我常常和班上的学生交流,给他们介绍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提醒他们要宅在家,不到处走动,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坚持每天晨午两次测量体温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温馨提示家长,每天早8点前汇报学生有无发烧情况。提醒学生及家人要勤洗手多通风,适当增强体育锻炼,推荐适合在室内做的体育运动等,提升自身免疫力。强调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这场疫情。</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刘孟培:制定“行动路线”,自主学习亦成长</span></p> <p>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为学生设计了一套“行动路线”,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有需要时能及时发起求助。比如,每天的数学时间是45分钟,我设定学生的行动分为三步:</p><p> 第一步是领取任务。我提供一份任务清单,内容包含“要求说明”“参考资料”和“操作指南”三个部分。“要求说明”可以提供一个模板,告诉学生完成的结果要符合什么样的格式;“参考资料”可以是微课和电子资料,告诉学生按需提取学习;“操作指南”可以是图文或视频,告诉学生如何获取参考资料和交付结果,以及如何处理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p><p> 第二步是执行任务。学生拿到任务清单后,就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始执行了。我要做的,就是在数学课的时间内随时在线,告诉学生有疑问尽管放心求助,可以私自给老师发信息提问,也可以在班级群里和其他人讨论思路。我则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帮助。</p><p> 第三步是交付结果。学生完成任务后,会陆续地上传结果。我要关注的有两点,一点是结果的上交情况,可以适当地发出提醒;另一点是分析上交的结果,一看数量是否足够,二看质量是否与实力匹配,三是找亮点和问题。</p><p> 第四步是订正反馈。我提供答案,供学生自行订正;接着,借助直播或图文,总结自己发现的亮点和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然后呢,给学生发送新的任务,开始新一轮的“行动路线”。</p><p> 最后,保持思考,在行进中灵活调整,在帮助学生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一份成长!</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刘海月:做好笔记,笔下有乾坤</span></p> <p> 疫情袭来,延迟开学,学校停课不停学,老师指导学生居家学习,这项工作已经开展八周。</p><p>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文言文是一大难点。一步压不扎实,步步走不稳当,从字词到句子再到写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繁杂的知识中笔记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十分重视笔记的记录。开始我会给孩子们书写范本笔记,要求大家模仿,再一一检查。后来大家也会根据我的思路将笔记充实起来,有了自己新的想法,这让我惊喜不已。笔记做好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是成功的第一步,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也会走好后面的每一步,定能够做到“刀出鞘,全力拼搏;箭上弦,不达目标枉少年”。</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杨坤:分组辅导,因材施教。</span></p> <p> 我把我所带班级分为两个组,分别命名为“火箭组”(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和“潜力组”(基础不好,但有很大潜力的同学)。布置作业时,我会依据两个组的水平差别化对待:书写作业方面火箭组的同学注重拔高以及英语综合听力的提升,除了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外,每天至少做一篇完形和一篇阅读,每天必须做听力听写,我会不定时抽查;潜力组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他们的重点是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会在课本以及练习册上挑选一些适合他们做的题。口语作业方面火箭组除了背基本的单词、短语和重点句型,我还要求他们注重积累,积累名言警句,我每天都会在火箭群抽查他们的视频背诵,再逐一指出问题,包括发音、语法以及用词;潜力组我对他们的口语背诵要求不高,除了背诵单词外,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熟读,再去乐教乐学打卡,做题时有语感即可,这样他们也不会感觉到很难,不至于对英语望而却步。</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赵艳:云课堂,云团结,出真知</span></p> <p> 这个新学期,注定不平凡。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十中人也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学期,师生齐聚“云端”。虽少了大家齐聚课堂的欢声笑语,但“云”上的日子,我们过得同样精彩。</p><p> 一套新的网上授课模式的摸索让“云课堂”应运而生,而这个过程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老师们一边调侃着“我明明是个老师,疫情把我变成了主播”,一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教学中,不断get新技能,创新备课授课方式,不断地进行着调整。钉钉,微信,抖音,快手老师们利用多个网络软件,力争最大限度的展现网络课堂效果!</p><p> 疫情的爆发,注定让这个学期变得紧张起来。而越是紧要关头,才更要创建“云团结”的家校氛围。为此,班主任们每天都是忙碌而紧张的。在学校的带领下,每日统计学生健康状况、开展疫情相关主题班会、普及疫情相关防护知识、关心居家学生心理状况等等,成为了我们日常的必做工作。家长们同样非常“给力”,这个学期的家长群里,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对学生健康情况的及时回应、统计信息时的互相帮忙和转达,对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日常督促等等。孩子们的“云”学习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热火朝天的进行着。</p><p> “云课堂”“云团结”为“出真知”提供了保障。学习始终是一种能力!能力从学习中来,真知从实践中来。期待疫情消散,见证孩子们带着收获与成长重返校园!让我们不负韶华,只争朝夕!</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赵艳丽:多重手段,齐头并举。</span></p> <p> 利用精品课件对学生进行课堂辅导。考虑学生长时间在网络学习,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尽量减少,布置网络上的作业,以阅读背诵为主。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学生沟通,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指导,运用微信群钉钉群答疑解惑,确保了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能进行愉快的参与学习。</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王俊莹:努力挖掘资源,悉心助力中考</span></p> <p> 依据形势需要,我们初三语文组老师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大环境下,及时制订了复习计划,调整了复习方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p><p> 一、发扬团队作战的优势,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在网络教研会议上,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制订了复习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方案。每一周都是按照计划,把复习内容具体列出,每名成员按照自己擅长的领域领取任务,精心备课,制作讲义、学案、课件,提前发布在教研群里,经研讨通过后再具体实施。所有老师都克服困难,“危难时候显身手”,化身“主播”,互相学习,及时交流,逐步提升技术水平,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年级同步,每节课实现了多群联播。</p><p> 二、充分挖掘资源,尽最大努力丰富课堂内容。“学习强国”“101网校”“万维公众号”都有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源,我们精心筛选“干货”,为学生组建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课堂,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趣,又能从中有所得,为中考取得良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p><p> 三、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及时地批改、督促与鼓励。有的老师与学生连线背诵;有的老师合理利用学生竞争,化压力为动力;有的老师视频监考,以考促教……</p><p>目前,我们的第一轮复习已经进入扫尾阶段,预计下周会结束首轮“回归教材”的复习,开始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我们会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在这个特殊的中考复习阶段,争取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统一课表下的“求同存异”</span></p> <p> 为了让年级部各个学科教学节奏趋于一致,统一步调,通过统一框架来保证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学校教务处牵头,联合各年级部主任和各学科备课组组长,科学统筹,认真研讨,为每个年级制定了统一课程表,让老师们的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考虑到班级差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在统一课表的框架下,老师们会酌情依据本班的教学需要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做到了“同中有异,异中求同”整体风格。</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隔空测验——“沙场秋点兵”</span></p> <p> 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评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疫情期间,学校教学活动的这一重要环节依然不能被忽略。为了克服师生之间的空间局限性,老师们通过商讨,绝顶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对学生组织各个学科的“隔空测验”。为了保证视频考试能够真正反映学生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效果,老师除了要求学生全部“露脸”考试以外,还安排家长再旁“监考”。考试“散场”之后,学生把答案拍照上传到顶顶群,老师在线批阅,然后进行试后讲评。通过这种方式,部分学生在家自由散漫的学生状态可以得到有效遏制,进而实现学校线上教学活动效果的最大化。</p> <p> 线上教学活动“一招鲜”,目的并不是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而是服务于特殊时期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服务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服务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各位老师通过交流切磋,不仅完善了自己,同时有益于学校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两者共同作用,终会让特殊时期的十中教育不负社会的期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