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六年级四班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

起点

<p>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寒假无限期的延长。停课不停学把我们的书房变成了课堂。为了让我们的居家学习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们开展了整本书阅读“十一”计划--即每十天读完一本名著!</p> <p> 整本书的阅读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根据教育部的推荐书目,把六下的四本推荐书目列入了我们的阅读计划。它们分别是《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p> <p>  居家学习大家约定共读的第一本名著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p> <p>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无人的荒岛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生存下来,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p> <p>  读这本书老师挖掘的重点在感悟。因此我们以写读后感的形式来总结阅读这本名著的收获。写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 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p> <p>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写读后感的目的还在于区别第二单元的习作写故事梗概。让学生区别读后感和故事梗概的不同。</p> <p> 第二本阅读书目的安排我让学生推荐。首先安排学生制作读书推荐卡:从书目、作者、主要内容、推荐理由等方面陈述理由。下面是大家制作的读书推荐卡。</p> <p>  根据大家的推荐,我们选取的第二本名著是《汤姆索亚历险记》。</p> <p>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p> <p>  其实很多人在阅读时有一种通病,一本书读完之后,时间越长,在脑海中停留的记忆就越短。而思维导图,就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阅读时条理混乱、内容不熟、记忆不深刻等痛点。我们学习了济南空中课堂董娇老师的《思维导图,语文学习的好帮手》,第二本名著我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汇报。</p> <p>  从作者简介到创造背景到人物介绍到主要内容分门别类的整理,一目了然。</p> <p>  我的思维导图是不符合儿童作品的童真童趣。</p> <p>  别具一格的设计,图文并茂!</p> <p>  我的作品是不最具有思维导图的环环相扣,丝丝入扣</p> <p>再来欣赏一组优美的思维导图,精彩无限!</p> <p>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我们读的第三本名著。 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p> <p>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1909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为“的风格”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奖的女性。</p> <p>  作为一部集地理人文于一体的小说,老师引导学生采用绘制线路图的方式理清文章的脉络,梳理文章的内容。</p> <p>  有了这个路线图讲故事是不是思路更清晰?居住在瑞典南部的一个十四岁的男孩,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捉弄小动物。一天他因捉弄一个小精灵而被精灵施妖法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后又被一只想跟随大雁飞行的雄鹅莫顿带上了天空,与一群大雁一起从瑞典的南部飞到了最北部的拉普兰省,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他也因此变成了一个温柔善良、乐于助人且又勤劳的好孩子。</p> <p>  从家中出发到最后回到家中,期间的种种见证着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路线图见证着尼尔斯的蜕变。</p> <p>  莫顿是一只有理想、不服输的大白鹅,立志要像大雁们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后,带着试图将他拦下的尼尔斯一起飞上了天空。在旅行的过程中,他对尼尔斯照顾有加,并在厄兰岛上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灰雁。最终,他与小灰雁结为夫妻,并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返回家乡。透过路线图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这只公鹅的拼搏和幸福……</p> <p>  通过路线图我们不仅更好的了解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更清楚地了解瑞典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p> <p>  第四本名著就是《爱丽丝漫游奇境》(版本不同,名著名字略有不同)。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得大叫一声,才大梦醒来。这部童话中神奇的幻想,风趣的幽默,昂然的诗情让广大读者爱不释手。</p> <p>  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是一位数学家,在数学领域成绩斐然。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他兴之所致,给友人罗宾逊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卡罗尔后来又写了一部姐妹篇,叫《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并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起风行于世。</p> <p>  手抄报也是很好的总结方式。这本奇思妙想的作品让同学们充分施展了自己的奇思妙想。</p> <p>  书中充满了有趣的文字游戏、双关语、谜语和巧智,让我们记录到我们的手抄报中吧</p> <p>  爱丽丝:故事的主角,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属于儿童的那种纯真。她的奇遇真的引人遐想……</p> <p>  喝一口水就能缩小,吃一口蛋糕就能变成巨人,爱丽丝的奇遇是不是也是你想要的?画下来,写出来……</p> <p>  好词好句,读后感,人物简介,内容梗概……手抄报的内容更灵活,更广泛</p> <p>  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仙境,你可能也在你的仙境中天马行空。我们的手抄报也包含着我们的幻想,我们的梦境……</p> <p>  其实我们在阅读这四部作品时还做了许多,比如阅读过程中做的批注,做的读书笔记</p> <p>批注做的也很认真!</p> <p>  结合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们还自选喜欢的名著写故事梗概。</p> <p>  我们对喜欢的作家和作品的人物制作精美的人物名片</p> <p>  人物名片寄托着我们对他们的喜爱和对他们的理解</p> <p>  我们还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读书交流会,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讲述精彩的故事片段 </p> <p> 高尔基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在书籍中尽情体味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姿,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p>

尼尔斯

爱丽丝

我们

名著

读后感

导图

阅读

骑鹅

读书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