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湖北,也说湖北人

也说野说

<p>(说明:本篇系从本人其它文章摘取,而单独成篇。)</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也说湖北</b></h1> 先说说为何湖北省简称鄂。<div><br><div>  当年湖广总督和现在的湖北省政府所在地,在武汉的武昌。武昌过去叫鄂州,起因是夏商时代的鄂国和两周时期楚公的第二个儿子鄂王,都在这里建都。鄂王城作为楚国的国都持续200余年。</div><div><br><div> 中国有个别称,叫九州。荆州是九州之一。历史上的荆州乃楚国的旧地,荆州的荆字本来源自楚。而其核心区域都是现在的湖北。所以湖北又名荆楚。但湖北省的简称没有用“荆”或“楚”,而是用的另一个字“鄂”。这是为什么呢?</div><div><br><div> 因楚国太强盛了,湖北不能做简称。严格意义上讲,战国时期的楚国,土地面积覆盖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贵州、江苏、浙江、河南等,还包括山东的部分。</div><div><br></div> 所以如今,湖北不能简称“楚”,要用“楚”,周边江苏、浙江、安徽等省肯定是不同意的。</div><div><br></div><div> 于是,取过去的楚国都城、现在的首府曾用名,中的一个字“鄂”,来作为湖北的简称。各方都能接受,而又能反映历史。也可以这样说,湖北人相当于当年楚国的都城人😁。<br><br></div></div></div> 湖北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其省会武汉正好位于北上广深渝蓉等核心城市的中心位置。<div><br>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其中下游均在湖北(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并在武汉汇入长江,所以,武汉的简称“汉”与此不无关系。</div><div><br> 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湖多(但都不大)。湖北算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其水资源总量排名第九(约相当于西藏的1/3,四川广东或江西的2/3上下),人均水资源量排名第十二。</div><div><br> “湖广熟,天下足”。盖因湖北优秀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无论是曾经的楚国还是后来的荆州,湖北一度为中国非常重要的区域。【备注:古代的荆州,一般固定辖区含今湖北湖南两省,东汉时一度包括广东全境及广西、越南的一部分,到隋朝时,管辖范围更大,地域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广西、广东、贵州等各一部分。“湖广”也是明清时起两湖的特指,之前也包括两广和贵州。实际上,两湖一直是一体的,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被人为分割。】<br><br><br> 从历史来看,当年的楚国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主体民族的形成,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而湖北是楚国的发祥地和核心地带。</div><div><br> 这里先不展开,只举几例。巴楚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屈原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楚国绵延八百年,鼎盛时期,疆域覆盖整个南中国。战国后期,秦楚争霸,楚为秦所灭,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久,秦朝为楚国人项羽所灭。而另一个依附于项家军的楚国人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于是才有了汉族的称谓。刘邦当初的封地中有汉中,汉中在汉江的上游,是汉江的发源地,而汉江的大部分在湖北境内,并在武汉汇入长江。韩国人喜欢争中华文化的正统和源头,但其许多地名却莫名其妙的与湖北地名相同,比如汉江、江陵、襄阳、丹阳、利川、汉阳等等。<br><br> 我们再回到现在。1971年始建,1988年建成的长江干流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葛洲坝水电工程,能保证并网后向上海输电120万千瓦。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也建在湖北宜昌(离下游的葛洲坝仅38公里)。</div><div><br>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湖北丹江口水库调水,途经河南、河北到达北京、天津。重点是为了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沿线十几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丹江口大坝因加高搬迁移民34.5万人。</div><div><br> 该工程设计调水量为141.4亿立方米/年(约相当于湖北总水量的10%)。该工程已于2014年底通水。<br><br><br>我们再来说湖北人。<b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也说湖北人</b></h3> <p>  记得大学同学在一起聊天,有同学开玩笑叫了我一句“湖北佬”。从某种意义上,“湖北佬”是“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简称。这两句评价湖北人的话,大概是最深入人心的一句话。这两句话亦褒亦贬,褒的时候指聪明,贬的时候谓狡诈或者是喜欢窝里斗。似乎贬义的时候占多数😁。</p><p><br></p><p>  要了解这两句话,我们先从九头鸟说起。九头鸟与楚人的祖先有关。</p><p><br></p><p> 疫情初期,不到十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其名字大有讲究。除了五行文化等其他因素,火神祝融乃楚国人的先祖,也是最关键的原因。</p><p><br></p><p> 出自楚人之手的《山海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九凤就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山海经》中还说道,九凤是火神祝融的真身,是尊贵的凤凰。顺便说一下,楚人崇拜凤凰、崇尚数字“九”的习俗,后来已成了中华民族的习俗。</p><p><br></p><p> 从《山海经》看,“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个意思应该是对神鸟的美好向往。</p><p><br></p><p>【备注:祝融是颛顼的后代(秦人的先祖伯益也是)。也就是说,楚人、秦人都是颛顼的后代,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所以,楚人、秦人与周人都是黄帝的后代。只是周天子看不上楚国,楚人不服周,故有后来的楚庄王“问鼎中原”🤪。秦楚之间,先是秦灭楚,统一六国,后是楚人灭秦,最终建立统一的汉朝。因此,不服周,不服秦,大概是楚人的精神。】</p><p><br></p><p>“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个说法见于《酉阳杂俎》卷十六《羽》。</p><p><br></p><p> 一般认为,这两句话成了负面评语,是从明代名臣张居正开始的。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有一种说法说,张居正曾经向皇帝推荐了九位监察御史,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乡,他们都刚正不阿,大公无私,贪官污吏因此恨之入骨。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p><p><br></p><p> 林语堂曾在《吾国与吾民》中这样评价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以油。”他心目中的湖北佬是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不怕失败、精明强干的奋斗者。</p><p><br></p><p><br></p><p> 还需要强调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的流动,湖北人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p><p><br></p><p> 过去的湖北人有的已成了他省人,著名的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两湖移民四川的人最多,当年的湖北移人早已成了四川人。</p><p><br></p><p> 现在的许多湖北人过去都是外省人。我的祖先,就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大槐树下转转到江西,再移民到湖北的。鄂南许多居民都和我一样。武汉人更是来源于五湖四海。</p><p><br></p><p> 同样也有从湖北反流到江西的情况。有一句话,“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是最好的说明。</p> <h1><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湖北加油!</b></div><div><b><br></b></div><div><b> 湖北人加油!</b></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