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隔代情———写给我的爷爷奶奶

登登

<h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h3><h3> 一题记 又是一年清明至,转眼又到了思念安放的季节。家乡的北墓坟园,草木深处,孤独坟冢里的爷爷奶奶,一定又在翘首以盼孙儿的归来吧!就像十年前,我远离故乡,负笈求学,尚在人世的爷奶颤颤巍巍坐在村口石墩等待孙儿放假归来,寒来暑往。而今,村口的石墩还在,却不见老人等孙儿了,阴阳两隔,但我永远是爷爷奶奶的牵挂和不舍。 因为思念,每次回到故乡,我都执意要去爷爷奶奶的坟前,给爷爷奶奶送点纸钱,絮叨这段离别日子的种种。如果天堂有路,真希望爷爷奶奶顺着去时的路,回来看看咱们家,我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 俗语说,祖孙辈,隔代亲,于我,尤为如此。自幼家寒,父母没有文化,奶奶担心妈妈照顾不好我们,于是就带着我和姐姐。在那段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清苦岁月里,祖孙老小,相依为命,隔代亲更深几许。 曾记得,孩提的我总喜欢跟在奶奶后面。奶奶对我倍加疼爱,有好吃的总是给我留着,趁没人的时候悄悄拿出来给我。记忆里,奶奶的兜里总会装着手帕,手帕里有钱,有冰糖,每当我哭的时候,奶奶便从裹了几层的手帕里拿出一颗冰糖,喂我嘴里,那时候冰糖很甜,因为我有奶奶疼。 曾记得,中考那年,寒风凛冽,我每天晚上读书到半夜,因为太冷,手冻的写字都抖,奶奶为我披上寒衣,又用一双布满茧子的双手给我搓,嘴里还不停的哈气给我暖手。窗外月淡星稀,夜深人静,黄晕的灯光下我在读书,奶奶给我端来一碗热粥, 粥如清水映月明,奶奶转过身,我流下了泪水。那时候虽苦,但心是甜的,因为奶奶陪着我。 曾记得,那年夏天我身患病疾,87岁的爷爷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四处求医,为我求药。医生给开的中药,每日三次服用,爷爷便用柴炉为我煎药,我感受到爷爷对孙儿的疼爱,爷爷认为我是这个穷家的支柱,一定不能出问题,而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寒窗苦读,撑起这个家,孝敬爷爷。世事总会跟人开玩笑,奶奶去世时,我读大二,爷爷去世时我读研二。想孝顺时身无分文,有心无力,如今景况改观,早已物是人非,孙欲养而亲不待。 </h3><h3> 我的爷爷奶奶见证了古朴岁月里孙儿的成长,给予了无尽的温暖,却无法见证孙儿的成功,无法享受孙儿的哪怕一丁点的孝敬。这恐怕,便是岁月更迭,生命轮回的最无情之处吧!我有时想,能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是我一种莫大的幸运,如果不是他们,我可能现在是另外一种人生轨迹。</h3><h3> 庚子之年,我带着媳妇,儿子回家过年,媳妇只见过照片上的奶奶,却也在大年初二晚上梦见奶奶站在客厅,身上依然穿着在世时的那件蓝色褂衣,面带笑容,依然那么慈祥,这便是亲情吧。或许是爷爷奶奶知道我们回来了,他们也想看看他们的孙媳妇,他们的重孙子,也想看看十年来家里的变化,也想坐在桌子上和家人们吃一顿团圆饭……<br></h3> <h3>  我的爷爷奶奶,孙儿完成了你们在世的心愿,我为咱家换了门庭,现在是一名中学教师,也在城里买了房,咱家人都好,媳妇也懂事,每年回来都给咱们家人做好多美食,你们的重孙子长得可爱,现在都会坐了,这几天长了两颗牙,娃也乖,他们都说像极了我小时候,爷爷奶奶要是看到一定也高兴地抱个不停,开心地合不拢嘴吧。</h3><h3> 我经常会想起当年负笈求学,每出远门,二老总是千叮咛万嘱咐,送了一程又一程,那种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情景,每每忆起,总是泪眼盈眶。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今年由于新冠疫情,我不能回家看你们,实在抱歉,下次回来,我一定带着你们的重孙子,去坟头和你们唠唠家常。春风起,我仿佛又听到了爷爷奶奶说:“峰娃,身上的钱够吗?在外要舍得吃穿,不敢亏待自己,家里你不用操心”。抬头,已泪流满面…<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