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春、夏、秋、冬(随笔四则之三)

高五幸

<p>我家里来了小燕子(散文)</p><p><br></p><p>西安高五幸</p><p><br></p><p><br></p><p><br></p><p>在2008年前后的仲春,我家正房前面新盖的两层楼房落成,刚给中间过道安上电表(因房出租一户一表),就来了第一位“房客”――小燕子。</p><p><br></p><p><br></p><p><br></p><p>我清楚地记得那日,小燕子怯怯地进屋先在空中飞旋,看见墙壁上凸出的电表,象发现新大陆似的高兴,“叽叽喳喳”向屋外飞去。不一会儿,又引着一只大概是“娇妻”又飞了回来,“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商量了许久,好象是达成了一致意向,相中了电表这块宝地,便开始了它们的“筑巢”行动。</p><p><br></p><p><br></p><p><br></p><p>“筑巢建窝”是辛苦的,小燕子一次次地噱叼着树枝、头发、泥巴,象“拐线”似地乐此不疲,在凸出的电表上“施工”,因没了人手的灵巧,只能靠腿、凭嘴艰难地劳作。看到“春燕衔泥”穿梭忙碌的身影,衔垒鸟巢,我不禁为燕子的毅力和意志而感染,那么纤小的身驱,正因为有“爱巢”的向往,才使得有心劲去干这它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难怪乎人们心疼地称燕子为“劳燕”,毫不为过。</p><p><br></p><p><br></p><p><br></p><p>终于,窝巢建成了,小燕子象玩彩票中奖似的高兴,喜孜孜地乔迁新居。这儿,居高临下,高枕无忧,既空气清新,又免了猫和老鼠的伤害。两只劳燕幸福地依偎在“爱巢”里,尽情地享受两人世界的欢愉和美妙。太阳出来了,她们一块儿出去觅食,夜幕降临,又一块儿相惜的回来“过夜”,日复一日,不亦乐乎。不知不觉,过了月把有余,燕窝里猛不丁儿冒出了一窝新的“生命”,六七个毛茸茸的小人手张着鹅黄鹅黄的嘴,嚷嚷地要吃要喝,这下苦了燕爸爸、燕妈妈,再也不能恋巢了,边叫着边飞出去觅食。不一会儿,燕爸爸燕妈妈衔着虫儿归来,燕窝象戳了一扁担,小人手高兴地直叫唤,都想争着吃着第一口。疼大的,爱碎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燕妈妈将觅回的虫子用嘴嚼成几小断,分给她们的孩子们,这个场景十分地感人。就这样一次次地往复,直到将孩子们喂饱,燕爸爸燕妈妈“叽叽喳喳”幸福地叫着,这才想到自已的肚子饿了,“该吃点东西了!”文此,我想到燕夫妻就象天下为父母者,心疼自己的子女胜过自己,宁愿自己受苦受罪,甚至受饥挨饿,也不要让孩子受一点点委曲,真是可怜的天下父母心啊!</p><p><br></p><p><br></p><p><br></p><p>燕妈妈反哺小燕,小燕见风长,十来天光景小燕就长满了羽毛,便扑拉着翅膀跃跃欲试,不会走就想跑,燕妈妈似乎给儿女们说着什么,一只小燕好象受到了鼓励,飞出巢窝却掉在了地面上,燕妈妈来不及报怨,“嗖”地飞向地面,将落地的小燕拖回巢窝……又估摸过了三五天,我发现不见了燕爸爸燕妈妈的身影,嗷嗷待哺的小燕子还在等着嗟来之食,直到实在等不见了,这才各自动身飞起来出去觅食了……,我想,孩子在父母的皮袱底下苫着,永远长不大,只有经过风雨的摔打,岁月的磨练,才能扑向理想的蓝色天空。</p><p><br></p><p><br></p><p><br></p><p>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不觉得小燕子“房客”在我家下榻十年多了,每年的春天,小燕子身着花衣,就会如期来到这里,繁衍后裔,待长大成人,到了秋季便会悄然离去,似乎约定成俗。幼时听祖母说,小燕子是益鸟福鸟,她不仅吃庄稼和树木上的害虫,还能给家里带来福运财运,更重要是在家里听听鸟语会有好的心情。想想也是,每当我心情郁闷,事情不顺,或者在写作处于困顿之时,我自会泡一壶热茶,叼一枝香烟,闭目靠在沙发上会神,耳闻到小燕呢呢喃喃的鸟语,情绪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感染,农家小院的那种静中有动的逸安,似乎将生活中的不快驱赶,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乐趣和新的灵感……我自忖,十年前来家筑巢的燕爸爸燕妈妈还好吗?!当年你们辛苦盖的房子依然还在,怎么不见了你们的身影?你们的子孙福份真大,不用筑巢,坐享其成,真乃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p> <p>高五幸 || 趣谈伏天避暑(散文)</p><p> 2018-07</p><p>西安高五幸</p><p><br></p><p>三伏天,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蒸热烧烤的“考验”。闻听到“这鬼天气”“把人晒蔫蔫了”的抱怨声,我脑际蓦地想到了伏天避暑这一话题。</p><p><br></p><p>炎炎夏日,酷暑难挡,这是谁也不可逆转的自然生态规律。记得在灞桥区土地局上班的有一年,气温就象今年这样的高,当时还没有空调,办公室只有个风扇,风扇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人不敢动弹,见动弹就是一身汗水。在我抱怨人撑不住时,局长谢维永说,“冻的是闲人,热的也是闲人。”我愕然不解,他进一步挑明,“有多热的,农民在太阳底下还不钻包谷地咧!咱在凉房下坐着,风扇吹着,还弹嫌的鸡蛋没毛?为什么庙里和尚盘脚敲罄,闭目纹丝不动,他就感觉不到热,心静自然凉么”!</p><p><br></p><p>谢维永兄长风趣的谈吐,让我茅塞顿开,是啊!伏天温度超过了体温,本身就热得难受,如果这个时候头脑不冷静,遇事着急上头,无疑是“火上泼油”,人不难受才怪呢。后来我来了几下深呼吸,将心思放在其它方面,果真还有点效果,似乎松泛了许多。平和的心态的确是消夏度暑的一剂“良药”。</p><p><br></p><p>和过去相比,现在的消暑条件可以说达到了质高的飞跃。公共场所和市民家里基本上都安装有空调,出行的地铁、公交车上也是空调,虽然室外热浪滚滚,室內却感觉是宛若春秋,好一个“冬夏两重天”的绝美体验,现实版的“抱着火炉吃西瓜”,这是上苍赐给人类隐喻跌宕人生的历练。</p><p><br></p><p>暑天如何消夏,这要根据您的环境、喜好、条件和经济状况而定。老人的“窝冬”“避暑”古训,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围绕“窝”“避”两字选择适合自已的度暑方式。爱好诗文的朋友可以“关起门来成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书香乐韵陪伴行,精神世界享风情”,望梅,思风,听涛声;阅古,读今,悟人生。喜欢旅游的,可邀三五知己,或近水,或进山,尽情享受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和浪漫,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雅,还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柔意,放飞一下心情。如果是老人或身体有恙的,就别逞能了,好好地呆在家里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静度夏,企盼老天能下点雨,天气送来凉爽……</p><p><br></p><p>夏日的傍晚,看到一帮帮青年人在村头的烤肉摊上,吆五喝六,豪饮着冰镇啤酒,我既为他们逢上了好年代无忧无虑感到庆幸,又为他们只图一时高兴,不知道惜耐身体的莽撞而感到惋惜,“书到用时方知少”,人到病中才体会到健康的重要。</p><p><br></p><p>炎炎夏日,正是瓜果飘香、蔬菜盈市的季节,这些“赤橙红绿青蓝紫”,为盛夏消暑提供了美味的诱惑。夏季不妨多吃点水果蔬菜,多喝点绿豆汤、白糖水之类的东西,这样对身体大有好处。太阳落山了,可携家人到附近的林荫道边、或公园、或河边去走一走,相信你就会有“别有洞天”的感觉……</p> <p>秋韵(散文)</p><p><br></p><p>西安高五幸</p><p><br></p><p>“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老道的农谚今年似乎不灵了,按理说己过了立秋节气,气温应该下降一点,可老天就是睁着硬眼,依然“热情”不减!此时,我想到陈文述的《夏日杂诗》中的“一夜雨声凉到爽,万荷叶上送秋来”的渴盼,天是该到下雨时候了!</p><p><br></p><p>天下了雨,一场秋雨一场凉,真正意义的秋天也就来到了。</p><p><br></p><p>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在这个时候是最忙碌的日子,割谷子、扳包谷,摘花椒、拾棉花、挖红苕、卸果子,可谓是“七十二行,秋收最忙”。但这个“忙”,农民却是忙并快乐着。经过辛勤的春耕、夏种,终于到了“揭开碗碗看点点”的时候了,“拾到篮篮就是菜”!这个时侯,村子里几乎没闲人,都在田园里忙活,丰收的喜悦写在庄户人的脸上,他们在计算今年收成和往年的比较,或盘算如何使收成变为收入……,我想,农民把秋天称为“金秋”,大概缘之于此吧?!</p><p><br></p><p>秋天,是赏景的佳时。此时荷花初绽,天高云淡,硕果累累,绿意盎然,出诗入画,十分养眼。到了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七夕”赏月时可以看到牛郎和织女“难得的一次会面”,让人浮想联翩,更加惜耐平淡生活的美满;“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的“中秋”节,月圆合家聚欢,吃着月饼糕点,品享苹果的香甜,想象着玉兔饮用吴刚捧出桂花酒,别有一番感叹,真乃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别有洞天!</p><p><br></p><p>由此我想到人生的秋季,这会儿正是干事的时候。己少了青年时代的鲁莽和张狂,多了中年的成熟和稳当,也因了生活的历练和“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担当。到了这个一把年龄事业上基本定向,是单位的中坚或栋梁,也到了出成绩发挥作用“黄金时段”,践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真正是“如日中天”,宏图开始大展……</p><p><br></p><p>秋因景秀而壮美,秋天更因收获而添韵。秋高气爽,秋风柔绵,天水一色,风光无限。即便是“风打篱笆雨洗窗”的秋雨绵绵,也为诗人文友笔下言志、抒情、愁思提供了“平台”。“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静,一叶飞来浪细生”(宋。徐玑《秋行》)。秋天一路风景,“风景这边独好!”好的风景在路上,在有心情人的明眸中,留在有心人的美好向往里……秋韵,带给我们希望的憧憬、满满的自信!</p> <p>灞桥冬天也见绿(散文)</p><p><br></p><p>西安高五幸</p><p><br></p><p>“三九三,冻破砖”。这句口头语,今年在古城西安有点“失灵”“失算”,气温虽然有点寒感,但往年人工积蓄应该结冰的灞河水面,仍微波荡漾,没有一点冬眠的意思,水面上不时地掠过几只白鹭,依然在为生存而觅食……我下班季乘公交回家,望着窗外,不禁感叹,“今年冬天不太冷!”</p><p><br></p><p>清早起来,天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雪花落在路面上,悠地变成了水。人们企盼雪下的再大些,好让冬天有冬天的样子,让这可恶的雾霾远离显出蓝天白云。然而天公象调皮的孩子,雨雪下着下着,却睁开了硬眼,雨住雪收,却出来了太阳。不过,下雪总比不下强,其码空气较之雪前清新了许多,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p><p><br></p><p>凭窗外望,路上的车多,雪存不住,变成了水,洗刷着路面,而路边绿化带的树梢上仍有着薄雪,白雪下的一蓬蓬绿,露出倔犟的神态,令在办公桌久呆的我酸涩眼睛一亮,隆冬时节能见到绿的确是给眼窝“过生”,心情悠地变得开朗起来。</p><p><br></p><p>车行我脑子也不消停。这些年西安在城市绿化方面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刚刚崛起灞桥境内的浐灞区、港务区,后来者居上,在“绿”字上大做文章,每修一条路,就有一排树;每建一处楼,就有一片绿,用象征生命的绿色装扮着我们的家园。大概园林工人也喜欢绿色吧,在植树种草的过程中,选择了松树、柏树、女贞子等耐寒树族,让酷寒的冬天也能“四季如春”,常年见绿。想到这里,我不禁对绿化工人的远见和劳动有了钦佩之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是绿化工人默默的付出,世人沾光而享福!</p><p><br></p><p>下了公交车回家途中,我看到港兴路上一株株松,如一把把巨伞,绿格盈盈。松枝上有层白雪,绿化工人不惧严寒正在给松树上安装着彩虹灯,为春节“过年”在做准备。见此,我联想到往年春节过后有人抱怨的“年”没“年味”,年过得“没意思”的吐槽,却不以为然,人么,过年就是过个心情,“年味”要自已营造和寻找。如果你把世事看开看淡,少点欲望,知道知足心情就会不错,就象看眼前这冰天雪地,正应了“横看成岭侧看峰,高低远近景不同”,“心境决定心态,心态左右心情”的俗语。</p><p><br></p><p>绿是希望,绿是生命的象征。愿古城西安的绿再多一点;愿人们的心情再好一点,把“年”和今后的的生活安排好……</p> <p>作者介绍</p><p>高五幸,曾用笔名:高五星。陕西西安灞桥人。20多岁时开始在报刋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其创作的剧本《席简相亲》(与王韶之先生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为陕西农村报网乡村作家;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西安市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秃笔能给后人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是作者余生努力的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