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问卷调查目的 </p><p> 2020年1月,新冠状病毒在全国呈蔓延之势,宁夏也未能幸免。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宁夏教育厅和泾源县教育体育局“停课不停学”的相关文件精神,自2月5日起,泾源县教育体育局选拔全县的“卓越教师”进行了在线试播,为“空中课堂”正式开播做好充分的准备。2月17日,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泾源县教体育局选派全县的“卓越教师”进行正式在线直播教学,初中学段的“空中课堂”在线直播教学由高级中学和泾源一中的“卓越教师”承担。这种新型线上教学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居家学习的自主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因此,为全面、准确了解我校线上教学的学情,改进我校线上教学实施方案;为开学后我校教学工作做必要性的调整收集准确数据,弥补在线教学的不足;为我校“互联网+教育”的实施积累可借鉴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教育”的成果;特开展本次线上问卷调查活动。</p> <p>二、问卷调查对象 </p><p> 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我校参与“空中课堂”在线学习的七、八、九年级的3447名学生,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172份问卷,回收率为63%。从以上调查对象的数据看,七年级占35.36%,八年级占31.35%,九年级占33.29%。调查对象中,70%的学生来自偏远农村,22%的学生来自县域城市,8%的学生来自城乡结合地区。</p> <p>三、问卷设置的内容 </p><p>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了13个问题,主要内容涉及线上学习期间学生使用的设备、在线学习直播课堂的选择、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式、在线教学节奏的适应情况以及对在线教学的建议等方面。</p> <p>四、调查数据分析 </p><p> 调查问卷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得出准确有效的数据,通过对得出的准确数据的分析才能形成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调查报告中所有结论或现象的得出与阐述都必须从调查数据出发,因此,调查报告的结论必须忠实于数据、实事求是。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对此次调查数据进行以下分析:</p> <p>(一)泾源县的“空中课堂”是我校学生在线学习的主渠道 </p><p> 我校在实施“空中课堂”在线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对直播课堂的双向选择,既可以观看宁夏教育厅开设的在线课堂,也可以观看泾源县教育局开设的在线课堂。通常情况下,我们判断学生会选择教育厅开设的在线教学课堂学习,很少一部分学生会选择泾源县的在线教学课堂,教育厅开设的在线教学从师资能力、录制效果、内容整合等方面远远优于泾源县。然而,从调查问卷的数据来看,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泾源县的在线教学课堂。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组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做了进一步的在线追踪访谈,得出的结论是:1、宁夏教育厅开设的在线课堂的节奏太快,学生接受课堂教学内容的能力跟不上,有些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学生反映自己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不适应。例如,英语在线课的老师语速太快,而且课堂全程使用英语授课,大部分内容听不懂。2、泾源县在线课堂的师资虽然都是教育体育局联合泾源高级中学和泾源一中在县域内的卓越教师中选出的,但是学生仍有机会听到自己科任教师的课。学生对自己科任教师的教学方法熟悉,授课节奏能够适应,教学内容的衔接到位,加之科任教师又对自己学生的学情把握准确,教学具有精准性和针对性,因此很受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喜爱。3、泾源一中安排了课后科任教师利用钉钉进行在线答疑活动,而科任教师主要选择泾源县在线教学的直播课的内容进行在线答疑,学生在直播课中遇到问题后,通过查阅仍然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自己的科任教师求助解决。</p> <p>(二)手机是我校学生“空中课堂”在线学习的主要设备 </p><p>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得知我校84.16%的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设备为手机,0.32%的学生没有在线学习的设备,这还不包括37%未交调查问卷的学生人数,为了使我们的数据更精准,我们通过班主任的追踪访谈,统计出我校37%未交调查问卷的学生中无在线学习设备的有266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72%,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没有参加“空中课堂”的在线学习。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校偏远农村学生的比例较大,他们能有一部手机设备学习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些学生的家庭中上学的孩子较多,家长手中的一、两有限的手机不够几个孩子分配。我们通过调查还发现,手机屏小造成字迹看不清楚,严重影响学生在线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更有甚者,极少数学生以在线学习为由,利用手机在在线课堂中玩游戏,看抖音,玩快手等。通过数字电视观看“空中课堂”的直播课效果较好,但是,95%的家庭缺少这样的设备,有些家庭配备了数字电视设备,但接收不到教育电视台的信号。其次,家用的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能使在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但仅有9%的学生具备条件。</p> <p>(三)学生“空中课堂”在线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p><p> 从调查结果看,70%以上的学生认为能掌握在线课堂的绝大部分内容,学习效果不比正常教学差;10%的学生认为在线课堂的大部分内容掌握的不好。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在线教学更是如此,疫情期间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认知反差较大。请看图表数据: 15.33%的学生认为能掌握在线课堂的90%以上的内容,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我校的优秀学生,不论是在线学习还是正常的在校学习,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就显著。41%的学生认为能掌握在线课堂的80%以上的内容,这部分学生就是我校的中等生,这部分学生的发展空间很大。32.87%的学生认为能掌握70%以上的内容,这些学生正是我校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学生,他们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取得很大进步。10.36%的学生认为能掌握在线课堂的60%以下的内容,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我校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但这些学生只是由于基础差或者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造成的,他们还有进步的愿望。最后,还有33%未交调查问卷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根本不愿意学习。这样看来,疫情期间,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后,两级分化更为严重,但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只有复学后通过进一步检测才能加以验证。</p> <p>(四)学生在线学习网路信息化环境是保障</p><p> 疫情期间,不论是宁夏教育厅开设的“空中课堂”,还是泾源县教育局开设的“直播课堂”,都是一种单项输出的课堂模式,仅仅是知识的单项传授,尚不能构成完整的在线教学。真正的在线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环境,即流畅的网络和良好的网络终端。此次调查中51.06%的学生网络环境好,流畅,48%的学生家中网络带宽不够,速度太慢,偶尔卡顿,影响学习。这组数据传递给我们的基本信息是:在现阶段,学生学习工具的调查中,只有9%的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学习过,绝大多数学生只是通过手机上的“空中课堂”进行单项的接收知识,无法与讲课教师形成互动。没有互动或无法互动交流的单项课堂,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喜欢在线直播答疑这一方式,这说明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与老师同学之间实时的互动交流,更希望老师多一些在线直播答疑活动,从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p> <p>(五)学生在线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p><p> 从以上数据看,50.92%的学生认为在“空中课堂”中遇到不懂得问题时,不能与老师同学及时交流”,大部分学生采用自己查阅资料或互联网解决,虽然我校安排科任教师了课后在线答疑活动,但学生认为问题应及时解决效果才好。38.12%的学生通过课后反复观看回放视频来解决,但有时看上好几遍也捉摸不出答案。从学生学习遇到不懂得问题的解决方式看,占比最高的是“查阅资料”,其次是“观看回放视频”,然后是“等待教师在线答疑”,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下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关,查阅资料方便快捷,但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线上教学期间,我们仍建议老师能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p> <p>(六)学生对“空中课堂”在线学习的满意度 </p><p> 在线学习满意度方面,调查显示,12.57%的学生认为“空中课堂”线上学习的学习的方式非常好,46.45%的学生认为“空中课堂”线上学习的学习的方式较好,36.19%的学生认为“空中课堂”线上学习的方式一般,4.79%的学生认为“空中课堂”线上学习的学习的方式不好。这表明“空中课堂”开播以来,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在线学习方式,学习渐入佳境,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对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工作的认可。</p> <p>(七)学生在线学习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p><p> 从以上调查数据看,62.89%的学生认为科任教师布置的作业适量,能全部完成。这说明我校教研组、备课组和科任教师在学生作业布置上做了很多工作,实行了总量控制和难度控制。但仍有38%的学生不能全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其中,偶尔能完成作业的占19.89%,偶尔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占12.43%,根本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占4.79%。这一数据表明,在线学习的作业学生是否能全部完成,科任教师还没有具体可以监控的举措,只能依靠家长监督和在线督促,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业问题,只能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学生的学习两级分化严重的现象,只有等疫情过后再进行补救。如何补救?这是复学后,我校教师面临的挑战,能否更早意识到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考验着我们学校教师们的智慧!</p> <p>四、学生对“空中课堂”在线教学的建议</p> <p>五、今后在线教学建议 </p><p> 基于本次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对学生主观建议的归纳总结,针对今后的在线教学工作,提出以下:</p><p>1、在线关注学困生,避免他们“掉队”。调查数据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有40%左右的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这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缺乏对学习的自信心,加之对在线教学的适应慢等原因,与班级内其他同学的差距会拉大。作为教师,我们应随时尽最大可能去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例如主动通过在线询问他们遇到的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使他们树立在线学习的信心。否则,这部分学生将给复学后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困难。</p><p>2、深入研究在线的“教”,严格管控在线的“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远远胜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在线教学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做到让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部分教师的在线教学就还原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进一步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由于居家学习时学生分散的特殊性,教师线上教学的重要功能在于组织学习。与在教室上课时相比,在线教学时学生在老师视线之外,对学生学习的管控就显得难以实施,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联合管理,教师负责布置学习任务,检查学习任务,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保障听课效果。</p><p>3、教师创设条件增加在线互动答疑,解决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线上学习中互动交流是难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境来设置互动交流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增加互动。例如直播课堂留出学生提问、反馈的时间,运用钉钉、微信、QQ等平台互动工具,通过语音留言方式跟踪学生作业完成进度;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在平台的讨论区提问,或者利用选择题、简答题等测试方式采集学生的观点,为后续设计问题开展学生讨论提供基础等。</p><p>4、预先做好网络平台的测试准备工作,制定应对网络平台故障方案。不管是老师还是各种在线教学平台,在此次“停课不停学”活动中都是仓促上阵,因此导致了前期在线教学出现网络卡顿、平台不稳定等现象,对学生的听课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客观因素对于我们使用者来说很难避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的只有各个在线教学平台的公司,而我们老师能做的只有提前做好平台的测试准备工作和制定应对措施进行补救,尽量保障同学们的听课效果。</p><p>5、关注师生的心理调适,适时为师生减压。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疫情期间难免出现一些心理脆弱者,学校要适度关注这一群体。对教师群体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他们进行在线关怀和慰问,不要给他们增加不必要的工作任务,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空中课堂”。对学生群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聊天,谈心等方式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可推送一些心理课程以保证他们安全返回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