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小时候,从腊月头下我就盼着过年,每年总有一个让我激动不已的时刻。</p><p>       汽笛声中小轮船靠上了家乡的码头,下来一个高大的军人,那是我的父亲回家过年了。</p><p>      父亲一前一后地背着两个大旅行包,前面是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后面是山东的国光苹果,在小镇石头街上一路小跑。</p><p>                ……</p><p>      现在我的童年的记忆好多已变得渐渐模糊,唯独对于过年的却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清晰。</p>  <p>  童年时我最盼望的是吃年夜饭,父亲从装子弹的铁皮盒子里,拿出海参和虾米之类的干货,母亲会从外面买回鱼肉和虾蟹,从早上开始父亲就忙开了,炸烩鱼、肉圆、藕饼,满屋飘香,逗得我口水直淌。</p><p>      中午全家简单地吃点,其实我早已在锅灶边偷偷把过了一把瘾。晚上丰盛的“八样头”年夜饭端上桌,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不出的暖心和惬意。</p><p>       而如今很多人都嫌准备年夜饭麻烦,更多地选择去酒店,慢慢的那种浓浓的年味淡多了……</p><p><br></p>  <p>   那时一到过年,父母就不会因为我长了蛀牙而不许吃零食,于是不管是瓜子、花生、奶糖、茶食,会把肚子吃得圆圆的。</p><p>          等子时一到,家家户户开门出去放鞭炮,霎时间鞭炮声震耳欲聋,新的一年又来到了。</p>  <p>  还记得那种小鞭炮吗?</p><p>      过年时会有一些卖鞭炮的小摊儿,大年三十会摆到中午过后,几个小伙伴凑凑身上的钱,买些小鞭炮和花炮,听着“噼里啪啦”声,走一路放一路。</p><p>      直到现在还能从梦中听到伴着鞭炮声中的“咯咯”笑声。</p>  <p>  新年到,雪花飘;穿新衣,戴新帽;蒸馒头,倒年糕;炒炒米,放鞭炮。</p><p>      还记得一句“穿来穿去红啊绿,吃来吃去鱼啊肉”吗?</p><p>      童年盼着过年,因为可以穿新衣服,其实现在看来那时的款式“很土”,如今即是穿上名牌,却再也没有当年那种穿新衣服的喜悦了。</p><p><br></p>  <p>  童年渐行渐远,年味儿越变越淡,父母终将离去,我们都在老去。</p><p>        时间都去那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