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小传

豫西石牛

<p>我的母亲</p> <p>《母亲小传》</p><p> 母亲姓李,生于解放前。在娘家排行老二,娘家人年轻的叫她二姑奶,老年人叫她二姑娘,我们村大,她从村北头嫁到我们村中间。从老李家到了我们王家。从李姓大户到了我们王家独户。</p><p> 母亲到我们王家,我父亲的二个弟弟还很小,我的小叔只比我大姐大二三岁。母亲要照顾一家老小,而且我父亲的这二个弟弟的脾气都有些个性。在那个年代,我的叔叔都要求我奶奶给蒸指头那么小的馒头吃。而且其中一个叔叔的筷子都用绳子拴着,别人不能用。</p><p> 在那个吃食堂(大锅饭)时期,就是我们河南饿死几十万人的时期,母亲操持这个大家,极其艰难。有一次早上分饭,分了一罐子稀粥。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把罐摔破,粥洒了一地,一家老小饿了一天。还有一次,58年生大姐,年龄很小的大姐饿急了 伸手去抠蒸馍笼上的馒头渣,被厨师狠狠的拍了手。所以,以前经常母亲经常提前吃食堂。每每有人糟蹋粮食的时候母亲也说起吃食堂,也说吃野菜,吃草根,吃刺角芽(带刺的草),吃树叶树皮,不是故事,是亲历。</p><p> 生产队时,母亲一个人挣工分,挣口粮,养活我们姊妹五个,干和壮劳力一样的活,但拿的工分没别人多,粮食不够吃。父亲是公社干部,他的口粮也只够他自己吃。母亲没文化,但纯朴肯干,也干过妇女大队长。</p><p>母亲性格比较要强,分家的时候也没分到房子。母亲就自己和泥做土坯砖。盖起了二间土坯瓦房。我是70后,我就是出生在这二间低矮的瓦房里。这里就是我们姊妹五个和父母七人的家。</p><p> 早年连院子都没有,我们屋前有个凹地,我们家乡叫坑。每年夏季下大雨,母亲都彻夜难眠,雨水满了坑,水就涨到了我们屋前,灌进我们低矮的屋里。每当这时,虽然外面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母亲就会披起雨衣,拿着铁锹,到处挖沟,疏通积水。</p><p> 我小时候,也依稀记得那些苦难的日子,杂粮是主食,特别红薯更是主食,现在人当成美味,我们这代人早已吃伤了。分田到户后日子才好些,有一年自己的地里种了箩卜,看着长得大人胳膊粗的青箩卜,高兴的不得了,那时我还小,就抱起箩卜抛向空中,不想箩卜正好砸中我鼻子,鲜血直流,母亲就抓起地里的刺角芽在手里揉软,塞到我鼻子里进行止血。</p><p> 那一年地里的小麦也收了,足足有四五袋子。我高兴的躺在袋子上,顺口说出:“麦盖三双被,头枕馒头睡。”从没见过这么多自己的粮食。</p><p> 每当过节,母亲就包饺子,还特地包素馅饺子,再加了几个荷包蛋,盛碗给爷奶端去,奶奶吃素不吃荤。这是有原因的,有一次家里杀猪,猪杀后切下肉来,奶奶看到猪肉在抖动。从这之后奶奶就不再吃肉了。奶奶会给我们回一碗带有豆腐素馅饺子。这也是我们农村过节的习俗。</p><p> 自从分田到户后,农村日子慢慢好了起来。日子也趋于平淡。</p><p> 眨眼之间,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家里最小的我也年姐近半百,母亲也八十多岁了。</p><p> 善良的母亲如菩萨般慈祥!</p> <p>母亲和我</p> <p>带母亲坐高铁,正遇上我们南阳通高铁,高铁开通第二天,我带母亲体验高铁。</p> <p>母亲,二姐和我。</p> <p>母亲离开家乡到北京几年了,这次带母亲回家办事情。在老屋附近。</p> <p>《我母菩萨》</p><p>我为母亲刻的印</p> <p>后记:</p><p>《母亲小传》</p><p> 我的母亲。去年年前,我带母亲回了一趟老家河南南阳。在火车上,看着满头白发的母亲。平凡的母亲。久久难以入睡,能陪伴她的日子越来越少了,想起很多往事,就在手机上记了下来,没写完。今天补充完整。就发出来。</p><p> 记录平凡的母亲。</p><p> 2020年3月30日深夜,豫西石牛记。</p> <p>简介:王书明,字,博文;号,石牛,豫西石牛;三千,三千居士。擅长金石篆刻绘画,中国古文字研究,主攻高古玉明清玉收藏研究。 十多年高古玉明清玉古玩收藏一线实战经验。美术院校毕业,擅长篆刻,国画书法创作,现为西泠印社社员,吉林甲骨文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淘古趣平台玉器鉴定专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