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忆我的公公婆婆

清风明月(邵云)

<p>图片 清风明月(有一张取自网络)</p><p>文字 清风明月</p> <p>“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直干旱少雨的春天,突然在清明时节下起了绵绵细雨。我和老伴驱车行进在回家的路上,春雨打湿了车前的挡风玻璃,也淋湿了我的记忆,那些从家人口中听到的关于我的公公、婆婆的往事,在心中又泛起层层涟漪……</p> <p>一、我的公公</p><p><br></p><p>关于我的公公,我并没有见过他,只是在每年家人聚会时听他们说起一些他的往事我才得知。我的公公生于1922年,听说当时的家境还不错,公公从小上过私塾学堂。</p> <p>因我的公公识字会算账,解放后就作为进步青年在县人民委员会参加了工作,后又调到县公安局当会计。</p> <p>听说我的公公不光在单位里工作好,人缘好,常拿奖状回家。对待家庭他更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顶梁柱。那时家里上有老人,下有七个小孩,全家上十口人吃饭,缺少劳动力,每年都是缺粮户。他省吃俭用,将三、四十元的工资积攒起来,大部分都交了生产队里的缺粮款。</p> <p>听说,我的公公还是个特别孝顺的儿子。那时他每次休假回家,都要给自己年事已高的母亲买她最爱吃的糖果、糕点,孩子们两眼直勾勾的看着也没有份。只有谁和奶奶睡一张床,晚上帮奶奶暖脚时,奶奶才会给谁发一颗糖吃。</p> <p>听老伴说,我的公公不光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对待家人,教育子女更是严格要求,不徇私情。1977年,当时我的老伴高中毕业后因在返乡劳动中表现突出,被招为石槽公社林业员,次年,县上给区里分了一个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石槽公社就决定推荐我的老伴去上学深造,由于当时竞争激烈,公社的领导就对我的老伴说,为了保险,你最好还是去找你的父亲,让他去给县上的有关部门说说。谁知,我的老伴刚向他的父亲提出,我的公公就说:“该谁去上学,那是组织上决定的,我绝不会去找人说情的,你能去就去,去不了就在公社好好工作。”当时我的老伴就气哭了,那年,我的老伴也没被保送上。从此,家里孩子们上学、工作的事,都没人敢去找我的公公,他也从未利用工作之便,为孩子们的前途事业寻过任何私情。</p> <p>最让我敬重的是,1978年,我的公公56岁,他突然患上了胃癌,县公安局派人开车将他送去西安治疗。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情以后,坚持不在西安治疗,说是不让公家花冤枉钱。回去后他还继续上班,实在坚持不了了,才回家休息。病痛实在难忍的时候,顶多吃两片止疼药缓解一下。他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和他的为人处事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直称赞!</p> <p>我的公公,在单位他是一名好职员。在家里,他是一个好儿子,好父亲。他一辈子品性耿直,为人忠厚诚实。对家庭负责,教子有方。直到他去世前,还嘱咐家人,他走后,要简单安葬,不要铺张浪费;家里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决不能去给组织添麻烦。</p> <p>就那样,我的公公年纪轻轻的就走了,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主心骨,就像天塌下来一般。丢下我的婆婆和七个孩子,大儿子在外当兵,其余的除两个姐姐已出嫁,还有的都还在上学。可想而知,公公的离世,对当时的家里是多么大的打击啊!</p> <p>我虽然没有见过公公的面,但他生前的事迹却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记。</p> <p>二、我的婆婆</p><p><br></p><p>我的婆婆生于1924年。中等个子,瓜子脸,皮肤白白净净的,一双大眼睛,双眼皮,脸上常挂着慈祥的微笑,身板挺直,穿戴干净整洁。凡见过我婆婆的人都说我的婆婆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人。</p> <p>我的婆婆身为女人,却干了一件令男人们都觉得了不起的事情。解放前夕,因他人陷害家里惹上了一场官司,衙门来人要抓我的公公去坐牢。当时,我的公公不在家,我的婆婆一听说他们要出去寻找我的公公,当时我的婆婆就挺身而出,跟着衙门的人去蹲大牢。三个月后,因解放了,冤案得到了平反,她才得以出狱。每想到此事,我就觉得我的婆婆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就像女中豪杰一样令人敬佩!</p> <p>我的婆婆勤俭持家,精明能干。她一生生养了七个子女。我的公公在县城里工作。她就是家里人的主心骨。她上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婆婆,下要照顾七个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和管教。在人民公社集体化年代里,一个家里如果没有劳动力,每年都是缺粮户,那是被人看不起的。为了能多挣工分,她泥里水里,梁上沟下,肩挑背扛,总是干着和男人们一样的农活。她为了全家人能吃饱穿暖,白天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晚上织布纺线常到夜半三更。她的布织的是又快又好,是村里有名的织布高手。直到现在,我们家里还留存着她送给我们的方格和竖条图案的土布床单。</p> <p>1978年,我的公公去世后,婆婆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但她硬是忍着悲伤,挺起脊梁,把孩子们都一个个拉扯成人,成家立业。好在孩子们也都争气,七个孩子,除了大姐、三姐出嫁在农村,其余的五个有的参军,有的考上了大学、中专,后来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p> <p>记得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们就常接婆婆来我们家里住,但她总是以想家、在这里住不习惯为由,住不了多久就要回老家去。</p><p><br></p><p>在我们家里时,婆婆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常常帮我们拖地、洗衣服、做饭。记得,我们家里的凉蓆边上有些破了,我们要去买新凉蓆时,她却说她给补一补还能用,旧席子铺着舒服。她就用旧床单撕成布条,一针一线的把凉蓆的边上用布包裹起来,既好看,还好用。</p> <p>最让人伤心遗憾的是,2000年,端午节的时候,是我婆婆的生日,我们回去为她祝寿返回时要接她来和我们一起住,她说天气太热,等天气凉了再来我们家。可谁知,就在那年的中秋节前两天,我的婆婆因突发脑溢血,当时天空正下着滂沱大雨,乡村缺医少药,没办法,只有去近十里远的镇卫生院买药,那时,从老家到镇卫生院全是土路,道路泥泞难行,大哥到了镇卫生院一问,那里又没有“甘露醇”药剂,待到小弟从县城拿到药,还没赶回家,我的婆婆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每次想到婆婆临走时,我们都没能赶上见她最后一面,至今心里还是锥心一样痛。</p><p><br></p> <p>时隔二十年了,婆婆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梦中出现。我常想,如果那年端午节能把婆婆接来和我们同住,她就不会走的那么突然,她的病就能得到及时救治,说不定我的婆婆现在还健在,那该多好啊!</p> <p>车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老家的村头,老伴说,“下车了,”我的思绪被老伴的说话声惊醒,抬头一看,大哥已在房后的小路边等候着我们,走到老屋房后,就看到了公公和婆婆的墓地,伴随着一路的思绪,我的眼眶湿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