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打井人

景周

<p>七大家要捞井,打井人又来到村庄,在七大院子开工。这次,打井人多了一人,成四个人。海清负责清理从井里挖掘出的泥。四五个人在七大家院子窑洞前开工!</p><p><br></p><p>早年,打井匠用三根木椽子捆扎成一个三角架,三角架上横放一根木椽做轴承,轴承上按装好木辘轳,辘轳缠井绳。简单的设施就是打井人最实用的工具。</p><p><br></p><p>打井人的设施随时代发展而改变:现在木椽架子改成钢管架子,这种架子安装拆卸便捷,又稳当(读者自行看图吧)。</p><p><br></p><p>过去,打井时需要主家请三四人帮忙:两人绞辘轳从井里吊泥土,一人坐井台掌握井绳,随时和井下挖井人沟通,一人提土倒泥,一人清理,四人需要协调一致。活虽然简单,动作重复,但如果不能互相配合,影响打井速度,甚至有时泥土脱落或井旁杂物落井伤人。</p><p><br></p><p>主力王师在井洞中负责挖掘。井随着挖掘越来越深,挖到越五六丈深(约15米)时土变成泥,下挖到出水时“下井架”,早先年井架是木结构。现在用砖砌。王师傅告诉我:井架高约一米,作用是将井壁四周泥沙固定,井水从井架下渗出,越积越多。白于山一带一口好井吃水约20桶。</p><p><br></p><p>七大家这口水井深越20米,也是王师傅在90年代挖成,五六年前“捞”过一次。最近只能绞三四桶水。</p><p><br></p><p>挖井人王师换好皮鞋皮衣,戴着安全帽,坐在布袋在井下工作,工具是一把手电和一个铲泥钵子。下到井低,井壁越收越窄,只有半臂宽,井里施展不开架势,挖井时大多站不起身,有时双膝要跪倒在泥水中,王师傅多年淘井,习惯了井下工作,挖泥速度奇快,他将尼龙袋装满泥后会发出低沉的“嗷”声,坐在井口掌握井绳的人提绳、拨绳,负责绞辘轳的两个人迅速绞动辘轳,将袋中泥从井中绞上地面。四人需要互相协调,一气呵成,不能有半点偷懒和省力。一人偷懒或省力,另外一个就要多出力,在多次的磨合后,四人都知道自己的责任。</p><p><br></p><p>活虽然累,但四人相互打趣,我听到井下传出王师傅“嗷——”的一声闷音,负责掌绳的张师没有提绳~拨绳,王师在井下发威:搓求甚了……想来他在又黑又潮的井下不好受。张师到也幽默,笑着回话:一蛮哩就两只手,正在捥疙瘩,你让我拿求把子提绳绳……,绞辘轳的两个人附和着说笑。说说笑笑苦不累。我看到多少白于山人以苦为乐,在熬煎中寻找快乐!</p><p><br></p><p>绞辘轳的累了会和掌握井绳人互换,当地人称“谁也不抓谁”,这种平等工作的精神是劳动人的智慧。</p><p><br></p><p>打井一天能够前进3-4米米,需要两三天挖成,土质硬的地方,需要一周。捞一口井需要2个小时,大约能清理五六架子车泥土。</p><p><br></p><p>往井面上吊土和泥不用筐子(看到一些画作中有用筐子)。因为井底下太挤狭,箩筐一下去就没人站立的地方。王师傅用一块正方形的尼龙布,拿绳子绑住布四角来“出泥土”,行话叫“泥兜”。用“泥兜”装泥土,既不占地方,往上吊的时候,也不会像箩筐那样会刮伤、擦伤、砸伤井底下的人,这是打井人在长期实践中的一种创造。</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所谓匠人精神,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将这件事做到极致。当下浮华的社会需要匠人精神的存在,需要匠人精神的滋养!</span></p><p><br></p> <p>百度知打井已经有几千年历史,随时代发展人工打井逐渐被机器打井代替,但打井人的工匠精神更需要传承。</p><p><br></p><p>“工匠精神”是一种认真细致、严谨精准的工作态度,是对做事终极的追求。</p><p><br></p><p>在浮躁的当下,更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再次为井匠王志祥师傅点赞!</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路过的读者点个赞,欢迎转发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