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碛口回到太原,因为计划第二天去晋南的湘峪古堡,就入住在建南汽车站附近。</h3><h3><br></h3><h3>湘峪古堡,是出发前在微信里看到一个小程序中介绍的,照片看上去很心怡。在太原问了很多人都说没听说过,查了下地图,离南部的晋城市比较近,就想坐大巴到晋城市再说。</h3><h3><br></h3><h3>下午三点左右到达旅馆,竟然前面的房客还没退房。寄存行李后去汽车站,在售票窗口咨询了一下,又去吃了点东西,想不到回来还是不能入住。说里面有人在睡觉,怎么都叫不醒,这么奇葩的酒店和房客,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入住。</h3><h3><br></h3><h3>第二天早晨醒来,感觉头晕乏力,9点多了还起不了床,我想下午恐怕是不能出发了,就又在网上订了一晚,然后去吃了早餐回来继续睡。睡到12点多,醒来感觉好一点了,想了片刻,决定还是出发。把少量要用的东西放在背包中,迅速打包了行李寄存在酒店就出发了。这样本来准备给差评的酒店却不小心给发了一个红包,旅途就是这样的事与愿违。</h3><h3><br></h3><h3>晋城市还是蛮远的,到达已经下午5点了。本来计划在县城住一晚,第二天再去湘峪古堡。但是出站后遇到一个人,建议我直接住到湘峪古堡近一点的地方,因为去县城这段路是反方向的。我觉得也有道理,否则晚上这段时间实际上浪费了。</h3><h3>这人其实就是一个黑车调度,他说车马上就走,但实际上拉客的过程起码延长了20分钟。好不容易拉齐了,大概5、6个人,就往一个方向赶。一路陆陆续续下了几个人,直到天黑,司机把车停在路边,领着我走进一家杂货铺。老板娘倒挺和善的,带我上二楼,拐了几个弯到了一个房间,在走廊上可以看到公路,我知道这就是个汽车旅馆,司机们过夜的地方。浴室是公用的,而且离房间有两三分钟的路。</h3><h3><br></h3><h3>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没有可选择的方案。我也没带凉拖鞋,只能穿着鞋洗澡,然后拖着湿辘辘的鞋回房间,把鞋放通风的地方自然晾干。躺在床上,一时睡不着,想着我为啥要这么千辛万苦的来山西玩,好像有点把吃苦当享乐了。第二天早上7点半,昨晚那个司机就来了,大概20分钟的车程把我送到湘峪古堡。</h3><h3><br></h3><h3>远远望去,淡淡的晨光赋予湘峪古堡清新脱俗的色彩,它那优雅婉约的身影在清波微漾的湘峪河中隐约颤动,异常动人。昨晚糟糕的住宿体验瞬间被抛到了脑后。</h3> <h3>湘峪古堡建于公元1623年,由当时的户部尚书孙居相、四部首司孙鼎相主持修建。孙氏四兄弟中有三兄弟同时在朝廷为官。牌坊上书朝廷恩赐的 “四世荣恩”,而“四部首司”和 “三世少宰”则是孙氏两兄弟的官职。</h3> <h3>湘峪古堡背山面水,城墙建于石壁和陡坡上,高度在十余米至二十余米之间,显得极为高大宏伟。站在远处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这是 “连兵洞”,彰显出古堡强大的防御功能。</h3> <p>连接大路的三孔桥</p> <p>正门,即南门,左边的石碑上刻有 “湘峪村” 字样。</p> <p>“双插花院”,是指它的建筑风格中低两边高,外形像一只两边插花的状元帽。这是整个古堡唯一已完成修缮的建筑。可惜大门紧锁,不能入内参观。</p> <p>城墙西南角楼</p> <p>角楼外是玉皇庙,同样没有开放。</p> <p>前面是西北角楼。北面地势较高,角楼也更高大,檐是双层的,显得更加雄伟、有气势。</p> <p>瓦片的铺设挺有意思的,正面铺设的瓦片就像一条条轮廓线把屋顶的形状勾勒出来了。</p> <p>古堡内的中心广场,使我想起大树下开村民大会的情景。</p> <p>因孙鼎相去西方留过学,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使得湘峪古堡拥有中西合壁的特色。这座戏院的外形有明显的西式风格。</p> <p>古堡东门。</p> <p>东门外,仔细观察门楼的拱卷式窗孔,窗孔外的墙饰配以中西结合的“眉檐垂柱”砖雕。</p> <p>东北角的一面石墙。不同于古堡的砖木结构,石头堆砌得很有水平,下面这个半人高的小门洞不知是何用途。</p> <p>沿着城墙走一圈,古堡外围已基本修缮完毕,可是内部还在大兴土木。</p> <p>到处见到破败的房子。这里目前还有居民居住,有几个大婶在聊天,她们问我来这干什么?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可是旅行不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吗?</p> <p>这张照片我拍的时候以为是一个空巷子,使我停止脚步,不敢贸然进入。现在才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向我走来,比我胆大。</p> <p>准备离开时,巷子里走出一人,穿一身灰衣裤,因为几乎没什么游客,我们自然相互问好。她从西安来还是西安人我不记得了,她说 “这儿离皇城相府很近,你去了吗?”</p><p>“原来没计划去呢。”</p><p>“你是65岁以上吗?”</p><p>“是啊。”</p><p>“那应该去,免门票,不错的。”</p><p>我决定采纳她的建议,告别时她说 “啊呀,我必须得和您握下手。”是啊,我们年龄相仿,都独自旅行,又相继来到这没什么游客的湘峪古堡,这是一个缘分。</p><p>她就是那个比我胆大的人。</p> <p>走出古堡,这两只狗狗一直送我到门口,然后相望而别。</p> <h3>湘峪古堡,有机会一定再来。但愿那时候,你不会像其他城堡一样弥漫着令人心烦的商业气息。</h3><h3>信息:湘峪古堡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h3> <p>网上找了一张湘峪古堡参观路线图。</p> <h3>司机把我送到 “皇城相府”,原来这里距离湘峪古堡才六公里。昨晚那么辛苦是因为自己功课没做好,知道太原到皇城相府有直达旅游车,却不知道两者这么近。</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皇城相府” 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陈氏家族最著名的人物当属陈廷敬。</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陈廷敬出生于1639年,22岁中举,23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当讲师。1662年康熙皇帝八岁登基,陈廷敬成为给康熙皇帝讲帝王之道的老师。陈为师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受到康熙的敬重。康熙亲政后,陈一路累迁,官至宰相。康熙曾两次在相府下榻,故称 “皇城相府”。</h3> <h3>“ 点翰堂 ”为康熙御笔手书。</h3> <h3>陈府女眷居所</h3> <h3>精致的窗棂</h3> <h3>俯瞰西花园。</h3><h3>相府西侧的一座花园,与小姐院相通。</h3> <h3>和山西众多城堡一样,也有城墙。</h3> <h3>在城墙上看那片片青瓦</h3> <h3>青苔赋予的沧桑感</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河山楼,建于城北部,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三层以上才有窗户。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h3> <h3>河山楼前是一排藏兵洞,和湘峪古堡类似。</h3> <h3>止园,和西花园一样,都是江南园林风格。</h3> <h3>南书院是陈氏子弟的私塾学堂所在。</h3> <h3>私塾场景模型</h3> <h3>八字家训</h3> <h3>南书院 “清立堂”。</h3><h3>左右两侧对联为 “读古人书需处地设身一想,论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 ”</h3> <h3>满门书香</h3> <h3>陈廷敬画像</h3> <h3>南书院的花园</h3> <h3>如果说 “皇城相府” 是大家闺秀,那么,“湘峪古堡” 则让我想起林黛玉的一句唱词:“骨格清奇非俗流~”。</h3><h3><br></h3><h3>出来后坐旅游大巴返回太原,第二天一早跟团去老牛湾。</h3> <p class="ql-block">晋北偏关县老牛湾村是此次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因为交通不方便及宣传力度不足,这个AAAA级景点被明显的低估了。以至于在出发前都没有报上二日游的团,旅行社的人说因为去的人少,能不能发团只能提前3、4天知道。最后是到了太原,在门店加了工作人员微信后才报上了名。</p><p class="ql-block">出发动机是来自朋友的旅行照片,那些石头建筑使我深深入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牛湾村位于晋蒙交界处,三面环水,一面连山,以黄河为界,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在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找到的老牛湾景区图。因为参团,没能都走遍。</p> <h3>对面的码头就是内蒙。老牛湾是一个牛头形状的山村,但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要看牛头还是要到对岸的内蒙。</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随着引黄入晋工程和万家寨水电站的兴建,老牛湾变成高峡平湖。</span></h3> <h3>高处俯瞰黄河,老牛湾村蜿蜒石墙尽收眼底。这石墙据说就是明长城的延续带,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是黄河和长城握手的地方。</h3> <h3>在远处就看到了望河楼。层层叠叠的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h3> <h3>望河楼的主要用途是观察敌情,必要时会燃起狼烟。在古代,老牛湾的男人靠水路挣钱,女人们也在望河楼观望船来去的情况。<br></h3><h3><br></h3><h3></h3> <h3>古城堡建于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h3> <h3>村中的石屋、石墙、石街。</h3> <h3>村里已经很少人居住,在禹王庙中记得看到几个孩子。左边有经幡的地方是禹王庙内。</h3><h3>禹王庙里供奉着河神、马王爷和龙王。</h3> <h3>很喜欢这个石窗,仔细观察,所有缝隙都是用小石片嵌死,几百年来历经风雨才能巍然不动。</h3> <h3>经典镜头</h3> <h3>乘快艇巡游黄河</h3> <h3>魏家大院是村里保存较好的民宅。</h3> <h3>网上找了一张内蒙角度看老牛湾的照片。</h3> <h3>偏关还有一个 “乾坤湾” 景区,两个小蝌蚪般形状的山峦组成的 “阴阳八卦图”。</h3> <h3>在低处看不清,于是往上爬。</h3> <h3>这个原本看似在山顶的小亭子如今已在脚下,却仍然看不到 “八卦图”,也许只有航拍才能看清楚。</h3> <h3>高处不胜寒,风很大。</h3> <h3>山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路上经常有人向你推荐值得去的地方,十四天的时间还兼顾了陕北,实在是不尽兴。</h3><h3><br></h3><h3>总结一下:</h3><h3>风光 — 靖边波浪谷、乾坤湾、佳县香炉寺</h3><h3>晋商文化 — 平遥、碛口</h3><h3>了解历史、战争史 — 榆林</h3><h3>古村落 — 李家山、老牛湾</h3><h3>古城堡 — 王家大院、湘峪古堡、皇城相府</h3><h3><br></h3><h3>自感味觉较差,一般对美食没有执着的追求,唯念念不忘的是山西的饼。<br></h3><h3><br></h3><h3> — 完结 —</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