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寒假特别的漫长,整天呆在家里让我感到有些无聊,恰好这个时候学校少年科学院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鼓励我们以世界公民的身份,开展一次野生动物的研究。</p> <p><b>一、研究对象的确定</b></p><p>这次新冠疫情的发生科学家还在寻找最初的源头,目前暂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很多报道里都提到新冠病毒可能来源于一种叫菊头蝠的蝙蝠,它们身上会携带很多病毒,但自己一般不会被感染。这让我对蝙蝠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想着蝙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动物,想去一探究竟。</p> <p><b>二、研究方式的确定</b></p><p>通过跟爸爸的交流,我了解到这个季节蝙蝠活动很少,在城市里面很少见到,他建议我先通过网络去获取蝙蝠的资料,并给我推荐了“学习强国”公众号里的纪录片《侠之蝙蝠》。通过观看视频和查阅资料,我对蝙蝠特别是大足鼠耳蝠有了初步的认识。</p> <p><b>三、研究结果</b></p><p><br></p><p><b>1.蝙蝠的分类</b></p><p>根据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目前全世界蝙蝠共有16科185属962种,根据食物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素食类蝙蝠、肉食类蝙蝠和吸血蝙蝠,其中70%以昆虫等为食物,大足鼠耳蝠是肉食类蝙蝠中的一种。</p> <p><b>2.大足鼠耳蝠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b></p><p>大足鼠耳蝠是我国特有的蝙蝠品种,主要分布在我们东南地区的丘陵和山区,常常躲在岩洞、石缝内,冬季会进行冬眠。它们的样子看起来有些恐怖,嘴巴很短,长着一口长长尖尖的牙齿,非常锋利吓人,耳朵很大、向前突出,跟其他蝙蝠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爪子特别的长,大概是一般蝙蝠的两倍,指甲弯曲像铁钩。通常蝙蝠在山洞里用后爪悬挂在岩壁上,大足鼠耳蝠却通常手脚并用挂在上面。</p> <p><b>3.大足鼠耳蝠的捕食特点</b></p><p>为了弄清楚大足鼠耳蝠的捕食,马杰叔叔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了它捕鱼的全过程。傍晚,山洞里的蝙蝠会成群结队的飞出找食物吃,它们的视力很差,不能像鸟类一样靠敏锐的视觉去发现猎物,但它们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秘密武器——超声波,它们靠接收发出超声波的反馈来定位食物的位置,据说他们每秒可以发出数百次的超声波。在马杰叔叔拍摄到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蝙蝠快速的掠过水面,用了零点几秒的时间就成功的捕捉到了两条鱼。</p> <p><b>4.大足鼠耳蝠的天敌</b></p><p>它们虽然看起来非常恐怖,但其实很胆小,很容易受到惊扰,而且在自然界也存在很多天敌,主要有猛禽、蛇类等,还有就是我们人类,听说还有人以蝙蝠为食。</p> <p><b>四、结论与讨论</b></p><p>这次没能亲眼看见蝙蝠有些遗憾,但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特别是像马杰叔叔他们这些科学家为了研究动物而做出的巨大努力,让我明白了像蝙蝠等动物都有其自己生活方式和生活特点,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尊重它们、保护它们,而不是去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更不能把他们当作食物。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p> <p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环城小学三(1)班 张泽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