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地理教学

教育情怀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众所周知,围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体育的奇特瑰宝,它对我们的智力开发与地理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是益处多多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刚刚学习围棋的时候,人们特别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喜欢局地的刀光剑影似的拼杀;就如同我们刚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地理教师的工作岗位,一头钻进备课知识细节的海洋及关注每一道题目的解法,可谓是干劲儿冲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慢慢地我们开始遇到难题,不断地受挫,进入了第一个瓶颈期或高原期,总感觉提高速度明显下降,迷茫;其实学习围棋不久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杀出班级或小区,在新世界里遇到了高手,被杀的落荒而逃,沮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遇挫时人是需要冷静思索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开始研究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等宏观的理论指南,并尝试性地分析考情与学情的基本规律,不再完全陷入一题一知识的细节控制,重新开始了教学研究的攀登过程;围棋提高最快的阶段就是新人们开始有了大局观念,懂得有得有失,学会了金蝉脱壳般的弃子之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高级阶段,不少棋手开始形成了全面均衡和个性化风格。或精于盘面的大势判读,或善于收官阶段的计算,或勇于面对昏天黑地的绞杀乱局,或擅长布局阶段的创新;地理教学也是同理,在此期间,不少老师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过程设计天衣无缝,或小步调探究性设问的功力非同一般,或长于驾驭课堂意外情节,或地理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或教学目标的落地把控井井有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专业棋手向着围棋道场大师的转换是极其艰辛坎坷的,他们需要独立创建围棋理论与流派,需要具体指导年轻棋手,并发现传承发展的继承人,需要著书立说;这阶段的地理教师通常也是到了不惑之年,可以放弃肤浅的名利思想,有为地理教育留下精神财富的意愿和能力。他们通晓地理科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他们的论文与论著不同于试题汇编与教学心得,而是自成一家。</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到了顶级的棋界和地理界泰斗级人物的时候,他们依旧是与时俱进各领风骚数十年;通古今晓中外,旁征博引,风度翩翩,包容新人,海纳百川。</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不论你现在年龄几何。大师或泰斗对我们常人往往是高不可攀的山峰,但那种山高我为峰的志向及征程的体验是我们每位地理人都应该尝试的。我想:终生怀抱着地理知识体系不放松、畅游题海一生一世、灌输式教学善始善终、押题猜宝四季轮回、答题模板终生不悔的地理教学生涯应该不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追求吧?正可谓:</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春夏秋冬轮回不止,</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黑白世界交替永恒。</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学法教法技法战法,</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法法皆通青藏珠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