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动物园(疫情解封第一天开放)

Li

<p>2020年3月23日。由于疫情影响,广州动物园闭园60天不对外开放,今天解封。</p><p>天气吾错,趁着游人少,去广州动物园游玩。</p> <p>广州动物园位于越秀区先烈中路120号为北门,东邻十九路军陵园,南接环市东路,西边云鹤路,公园设有南门、北门两个出入口。</p> <p>广州动物园于1958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42公顷。自南门向东依次有:科普馆、游乐场、驯兽表演场。自北门向东有蝴蝶馆、海洋馆、兽医院、科教楼、盘龙苑、科普宣传廊、逗趣园。靠近西边有锦鳞苑、飞禽大观。动物广场位于广州动物园的中心地区。</p> <p>猩猩馆。</p> <p>黑猩猩最似人类。身体被毛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脚灰色并覆以稀疏黑毛;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脚均为肉色;耳朵特大,向两旁突出,眼窝深凹,眉脊很高、头顶毛发向后;手长24厘米;犬齿发达,齿式与人类同;无尾。</p> <p>貌似小丑的猴。</p><p>面部的眼圈、鼻梁、颊部及耳缘等均是纯白色,唯独口缘、鼻和吻部是黑色或蓝色,好像戴了一个口罩,显得滑稽可笑。</p> <p>金丝猴,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p> <p>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有五个品种均为珍稀动物。</p> <p>这家伙见我们看牠,摆各种姿态出来吸引我们。</p> <p>黑叶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倾向于粗纤维含量较低的食物。很少下地喝水,多饮露水和叶子上的积水,以嫩叶、芽、花、果为食,有人认为它仅以嫩叶为食,所以被称为叶子猴。</p> <p>猕猴在猴山里各有各忙。</p> <p>猕猴:包括22种猕猴。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躯体粗壮,平均体长约50厘米,有些种尾比躯体略长,有些则无尾。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p> <p>熊山,棕熊:是哺乳纲、熊科的动物。亦称灰熊。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长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体量135-545千克,雌性体重80-250千克。头大而圆,体形健硕,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达10厘米;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长能到15厘米。由于爪尖不能象猫科动物那样收回到爪鞘里,这些爪尖相对比较粗钝。前臂在挥击的时候力量强大,“粗钝”的爪子可以造成极大破坏。</p> <p>虎山。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亦称“中国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在野外已灭绝。</p><p>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p> <p>狮山,狮子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p><p>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p> <p>锦鳞苑。苑内都是观赏鱼,有各种热带鱼,金鱼,海水鱼。</p> <p>观鹭湖的鹈鹕</p> <p>鹈鹕全身长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为白色、桃红色或浅灰褐色。有些种类的鹈鹕体形较大,其翼展宽3米,能以超过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长距离飞行。嘴长30多厘米,具有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大皮囊;皮囊可以自由伸缩。尾羽根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够分泌大量的油脂,油脂被用来涂抹羽毛,保持羽毛光滑柔软,便于避水。</p> <p>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入水中。</p> <p>海鸥是鸟纲、鸥科的一种中等体型的海鸟。体重394-586克;体长451-510毫米。寿命24年。成鸟夏羽:头、颈白色,背、肩石板灰色;翅上覆羽亦为石板灰色,与背同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为纯白色。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虹膜黄色;嘴、脚和趾浅绿黄色。</p> <p>白喉红臀鹎,体长18-23厘米。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耳羽白色或灰白色。上体灰褐色或褐色、具灰色或灰白色羽缘。腰灰褐色,尾上覆羽近白色。下体颏和上喉黑色,下喉等其余下体白色,尾下覆羽血红色。耳羽红褐色,红耳鹎有明显的耸立羽冠,耳区具红白二色斑。胸侧有一黑色横带,野外均可明显与之区别。</p> <p>黑天鹅带小宝宝,好温馨。</p> <p>黑天鹅是天鹅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为世界著名观赏珍禽。黑天鹅栖息于海岸、海湾、湖泊等水域,成对或结群活动,食物几乎完全是植物,各种水生植物和藻类。具有较强游牧性,迁移模式不规律,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迁徙时会组成成千上万的大团体。</p> <p>雁鸣湖的斑头雁。</p><p>斑头雁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p> <p>白天鹅,学名大天鹅,别名黄嘴天鹅,隶属脊椎动物门雁行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易危物种。</p> <p>疣鼻天鹅,脖颈细长,前额有一块瘤疣的突起,因此得名。全身羽毛洁白。在水中游泳时,颈部弯曲而略似 "S"形。嘴基有明显的球块,且在雄性较大,雌性不很发达。眼深棕色 嘴橙黄色,基部和球块黑色 脚趾和蹼灰黑色。在地上行走拙笨,但极善游泳。飞行时也将头部伸直,但很少发出叫声,故又得名 “无声天鹅”。</p> <p>鸳鸯,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p> <p>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p> <p>黑颈天鹅,是一种产于南美的天鹅。体姿同大天鹅十分相似,是一种珍稀鸟类,通常体长约1米,其黑色脖颈及嘴基部那红色美丽的肉瘤成为它的显著特征。前额上的疣突,十分鲜艳而发达。它的脸颊呈红色,嘴为蓝灰色,嘴甲呈灰白色,跗蹠和蹼均为粉红色。</p> <p>仙鹤湖的火烈鸟</p> <p>红鹳{火烈鸟),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p> <p>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p> <p>丹顶鹤,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p> <p>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130-140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p> <p>蓑羽鹤,大型涉禽,体长68~92厘米,是鹤类中个体最小者。通体蓝灰色,眼先、头侧、喉和前颈黑色,眼后有一白色耳簇羽极为醒目。前颈黑色羽延长,悬垂于胸部。脚黑色,飞翔时翅尖黑色。</p> <p>灰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20厘米。颈、脚均甚长,全身羽毛大都灰色,头顶裸出皮肤鲜红色,眼后至颈侧有一灰白色纵带,脚黑色。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河滩、旷野、湖泊以及农田地带;其中尤为喜欢以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湖泊和沼泽地带。</p> <p>熊猫,中国国宝。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色为黑白两色,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p> <p>岩羊,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无固定兽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p> <p>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p> <p>野象,哺乳纲1目,通称象,是生活在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p><p>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p><p><br></p> <p>长颈鹿南非亚种,是长颈鹿的亚种之一。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5.2米,体重约12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6米左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角外包覆皮肤和茸毛;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1行鬃毛;体较短;四肢高而强健,前肢略长于后肢,蹄阔大;尾短小,尾端为黑色簇毛。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是草食动物,以树叶及小树枝为主食。</p> <p>中国犀牛是生长在中国的三种犀牛(印度犀、苏门犀、爪哇犀)的种群统称,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皮肤有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使身体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坚硬,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大独角犀牛”。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清热凉血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药,在中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减少;再加上它们头部的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使它们从远古时代便受到人类的大肆猎杀,且被捕杀数量离近代越近越多,就这样它们终于在20世纪初在中国几乎踪迹全无,并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p> <p>斑马:是现存的奇蹄目马科马属3种兽类的通称。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没有任何动物比斑马的皮毛更与众不同。斑马周身的条纹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没有任何两头完全相同。斑马为非洲特产。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产平原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南非洲产山斑马,与其它两种斑马不同的是,它有一对象驴似的大长耳朵。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体喉部有垂肉。斑马是草食性动物。</p><p><br></p><p><br></p> <p>旋角羚:体型较大,体长1.5-1.7米,肩高0.9-1.1米,体重约120千克;颈短,肩比臀部略高;四肢较粗,蹄宽大,适于在沙漠中行走;尾圆而细,长25-35厘米,末端具长毛;冬毛长而粗糙,灰褐色,夏毛沙黄色;头部前额有较大片的黑色簇毛;眼小;雌雄均具角,长约80厘米,角较细,分别向后外侧再向上弯曲,并略呈扁的螺旋形扭曲。</p> <p>非洲大羚羊是所有羚羊中的最大种类。因为它的个子巨大,上缴有点旋转,所以又称大羚羊或非洲旋角大羚羊。这种大羚羊的肩高一般在172--178厘米之间,大的可达182厘米;身体的长度在2.80—3.30米之间;体重一般在600千克,最大的几乎要达到1吨左右。</p> <p>弯角剑羚:平均体长1.7米,肩高1.2米,尾长50厘米;体重180-200千克。它们的角很长,像弯刀般向后弯曲,雄性及雌性的角都可长达100-125厘米。毛皮呈白色,胸部呈红褐色,前额延至鼻端都有黑纹。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与体型较大的东非剑羚和阿拉伯剑羚相比,弯角剑羚的体型较小。</p> <p>印度羚,又名印度黑羚羊,是哺乳动物,偶蹄目,牛科,行动快速、目力锐利的印度羚羊。体型有点像牛,但较牛稍瘦小。长有弯弯的犄角。这是最美丽的羚羊之一。印度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地带,通常结成15-50只一雄多雌的群体,以青草、树叶为食。从所吃的草和叶中得到水分。初冬时,雄蓝牛用粪堆做边界,划出约200英亩大的繁殖地盘。</p> <p>小麂,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栖息在稠密灌丛中。小麂头部为鲜棕色,体毛呈棕褐色,颈背部较深,呈暗褐色,腹面从前胸至肛门周围均为白色。幼兽体毛上具有斑点。取食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喜独居或雌雄同栖。营昼夜活动。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也常到村旁地角盗食蔬菜或其它农作物。受惊时常发出短促宏亮的吠叫声。7-8月龄性成熟,全年繁殖,每胎多产一仔。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p> <p>黄鹿,又名白唇鹿:体形高大,体长约2米,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鼻端两侧、下唇记下颌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干扁平,故也称其“扁角鹿”。</p><p>梅花鹿(学名:Cervus nippon)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至145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雄性角长达30至66厘米。</p> <p>蒙古野驴:外形似骡,体型介于家驴和家马之间,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p> <p>角马,也叫牛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属于牛科的狷羚亚科的角马属。角马属有两种,白尾角马和斑纹角马。</p><p>角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牛 ,长得牛头、马面、羊须。头粗大而且肩宽,很像水牛;后部纤细,比较像马;颈部有黑色鬣毛。全身有长长的毛,光滑并有短的斑纹。</p> <p>小熊猫,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无性二型。头骨高而圆;听泡相对扁平;眶后突不完全发育或缺失;矢状嵴低;具翼碟骨;上腭高耸拱形,中间凹陷;中翼骨腭缢缩;冠突明显呈钩状。2013年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十三。</p> <p>盘龙苑。鳄鱼为肉食性卵生脊椎类爬行动物,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古老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动物之一。 鳄鱼因强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鳄鱼属于濒危野生保护动物,被国际上列为 I 类保护的濒危野生动植物。</p> <p>北美浣熊为中等体型食肉目动物,成年体长40-65厘米,尾长20-40厘米,体重4-10千克,雄性稍大于雌性。毛致密,全身毛色为灰棕色混杂,还可见到白化品种。面部有黑色眼斑,形象滑稽,绰号“蒙面大盗”;尾部有多条黑白相间的环纹,大约有5到7个环。爪子不能收缩,不锋利。手的灵活性极好,能抓住飞行的虫子。</p> <p>动物园不止有动物,还有多品种的花卉。</p> <p>这花名叫巴西鸢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