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梦到徽州 22 一品雄村

老猪

富不过三代。这是我们经常所听说的,关于为什么?今天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然独在徽州却有这么一户人家,四世一品,代理皇上,这户人家就住在雄村,也就因为这户人家雄村成了较有名气的旅游景点。<br> 宰相朝朝有,代君世间无。知道雄村还得感谢在徽州城里偶遇的那位曹姓老伯,我问他离州府较近的有哪个地方最值得去,他推荐我们去雄村看看,并津津乐道地夸耀说:那是个传奇的地方;曹姓两代学子竟有52人考中举人,还出了一个状元,两个丞相。创造过“同科五进士,一朝三学政”的科举奇迹。顿时,我对这位老伯刮目相看,发现这位曹姓“遗民”果然气宇不凡……。<br> 点击清朝历史,无不被曹氏家族创造的历史奇迹所震撼,也会感到来徽州雄村的价值所在。仅乾隆一朝,雄村曹姓子弟中进士者就有曹文埴、曹坦、曹城、曹振镛、曹学诗等多人。特别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五年(1835),历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5年,清王朝几乎有三分之一历史都在他们的影响之下。<br>  一根稻草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如果你将头捆在青菜上卖了,它的价值就变成了青菜,如果把它用来捆螃蟹呢?这是我在讲就业指导课时为启发学员的思维经常引用的话题,非教授学员如何获利,而是说人处世间思维决定一切。曹文埴的祖辈是扬州盐商。父亲曹景宸在赚足了银子之后,富而思退,归隐家乡,过起了锦衣玉食、赛似王侯般的生活。曹景宸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他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的“退”只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转移。他对三个儿子作以下分工:让文埴的一个哥哥继承祖业,在扬州继续经营盐务;派文埴的另一个哥哥在家乡管理田产,巩固后方阵地;曹文埴则在他的呵护下潜心读书,专攻仕途。你想想,有了这样的思维,想富不过三代都很难。<br>  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这武夷山朱熹纪念馆的大门两侧的一幅对联,在雄村竹山书院里我又看到了,在这里的意义就权当“承上启下”的作用罢了。竹山书院位于雄村桃花坝上,曹氏族人讲学之所,并具有教化之责。清代名人沈德潜、袁枚、金榜、邓石如等曾来此讲学。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建成,大约与曹振镛同时出现在雄村。现存大部分建筑为原构,是留存保存较好的一座徽州书院。作为书院代表,培养了诸多人才,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古书院。我以为,今天了解曹氏家族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走进“竹山书院”。创办人就是振镛祖父、老朝奉曹景宸。也许他压根儿就是给孙子准备的。所幸的是,历经240多年,书院依然保存完好(文中片片拍摄于2017年3月)。<br> 二〇二〇年三月二十九日<div> 于黄梅县黄梅镇本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