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筑一座城,叫: 众志成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聚一颗心,叫: 万众一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郝斌中学初二级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两个月倏忽而逝,从凛冽的寒冬到万物苏醒的初春,老师们以笔铸剑,“云中守望”,以坚毅的守护告诉孩子们: 别担心,老师在!</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线上教学 助力学生求知</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线下育人 守护学生成长</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班主任</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期间,班主任经常到教室进行消毒,为开学做好准备,为学生守好生命安全线。一班李洁老师住得远,白天家里没有车,等对象下班儿后,一家三口饭也来不及吃,赶到教室一起忙活。消毒液拖地,擦拭门把手,讲桌,窗台,桌凳……等候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擦净。孩子天真地问:“妈妈,我肚子都饿得咕咕叫,其实不擦也没人知道啊!”她淡淡一笑,说:自己知道。</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班刘秀梅老师,在教材发放中,清点完毕,迅速装车配送。为方便学生领取,200多本教材细心装进了一个个塑料袋中。停车,递书,接书……一个个简短的动作,都要加上一句温暖的嘱咐“要认真学习”“多穿点,别感冒了”……寒风中,这份特殊的传递,让每一本书都多了一份温度,送出的不仅仅是教材,还有温暖,更有温暖背后一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班王归臣老师。一天跟踪听课,随时检查学生在线情况,参与线上探讨……因为过度劳累而眼睛肿胀,甚至流泪,一直在默默坚持,直到青光眼住进了医院,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趁医生、家人不在,还不时偷偷看看手机,瞅一瞅上网课的孩子们……</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班于梅老师,铁腕型班主任,懒散学生的克星,严厉负责,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学生签到情况,没到的,马上电话跟过去:“几点了?!今天记你迟到一次!……”。关注学生的学习,比在学校还操心。她颈椎压迫神经,不能久坐,孩子们都没察觉,屏幕前永远活力四射的老师,其实常常边按摩缓解,边咬牙坚持上课。</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班王翠萍老师,在看护返蓬隔离的同事时,蹲在小小的板凳前,准备着下午的课,书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不用扬鞭自奋起”,是她的真实写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她对学生的关爱与牵挂。在窄窄的楼道里,对班里家长进行了“云”上家访,询问几个不省心的孩子在家表现,给家长支招。在疫情肆虐的寒风中,架起了连接家校心灵的桥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六班季梅远老师,白天精心备课,认真直播,华灯初上,马上进入繁重的作业批改中,无暇顾及上高二的孩子,常常误了饭点,胡乱对付一顿饭,她抱歉地跟孩子说,等妈妈有空,一定好好补偿你。习以为常的孩子总是憨憨一笑:“妈妈,你忙你的,我没事。”孩子的懂事,常常让她心头一酸……</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七班崔霞老师,非常的时期,特别的牵挂。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当你为不能上学而焦躁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正因为不能复工,在为生活而担忧,怕不能给你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担心你落在起跑线上,而忧心忡忡。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啊!一节节饱含深情的班会,对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学习提供了更合理的指导,在这特殊时期,交流让教育更温暖,更具内涵。</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八班王宝华老师,是孩子们的贴心人。详细询问孩子们当前线上学习情况,实时了解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体生活学习状态。针对上传作业困难,家中无人看管等问题进行帮扶。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生活有保障、学习有着落、居家能安心。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话语,打动着学生的心,凝聚着老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九班齐允晶老师,轻声细语,有着妈妈一样的柔情。钉钉群里的一条条信息,千叮咛万嘱咐:居家防疫小常识……;电话里的一声声唠叨:不可以晚到早退,不能游戏上瘾……作业评论区里的一句句鼓励: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是赢家……每个学生都是手心里的宝,一天,齐老师正忙着和家长沟通,一回头,吃奶的孩子在吃花盆里的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个人体温信息填报,是掌握疫情,控制传染的最重要依据。十班于双老师,每天都要在群里五次三番催报体温,为了不打扰到家长,常常个别微信催促。一天,她吃惊发现一个学生把她微信拉黑了,赶紧拨打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会不会出什么事了?她心提了起来,轮着给孩子爸妈打电话,都没人接。不是疫情严禁出门,她早奔向学生家了!接连几次拨打,她急得眼泪都要下来了,灵机一动,换个手机,打过去,通了!原来这个孩子游戏上瘾,把老师微信、电话都拉黑了。在老师家长的联手教育下,孩子已经回归正常学习生活。这些人小鬼大的孩子,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一班刘萍萍老师,为孩子们支招:居家学习成功的三大核心要素:专注与自律、时间与计划、互动与反馈。强调看课程直播时,做好笔记,圈注疑难点,及时与授课老师互动;建议就薄弱学科、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向学科老师进行预约式一对一请教;划分网上学习小组,保持生生互动,每天固定时间段,小组内的同学就某些学习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讲解。</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二班曲少飞老师,当他了解到班里两名学生家长奋战在小区一线时,每天需要站岗十个小时。他主动向家长提示天气变化趋势,提供暖身小妙招,推送保护关节小视频……让家长在寒风中倍感温暖。当他了解到医护人员已经返工,家中的孩子由年迈的老人照顾,他说:“你们放心工作,孩子交给我。”视频连线,关注孩子细小变化,鼓励孩子向父母学习,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效缓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三班郝艳美老师,每天视频会议的模式,监督学生居家适当活动,做眼保健操。提醒学生劳逸结合,健康第一。来,闭眼,跟着音乐,眼保健操做起来,你们认真地做,老师仔细地看看你们胖了没有,高了没有?……她却常常忙得忘记了身边最需要她的高三孩子……</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线上教研 集体备课</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可敬可爱的备课组长带领各自团队,认真细致地教研、备课。老师们手不离机、眼不离屏,线上语音会议、群内沟通研讨,忙到深夜,甚至凌晨,红着眼睛是常态。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孜孜不倦、矢志不渝”的育人情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特别的地理大家庭 </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地理会考,是初二孩子们即将迎来的,人生第一次大考。与同学们并肩作战的,除了深爱他们的父母,还有这些日夜操劳的地理老师们:组长代玉娟,为了孩子们能取得优秀的会考成绩,无暇理睬身边高二的孩子,对孩子一声声的呼唤,总是不耐烦地敷衍。她带领地理老师们不厌其烦地将重难点整理成纲,把错题一道一道地抠下来,再粘到一起,做成试题集。她们把的大量休息时间,投入到网上,用来阅览试卷、批改作业。郭志贤,迟美华老师岁数大了,眼神不得劲,每天海量的批改真是吃不消,紧盯着屏幕的眼睛酸涩得不行,每逢这时,她们就使劲眨眨眼,权当缓解一下。胡新慧老师是一位临产的孕妇,带着肚里的宝宝奋战在一线,月份大了,走坐不安,每天都很艰难。但她说:“忙起来,就忘记自己是个孕妇了。学生好,自己就什么都好,比他们爸妈都开心。”她们不畏困难及母性的温柔,呵护、激励着学生,感动着家长。</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春花烂漫语文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语文团队发挥集体智慧,确定了“录播授课+直播解疑+特色辅导”的工作思路。以“把直播课打造成为精品课”为要求,让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在每节课中。重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途径进行分层指导,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积极拓展“课本”外的知识,“当下即教育”,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汲取写作素材的好习惯。</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阳光灿烂英语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病毒面前,绝不坐以待毙!线上教研,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集思广益,分享好的经验模式。她们探索用视频会议的模式进行早读,探讨如何实现与学生直播时的有效互动,摸索出了利用家校本进行高效的视频检查背诵形式。学习的路上不分年龄,爱教育、爱学生的心,永远朝气蓬勃!</b></p><p> </p><p><br></p><p> </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睿智严谨数学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数学组的老师们一丝不苟,任务分工具体化,把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逐一排查,分类应对。主备课人由组内骨干教师轮流担任,其他教师补充完善;作业布置的数量和质量全部合理统筹规划;针对课中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快速反应,当堂解决,保障问题堂堂清,决不拖泥带水。</b></p><p><br></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百花齐放小学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史生政因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多个班级联合授课。最大问题就在于难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管控,课堂容易出现疏漏。他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学软件,练操作,采用课上连麦,线上检查,课堂表现个人考核与组长责任制相结合等适应小学科的授课方式。</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创意无限音体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音体美是亮点课程,更是孩子们居家学习的“调节剂”!怎样在直播课堂中展示出学科的魅力为“抗疫”助力?巧编排精构思,一节节传递着热情活力和播撒着善良美好的课程相继出炉,精彩亮相!</b></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孩子们:盼望风雨过后,重返魂牵梦绕的讲台,亲耳听到你们清亮亮的声音:老—师—好!那时,老师们会饱含热泪,急切地端详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深情回复:同学们好!老师,很想你们! 再次见到你们,老师太高兴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