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话柳

鲁子

<p>  中国人历来含蓄,借物说人,借物送人,借物树人。柳是中国人最看好的物象。所以, 插柳、戴柳,是清明节中国人的习俗。</p><p> 在我们老家,小时候我看到最多的树就是柳树,村庄的角落里,小河边都可以看到它。清明那天,小伙伴们头上戴个用柳条编成的帽圈,吃鸡蛋,荡秋千,随大人们去扫墓,在草长莺飞、烟柳缠绵的户外晒晒太阳,插柳、踏青,融入天人合一的意景。既有感伤,又有欢乐,追忆先人的同时,激活自己的生命。</p> <p>  柳在春秋时期就被人格外的看重,视它为驱鬼辟邪之物。那时候曾是个科技相对落后、医巫不分的蒙昧时代。人们患病,常常找“巫人”拿柳条来驱鬼医治。柳枝也常会成为巫婆们手中的挣钱工具。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而民间,则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等俗语。而至今在我国不少地方仍保留着清明节扫墓时插柳的习俗。</p> <p>  中国历史上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折柳——作为送别的意象,最早出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小雅•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南北朝乐府诗《折杨柳歌辞》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最早出现的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都是指柳树。</p><p> </p> <p>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p> <p>  柳还是“春”的使者。它对大自然的变化最敏感:“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冬天刚要离去,寒意还在肆虐,那些早早落叶的树木迟迟没有发芽,柳树却首先苏醒了。它迎着凛冽的寒风,率先吐翠,披上了娇黄嫰绿的新装,成了春的消息。中国人拿柳枝作为尊贵的送别信物,既包含着“春”的信托和祝福,也赋予“柳”身上的亲情文化。</p><p> 古往今来,在诗人们眼中,“柳”是他们所钟爱的意象之一。诗人们或咏柳寓人,或借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p><p>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折柳送别送的是一种留恋,是一种悲壮,是一种离愁。</p><p>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表达的却是离愁伤感,其中的爱意浓得如减春风那样的不忍。</p><p>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折柳送别送的是难舍和乡愁。</p><p> </p> <p>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里,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是巅峰之作,其中“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是点睛之句。以杨柳和春风起兴,歌颂了抗击血吸虫病的全国人民都是尧舜贤良 ,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和中流砥柱。联想到今天,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最前线的白衣天使,和为抗疫竭力战斗的全国人民,也都是尧舜贤良。我们坚信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彻底消灭新冠状病毒之后,一定能够迎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美好光景,迎来如春天般温暖、幸福、美好的生活。</p> <p>  柳是一种易载易活、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树种。“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展现的就是柳树这种落地生根的高超本领。折柳赠于远行者,希望他在远离故土以后随遇而安,植柳思乡。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时,特地从长安带去亲人赠送的柳树,种植在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已成为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p> <p>  </p> <p>  “柳”作为“留”的代名词,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亮点。那无边的柳色,碧绿的枝条,如雪的飞絮,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离情别绪,一直延伸到我们今天的新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