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新学堂歌”,以歌咏志,让经典永流传!—(以艺抗疫七)莆田市实验小学音乐组

胡胡

<b><font color="#b06fbb">以诗绘景,以诗传情。</font></b>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也是我国农事的重要节日。农谚说:“清明谷雨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同时清明还是人们以生活一年之中立志和发奋读书的大好时节。大家可曾记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还有“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正是年少的立志,长大后的立人立德乃至于立业。<div> </div><div><b><font color="#b06fbb">清明由来和习俗:</font></b></div> <b><font color="#b06fbb">诗词赏析:</font></b><br>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刚刚还是春光明媚,花红柳绿,一下子就细雨纷纷,绵绵不绝。清明节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是家人一起扫墓,或者踏青游春的日子。路上有位行入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悲伤了。他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可以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正在这时,他看见有个牧童骑在牛背上从身边走过,于是问道:“请问哪里有酒家呀?”牧童看了看他,指着远处的杏花村。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前方,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帘子,于是他就向着那里走去。 <font color="#167efb"><b>音乐赏析:</b></font><br> 这是一首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歌曲具有山东民歌的音乐风格,描绘出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凄凉、伤感的情绪和借酒消愁的期盼。第一乐段呈示出惆怅、伤感的音乐主题;第二乐段在低音区进行,节奏短促,唱词安排较密,与前段形成对比,后面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并加上二声部,似在缅怀前辈,感慨人生,演唱更加舒展,情感更加浓郁。<div><font color="#b06fbb"><b>描写清明的其他古诗词:</b></font></div> 清明追古思今,是我们共同的情感表达;推进移风易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我们做文明祭祀的带头人,积极参与网上祭扫英烈活动,把对革命先烈的悼念和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以实际行动向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先烈们致敬! (文中素材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