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p><p> “新冠”肆虐,为了控制疫情蔓延,避免人群密集,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学校在市区局的统一领导下,采用空中课堂——直播课的形式,为孩子们呈现课堂教学的精彩瞬间。</p><p> 为了这一天能顺利到来,语文组所有老师紧锣密鼓,利用开学前一周时间,在线研究直播平台。“怎么操作”、“如何上课”、“如何更好地利用平台”、“如何互动”、“作业怎么批改”成了我们饭后茶余的热门话题。</p></h1> <h1> 一不小心,网红女主播便成为了我们的代名词。</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line-height: 1.5;"> 空中课堂,成为了我们第二演播“阵地”,在这儿,每一个人都上演了一幕幕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span></h1> <h1><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333333"> <b> 朗读——美好一天的开始</b></font></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line-height: 1.5;"> 线上教学初始,孩子们没有教材,一年级的寇鑫丽老师前一天就把课文内容拍照发到班级群。</span></h1> <h1> 早读时间,让学生用微信语音将课文内容大声朗读出来,寇老师逐个辅导。</h1> <h1><b> 课前“小引子”——精彩课堂等你来</b></h1> <h1> 二年级的何卫妮老师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播放与课文有关,或是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等待还没有进入直播室的孩子。</h1> <h1> 静心守候每一个孩子</h1> <h1> 五年级的赵文老师针对教学内容以评书的形式给学生讲一段有关课文内容或者人物的历史故事,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还为学生拓展了知识面。</h1> <h1> 激发兴趣,传承文化。</h1> <h1> 赵晓翠老师教孩子学习《中国美食》,给学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国》;学习《“贝”的故事》,播放小微课《汉字的故事》阅读;学习《传统节日》,让学生观看《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样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h1> <h1> 看着,是不是很有食欲哦,想不想随着老师一起去探讨美食呢?精彩等着大家!</h1> <h1><b> 互动“新玩法”——课堂小妙招看过来</b></h1> <h1> 三年级语文老师在孩子举手这个环节上下足了功夫,提前将学生分组,课前安排学生在上台区里等待,遇到互动,及时连线,一周下来,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到参与互动,不偏不倚。疫情特殊时期,大家“触摸”不到,但听到声音也倍感亲切!</h1> <h1> 每次我们有“麻烦”,总能在群里找到解决的答案!</h1> <h1> 一年级成敏娜老师在教学生音序查字法时,大胆尝试利用拼音输入法在讨论区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孩子们不仅识记了枯燥的字母,而且借助自己的新技能获得了成就感。</h1> <h1> 线上教学,原来也别有一番天地。</h1> <h1><b> 扎实教学——爱,在每一次思考</b></h1> <h1> 六年级的古娟婷老师课堂伊始,发布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剩余十分钟时间,学生结合思考题,畅所欲言,老师再相机指导。</h1> <h1> 五年级的 赵芳梅老师每次上完课,对整节课做一回顾,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一记录。同时,把课堂重点内容发送至学习群,让学生也查漏补缺,师生共成长。</h1> <br><h1> 为了让学生不掉队,老师竭尽所能!!</h1> <h1> 上课前一天, 杨宁老师会给学生发放学习单,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借助学习单,老师边讲,学生边填,一静一动,效果较好。</h1><div><br></div> <h1><b> 别样课堂——锦上添花</b></h1> <h1> 杨文丽老师在现代诗歌单元教学中,线上开展诗歌朗诵会,并邀请部分家长做评委,激发孩子们朗诵激情和创作灵感。</h1> <h1> 雷艳妮老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在家观察植物,做记录卡,为习作做好铺垫;学习《昆虫备忘录》,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昆虫备忘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习俗。孩子们的“宅家”活动如火如荼!</h1> 有观察,有表达! <h1> 宋红利老师结合本次疫情,特意选取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为庆祝根除血吸虫病所写的《送瘟神》二首,让孩子们在诗词吟诵中汲取力量,鼓舞学生抗疫的热情,并通过诗词传播正能量为武汉助力。</h1> <h1> 每周如约而至的名师课堂分享,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中,爱上语文,让语文为生活筑路。</h1> <h1> 马向婷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写作业的兴趣和创造力,依照课文特点,丰富了作业形式,或古诗改写,或制作人物名片,让孩子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获得创造的快乐。</h1> <h1><b> 习作指导——弥补了作文教学的空缺</b></h1> <h1> 四年级程琳老师以金波儿童诗为内容,拓展课堂,引导学生朗读、仿写,最终以诗歌朗诵和日记的形式呈现,有效地弥补了作文教学的空缺。</h1> <h1> 六年级田青老师的片段习作教学《如何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十件以上快乐或难过,正向或负向感受的故事。然后,让学生筛选出印象深刻的留下来,在旁边写出事件,人物,感受。除此之外,指导学生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去写,边写边点评,卓有成效。</h1> <h1><b> 读书活动----课堂教学的延伸</b></h1> <h1> 邢桢老师将班里的63个孩子分成了4个小组,孩子们每周都会根据组长的要求进行共读一本书交流分享。每次分享前一天,会发出交流主题,每次交流时间为1个小时,交流完毕,组长总结点评。</h1> <h1> 程琳老师开学初统计了学生所读书目,并以周为单位,借助“读书单”督促检查每周读书进度等情况。其次,以《快乐读书吧》为内容,通过视频播放引入,科普读物介绍,最终确定贾兰坡《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为共读一本书。</h1> <h1><b> 作业批改---巩固课堂教学的法宝</b></h1> <h1> 线上作业检查,对于老师来说难度较高,但是无论从作业,还是作文,老师都是想足了办法,利用小小签到、利用钉钉、把学生分组,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h1> <h1> 孙策老师的作业检查,家委会成员发挥了强大的力量,每个小组长负责检查11位同学的作业,最后汇总情况,老师在群里点评,表扬激励。</h1> <h1> 袁娟盈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七组,每节课课后由一组学生先提交作业,对于这一小组的作业,老师精批细改,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来,第二天上课先讲评作业,依次轮流,孩子的作业质量大幅度提高。</h1> <h1> 邢桢老师从宋运来老师的《秒批作文很简单》讲座中,学会了作文批改怎样既能“偷懒”又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h1> 学生的批改 学生的自主评语 <h1><b> 共同探讨 以研促教</b></h1> <h1> 疫情特殊时期,我们利用QQ平台开展教研工作,《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工作》、《作业如何布置有效》,大家积极探讨,以研促教;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名师讲座,宋运来的《秒批作文》、李祖文的《统编教材环境下的真实学习发生》,王崧舟的《文化自觉背景下小学古诗怎么教》,先自学,后探讨,为线上教学指明了方向。</h1> <h1> 低段老师结合一二年级学生情况,一起探讨《如何给直播课“保鲜”》</h1> <h1> 中段老师学完宋运来老师的讲座《秒批作文》之后,交流探讨</h1> <h1> 高段老师学习王崧舟老师的《今天我们如何教朗读》之后,大家一起练习朗读。</h1> <h1> </h1> <h1> 细数“宅家”当主播的日子,有思考,有努力,有汗水,有喜悦。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因为坚持,我们成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