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微课版</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点击下图二维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图文版 直接往下拉</span></p> <p> 非常时期,非常作文课。同学们,上课啦!</p><p> 最近,学校经常要求我们写视频学习的观后感。对此,有些同学能洋洋洒洒地写个近千字;有些同学提起笔来,却无话可说,视频倒是看了好几遍;还有些同学为了应付任务,只好把视频中的内容抄了个遍,看似字数不少,但内容却不尽人意。</p> <p> 恰巧,我们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读后感。</p> <p> 两者的区别就是欣赏的对象不同,在写作方面格式是一样的。🙂学会了读后感的写法,你也就会写观后感啦👏</p><p><br></p> <p>⭐️下笔之前,先要明确习作要求!</p> <p> 写读后感最最重要的,也是最最难的地方,是什么呢?🤔 是“感”。</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读后感的“感”,该怎么写?</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相似联想 </b>我们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这篇文章里面有哪些人、事或者物,它跟我的生活,跟我的曾经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者其他文章里面的人事物,是相似的。或者,这篇文章里面表达的某种情感和道理,我也曾经在什么地方感受过或者听到过、看到过,这就叫做相似的联想。</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相反联想 </b>我们还可以找跟你生活当中,或所读的文章(书),或所看过影片里面,刚刚好是相反的某一类人,或者某一类情感某一种事情。这些例子,我们称之为<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反面教材</b>。</p> <p> 下面,我们就以《勇于担当,爱的责任》观后感这篇范文为例,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分析读后感的写作方法。</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步</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开头明确写作对象+感受</span></p><p>你看了哪篇文章或书本,有什么感受?</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二步</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概括主要内容</span></p><p>这篇文章或书本主要讲了什么?</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三步:</b>细节摘录法(引+议)</p> <p> 细节摘录,是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所有的吃喝拉撒都可以写呢?🤓不是的,细节摘录很重要,因为它是为了后面的写读后感服务的。 </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们摘录的这个细节,一定是跟这个文章或书本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或者一个故事情节,或者一个与主题中心有关的细节。</b></p> <p> 作者摘录了文章中主要人物孙悟空的语言描写“我进去!我进去!”,然后根据这一个细节对人物进行了评析。这便是引和议的部分。</p><p><br></p><p> 找到这样的细节(关键词句),我们才可以在脑海里面,由此产生很多的想法,包括相反的和正面的联想。由此,我们才可以想到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跟这个相似或相反的事情。</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四步:</b><b style="font-size: 20px;">联想(例子+议论)</b></p><p>由细节(关键词句)联想到什么人、物、事+议论(看法,感受,启迪……)</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b>作者运用了相似联想,她由视频中的关键词“<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养爱好</b>”,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爱好做手工、练琴画画等等。运用自己生活中的示例,与文中的思想做比较,最后还谈到了自己有了哪一些新的认识和收获,今后该怎么做。</p> <p> 这部分作者运用了相反联想,由关键词“<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善沟通</b>”联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暴躁,乱发脾气的行为,最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特别注意</span>一点,所有针对示例的评议,思想都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传递正能量的。这样你的文章内容才是有意义的。</p> <p>举个例子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识大局</b></p> <p> 关键词“<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识大局</span>”,我们可以运用相反的联想,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用反面教材进行正面评议,从而传递了一种正能量,这样不仅让联的部分更加的充实,饱满,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p> <p> 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就是我们写读后感的两个方向。从这两个方向扩展思路,我们所写的内容不但会丰富多彩,而且有可能会很有新意哦。</p><p><br></p> <p> 其实,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这几方面是可以灵活运用的,比如说概括内容和细节摘录是可以合并起来,也可以分开写。议和联的部分也是可以交叉进行使用。</p> <p> 作者先对人物的某一特点进行评议,再联系生活中的自己进行对比。</p> <p> 作者先是引出文中的重要情节,然后进行评议,最后是联系相关的历史事件。</p><p><br></p> <p> 其实,不管是细节摘录,还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议”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是你个人的观点,是“感”的精髓所在。它能让你写的内容紧扣主题,让你的文章读起来更有深度,更有价值。</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五步:</b><b style="font-size: 20px;">结尾</b></p><p>总结全文,点明主题</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附学习单一张</span></p><p> 学习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清写作思路哦😉</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品展示</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作文素材</b></p><p><br></p> <p>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是否已掌握写读(观)后感的基本方法了呢?</p><p> 不过,想要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单单掌握方法还不够。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生活,多看书,关心时事,这样你的联想才会更加的充实,饱满,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更精彩,更有新意哦!</p><p> 同学们,下课啦!👏👏</p>